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歌声、读书声,声声悦耳,但对父母来说,没有比孩子的读书声更动听、更让人觉得欣慰和幸福的。书,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书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右上一个叉,表示手抓;中间一个竖叉,表示竹管,毛笔;下面一个口,表示墨池或砚台。所以造字本义是:将毛笔放在墨池中蘸黑以便涂写。
《説文解字》的释义是:“书,箸也。从聿,者声。”认为书就是把文字刻画或写在竹简上。字形采用“聿”做边旁,采用“者”做声旁。而“聿”在古代就指笔。有个国民党战犯叫杜聿明的,是杨振宁的前岳父。
不管是在砚台上写还是在竹简上刻,也不管是软笔还是硬笔,也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书,一言以蔽之,就是读书写字的那些事儿。
读书、书写、书法、书斋、大书特书,振笔直书、书生意气……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书有六种意思。一是书写、记录。二是字体,如楷书、隶书。三是装订成册的著作。四是指书信,如家书、书札。五是指文件,如保证书、白皮书、说明书。六是姓。
古往今来,人们对书从不吝赞美之词。西方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东方人讲究实用、功利,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吃的住的用的看的包括传宗接代的,读书,都能帮你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关于古人读书的佳话特别多。
读书人叫书生,酷爱读书的还有不少戏称绰号:书痴、书癫、书迷、书呆子、蠹书虫。
为了读书,孔子韦编三绝,车胤囊萤映雪,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苏轼的宏愿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江黄庭坚说自己是“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欧阳修发明了“三上”读书法:床上、马上、厕上”。
人人都说读书好,人人都说书本香,可是读书之人越来越少。
相反,写书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真是咄咄怪事。以前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是演而优则书,唱而优也书,商而优更书,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书。至于书写出来是否有人读,那另当别论。
让人无奈的不仅是读书人少了,而且书写,也离人们渐行渐远。人们已经习惯了键盘敲字,提笔忘字已不觉丢人。
在中央台的汉字听写大会上,成人组的书写正确率经常为零,此情此景,真是愧对写了几千年繁体字的老祖宗!
日渐式微的除了读书、书写外,还有书信。古人对书信极为重视,从称呼之多就能略见一斑:书札、手扎、尺牍、简牍、书简等。书信私密性强,有情书、家书、道歉信、绝交信,朋友之间也经常写信交流思想、传达信息。
古时交通不便,战乱频仍,所以“家书抵万金。” 正因为音信难通,所以人们常发奇思妙想,希望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青鸟传书,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读读这些诗句,便觉唇齿留香。
有影响力的书信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嵇康的《与三山巨源绝交书》、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在书信中还有一种很独特的家书,是长辈通过一封封的家信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为人处世之则等传授给子孙。其中《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都颇有代表性。
除了银行的信用卡对账单,我十多年没收到过书信了。想当初在大学里作为生活委员负责从系传达室收发83名同学的信件,每当课间抱着一摞摞书信走进教室,就会引起阵阵欢呼声。而我竟然也能从邮票的各种贴法中知道谁是热恋、谁准备分手。
信件往来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从挑选信笺、酝酿腹稿、到蘸墨书写、正式誊抄再到胶水封缄、张贴邮票、投进邮箱,这一系列过程就像一个庄重的仪式,哪个环节都不敢怠慢,然后是望眼欲穿盼望来信、终于收信、开始回信,又是一番美好的轮回。
只是,随着通讯手段的发达,情人、父母翘首盼书信的场景一去不返,读信如见人的惊喜也一去不返,甚至我们的下一代会不知书信为何物。
作为一介书生,提起这些书事,也只能一声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