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外婆80大寿祝福语短信」外婆大寿祝福语简短

时间:2023-03-18 03:56: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杨开慧的母亲、毛主席岳母:1930年10月24日,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秘密回家看望母亲和孩子时,被蹲了很久的国民党反动派抓住。

在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仍坚决拒绝登报声明与毛主席脱离夫妻关系之后,于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仅29岁。

杨开慧牺牲后,由于毛主席尚远在井冈山领导反围剿斗争,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个孩子顿时成了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孤儿”,而且时刻身处危险之中。当时,哥哥毛岸英刚刚8岁,最小的毛岸龙还不到3岁。

1931年初,为孩子们们的安全考虑,党组织安排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和她的儿媳,把他们辗转送到在上海工作的叔叔毛泽民夫妇手中。这位老太太,就是杨开慧烈士的母亲、孩子们的外婆向振熙,当时已经61岁。

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兄弟(剧照)

从表姐弟到夫妻:向振熙与杨昌济的32年

向振熙于1870年出生于湖南岳阳下属平江县的一个大户人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氛围的熏陶,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1888年,18岁的向振熙与来自长沙东乡板仓的表弟杨昌济结为夫妻,从此开始了她相夫教子的漫长生涯。

杨昌济的母亲是向振熙的姑姑,因此二人的结合可谓是“亲上加亲”。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杨昌济,在8岁和14岁时就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与向振熙的结合,则使他在生活上终于得到了稳定的照料,感情上也有了归宿。

他们结婚两年后,杨昌济考中了秀才,夫妻俩高兴了一阵子。但此后,他每次参加科举考试都犹如石沉大海一般屡试不中,杨昌济只好一边教书一边等待时机,向振熙则以女性特有的温柔贤惠不断宽慰丈夫,并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家务。

1898年,随着戊戌政变的发生,杨昌济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运动也付之一炬。1903年春,32岁的杨昌济告别妻子,和陈天华等人一起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学习六年后,又在好友杨毓麟和章士钊的推荐下,前往苏格兰的一所大学学习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课程,接着又前往德国考察一年,直到1913年才回到湖南。

毛主席的恩师和岳父 :杨昌济先生

杨昌济离开家时,他们的儿子杨开智只有5岁,小女儿杨开慧也才2岁。10年间,除了每两年一次的短暂假期,夫妻二人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漂洋过海的一封封家书。向振熙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不但要想办法赚钱补贴家用,还要照顾他们的身体,更要负责他们的教育。

在那个不少人饥饱不定的年代,向振熙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除了供孩子们读书、学习文化知识,还对他们进行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也默默地用行动支持着丈夫的学业。

开明的杨昌济夫妇不像当时的大多数人家那样重男轻女,而是提倡“教育机会均等”,把女儿杨开慧从小就当男孩子培养。杨开智9岁那年,向振熙把他送进长沙第一高等小学读书。3年后,杨昌济特意写信给向振熙,要她把7岁的杨开慧也送进学校读书。

很快,杨开慧进入附近的小学,成了班上年龄最小,但学习最好的学生。1910年,杨昌济又写信回家,让妻子和女儿一起上学学习文化。不久,40岁的向振熙与10岁的杨开慧一起,进入离家10公里外的衡粹实业学校,成为一道亮丽的“亲子共读”风景线。

在向振熙的悉心培养下,杨昌济虽然常年不在家,但孩子们的教育一点也没有落下。杨开智和杨开慧的学习,在同学当中始终名列前茅,在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比起同龄人也是更胜一筹。

杨昌济回国后,因不愿与浑浊的官场蠹虫为伍,拒绝了几次高官的聘请,最终选择执教于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向振熙和孩子们也随之举家搬迁至长沙。对于向振熙来说,这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人终于能够团聚在一起,过安稳的生活了。

杨昌济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道德高尚;在教学中,他也非常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随着第一师范与第四师范两所学校的合并,学养深厚、思想进步的杨昌济得到了一大批进步学生的尊敬和拥戴。

