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水”的出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中均有详细记载。《佛说阿弥陀经》中提到:“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但是,八功德水在人世间,只有印度和中国五台山两处。
总之,八功德水可以增长你的善根,消除你的恶业。中国佛教信众不用到极乐净土,就能饮用八功德水。
用八功德水煮茶
二、八功德水西林寺
西林寺位于西台北侧的八功德水,古有此寺,兴废年代不详。清嘉庆年间《重修成果庵碑记》有“八功德水西林寺成果庵”之称。
碑文中介绍:“兹八功德水西林寺者,肇自唐宋之年,法堂大启,钦赐“霄润”之字,御翰亲书。此诚证果之宝林,亦属标宗之胜境也。”联系下文“曹洞失传,致衔悲于山空鬼泣”,可知,唐朝时期,八功德水西林寺已经得到皇家重视,成为禅宗曹洞宗的大丛林,全国闻名的选佛场。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名山圣境 ,北魏 、北齐 、隋三朝的皇室都很崇奉山西五台山 。又因大唐王朝发迹于山西太原, “ 佛心天子 ” 唐太宗于贞观二年(628年),下诏到五台山等名山大刹圣道场处, 修斋七日,为民祈福,为国祈祥。又于贞观九年,在 “台山建寺十所,度僧百数”,以后历代帝后大都优礼、支持五台山佛教发展。
1633年,明代徐霞客在八月初七的游五台山日记中写道:“从台(西台)北下三里,为八功德行水。寺北面,左为维摩阁,尊下二石耸起,阁架于上,阁柱长短,随石参差,有竟不必柱者。”他日记中所指的寺院,不知是否就是西林寺。
当地人相传,古有二梵僧,飞临八功德水,禅坐在不二石上,入幻化三昧,一夜造出七十二间梵刹阁楼,金碧辉煌,影彻天地。故又称西来寺。“其间为万佛阁,佛俱金碧旃檀,罗列辉映,不啻万尊。前有阁二重,俱三层,其周庐环阁亦三层,中架复道,来往空中。当此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作、修造此。”现在寺院已毁,好在徐霞客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一神奇建筑。
大圣五台山成果庵
三、西林寺下院成果庵
中国佛教寺院古称丛林。丛林是圣贤如林的地方,既是圣贤的住处,也是圣贤的出生地。寺院还有一个名字叫伽蓝。伽蓝,是说修行人住在这里,就像一个绿油油的庄稼地,一天一天地成长、茁壮,越来越成熟。
山西繁峙岩头乡禅堂沟,因沟内有禅堂村得名,海拔高度1960米。这条沟东西走向,长十余里,宽三十余丈,沟的东端是中台西麓,沟的南面屹立着雄伟的五台山西台。
禅堂沟内公路畔并列着两个村庄、一座寺庙,相距都在一里左右,东边的村子叫禅堂村。据村民传说,因古代西台顶的僧人常在这里修禅,故名禅堂。
冬季的五台山,既冰冻雪寒,又宁静美丽。明朝以前,禅堂是西台顶和八功德水的僧人坐禅之地。因为西台顶和八功德水地处五台之巅,气候异常寒冷,极端气温可达零下40度。那么,冬天僧人就选择在禅堂坐禅修行。夏天出坡种地,禅农并作,山上寺庙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从这里补充供应。古时朝山游台的客商,也多在这里挂单食宿。
禅堂沟北面的山坡是中台的支脉,背风向阳,不宜落叶松和云杉的生长,大部分被开垦成农田,这里是五台山中农田最多的一道山梁,盛产小杂粮莜麦与油料作物黄芥等。
禅堂村西面是油房村。它的历史不如禅堂村久远。明末清初,它只是成果庵的一座油房,后来才住了几户人家,现在是有二百多口人的小村,孟姓者较多。
大圣五台山
(一)、基本情况
油房村西面便是清代五台山中有名的寺庙成果庵,意思是在此圣地修行,能快速成就佛果。
成果庵地处五台山中台支山山麓,距中台8公里,距西台4公里,因距西台近,以前被划为西台寺院。
这里谷深林茂,空气清凉,非常幽静。据寺内《重修成果庵碑记》载,“台邑东北隅,旧有八功德水下院成果庵,庙宇广大,佛像庄严,开堂接众,历有年矣”。繁峙成果庵创寺时间无法考证,但其规模宏大,是曹洞宗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以北的重要十方禅林。
(二)、寺产丰厚
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因雨多发生山体滑坡,压坏部分殿堂。丙子年(1816年)进行重修。《重修成果庵碑记》碑文主要记载了寺院四方善士、舍财妆修佛像,寺产交单情况。
