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祝融”这一名称,有哪些文化内涵?它对于中国航天史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快和小艺一起来看看吧~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礼记》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春秋左氏传》记载上古神话有五行之官:“火正曰祝融”。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汉书》中记载: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季春昏,心星出东方,而咮、七星、鸟首正在南方,则用火;季秋,星入,则止火,以顺天时,救民疾。帝喾则有祝融,尧时有阏伯,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故曰“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也”

后续的解释,基本上就沿用这个说法,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正义》中记载:火正之官,居职有功,祀火星之时,以此火正之神配食也。五行之官,每岁五时祀之,谓之五祀。《月令》云:“其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配五帝而食,其神矣!而火正又“配食于火星”者,以其于火有功,祭火星,又祭之。后稷得配天,又配稷,火正何故不得配帝,又配星也?有天下者,祭百神。天子祭天之时,因祭四方之星,诸侯祭其分野之星。其祭火星,皆以正配食也。火正配火星而食,有此传文。其金、木、水、土之正,不知配何神而食,经典散亡,不可知也。

相传,今湖南境内、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是祝融施行火政、管理南方事务的地方。祝融死后,人们以衡山最高峰的命名来纪念他。如今,南岳衡山的“祝融峰”高耸云霄,山顶还建有“祝融殿”。

南岳地方文史专家旷顺年介绍,古语中,“祝”的本意,是古代主持重大祭典的部落首领和宗教领袖,“融”有光明的意思。故“祝融”意为祈祷光明,可引申为追逐、向往光明。

中国传统神话中,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有了火种但不会保留和使用。于是祝融便发明了新的取火方式及用火和保留火种的方法,并以火施教:他教人们以火熟食、生火御寒、举火驱邪、用火败敌。

为民造福的祝融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也一直为华夏儿女所敬仰和膜拜。

千百年来,人们对火神充满敬仰和虔诚,民间对火神的朝圣也逐渐成为南岳的一大旅游特色──传说正月十五是祝融撒播火种的日子,因此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南岳人会拿着写有新年愿望的灯笼,到祝融峰或南岳大庙前,取祝融殿前的长明灯火带回家……今汉族地区人民多供奉祝融为火神,火神庙遍布全国各地,并形成了广泛深厚的民间崇拜。过日子叫“人间烟火”,传宗接代叫“香火“,乔迁叫“搬火”或“过火”,兴旺叫“红火”......

逐梦星辰,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与它“带来光明”的意义相映。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入轨,今年2月10日成功被火星捕获,顺利进入环火轨道,为5月中下旬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器与“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做准备。

专家介绍,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这一名称新的内涵。“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励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融合国内、国际,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旨在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航天贡献。

“火是人类生存所依、生活所系。向往光明、追逐光明,从古到今,中华儿女从没停息。”旷顺年说,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火象征着光明、进取、朝气、活力。祝融传火、造福于民,让人类走出蛮荒、走向文明。

“火星的探测计划对人类意义重大,‘祝融号’也会为人类和地球带来光明与希望。”在旷顺年看来,薪火相传,中国人把自己的航天梦藏在了名字里。承载了人们对宇宙畅想的“祝融号”,将继续在航天领域追逐光明。

来源: 中国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