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个人说明吧】徐室: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缺乏人才。我面试的博士是这种态度

时间:2023-03-12 14:26:3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导游指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22年的任务时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分类,加快理工农服装专业人才短缺。本文作者从自己的经验中揭露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观察者网络专栏作家西室]

近年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据德勤中国生命科学及医疗行业团队发表的白皮书显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2020年产值规模突破2.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总产值将达到5.84万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必然会带动就业,因此各企业都把招聘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近两年来,我从未见过任何生物医药企业说“招人不难”的话。说到人才招聘,各企业的表现是“比较难”、“非常难”或“非常难”。真正不能填补的是需要专业技术背景的工作岗位。在上海经营公司的中国和前辈有预感,他们可以交出行政职务,每天收到180份简历。真的不显眼。R & amp;交出d职位的话,几周看不到满意的候选人。

事实上,上海已经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中心,上海也是如此,其他区位较弱的城市可以想象。“天军不容易得到,一个更难得到”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人才供应已由企业研发;增加d实力的瓶颈,甚至成为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生物医药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主要有两个方向。1.行业内企业过去几年内部培养的人才被认为是产业积累的“生力军”。2.高中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可以看作是“新一代”。目前问题的本质是“生力军”在绝对数量上“不足”。相反,“新一代”的绝对数量不少,但相当一部分在质量上是“不能使用的”。

“生命军”的突出优点是,这些人才经过工业体系的培养,知道企业对具体职位的期望是什么。这可以说是“召集的能力,来的能力”。但是,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从仿制药转变为创新药物是最近5、6年的事情。受以前产业规模的限制,企业的人才储备相当薄。即使是恒瑞、百济神州等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团队的规模也远低于基因泰克、BMS、辉瑞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科伦药业、齐鲁药业等第二大生物医药企业被认为是创新药研发部门刚刚成军,正在培养建设的战斗力。

总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过去几年内部培养的人才太少,生物医药领域的“海归”高级人才每年有一千人就好了。两者加起来仍然不能满足整个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因此,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之间普遍爆发了“挖墙脚的战争”——企业在短期内将自己的研发amp为了加强d队,为了发掘其他企业的技术人才不惜代价。愈演愈烈的“互相挖墙脚的战争”使业界猎头赚了盆满钵满,但行业内浮躁的风气也在滋长。有些动机不纯的人私下与猎头联手,通过业界的上升趋势开展“自我投机”。

在招聘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曾多次看到——人连续两年换了3个工作岗位,但在职的这几家企业实际上在行业内做得很好。这表明,这个人继续离职并不是因为企业有问题,也不是因为项目无法进行,而是因为他想通过离职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报酬。

猎头公司之所以愿意欺负他,是因为每次通过猎头公司的运营离职,雇主都会多拿一份佣金。猎头可以吃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不开心。这种频繁跳槽的“职场老油条”完全不在意在什么岗位上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对企业没有忠诚度,对产业发展更没有帮助。企业要想招聘能做现实工作的人才,最好避开他们。

“互相挖墙脚的战争”使生物医药行业的报酬变得“玄学”。五年前,生物医药行业的薪酬水平一度比较明确,企业迅速同意什么学历加上几年经验的人才大致应该给什么报酬。但是现在很难说——频繁跳槽过度炒了部分人的身价,超过了美国同等职位应得的报酬。客观来说,这并不是健康的现象,只是便宜了个别“单位的老油条”。

“互相挖墙脚的战争”是缺乏“生力军”而导致的企业短期行为,煮汤不一定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技术人才并不是自我投机的产物,而是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即使企业可以从外部发掘人才,如果不注意从内部培养人才,以后也会面临人才断绝的问题。但是所有不正常的事情都不会持续太久。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扩大,沉淀下来的产业人才储备逐渐增加,“挖墙脚大战”情况有望逐渐缓解。

