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茂名课题申报】查看无名高新区的“科创新城”密码|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

时间:2023-03-19 16:36:3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孵企业43家,累计培育了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年,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孵化了华有、道科特等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78项,完成成果转化8项。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联合企业、高校引进了38支创新团队,培育孵化了11个中试加速项目。与茂名石化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助力高新区创新板块腾飞,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建设立机制,迈向新型城镇化

“去年国庆节开始施工,经过3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基本完成,在春节前试通行。”车辆驶入工业大道,讲解员向与会人员介绍,石化大道由原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十车道,以缓解园区内车辆的通行压力。

畅通交通管网,打通内外联系。2022年,高新区按照“打通主动脉,消除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的要求,系统谋划了以石化大道为代表的18条市政路,畅通交通道路的“毛细血管”,实现产业发展和城乡融合的交通可达。

茂名石化大道双向4车道升级改造为双向10车道。戴杰文 摄

目前,茂名高新区紫荆二路、石化大道全线开放通车,茂名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建成通车,青年大道目前全线已初步具备通车条件,高铁大道、市民大道西延线公路加快建设。进入到2023年,高新区将坚持通过高位推动、统筹调度、要素保障的工作机制,彻底扭转长期以来高新区交通建设落后局面,推动青年大道、高铁大道、市民大道西延线三条公路项目及18条市政道路建设,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村有污水处理池,区有污水处理厂。2022年,高新区持续对七迳镇150条自然村实施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目前已实施95条自然村,累计已完成78条自然村,计划在2023年底攻坚完成七迳镇全域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垃圾不落地,日产日清。2022年,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落实全区159条自然村(社区)保洁员199名,采购环卫车180台,实现全区环卫保洁全覆盖。全区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区转运处理”垃圾收运模式,由村(居)委保洁员收集各村生活垃圾运往村(居)委垃圾总池,再由环卫公司收集运输到垃圾发电厂焚烧处理。

作为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产业园区的环境、安全也要做细做好。高新区工业园区实行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配套建成公用管廊10公里,铺设高架污水管网139公里,企业污水“分类分质”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海。长青热电厂已经完成蒸汽北线、南线管网建设达20公里以上,为园区30多家化工企业提供稳定热源,实现节能减污降碳。

茂名高新区公用工程管廊。戚锦燕 摄

盘活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发展。围绕“西工东城“大规划,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有序进行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走村入户,召开板凳会议,与群众话发展谈未来,推动征拆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2年,高新区已签征地协议达4423亩。2023年,高新区将按照搬迁安置计划,稳步推进化工园区红线范围内搬迁安置工作,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高新区有序发展。

高新区大力推进搬迁安置区建设,解决搬迁后顾之忧,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规划先行,提前做好安置区总体规划,加快高新区搬迁安置二期项目建设,全力助推乙烯提质改造项目落地建设。

走入高新区安置区二期,多层住宅连排平整竖立,一旁还建有文体中心与高层公寓,新型城镇气息迎面扑来。安置区二期规划有多层公寓113栋、高层公寓4栋368套。道路、雨水、污水、供水、供电、电讯、天然气“七通”条件已初步建成。在自建安置小区,基建工程正在加快施工。未来,高新区严格落实好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住工匠、管好材料”的工作要求,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农村建房,着力提升村民自建房风貌,构建高新区城镇优质居住大环境。

安置区二期一览。苏斯铭 摄

着眼自身实际情况,摸索新型城镇化管理机制。2022年,高新区整合区域内各类执法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由执法委员会为主导、区镇执法部门具体执法、协同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机制,采取网格化全覆盖治理模式,优化镇级执法机构,分片压实工作责任,实现一片区域由一支队伍全监管。2022年,高新区共出动执法人员3801人次,治理违法建设或用地181宗,充分发挥了执法效能。

精心打造,全面提升。在系统规划下,高新区内的七迳综合市场改为五层综合体,配备地下停车场、电梯,现代化摊档铺位设计,现代感十足,升级改造让人眼前一亮;高新中学2022年迎来更名后第一批高三学子,完成区内一众学子本地就读高中愿望,扩建教学楼与宿舍楼,学生就读环境更舒适;潘茂名纪念公园商铺正在山脚铺展开来,庙街经济蓄势待发,高新区即将增多一处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进入到2023年,高新区将锚定茂名市新阶段新的区域发展定位,依托共青河新城和高铁新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产城乡”融合体。按照“西工东城、产城融合”规划布局,促进产业、科技、新城融合发展,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基地、醇醚和环氧乙烷生产基地,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科创新城。

【采写】苏斯铭

【通讯员】郝龙焱 车嘉宇 陈泽江

【作者】 苏斯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