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益生菌菌株申报】

时间:2023-03-27 10:52: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生菌行业权威专家曾在2019年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益生菌研发属于尖端科学,国内外尚没有相关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对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种类以及活菌数量进行辨别,这也导致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据我们当时摸底调查,市面上90%的益生菌产品中活菌含量非常低,甚至没有,这就导致消费者服用一些产品后没有效果。”

2019年3月,有媒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11款主流益生菌产品显示,汉臣氏益生菌粉(四联菌)、童年时光益生菌牛初乳粉、昂立超级益生菌粉产品中的活菌数分别只有宣称值的6%、26%、44%。

“现在去测,我估计不达标的会更多。”段云峰观察到,益生菌的免疫作用在疫情期间被放大,行业的快速增长吸引很多新品牌入局,原有益生菌品牌趁机促销,导致益生菌市场价格战十分激烈,尤其在电商平台,“10元以内就能买到一盒”。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近两年有些大品牌的益生菌产品销量增长,但原料采购量却在减少,“你想想就会知道是啥意思了,菌的成本最高,把成本降下来就可以打价格战。”

标准和法规亟待制定

与产业的快速增长相比,益生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还相对滞后。

食品科普专家云无心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益生菌要发挥作用,必须达到有特定功能的菌株、有足够量的活菌到达胃肠、对人体产生明确的健康好处这三条基本要求。益生菌商品中是否含有宣称的菌、菌的活性在产销链中能否得到保证,消费者无法判断,而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建立益生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监管标准。

在没有监管标准的情况下,原卫生部于2001年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要求,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存期内活菌数不得少于100万CFU/ml(g),即单位含量需达到百万级别,但专门针对普通食品类型的益生菌标准依旧缺失。

新京报记者购买的10款益生菌粉产品中,有4款执行的是企业标准,另外6款执行的是GB/T29602《固体饮料》推荐标准,其中对益生菌活菌数量无具体规定。另有益生菌产品使用了GB7101-2015《饮料》国标,其中规定标示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产品乳酸菌数应≥100万CFU/g(ml),但乳酸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概念。

新京报记者日前探访线上线下市场发现,除“妈咪爱”等极个别产品外,绝大多数益生菌产品对货架期内的活菌数均未予以明确标注,仅标注了出厂时添加的活菌数,或模糊地标注“添加量”“含量”,产品货架期内的活菌数量普遍成谜。各企业官方客服给出的解答普遍是“只要储存得当,菌数不会降低很多”,或“活菌数量在有效期内都有保证”。

光明乳业认为,目前益生菌行业亟待制定相应标准或法规来规范市场,如出台相关益生菌定义及益生菌评估验证标准,益生菌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管理规范等标准。

澳优方面也称,我国益生菌在药品、特殊食品方面的法规在逐步完善,如《益生菌申报和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于2019年发布,要求此后申报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需明确菌株号。益生菌功能跟菌株号最为相关,因此该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使特殊食品中的益生菌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不过,其中提到的益生菌保健食品申报需做的耐药性试验方式,截至目前还未给出明确方案,这对已经习惯在普通食品赛道竞争的中国益生菌企业来说,无疑降低了功能性益生菌的研发热情。

与国际巨头仍存差距

尽管国内益生菌市场火热,但相关品牌与美国杜邦、丹麦科汉森、日本永森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差距。

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鲁军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新食品资源基础研究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如我国现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种多为外资企业垄断。

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瑞士乳杆菌R0052等5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将婴幼儿食品允许添加的益生菌从过去7个菌种的9种菌株,增加至10个菌种的12种菌株。尽管可选择范围扩大,但这12种菌株全部来自海外。直到2021年4月国家卫健委公布澳优旗下锦旗生物申报的MP108鼠李糖乳杆菌新食品原料获得批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才打破婴幼儿自主产权菌长达11年被“洋菌株”垄断的难题。

据澳优方面介绍,MP108历经10年研究,通过不同耐受性和功能性平台试验,最终在1000多菌株中选出。自2015年起,锦旗生物研发团队即针对MP108规划了从体外到动物体内再到人体临床的试验,仅人体临床研究就经历了6年近900人的临床循证。

上述益生菌行业权威专家表示,我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从事益生菌研发,科研水平与国外基本没有差距,目前很多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都有自己的菌株,但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临床试验来评价菌株功能,因此呼吁更多企业注重科学数据,而不是套用功能。

段云峰也指出,我国益生菌市场增长较快,但国产菌粉原料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主要是过去几十年没有把握住临床试验和科学数据。近两年,国内益生菌临床研究注册数量已增加到几百个,说明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随着国产菌株逐渐上市,一些进口菌株已出现大幅降价。待部分进口菌株20年专利期过去,国内生产进口菌株也将不再受限,价格会持续降低。不过,益生菌研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国内益生菌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摄影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