有现成产业界经验的“生力军”绝对数量不足。因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不久前年底太薄,需要时间客观解决这个问题。从高校和研究机构毕业的研究生形成的“新一代”绝对数量不少,但无法满足产业界的需求。现在正是这种“冰花双川”的奇观存在。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学历毕业生在企业很难找到工作,甚至到了聘请中学教师职位的地步。走投无路的人埋怨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是“天坑”。希望后辈们永远不要进来。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企业即使预算充足,提供体面的报酬,也渴望贤人。

难以招募到合格的“新生代”充实研发团队。

医疗行业从业者贺照人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在知乎上发布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由该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十几年间飞越了两个数量级;而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数量只有缓慢的增长,用十几年的光景尚未翻倍。产业腾飞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的毕业生应该算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但为什么还会出现找工作困难的情况呢?

真实原因可谓非常残忍:我国许多高校存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完全脱节的状况。

站在生物医药企业的视角上看,在所谓“纯学术”环境下毕业的许多研究生,不具备起码的劳动能力,如同“废物点心”。许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根本导向上存在严重问题,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让毕业生承受就业困难的不必要的痛苦。这些高校的管理者们,思想僵化却好大喜功,假装清高而鄙视应用研究,长期热衷于“国际化综合性大学”等虚名,忽略了高校推动技术创新的实事。他们制订的科研考评标准,纠结于论文的影响因子,却不在乎科研成果在产业界的实际应用。“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由他们主导的高校教学和科研,自然不会以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生物专业的高校教授,多数缺乏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粗浅了解,在产业界的人脉和影响力趋近于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师者自己的眼界都很狭隘,又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呢?哪怕“双一流”高校也有许多惨不忍睹的毕业生:由于导师平日里只催实验、没有在思想上指导他们,导致他们的视野极为狭窄,除了研究生期间直接参与的项目以外,对于生物医药的其他领域没有任何了解,对于产业界更是两眼一抹黑。

然而,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错误导向,却使得许多毕业生产生了这样的幻觉——只要能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顺利拿到学位,我就算是“人才”了,能够自然而然地胜任未来的工作,从此过上薪酬丰厚、高枕无忧的生活。

不得不说,这种幻觉害人不浅。它使得许多高校研究生心生惰性,完全想不到在完成科研任务之余拓展眼界、自我完善。尽管他们以“人才”自居,但是在用人单位看来,他们既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顶着“双一流”高校名头的博士,竟也免不了这类毛病。在此分享几个亲身经历的案例。

博士A:

此君在面试中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懒得开口,完全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为了调节氛围,我问他曾在研究项目中解决哪些具体技术问题,为的是给他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孰料此君竟回答:“恐怕和你讲不明白。”

我当即敲打他一番:“讲不明白,要么因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要么因为你藐视面试官的专业水平。”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言辞失当,羞愧不已。

博士B:

我在电话会议中告知此君,我们公司的研发方向是mRNA疫苗,并和他预约了后续沟通。2周之后,此君从山东泰安出发,花了4个小时赶到南京参加面试。面试中,此君声称:“我对mRNA疫苗这个领域没有任何了解,你们看着办吧。”

这让包括我在内的面试官们哭笑不得——你有整整2周的时间,难道不能动手用搜索引擎查点资料吗?如果你想要这份工作,那就不该不做任何准备。如果你不想要这份工作,又何必不远千里跑来参加面试?这一出莫不是行为艺术?

博士C:

此君面试时语言逻辑性极差,半天还说不明白自己先前解决了哪些具体技术问题。他自己解释说,对这次面试没做多少准备。

没做多少准备,说明他并不认为这个机会很重要,这种漫不经心的做事态度本身就是错误的。

而且,我是让他谈谈他最近两年经手的科研项目,这本应是他高度熟悉的内容。半天说不清楚项目的要点所在,说明他自己的科研思想就是混乱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还能有个好?

