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导游欢送词、导游欢送词大全简短?

时间:2023-03-29 11:35:0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使从江县由边鄙变成贵州面向“珠三角”乃至海外的“大前门”以及“贵州出海第一站”。

近年来,从江县依托贵广高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建成宜居、宜商、宜游的民族特色旅游城市和生态江滨宜居城市,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岜沙隶属从江县,距离从江县城7.5公里。出高铁站后,乘车20分钟可到达。9月24日,记者走进“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看到,这里密林环绕、蝉鸣鸟叫、小径幽深、环境幽雅,村寨木楼古朴,寨中孩童嬉戏、犬吠鸡鸣,从全国各地前来的游客,不时被眼前的所见震撼,并发出赞叹。

“让人震撼,不枉此行”

上午10点,20多名游客一边听着解说,一边四处观望。队伍中,一名老人似乎对一切都很好奇,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还不时与旁边的人聊上几句。

“不枉此行!差不多走遍中国了,这里最让我震撼,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保存得这么完好、原始、独特的村寨。”老人说,他叫安多民,山西太原人,今年72岁。他看过湖南吉首德夯苗寨、铜仁松桃苗王城等,每个寨子都有独特的韵味,但岜沙苗寨古老的文化、深幽的环境让他印象深刻。

安多民说,进入寨子的小路上,两旁是参天大树,粗的要两人才能环抱。寨子内云雾缭绕,木质吊脚楼高低错落分布,男子着苗族服饰,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脚裤,头发四周剃光,中间长发束辫,挽于顶,腰挂葫芦、牛角、砍刀,肩扛火药枪,一身古代武士装束。妇女服饰简约,周身以黑色亮布为底,饰以颜色亮丽的刺绣,加上戴有银项圈、手镯,看上去轻盈俏丽。

“若不是亲眼所见,哪知道有这么奇妙的地方?他们的文化不被冲击吗?”安多民说,来从江之前,他在网上查到,岜沙苗寨被誉为苗族原生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馆”,并以“最后的枪手部落”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也是唯一用镰刀剃头的地方。“实地的美景比想象中的更美、更震撼。”

为了表达对游客的欢迎,当地村民通过跳芦笙舞,表演镰刀剃头、男女恋爱过程、苗族婚嫁等形式,还原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舞蹈的步伐强劲有力,赢得阵阵掌声。最后,通过美酒、鸣枪欢送游客。

“他们的表演,没有一点做作、含糊,将苗族纯朴的一面全部展现出来,真的是尽力、尽责、尽职。”安多民说,当地人的坚守,也许就是岜沙文化没有被大面积冲击的原因。

游客多了,村民腰包鼓了”

“想吃点什么?这里都是本地特色菜,有腌鱼、酸菜、自己种的蔬菜……”在岜沙苗寨的一家餐馆门口,老板滚香拉看到客人前来,立即笑脸相迎。

今年,滚香拉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家乡开起餐馆。他说,餐馆是8月1日开业的,自己是老板,也是厨师、服务员。每天营业额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两个月下来,每个月有近万元营收,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之前,他曾在广西、湖南等地打工,为观众跳岜沙的芦笙舞、枪舞等,一个月下来也就四五千元。之所以下定决心留在家乡发展,除了生意好做外,还与自己想在家中照顾老人有关,碰巧今年受疫情影响不想出门,便有了创业的想法。

杨琼是2010年嫁到岜沙的,2012年在寨子里开了一家客栈。她说,那时还没通高速公路,游客不多。高铁开通后,来岜沙游玩的人明显增多,生意好做多了。发现这一情况后,杨琼又修了一栋楼来开客栈,顺带卖纪念品。“从前年开始,我家客栈的房间一般都是满员的。”

据了解,杨琼家的客栈是寨子里最大的一家,住宿吃饭一体。由于饭菜可口、服务周到,很多游客都会选择住她家。杨琼说,客栈的食物,除了大米,其他的都是从当地村民手中采购的。

“程哥,你们到哪了,行李多不多?我来接你们。”在和记者聊天时,杨琼接了一个电话后便起身离开。据了解,这批客人有26人,来自江苏无锡。

“赶紧上菜,客人都饿了。”把客人接到客栈后,杨琼立即吩咐厨房上菜,自己帮着打饭、端菜,待客人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时,她又上楼将客人要住的房间一一打开,忙得脚不沾地。

“现在游客还不多,公公婆婆下田收割稻谷去了,炒菜的是我老公,人手还是足够的。国庆节游客比较多,到时候会请几个工人。”杨琼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对于住宿的需求也变大,寨子里的客栈越建越多,很多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想让更多人了解岜沙文化”

谈及寨子的变化,解说员王金当最有发言权。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芭沙人。在当地村民的记忆中,岜沙苗寨是1999年开始开发的。第二年,王金当出生。之后,他经常看到有外国人、画家、记者等到村里考察、写生、采访,懵懵懂懂地知道别人向往寨子里村民的生活方式。总能看到有人介绍岜沙,游客听得津津有味。也许,从那时起,他就想成为一名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后来,他报考了旅游服务专业,毕业后成为寨子里的一名讲解员。

“最多的一次接待了几百人,不仅要声音大,讲的内容还要吸引人。”每天,在寨子里有三次表演,分别是上午9点、11点和下午3点,表演会持续一个多小时,王金当也在不停地重复讲解。为了让解说更有吸引力,空闲时间,他总爱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并把故事融入解说中。

“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希望能做得更好,让更多人了解岜沙文化。”王金当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成虹飞实习记者 杨雪梅)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