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小城
文丨闻立春
我家住在一座小城。这座在雍正七年间(1729)被命名安福的小城。据传有刘伯温的诗句纪其事云:“久反长安在此间,此间不是久长安。若要安福长安福,昊昊苍天还是天。”后于民国3年(1914)1月,因与江西安福县同名,乃取壤联澧水之意,改称临澧县。小城便是其县城所在。
小城北靠群山,南依道水。城内池塘密布,溪流纵横,小桥流水,古钟悠扬,楼阁矗立,树木葱郁。是湘西北一个碧水环绕,秀美如画,人杰地灵,荆楚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古城。
两千多年前,中国文学的开山祖师宋玉被朝廷罢官后,被楚襄王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泽即安福境内(临澧),晚年便居住在此写诗述志,后终于此地,便有了宋玉城及宋玉墓。清代著名诗人黄道让,民国著名大法学家黄右昌,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大典主持人林伯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大总统代理参军长林修梅将军,“纤笔一支谁与似”的文学巨匠丁玲,世界光纤之父黄宏嘉等历代名人皆出生在此。
我家就住在这座小城。
一条清波荡漾的道水,自武陵山脉的澧水源头分支而下,绕着这座宁静宜人的小城缓缓流淌,弯弯曲曲数十里,平拖如练 。两岸树影山光交相掩映,沄沄然作蔚蓝色,历代文人墨客常在此游览。打桨中流,似有舟泛仙境之胜。有古诗咏赞:“春水涨三篙,谁将轻靛染?天光拖蔚篮,平铺青玉罩"。
早年间的道水河,建有一座木制浮桥,略高出水面,每逢涨水便被淹没。河岸是一块块岩石铺成,是小城人担水、捣衣、洗菜时挥洒欢声笑语的码头。河水清亮得像绸缎一样柔滑,清澈见底,水草摇曳。能看到水下几米深的鹅卵石和鱼虾,能看到不远处野鸭划开的涟漪,能看到男女老少挑水、洗衣倒映在水里的影子。站在浅水里,便有小鱼小虾在脚丫上游弋。水面上最吸人眼球的是打鱼船,船头站立着两只鹭鸶,专门下河为船主叼魚。河上有条航道,岸边有航运站和搬运社。每逢有运煤、运木材丶运货物的“岩板船”临岸,岸边便会立马呈现出卸货运货的忙碌场面。
河滩是一片沙土地,上面缀满了绿的黄的红的蓝的紫的花草野果。站在远处眺望,犹如一块块五彩缤纷的地毯。那些布满河滩的绊根草、枸梁儿、狗尾巴草、野菊花、莓儿、野藠头、野麦等,是那年头孩子们嘴里甜甜的嚼物,也是那一头头悠闲自得、甩着小尾巴的水牛尽情享用的美食。一只只白鹤从空中纷纷轻盈飞落,或在草丛中,或在水牛背上,扑打着翅膀,十分惬意。而低头觅食的水牛则足够憨厚,由它任性地嘻戏。
小城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北门、西门、东门、衙门、正街、上河街、下河街、八方楼等区域。城内有好几百户人家,大部是外地流落而来的人口。据所知,有来自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和地区的。我父亲则从湖北武汉而来,一路打工漂泊至此安家落户。小城居民虽来自不同地方,但大都生性善良,勤劳节俭,和睦相处,情同家人,民风淳朴。小城宁静而和谐,城内街面大都由青石板砌成,走在上面,铮铮发亮,洁净光滑。弹丸之地,方圆不足两里,青砖青瓦木楼,温文典雅,小家碧玉般,玲珑剔透却内涵十分丰富。小城有“六多”,水多、树多、桥多丶巷多、古迹多、美食多。城内循水系统充足,水源密布。十几口池塘分布的错落有致,像镶嵌在小城版图上的一颗颗晶莹的明珠。小城素有“一龙,二凤,九九十八堰”之称。特指小城内十八口堰塘且口口相通相连。真可称之为水绕四门的“江南水乡”!
