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的句子,对偶句十个例句…
世界上有一些从小就能读的书,安徒生的作品具有这种独特的魅力。
每个人都会告别童年长大成人,但每个人心中也都会留下属于他自己的安徒生童话。今天是安徒生逝世145周年的日子,在他的笔下,现实与幻想水乳交融,他以天真又悲悯的情怀写就的童话故事,具有超越时代的经典与美,历经两个世纪而毫不褪色。
安徒生。资料图
安徒生的一生,就是一部童话
安徒生的人生,像极了他童话故事里那只丑小鸭,从卑微中出发,执着于自己的天赋之路,最终一跃成为天鹅。
安徒生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对生活的世界却一无所知”。所以家庭虽然穷困,安徒生却不乏爱的滋养。
“每当散步回家,她都要带回一大捧桦树枝放在擦亮的炉子后面,还总是把带叶的小树枝插在屋梁的缝隙里,用它们的生命来标记我们生命的生长。”安徒生的妈妈会把亚麻床单、窗帘浆洗得雪白,在厨房墙上挂满各种小画,如同一个小小的画廊。
也许正是因为在这种家庭里成长,安徒生从小便热爱艺术,并相信自己具有艺术天赋。14岁那年,小安徒生收拾行囊,独自前往哥本哈根闯荡。
离家之前,安徒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几乎一个单词也拼不对”。他尝试过唱歌、跳舞和演戏,却一一失败。但即便被嘲弄、被辜负,安徒生还是不断寻找着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终于,皇家剧院的经理科林注意到了他,在科林的帮助下,安徒生获得了一笔国王奖学金,并专注于写作。在30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然而,时至今日,知道《即兴诗人》讲了什么的并不多。因为在那一年,他还出版了一部童话集。相较于《即兴诗人》,大家更熟悉的是那部童话集中收录的四部作品——《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公主》《小意达的花儿》。
所幸,这四篇童话让安徒生找到了人生方向。当时的安徒生在一封信里提到,“我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你要知道,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
正如他的一位好友——物理学家奥斯忒所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
《安徒生童话》/中信出版社
理解这世界,才会深爱这世界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是因为他与此前童话作家的最大不同,就是让童话走出对民间故事的简单整理和复述,直接从现实生活的宝藏中选材,并通过其充满灵性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打造出一篇篇真正能触及读者“灵魂”的童话力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童话是给孩子看的。其实,大部分安徒生童话都不是专为孩子而写。从出版第三本童话集开始,他就特意去掉了“讲给孩子听”。在他的童话里,孩子们收获了瑰丽的想象、坚韧的意志和爱的抚慰,而成人领悟到的则更复杂,也更广阔。
安徒生的感伤中常怀希望,用令人心颤的诗意,为悲剧铺上一层如月光般温柔的底色。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寒地冻中单衣赤脚的小姑娘,在火柴的微弱光芒里瞥见幸福生活的样子,伸手被幻影中慈爱的祖母揽入怀抱。
理解这世界,才会深爱这世界。在后期的创作中,安徒生的文风更加现实,但并没有愤世嫉俗,而是更加投入地热爱人类。因为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反倒从寒冷中燃起熊熊心火。
《光荣的荆棘路》便展示了他高度的乐观与对“人”的自信。在这篇散文诗一样的作品里,安徒生描绘了人类历史上诸多贡献卓著的前贤,他们无一例外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直面苦难、毫不泄气,他们用自身的拼搏与坚持鼓舞了后来者的斗志。
如同他笔下的小美人鱼一样,安徒生既能看到深沉的海、又能看到布满星星的天空。以成年的心境重读安徒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底层的关注、对于社会黑暗的洞察讽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尽管是以童话形式出之,却既不幼稚、也不过时,闪耀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
他的剪纸,是诗文创作的开始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名满天下,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剪纸艺术家。不过剪纸并非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爱好,而是他童话的一部分。
他常常在给孩子们讲童话时,一边讲一边剪纸。他剪纸是即兴的,讲的故事也常常兴之所致,任意发挥;有时他用剪子把口中故事里的人物剪出来,有时他受到剪纸形象的启发,故事再讲下去就更生动更紧张更有趣。
为了让孩子们感兴趣,安徒生所剪的形象大都是夸张的、有表情的,可爱逗趣、神气活现。这些形象都是在安徒生讲故事时出现的,所以它们个个有声有色、有个性有命运。可以想见,在剪纸完成的那一刹那,就与童话的创作浑然一体了。
安徒生自己曾说,“剪纸是诗文创作的开始。”手离心很近,剪纸的过程也是用手来传达内心表达的过程。安徒生的剪纸是他心灵的窗花,让他以剪纸的方式导引出心灵的故事。
据说,安徒生一生留下的剪纸约一千幅。如今,我们从他留下的剪纸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个是“海的女儿”、哪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哪件是“皇帝的新衣”。或许其中不少剪纸故事都没写出来过,但安徒生的剪纸无疑是他童话天地里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安徒生用精心熔铸的富有创造力的话语,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世界的洞察,以童话的形式传递给了读者,从而带给他们欢乐与忧伤、遐想与沉思,他的童话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
(综合自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