类似经历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我很想给国内高校即将或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们一句诚恳的忠告:别拿自己不当回事,也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别拿自己不当回事,指的是要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早早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而不是毕业时仓促间找个饭碗。前两份工作非常重要,是积累宝贵业界经验、培养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一定要认真把握。如果只图钱多事少离家近,过不了两年整个人就废了——饿狼环伺,岂有剩骨?业内真正意义上的好机会终究有限,只可能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会无缘无故落到你的头上。

别拿自己太当回事,指的是对自身能力要有客观的认知。哪怕是“双一流”级别的高校,也无法保证毕业生直接掌握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从高校毕业其实是另一场学习的开始。然而,有些毕业生竟然天真地以为,自己现在这点本事足够过舒服日子了,以后不再需要操心了。但站在用人单位的视角,这种真的不具备什么劳动能力,追求效益的企业没功夫哄你开心。哪怕你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如果你缺乏必要的自我认知、不致力于自我完善,在人生其他的维度上,也很难有所建树。

时至今日,“新生代”的表现仍低于生物医药产业界的期待,对于这个问题,高校管理者应当承担比毕业生大得多的责任。作为实业企业的管理者,我对于“大学是象牙塔”这种说法深恶痛绝。公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那么国家作为投资方,理所应当要求高校培养出国家亟需的各类人才。许多高校享用着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废物点心”,这是极为可耻的事情。

我认为,国家层面应当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口号,积极鼓励学以致用的教学和科研导向。基础研究学科可以另当别论,但所有的应用学科都应该以产业界为导向,研究产业界需要的技术,培养产业界需要的人才。这方面倒真有榜样,中国药科大学开展的科研改革堪称表率。

与国内许多高校类似,中国药科大学也曾面临体制僵化、科研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但是中国药科大学能够对症下药,近5年来的科研改革尺度很大、影响极深,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将应用研究的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校一级领导的思路很清晰:本校以应用研究起家,向业界输出技术和人才、增强对业界的影响力,是本校发展的应有之义。那么,科研成果的价值,就应当以产业界的认可来评判,老学究们的相互吹捧毫无意义。于是,中国药科大学以产业界的认可为导向来分配科研资源,制订了这样的政策:

1.研究生名额的分配,不以职称为基准,而以实际到账的科研经费为基准。如果教职人员的研究真有价值,应该有生物医药企业愿意提供经费支持才对。每50万元换一个博士生名额,每20万元换一个硕士生名额——谁有真本事、谁能创造价值,谁就能分配到更多的研究生,加快研究进度。

2.将企业提供的横向科研经费,纳入科研考评之中。还是那句话,应用研究有没有价值,要看产业界的认可程度。每获得100万元由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在科研考评中视同获得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副教授要想晋升教授,必须有专利授权或转让获得100万元以上的收入。换言之,没钱就是没真本事,少提各种要求。

中国药科大学的科研改革,抓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核心规律,其深刻程度如同秦国的商鞅变法。科研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俗,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学以致用光荣,坐吃山空可耻”很快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促使教师主动联系产业界,既为自己的研究团队构筑必要的经济基础,也为产业界主动输送许多有价值的技术。凭借专利授权和转让获得千万元以上收入的教师,在中国药科大学比比皆是。

我倒是觉得,中国药科大学这样的“商鞅变法”应该尽快推广到更多国内高校。以我的观察,许多高校教师长期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得过且过,思想惰性极强,而且这种现象在一些北方高校尤为突出。唯有“商鞅变法”式的科研改革,才能倒逼他们转变思维方式,迫使他们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培养善于实践、具备劳动能力的研究生。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才有望获得更多“新生代”人才,壮大自己的研发团队。

从目前来看,高端人才供给不足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美国相比的短板。得益于业界长期积淀的人才“生力军”和诸多高校的良好生态,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人才供给显得充裕得多。

既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凸显为中美竞争之中的一个关键领域,那就应当从战略视角来规划高端人才的供给,保证产业发展的后劲。一方面,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无论大小,都应当普遍建立从内部培养人才的机制,挖人顶多能解决对人才的短期需求,而不可能满足长期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迫切需要“商鞅变法”式的深刻改革,使得高校对应用研究的重视提升到全新高度,与产业界形成有效互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