北门有: 水面宽阔微波荡漾的黄狮堰、静如处子水质清澈的杯波堰、紧邻有小巧玲珑的幺堰,三堰呈一字摆开。县委大院墙外的瓦渣堰,老一中校内的龙潭堰,人武部旁的公堰,城关完小和烈士纪念碑前的无名堰 。
西门有: 圆形的团堰、椭圆形的沈家堰、还有裴家堰和蒋家花园的后堰等 。
下河街有一条三塘连片的内河,与道水河平行,人称“小河"。由于未修河堤,年年大河涨水小河满。人们便纷份划着幺盆,在小河里捕捞大鱼。
离道河较远的人家,一般都在大树遮天的堰塘青石板上,担水捶衣和洗菜,十分方便。
城内有条自然天成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溪两岸绿荫蔽地。溪水穿流不息自西门的团堰角,一路穿过县照像馆旁的白家桥,径直从我家门前流过,经县第一中学门前和县人武部旁的小公堰角,最后汇入八方楼下的大公堰角,形成大面积的清澈水面,然后向东,顺着一个窄小的斜坡出口,缓缓淌入北郊,浸润着郊野那一片片布满果蔬的田土……
小城的上河街,有座“关帝古庙”,远近闻名,不知何年所建? 只见庙宇雕梁画栋,内设楼台。门前石狮镇守,气势逼人。庙内数根粗大的朱红圆柱,需二人合围方可抱住。后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玩耍的极好去处,也成了小城人游玩观赏各种演出的场所。
小城的北门,矗立着一座“贞节牌坊”,据说是清朝哪个皇帝册封安福蒋家一位贞烈女所立。这座精美的石头牌坊六柱三重,最上层的中间嵌有一块竖写的繁体“圣旨”二字的石头。底部紧靠中间两根石柱的正反两面,有类似狮子形的圆鼓状石头,被孩子们攀爬得十分光滑。
小城内还有设计独特、建造精致的各种楼阁和多处古桥: 如奎星楼(后因此楼有八个角而叫八方楼)。白家桥、广福桥、接龙桥、好善桥等等,造型各异,小巧玲珑。一条小溪沿线就有五六座石拱古桥。煞是美观,古香古色!
小城内有古钟两座。一座是奎星楼的铜钟。后座落在第一中学,为师生们上下课而鸣响,其钟声犹如女高音高亢嘹亮; 另一座是清朝县衙留下的铁钟。体形巨大,安放在县委大院内,为干部们准时作息而鸣响,其钟声则像男低音浑厚悠远。黄钟大吕般的钟声每天响彻在小城的上空,此起彼伏,传得很远很远。
在小城的县委大院内,一栋栋在绿树掩映下的紅砖楼房,建筑风格气派别致,是由五十年代来小城的苏联专家所建。
其实县委大院的所在地,是号称全国三个半财主之一的“蒋家”花园之一的原址。蒋氏家族是小城内有名的高门望族。清代中叶以来,以其财富雄峙,官宦辈出,影响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丁玲(蒋冰之)就出生于此家族。后传“蒋家是李自成后裔”的传说更为其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蒋家共有六座壮观的花园。城内两处,城郊两处,城外两处,共占地面积上千亩。兴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因规模庞大,设计雅致,风景幽美而名闻全国。有游人描绘:“广夏千间,水绕四门;堰塘纵横,围贯于整个花园内外;浮桥多座,以利交通;亭台楼阁。布满园内;画舟小艇,荡漾水中;奇花异卉,四季如春;麒麟狮象,虎豹豺狼,雕刻无不栩栩如生。步履岩洞,恍若别有天地;身藏楼台,不若快处仙乡;布局雅观,不亚于北京的紫苑;风景宜人,远胜长沙的朱园。” 后因有人告秘州县,说蒋家是在“私造皇城”。惊震万分,恐遭抄家问斩,诛灭九族之罪,后又拆毁了几处。而留存的这座花园遗址,仍具特色。庭院深深, 树木葳蕤,假山耸立,古藤匝树,鸟语花香。尤其占花园面积一千平方米的假山,高大峻秀,建造巧妙,近乎幻境,山旁还有一池清水。小城的孩子几乎都上去攀爬嬉闹玩耍过。曾听老人们议论,说这座假山的石料,均是蒋家从四川运来,后经熬制糯米配方粘连垒建而成。真或假?后人也未去考究。
