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被裁员让写辞职报告)公司裁员要员工写辞职…

时间:2023-03-30 00:57:0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李小霞 乔芊 杨轩

文|李小霞编辑|乔芊 杨轩来源|36氪Pro(ID:krkrpro)


被公司裁掉后,Luna发现自己怀孕了,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显示已经有一个多月。

假若三天前查出这个结果,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她大概率可以摆脱被裁的命运。

人生就是这么阴差阳错。Luna在这家头部电商公司干了四年多,去年一个人在组里扛起6条业务线,年终绩效考核拿了中等偏上,工作中也没过失。当被通知裁员时,她情绪瞬间崩溃,当场哭了起来,觉得“这些年努力都白费了,也没什么可留恋的”,随即签了字,整个过程总共不到5分钟。

回家后,Luna查阅劳动法,一番补课才明白,自己当时其实有权利拒绝签字。协商一致、合法解除劳动关系才是给N或N+1补偿;公司非法裁员,打工人可以申请仲裁,要求2N赔偿或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即工作年份乘以2,再乘以最近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要不要去劳动仲裁?Luna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从冬到春,互联网裁员大潮丝毫没有退落的迹象,反而越涨越高,汹涌冲向更多公司。

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23%和24%。腾讯总裁刘炽平明确表示,今年腾讯将精简非核心业务,“强调人员、成本和运营的优化”;阿里CEO张勇则说,新的财年将提高“人员、固定资产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投入效率”。

如何面对裁员,要不要跟公司打官司,可能是2022年互联网人的年度命题。

大多数人选择接受公司给出的赔偿方案。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大厂都给出了合理补偿;另一方面,员工们则是为了顺利离职,不影响下一次找工作,快速展开另一段人生历程。但也有人走上劳动仲裁之路。

今年3月,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披露了小米辞退“不能胜任工作”员工一案,该案件被认定为公司违法,终审败诉,裁决小米公司与该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让很多大厂员工意识到,面对公司的“裁员”时,可以选择抗争。

“只要员工证据充足,可以证明公司违法解除,且自身没有任何违规行为,劳动法一般都是偏向于劳动者的。”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杨保全律师告诉36氪,但实际操作中则需要权衡,一旦走上仲裁乃至诉讼之路,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律师费用,与收益相比是否值当——往往是经济利益大,或者要“争一口气”的员工会走上仲裁之路。

但一旦走上这条艰难的少数派道路,该怎么办?36氪联系了一些正在仲裁的大厂被裁员工,包括期权难以保住的公司中层、毫无职场经验的应届生、怀孕的女员工等,聊了聊他们的经历。


带刺的离职证明

疫情三年,刘敏赶上了两次裁员。

第一次发生在2020年,试用期结束前一天被通知无法转正,尽管HR解释原因是业务线取消,与个人能力无关,她还是抑郁消沉了大半年。去年入职新公司后,刘敏拼命工作,经常主动加班到凌晨,提前转了正。

正当刘敏逐渐走出前一份工作的阴影,裁员再次降临。她和公司协商往后推迟两个月,那时候工作刚好满一年,简历不至于太难看,“调岗、降薪我都可以接受,但HR没同意,可能他也有KPI。”

一番挣扎,刘敏决定接受协商离职,但解除合同协议书上只有N+1补偿金,年终奖和年假折算不在其中,她要求加上才能签字,谈判不欢而散。

此时,距离年终奖发放仅剩几天,“那就等年终奖到手再签,年假补偿没有就没有吧。”刘敏心想,为了不让公司抓到把柄,居家办公期间,她还每天给上司发一封邮件表示自己愿意工作,“公司把我工作权限禁了,这样做以防他们后面说我旷工。”

年终奖还没等到,先等来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不仅没有N+1赔偿,绩效奖金等所有奖励类报酬也不予计发。但真正激怒她的是离职证明,上面写着: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前面协商时,理由还是正常的人员优化。没签字,就变成违纪人员了。”刘敏对36氪称,公司里凡是没有温顺签字的人,都拥有同款离职证明。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杨保全律师告诉36氪,法律有规定,离职证明应当写明个人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不应该包含员工表现和离职原因,如果包含了的话,员工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重新出具离职证明,也可在仲裁时提出这一诉求。

面对公司砸过来的“罪名”,刘敏难以承受,她觉得仲裁非打不可。

刘敏找出和HR两次沟通的录音,将其一句不落整理成了文字,这是可以证明公司言行前后不一的有力证据。她还翻出了以往的加班记录、加班聊天内容,追讨加班费。

“实际情况里,员工在仲裁时很少有人只要求赔偿金,而是将加班费、扣发的工资、年假等一起作为诉求。所以大家平时也要做个有心人,对公司的恶意行为可以保留证据。”杨保全律师说道。