禅堂村庄窝一处,峨口水地共三十四亩,油房村庄窝处,三庄共租四十四石四斗八升。马家查庄窝处,峨口禅堂院主窝一处, 山坡水石树株粮随地办,约卷、地把、租薄存在常住。三圣庵所典庄窝租石,后成果庵屡年出银赎回。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二日,交单僧人:法魁、眼澄、(眼)焻、(眼) 俊、普瑞、(普)珍、(普)安、周亨同交。
繁峙禅堂沟南的山坡,即五台山西台的北坡,有六七里高,十余里长,挺拔陡峭,长满云衫与落叶松,苍翠森严,这片森林有一百多亩,过去全是成果庵的寺产。这里一代一代的出家人都会禅农并作,植树造林,保护树木。都是植树造林的典范。所以寺院内外大树成林、浓荫密布。
树林的下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最负盛名的是金莲花,花色如金,形似莲花,味若茶叶,俗称黄金茶。将此花七蒸七晒,便是色鲜味淳的五台山上等药茶。
清代,由于繁峙人口急剧增多,发源于繁峙境内岩头乡的峨河流域,经常会出现村民因浇地纠纷产生的流血事件,《重修成果庵碑记》中说寺院有峨口水地三十四亩,峨口禅堂院、禅堂庄窝、油房庄窝、马家查庄窝等多处庄处,印证了历史上成果庵不仅庙宇广大,有稳定粮食来源,而且十方僧众云集,曹洞宗风,正法眼藏在繁峙大地,与临济宗一样法席大开,高僧辈出,望影归心者,数以千计。
大圣五台山金莲花
(三)、公堂争讼
《重修成果庵碑记》正面还记载有关于寺院管理方式的永远信贴。说的是受耆老法魁老和尚托请,三圣庵僧人与住持巨海争讼公堂,时任繁峙知县戴先弟亲手朱批:
“不许成果庵住持作为子孙庙宇,日后应安单接众,以法传法,永作十方丛林,立永远信帖。”
繁邑绅士赵震发、峨口绅士郝鸣凤等15人从中巧为周旋。繁邑教主心安、诸山长老广忏、净存等19人作证。法魁老和尚德高望重,以法为重,人心所向,恢复成果庵作为曹洞宗十方丛林,安单接众,获得最后胜利。可见此事在繁峙佛教界、地方社会影响巨大。
详细解读古代寺院碑记故事,可窥见当时的社会风气、经济运行、寺院建设、禅农并作与秩序管理情况。解读碑文,感受启迪,也许就是古代碑碣留给现代人的人文价值。
大圣五台山繁峙成果庵
四、罕见的启文礼书
启,是唐代六种上行公文之一,是幕府掌书记写作的重要文体,属于公牍文。
叠加幅启,是从晚唐开始出现、宋代广为使用的启文新形制,这种形制意味着宋启的礼书化。副启意思是正式信件外附加的信。
在宋代,启文完成了从奏议公牍文体到私书文体的转变。意味着文体书写的下移,展示了文学权利与文化阶层下移的社会现象。
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尺牍之有副启也,或有所指讥,或有所请托,不可杂他语,不敢具姓名,如宋疏之贴黄类耳。近年以来……甚至有称副启一、副二,至三至四者。”
大圣五台山繁峙成果庵
清嘉庆年间《重修成果庵碑记》碑阴刻文中有成果庵法侣、法魁等,薰沐恭启上广下辉大和尚的启文,即私人书信,副启即附件,文辞优美,禅意十足,在《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120余块碑记拓片中,仅此一例,非常罕见,因而也特别珍贵。现抄录如下,以供方家参考:
启:
八功德水西林寺成果庵法侣、法魁等薰沐恭启上广下辉大和尚,莲座伏以,茫茫彼岸,须宝筏以问津,渺渺浮尘,仰金灯而开焰,光衍列祖于六代,知宏化之攸归;统汇叶于一花,必流传其有托。
兹八功德水西林寺者,肇自唐宋之年,法堂大启,钦赐“霄润”之字,御翰亲书。此诚证果之宝林,亦属标宗之胜境也。奈以参寥应梦,遗佳话于钻火煮泉,曹洞失传,致衔悲于山空鬼泣;阴阴梵刹,徒看松落千枝;寂寂龙堂,真恐草囗一丈。
恭惟妙年悟道,正法当机,指觉路以度迷津,辟慧门而登净域,泓然一水杯,既渡于清凉万峰,钵早传于云公。人天并仰,音轮缁素,咸归慧炬,谨占子半,丹陆可见天心,肃秉方寸,悃忱恭迎莲座,伏望飞锡遥临,长开觉路, 拈花微指,永镇纲宗,万里香烟,共结胜因之会,十方缁众,同开选佛之场。转鲍肆而为旃檀,逢火城而施甘露;将见满堂枯木,皆参竖指之禅;一片寒岩,尽化点头之石。法魁等不胜引领,瞻依之至,谨启。
不难看出,成果庵法魁禅师的这篇启文,采取了四六骈偶的典型文体,不仅句式长短兼备,对偶精工,用典考究,声律和辞藻几个方面,具有鲜明艺术特色,主要还在于法魁对禅门尊宿广辉大师真情礼请,交相辉映。启文立意出奇、跌宕起伏,语言形象化、又具有个性化,法魁禅师的文学造诣、精妙禅思跃然纸上。只可惜,没有法魁禅师与广辉大师这两位曹洞宗大德的更多资料。
副启