因汇聚在小城的居民,大都是东南西北客。各种地域文化习俗与不同的生活习惯,相互碰撞并和谐交融,形成了小城独有的特色。尤其是饮食文化。那种来自家乡的味道令人终生难忘! 我记忆犹新的,是上河街有名的“娃儿糕”。又大又圆的白米糕被蒸得咧开了口,上面还被印上了三个红点,像一个个笑开颜的娃娃脸,仅3分钱一个。每天清晨随着第一屉娃儿糕的出笼,整条街便飘起了诱人的甜香味,久久不散…… 还有老车站田家,也是我同学小英的父亲挑担叫卖的“敲梆饺儿”。经常见到个头不高的田伯伯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从老车站郊外走进小城,担子一头是火炉上煮的一锅冒着热气的饺子汤水,另一头是两层,下层装有盛饺子的一摞摞碗和汤勺,上层则是吃饺子的姜蒜葱花香菜胡椒干椒末等各种调料。田家伯伯辛苦的走街穿巷,整夜都在小城内叫卖。我小时常犯头晕毛病,每犯头晕,必求母亲给我买碗叫卖的“敲梆饺儿”吃。只要吃下那香喷喷的一碗,便觉神清气爽,头也不晕了。为此母亲嗔怪我是得了个“好吃病”。
下河街菜市场的美食更是琳琅满目,如“穿孔苕面儿"、"绿豆糯米油滋儿”、“油炸白糖酥”等。还有食品加工厂制作的法饼、龙条酥、蚕子酥、小脆饼、猪耳朵、牛皮花生、米泡糖等等。前不久,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儿子,突然想起童年时在家乡吃过的小圆脆饼,那种白白硬硬透着淡淡焦香的微甜味道令他至今难以忘怀。后托友人在小城内四处找寻,再未见到。 还有小城内的巧妇们腌制的一坛坛密封的辣箩卜条、辣刀豆、剁辣椒、糯米灯笼辣椒、鲊辣椒末、鲊魚、鲊肉、霉豆渣、梅干菜、豆腐乳等口味菜,更是香脆或糯软,回味无穷,小城一绝,风味独特!
小城内古树参天。多数杨树、槐树、柳树、桑树、柏树、松树、苦揀子树。还有在老粮店临近道河斜坡上的一棵高大的皂角树。听人说用皂角洗头发,头发会更亮更黑,我和伙伴们便去大树下去检已熟透掉落在河滩上的皂角。
童年时的我,调皮得像只小瘦猴。常常率领着一群小伙伴,从家门前那条近三米宽的小溪岸,一个个跳跃而过,再一个个跳跃而回。看谁能跳得更远? 跃完了溪沟,又在溪岸爬大树。一个个光着脚丫,顺着树身往上攀爬,爬到树的最高枝后再往下跳。看谁爬得高,看谁跳得远? 身手轻盈的我,真无人可及哟。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我,仍改不了看见大树就想往上爬的顽性。
因从小活泼调皮,整天唧唧喳喳的,小伙伴们便送了一个"八哥”的外号给我。在小城,我是“孩子王”。八岁便当了儿童团长,率领着北门口的孩子们臂带袖章、手持梭标,在小城内外巡逻,并经常在老车站通往乡村的公路旁“侦察敌情”,躲在路边大树上,或匍匐在路边稻田里,一旦发现有路人经过,便冲上前去盘问…………那个充斥着阶级斗争火药味的特殊年代,连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显得格外活跃! 曾记得,我常带领一群毛头小孩参与社会治安活动,和分社的负责人一起下到居民家中搞检查。一查来客登记否?二查水缸满否?三查房间清洁否?等等,一个个俨然像小大人。
那时的小城,每临人静夜深,大街小巷就会响起敲更夫的喊声,每间隔两个时辰一次:“各家各户,人离火熄,注意火烛! ” 嘡! 嘡! 喊声此起彼伏,时近时远,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