细心罗列完各种可能被挑刺的地方,搜集好证据资料,刘敏提交了仲裁请求,在是否愿意调解一栏,她勾选了否。

期权保卫战

与过往裁员多波及基层员工不同的是,这次中高层也无法独善其身,哪怕上一年绩效考核优秀,甚至刚完成晋升,都可能被无差别推进浩浩荡荡的互联网失业大军中。

恰好赶上2009年到2019年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工作已有10多年的林强,虽没成为互联网造富神话的主角,却也真切享受到了一定的红利,在上海安家买房。

随着互联网最好的十年一晃而去,神话已十分稀缺。去年,某在线音频平台开启大规模招聘,林强不想错过这趟车,这家行业头部公司“在准备上市”。

从某大厂换到这家公司,工资虽然较上一份工作有所缩水,但后者承诺了总价数百万的期权,分四年归属,“如果上市放大的话,肯定能产生更多财务效应”。林强也亲眼见证了公司员工从4000人迅速增长到5000人的过程。

去年4月和9月该在线音频平台曾分别向美国纳斯达克和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上市未果。今年3月底,其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开始三度冲击IPO。与此同时,裁员的风声也在四散流传。

4月中旬,上海封控已经半月左右。HR打电话通知裁员消息,林强作为leader的小组几乎全军覆没。赔偿金算下来有10多万块钱,不久前刚获得的部分期权被强制收回。林强要求公司以一定的价格回购,“只要不清零就行”。HR试图说服他放弃,这样公司愿意多补偿几天工资,未果后又表示,“辞退了很多人公司都没回购,不会因你改变”。

面前只有仲裁这条路了。准备证据时,他才注意到期权授予合同里面隐含了一个母文件,规定了详细的行权条件,但林强的记忆中没见过。林强只记得HR口头说过,大意为:公司上市,归属期权可以带走;没上市的话,工作满两年主动离职,公司以期权价格一半回购,不满两年,则被直接收回。但被动离职会怎样并没有说明。

公司在授予期权文件里面还做了备案——合同的法律管辖权在香港。HR特意强调“期权要到境外打官司”,想让他知难而退。

由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期权制度不成熟,而一些模糊不清条款设计很可能让诱人的“财富”沦为废纸,这也导致期权纠纷频发。美团前城市经理刘继汉就因期权与公司对簿公堂,诉讼时间长达多年。

如果真要到香港诉讼,先抛开胜诉几率不说,高昂的成本就足以吓退很多人,林强也承担不起,律师建议他申请劳动仲裁,将期权赔偿作为诉求,如果法院将期权争议纳入劳动争议进行审理,司法实践中更倾向于适用“法定管辖”,那就可以在境内法院打官司。

目前,林强已经委托律师申请劳动仲裁,他想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公司能和自己协商解决。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新工作。每月近2万元的房贷、养娃开销都落在了妻子身上,最近一次吵架,妻子哭着说自己压力很大。林强已经将工作范围放宽到全国各地,只要有机会,都考虑。

但糟糕的外部环境、三十多岁的尴尬年龄,如同一张隐形巨口,默默吞噬掉投出去的简历。一个多月过去了,工作依然没有着落。

社会第一课

23岁,韩旭经历了人生第一场官司。

2021年毕业后,韩旭为了通过“计划单列”落户北京而进入某大厂,今年流程刚走一半,因不胜任工作惨遭裁员,乖乖离职的话,户口就要泡汤,以后可能再无机会拿到。他找新来的经理求情,对方拒绝得十分干脆,“因为人不是他招的”,人事也表示无能为力。

同学介绍了一个做律师的校友,后者告诉他:“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单位不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只有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并没有安排调岗或培训,在律师的建议下,韩旭提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申请书提交后,很快进入了调解程序,不料公司同意了和解,张旭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好奇的是,公司为何一开始不答应现在却又接受调解,“可能没想到我真会仲裁?”

同为2021届毕业生的王冰冰,也是工作不足一年被裁。公司补偿方案是N,谈判时,HR一上来态度就十分强硬:公司报备的是经济性裁员,仲裁也不会被支持,不签字的话一分钱都拿不到。王冰冰想到即将到发年终奖的时间,而入职时公司承诺了几个月年终奖,拒绝了签字。

大部分公司所说的裁员,都不是真正的“经济性裁员”。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既要满足实体性条件之一(比如破产、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又要满足全部的程序性条件(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等)。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公司做到合法有效的经济性裁员。