盖闻支公讲经,宝花散落;天龙说法,愚蒙咸依。兹有八功德水西林寺者,慈化宏开,曾传三生之正果;迷津莫问,空存列祖之遗基。恭闻上广下辉大和尚,正法当机,开堂接众,久切航渡之苦,口许锡飞之光。志等身在红尘,心仰清范,谨附香花,同请莲驾,伏冀光临,曷胜欣慰。
副启行文骈散结合,灵活多变。法魁禅师以法为重,志心恳切,再次希冀广辉大和尚光临繁峙成果庵弘法利生,培养僧才。广辉大师无疑对清代五台山佛教发展、特别是对洞山正脉,灯灯相传,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重修成果庵碑记》现有拓片中,看到碑阴刻文右上先刻副启,再刻启文,可能是石匠赵怀忠为了方便碑阴整体布局。笔者以为,按理应该是先刻启文,后刻副启。
拓片
五、曹洞正法眼藏
据《重修成果庵碑记》记载,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二日,本兰寺产交单僧众:法魁、眼澄、(眼)焻、(眼) 俊、普瑞、(普)珍、(普)安、周亨同交。周亨弟子为妙黉。由以金石几条记录,大致可以排出清代前叶和中叶成果庵僧人的辈分,即法、眼、普、周、妙。
查阅《禅门日诵》之曹洞源流诀,可知:
自六祖法传青原思。思传石头迁。迁传乐山严。严传云岩晟。晟传洞山价。价传(云居膺曹山寂)禅师。(云居曹山)后人立为(洞山曹洞)宗。
洞山下三十世,万安下第三世兴阳清剖妙净禅师演派二十八字:“妙明觉海圆宏广、悟本真常慧性宽、祖道兴隆传法眼、普周妙界定心安。”
万安禅师道望孤高,曹洞纲宗,于是大振。
综上分析,乾隆年间,山西五台山繁峙境内成果庵所传曹洞正脉,正是洞山下二十八世、万安禅师下第三世、妙净禅师演派法脉。
(一)、万安广恩禅师
河北邢台开元寺是大开元宗及曹洞宗的祖庭,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
万安禅师(1194—1243)。1194年,即金明昌五年,他出生于河北威县的章台镇张华堡(元代顺德路洺水张华里)贾氏家。
1231年,万安禅师始到河北邢州开元寺弘建道场。“万安恩公来主函丈,始图兴复,其感验灵异,有神化无方者。”并开始营建宋代十三层圆照塔, 历经十年,新建成的圆照塔,高大雄伟,“木浮屠极壮丽,高广可容千余人” ,“诚法界之宝宫,河朔之杰观也”。(出自《顺德府重修大开元寺普门塔记铭》)
1243年2月,万安禅师在邢台开元寺启建首次资戒坛大会,度僧徒受足戒达千余人。圆寂后,被元世祖忽必烈赠为“护国兴理大师贾法宗大菩萨”,并赐号为“弘慈溥化大士”。
(二)、清剖妙净禅师
万安广恩禅师为曹洞宗、临济宗、净土宗传人,大开元宗(又称贾菩萨宗)开山祖爷,推演三十二字传灯。
据至元十六年三月(1279),河北邢台开元寺《百泉禹禅师之塔》。禹禅师为第二代“从”字辈法嗣,全称为百泉从禹。百泉禹禅师塔由提点僧峰尘题额,上有“妙”字法嗣多人,如妙宜,妙信,妙俭,妙全,妙证等。
另据元武宗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河南安阳《重修兴阳院碑》记载,交口村吕义、黄进等人邀请邢台大开元寺的普诱、普进法师主持重修兴阳院,历经三十五年告成,以万安广恩禅师为开山祖师爷。
万安广恩禅师第三世弟子兴阳院清剖妙净禅师演派二十八字:“妙明觉海圆宏广,悟本真常慧性宽,祖道兴隆传法眼,普周妙界定心安”,这就使得兴阳寺有了一套独立特行的辈分体系。但根据河南安阳兴阳寺现存碑记资料,妙净禅师拟定的辈分体系在兴阳院并没有得以传承。
山西繁峙境内现存《重修成果庵碑记》证明,洞山下三十世万安法嗣(贾菩萨宗)妙净禅师推演28字的辈分体系,在元明之际,传入五台山。到了清代,在西台华林寺下院成果庵已经传承了23代之久。
大圣五台山繁峙成果庵
六、民国立坛传戒
清朝末年,社会激烈动荡,国家风雨飘摇,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流寇蜂起,寺庙罹难,繁峙境内寺院僧人,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亦很难独善其身。
民国初年,山西繁峙岩头乡成果庵髻照和尚为法忘躯,精研戒律,整修寺庙,在乱世中立坛传戒两次,远近闻名,实属不易,使繁峙成果庵同时成为五台山著名律宗寺院。
佛教传戒是有讲究的,三师七证这十师中,有一不清净者,戒就白传。《楞严经》说:“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坛场,多不成就。”《四教仪》说:“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中品十善,感人道身。”