他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每逢周末,小组的成员们就会来家里讨论读书心得和当下的社会问题。这些成员大都是杨昌济颇为赏识的学生,比如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等人。每到这时,向振熙就要提前为他们准备茶点,有时候还要留饭,为学生们改善伙食。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对于向振熙来说,学生们肯来参与讨论,既是对丈夫工作的认可,也能让两个孩子多听听优秀青年们的声音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所以每次都是笑盈盈地迎来送往,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位慈祥、和蔼又做得一手好点心的师母。

在越来越多的讨论和接触中,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印象也越来越好,时常以与毛泽东出身相似的曾国藩、梁启超的例子勉励他,并把他写的《体育之研究》推荐到《新青年》上发表。

1918年6月,杨昌济应邀接受了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的职位,携全家北上定居。到北京不久,杨昌济就写信给刚从湖南一师毕业的毛泽东,希望他能到北京看看,一边读书一边做些社会活动。

毛泽东收到信后,于8月中下旬抵达北京。杨昌济见他囊中羞涩,又无处落脚,就让妻子安顿他暂时住在自己家里,直到为他谋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的职位后,才搬了出去。正是在北京大学工作的这段时间,毛泽东通过李大钊的介绍,思想上迅速向马克思主义靠近;在感情方面,则与老师的女儿杨开慧心有灵犀,交往甚密了。

李大钊先生

对于女儿和毛泽东的感情,向振熙和丈夫尽管看在眼里,但没有对他们横加干涉。他们相信女儿不是轻率之人,只是隐隐地担心她跟着“非池中之物”的毛泽东会受非常之苦。有一次,向振熙和女儿谈心时,有意无意地聊到她和毛泽东的感情,女儿认真地说:“我是为母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向振熙立刻明白了女儿的心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杨昌济到北京不久就开始卧病在床,后来竟越来越严重。向振熙和女儿不但要照顾他的身体,还要帮他分担一部分工作上的事。虽然有当时相对较好的医疗条件,虽然有妻子、女儿和医生护士的悉心照料,1920年1月,年仅49岁的杨昌济还是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

杨开慧画像

天命之年的向振熙,本该是人前风光的教授夫人,却因为丈夫的突然离世而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也失去了与自己相依相伴32载的人生伴侣。

深明大义的外婆,革命夫妻的坚强后盾

杨昌济去世后,向振熙在弟弟、儿子和以半生半婿身份参与的毛泽东的帮助下料理了丈夫的后事,并随丈夫的灵柩一起回到长沙板仓的家中。

从1919年10月到1920年1月间,毛主席的母亲、父亲和恩师,也就是杨开慧的父亲相继去世,他们二人在半年之内接连失去三位至亲,可想而知对于两个年轻人而言是多大的打击!1920年年底,向振熙在长沙见证了女儿和女婿简单而不失庄严的婚礼。

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后不久,二人就双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掩护他们的革命活动,也为方便照顾他们的生活,向振熙便与女儿女婿在一起生活。

毛主席和杨开慧

其实,在他们结婚之前,向振熙就开始支持毛主席的活动了。1920年夏,毛主席和易礼容等人创办文化书社,由于缺少经费,杨开慧便向母亲开口,请求她把父亲去世时亲友们捐赠的礼金拿一部分出来支持书社。深明大义的向振熙立刻答应了女儿,而且丝毫没有向她提及家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1922年10月,毛主席与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的降生,使向振熙突然多了一个精神寄托,脸上的笑容也骤然多了起来。她在尽心尽力照顾女儿女婿生活之余,把所有精力都用来陪伴小外孙,一如现在的老人为减轻子女负担,毫无怨言地为他们带孩子一样。

只是,向振熙这个外婆却不像现在的老人,可以在带孩子之余刷刷抖音,跳跳广场舞,甚至不能像她同时代的同龄人那样,闲暇时间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除了繁忙的家务之外,更因为女儿女婿革命者的身份,她与外人多一分不必要的接触,女儿女婿也会在无形中多一分未知的危险。

不仅如此,为了照顾怀孕的女儿,向振熙还时常跟着女儿女婿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奔波。1923年4月,毛主席因为受军阀通缉,被调至上海党中央共工作,怀着身孕的杨开慧也在不久后带着母亲和毛岸英赶到,与蔡和森、罗章龙两家一起住在闸北区一所后来被称为“三户宅”的弄堂房子里。