不过,即使被认定为经济性裁员,公司也要给予经济补偿金N。另外,“经济性裁员只是说明公司裁员合法,该有的补偿和奖金不会因此可以免除。”杨保全律师对36氪解释。

由于没有拿到年终奖,王冰冰在收到单方解除通知书后,和其他被裁同事一起发起了集体劳动仲裁。但拉人困难重重,中间不断有人打退堂鼓。

"谁都不想仲裁,但没办法。有些同事大哭大闹,公司害怕出事给了很高的赔偿。但我做不出来,害怕‘社死’。”王冰冰告诉36氪,他们也走了调解程序,但公司不愿意协商——争议点在于,HR主张王冰冰的工作业绩不足以拿年终奖——现在还在等开庭。

2022届毕业生也没好到哪里去。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相比去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那些签了互联网大厂的毕业生,在其他同学眼里,无疑是幸运的天选之子。

喜悦还没来得及消化,大厂毁约接踵而至。根据公开信息,京东、腾讯、百度、美团、小米、小红书、有赞等都有曝出毁约应届生、辞退试用期应届生的新闻。

但另一边,大厂的校招还在继续。社交平台上,新拿到offer的应届生到处询问,裁员结束了吗?入职会被裁吗?

没人告诉他们答案。

一场「不战而败」的仲裁

如果时间倒退,Luna一定不会在离职协议书上签字。

在看了很多关于劳动仲裁的科普,流程怎么走、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写申请书之后,Luna联系一位律师做更详细的咨询,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对方指出,因为她已经签署了离职协议,仲裁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她不甘心,还是想争取一下,准备好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公司工商信息、证据等材料,去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仲裁中心提交了仲裁申请。

按照程序,仲裁庭在开庭前,应当先行调解。从受理到调解大概间隔十几天,等待的日子里,Luna紧张得睡不好觉,”不知道公司来的人是谁,也没有经验”。到了当天,在仲裁员的主持下,Luna反倒平静应付下来,一五一十将自身观点列出,并和公司律师进行了辩论。

但调解失败,公司不愿意接受。仲裁员私下告诉Luna,对方有她签过字的协议在手,继续打下去,恐怕也不占优势。思考再三,她只能撤诉。

杨保全律师见过很多类似的案例,大都是签了离职协议后,申请仲裁要求加班费、年假、补偿等,但因为字已经签完,法律通常会认定双方已经协商一致,再无争议。“所以要慎重签字”。

“裁员约谈是分批进行的,我在第一波里面,毫无准备。”Luna觉得自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现在,对她来说,仲裁输赢已经不重要,“关键是学习到了法律知识,以后就懂得如何维护权益了。”

不过,当一个人只身和公司谈判时,心理防线往往是脆弱的。在她离职后,部门继续裁员,其中一个同事从下午3点开始被约谈直到晚上近10点,尽管她发信息多次嘱咐对方不要轻易签字,但最后这个人还是妥协了。

“不知道这位同事七个小时经历了什么。”

“被裁员”仲裁指南

36氪就多位大厂员工的讲述,整理了打工人在裁员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劳动法专家、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杨保全律师的建议做了一份劳动仲裁指南。这不意味着我们主张所有员工去和公司仲裁,正如杨律师所说,“仲裁具有一定的风险,并非所有的仲裁百分百都能赢。”但至少可以让打工人面临公司恶意行为时不那么被动。

• 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平时工作里,要注意保留一些聊天、邮件来往、加班、考勤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年终奖、提成等报酬要尽量落到书面上,必要情况下可以录音。

• 被裁时,避免留把柄

当公司和你协商离职时,如若对赔偿不满意,不要签字。一旦签字,法律通常认定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协商,再提起仲裁会很被动。

若就赔偿达成一致,签离职协议书前,要确认协商事项是否全部包括在内,比如除了经济补偿金,年终奖、年假等也要在文件中标注出来,以防事后公司不认账。

在公司下发“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前,你依然需要照常打卡上班,不然公司就能以旷工合法开除你;正常上班公司不给安排工作时,可发邮件给领导表示自己愿意工作。公司下发单解合同后,无需签字,无需再去公司。

被裁后,不要使用私人账号传输公司文件资料,以防被公司认定泄露公司秘密。

• 仲裁时需注意的行为

仲裁时,如有充分证据,可就工资、年终奖、提成、年假、加班费等提出诉求。

仲裁受理后,不要和公司私下达成和解,一旦和解后,若公司拒绝支付赔偿,你还需上诉;可通过仲裁庭调解,调解达成后,若公司不履行,会被强制执行。

如果仲裁诉求是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在裁决前,员工不能入职新工作。

• 其他

如若公司没能按照要求开具离职证明,可向劳动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重新开具。如果因为离职证明影响自己入职新工作,可通过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相应损失。

希望这是一份绝大多数人用不上的指南。

(应采访对象要求,Luna、刘敏、林强、韩旭、王冰冰均为化名)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