出家受戒,先受沙弥十戒,次受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尼众有三百四十八戒。还有菩萨三聚净戒。戒期长短不等,民国大德高僧虚云老和尚将戒期定为五十三天。
受菩萨戒时,戒和尚问:“你是菩萨否?”答:“是菩萨。”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答:“已发菩提心。”既如此说,就要说到做到。受佛戒已属难得希有,所以要谨慎护戒持戒。古德云:“持戒如头顶热油似的,稍一不慎,油便漏落。”
民国八年,即1919年,山西省议会议员、前萨拉齐县知事王建屏,参加了成果庵受菩萨戒大法会,成为了菩萨戒弟子。王建屏是民国七等嘉禾勋章获得者,可见是一位对社会事业有贡献的人。这也侧面反映繁峙成果庵传戒法会很庄严殊胜,远近闻名。
王建屏为岩头乡秘密寺撰写《重修秘密寺后高殿碑》中记载,“昔读《清凉山志》载,西台旁之胜境有秘魔岩,系木叉禅师驻锡之所,心向往者匪伊朝夕。”
王建屏自繁峙成果庵受菩萨戒后,绕道履其地,随秘密寺主持寂光悟灵禅师与师弟悟清师朝龙洞,周览秘密寺全境。他将秘密寺主持悟灵禅师,引荐给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等军政长官,他们听悟灵禅师玄论之后,皆闻所未闻,表示相见恨晚,乐意施舍资财,修建寺院。他们都是“悟”字辈师兄弟,说明此时繁峙成果庵和秘密寺,都是曹洞宗著名道场。
阎锡山作为山西五台县人,带头护持文殊道场,布施一百大洋,其他省会议长,警务处长,混成旅长等军政要员64人,亦随喜功德,共布施大洋352元。因此,五台山繁峙境内多数寺院文化遗产,得以修葺保全。
大圣五台山天然佛母洞
七、佛恩为法舍命
新中国成立后,繁峙成果庵主持佛恩禅师,响应国家号召,努力生产,白天出坡种地,晚上坐禅修道,自给自足。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戒。一生行门,苦心操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执事百千辛苦,未曾惮劳,故得光明硕大,照耀古今。先后被选为繁峙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理事。佛恩爱国爱教,行持精严,专修般若三味。经常率众在严寒彻骨的佛殿内,昼夜不停地绕佛一百余天,精进不怠。
何为般若三味?唐代六祖大师《坛经》云:“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
虽然如此,俗话又说:“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问佛要钱。”所以憨山大师《费闲歌》说十事难:体道难,守规难,遇师难,出尘难,实心难,悟道难,守关难,信心难,敬心难,解经难。
佛恩不仅戒行高洁,而且定力精深。在连续九十天的时间内,但行但立,不眠不坐不卧,持名念佛。非大定力之人所不能行。般若三昧译为“佛立”,以行此三昧可得诸佛现前之故。常人一生中行一次,能够坚持下来,都属希有难得,而佛恩一生中前后共行数次。可见他定力不可思议。
佛恩后在十年文革中,虽经历风波险阻,坚固心历久不变,终被红卫兵迫害折磨致死,所谓“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佛恩为法舍弃性命,将身骨布施十方,供养大众,以报佛恩,成为近代五台山繁峙僧界楷模!
不了解山西繁峙,只算了解一半五台山,欢迎您持续关注清凉普扇文化头条号!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善金,号清凉逸人,山西繁峙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十一月十六日,焚香沐手敬作于繁峙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为繁峙县宣传部命名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点,繁峙县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站。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的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宝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