1926年秋,向振熙陪同怀孕的女儿到广州与毛主席团聚,之后又辗转武汉。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女儿追随丈夫东奔西跑,向振熙则带着年幼的孩子们紧随其后,只因她不仅要照顾孩子,也要照顾体弱的女儿和工作繁忙的女婿。无论多么艰苦,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互扶持,怎样也好过天各一方的担惊受怕。

每当毛主席外出时,家里就剩下她们母女以及年幼的孩子们,而女儿因为忙于工作,几乎所有的家务,和大部分与孩子有关的事,都落在向振熙一个人身上。1925年2月,杨开慧随毛主席第一次回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以“走人家”的方式在那里开展农民运动,年幼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就全部由向振熙照顾着。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大革命失败后,考虑到家人和孩子们的安全,毛主席安排杨开慧与母亲和三个孩子,以及照顾他们的保姆陈玉英一起回到湖南板仓的家中,并给三个孩子都取了化名以避免引起敌人注意,毛岸英改名杨永福,毛岸青改名杨永寿,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儿子毛岸龙则改名为杨永泰。

八七会议后,毛主席秘密从武汉回到板仓,看望在岳母家隐蔽的妻儿,这也成了向振熙和女婿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8月底,毛主席告别妻儿,前往井冈山组织武装起义,杨开慧则回到板仓的家中,在母亲的掩护下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毛主席与杨开慧在1927年8月底离别后,向振熙成了女儿身边唯一能够推心置腹的亲人。她一边要悉心照顾和小心保护三个外孙,一边还要时常为女儿宽心,缓解她的情绪。

板仓故居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秘密回家探望母亲和孩子时,被蹲守多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已经年届花甲的向振熙又不顾年迈,立刻带着儿子杨开智远走南京,到处拜托丈夫生前的朋友和同事,希望他们能够看在故人的面子上,能够想办法营救狱中的女儿。

本该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向振熙,却为了女儿的性命而不得不抛头露面卑躬屈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她的努力下,蔡元培、章士钊、谭延闿等学界名流联名致电国民党当局,要求保释这位有着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蒋介石政府虽然也致电军阀何键,要求对杨开慧实行“缓刑”,却还是没能制止那个“杀人魔头”的疯狂行动。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仅29岁。10年前经历过中年丧夫之痛的向振熙,不得不再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女之痛。可是这些,她除了默默承受,仿佛也无力改变什么。

杨开慧的哥哥 杨开智

10年间,丈夫、女儿先后离她而去,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三个小外孙。当时,哥哥毛岸英刚刚8岁,最小的毛岸龙还不到3岁。

1931年春,党组织为孩子们们的安全考虑,安排向振熙和和她的儿媳李崇德,乔装打扮成走亲戚的样子,先坐火车到武汉,再从武汉坐船顺流而下,终于送到在上海工作的毛泽民和钱希钧夫妇手中。

直到此时,向振熙心里的石头才算放下了。她毕竟年纪大了,在始终被反动势力觊觎的家乡,她想保护孩子们周全也是有心无力。把孩子们交给党组织,比在她自己身边安全不说,也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与孩子们分别后,向振熙再见岸英与岸青,已是20年后,而与岸龙,则是永别了。

在时局混乱、人民生活飘摇的动荡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解放和真理而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不得不在背井离乡的环境中为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艰苦奋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家人与亲人对革命事业的默默支持。他们虽然没有走上革命前线,但却用始终不曾断裂的牵挂和一旦有需要立刻挺身而出的行动,支持着参加革命的亲人们,从而间接地支持着伟大的革命事业。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亲人在背后默默无闻、或隐或现的支持,才使得革命者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工作,甚至为了革命舍生忘死。

晚年得福:她从未被遗忘

把三个外孙送到上海之后,向振熙一直与儿子和儿媳在家乡生活。虽然无法见面,她还是通过儿子不时了解着外面的形势,既挂念着外孙们的安危,也牵挂着毛主席和家人的革命事业。

1949年9月的一天,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来到年近80岁的向振熙家,给老人送上一包东西的同时,还递给老人一封信,向振熙读罢立刻老泪纵横。

“向老太太:

你们好吧!现在托朱小姐之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两件皮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一日”

原来,在长沙解放前夕,杨开智曾写信给毛主席,汇报向振熙老人健在的消息,毛主席见信后非常高兴,不但立刻回复了亲笔信,而且托付正好准备回乡探亲的朱仲丽为老人带去礼物。

从1927年8月分别、1930年11月杨开慧牺牲至今,毛主席和向振熙老人虽然有整整24年未见了,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岳母。对于毛主席而言,向振熙既是古道热肠的师母,更是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和令他尊敬的长辈。

毛主席还托朱仲丽转告岳母,希望她能够去北京生活。只要她愿意去,毛主席愿意为她安排好一切。可是向振熙老人只是笑笑,说自己北京、南京都去过了, 早已过了东奔西走的年纪,希望叶落归根,在家乡养老。

多年的音信全无,使向振熙心里备受煎熬,现在终于等到了女婿的确切消息,向振熙不禁喜上眉梢。更令她高兴和意外的是,第二年春天,在她80大寿之际,毛主席专门嘱咐毛岸英回到家乡代他为岳母拜寿,并带回了人参、鹿茸和衣料等礼物,以及自己为老人家亲笔书的一个“福”字和一封亲笔信。

毛主席为向振熙老人手书的“福”字

向振熙想起19年前在上海与毛岸英兄弟分别时,毛岸英才是个8岁的小孩子,如今已是和他当年的父亲一般高大魁梧的模样,再想起那些年一家人东奔西跑、提心吊胆的日子,不禁百感交集。毛岸英也紧握着他从出生到8岁一直朝夕相处的外婆的手,向外婆转达父亲的问候和敬意,也诉说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和对外婆的绵绵思念。

向振熙笑眯眯地对毛岸英说:“别看你爸爸是个大人物,他可是有赤子之心的。”

从那时开始,毛主席每年都要从自己的稿费和工资里留出一部分钱,作为向振熙老人的生活费,分两次寄给老人,一直到她去世方才停止。有时候如果秘书忘记了,毛主席还会嘱咐秘书补寄。1951年,在毛主席的督促下,二儿子毛岸青也回家乡探望外婆。

向振熙老人80大寿纪念照

1960年,向振熙老人90岁大寿时,毛主席听说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要回老家为老太太拜寿,当即就给杨开英写信,并寄去200元钱,让她帮忙代为购置礼物。

1962年,毛岸青和邵华结婚后,毛主席对儿媳说:“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让外婆看看嘛!”于是,毛岸青带着邵华再次回到长沙,看望外婆向振熙。

这年11月,92岁高龄的向振熙在长沙去世。毛主席得到消息后悲痛不已,随即给杨开智发去唁电,在信中嘱托可以将老人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并寄去500元钱作为老人的安葬费用。

“开智同志:

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

敬祝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字里行间,既充满了毛主席对岳母向振熙老人的哀悼之情,也寄托了他对恩师杨昌济的尊敬,以及对夫人杨开慧深深的思念。

简短的小结

向振熙老人是她的同龄人当中少有的长寿之人。她的一生(1870-1962),见证了我国从苟延残喘的君主专制社会,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宏大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在旦夕走向独立自强,中国劳动人民从受尽剥削到翻身做主人的漫长革命历程,而她个人的命运也随着社会形态的急速更迭而起伏不断。

90岁的向振熙老人与毛岸青夫妻

好在,虽然有过10年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虽然有过几年和女儿女婿及小外孙四处奔波、提心吊胆的生活,经历过中年丧夫和老年失女的向振熙老人终究是熬过了这一切,也终究过上了稳定的日子,安度晚年。从这一点看来,向振熙老人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了女儿和女婿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所取得的胜利。

随着社结构的多元化和交通条件的现代化,像向振熙老人这样活动范围始终限于家庭或家乡的人正越来越少。

在巨大的社会潮流面前,能站在潮头引领方向的始终是像毛主席那样的少数,更多的普通人则是不得不被巨大的浪潮裹挟向前,嗫喏生存。或许,对于大部分没有力量或能力左右社会大势的普通人而言,能够在沉浮变幻的世事中,始终与亲人在一起,平淡地度过一生,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