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挑战杯作品申报集体】“挑战杯”30将重温初心出发。

时间:2023-03-18 20:40:2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校级赛事组织得分”是一项崭新的制度设计,采取加分制,通过一系列可量化的分值,来评判学校科技创新的总体工作,并将其纳入总分。

这些指标包括:学校是否正式下发相关工作实施意见、通知等文件?是否指定政策,激励师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否制定了赛事评审工作的规范化评审程序?是否有规范化评审记录?是否对获奖作品进行公开展示?是否有投诉监督机制?是否有校园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此外,学生和教师参与的比例、校级赛事参赛项目总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被纳入考察的范畴,这使得不同层级、不同体量的院校之间有了可比性。

尽管此项探索刚刚开始,但其“指挥棒”功能已经开始显现。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上,不同学校的“校级赛事组织得分”形成了级差。

这种淡化“唯金牌论”的举措,传递出明晰的信号:“挑战杯”不愿被贴上“精英学生的游戏”的标签,而是要致力于成为更多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属于极少数,而属于大多数,它是“竞技”赛场,更是“群众”赛场。

那些在“挑战杯”中完成了高精尖项目的学生,理所当然应该获得鲜花和祝贺;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另一些人的成果尽管未必那么高大上,但接受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体验了科学研究的快乐、作出了挑战自我的尝试,他们也应该获得掌声。

重温初心的“挑战杯”要求高校不能只“抓尖子”,全力培育个别有望冲击奖项的项目,打造“盆景工程”,而是必须接上地气,真抓实干,让学生全面参与,实现既在点上突破、又在面上推开。

不难预见,愿景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但是第十六届“挑战杯”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动真格,10件作品被判定不具备参赛资格

对任何赛事来说,评比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程度决定了赛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挑战杯”亦莫能外。

在已经较为完备的规则基础上,第十六届“挑战杯”引入新的举措,进一步提振和强化“客观性”。整个赛事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关的制度约束。

“挑战杯”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保证参赛作品都是货真价实的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而不是国家课题或者教授作品“穿着大学生的马甲”前来参赛?

第十六届“挑战杯”对此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对1515件参赛作品进行了两轮资格审查,针对资格审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均给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

大赛成立了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7月5日,通过公开抽签的方式,产生了10位高校委员,邀请部分省级团委及高校团委代表现场监督抽签,并全程录像。

9月3日,召开了作品资格评判会议,对在网络评审环节中被评委质疑资格的37件作品进行了评判,并请受质疑作品作者及教师现场接受质询,经现场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10件作品被判定不具备参赛资格,作品成绩被取消。

这样动真格的举动,保护了那些严格按照规则参赛的大学生的权益。

第十六届“挑战杯”还引入了更多的监督,将一切都展示在阳光下,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每件作品都要接受同学和竞争者的监督。

大赛还引入了惩戒机制,一旦查实属于不诚信行为,项目本身一票否决,存在该类情况的高校在参评集体奖项时,也将一票否决。

此外,为了公平,本届大赛中,博士生第一次不纳入参赛范围。

“挑战杯”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评审环节,如何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如何避免评委被“公关”?

首先,遴选出高水平的评委。“挑战杯”的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6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和3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其次,对评委信息进行回避和保密。成员名单实行保密。在评审结束之前,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评委不得参与其本人亲属、学生或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单位的有关作品评审工作。

第三,评委和选手之间“双盲”。在网评环节,参赛项目和评审专家都是一个代号,随机配对,“互盲”格局导致“公关”评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攻关”项目。

第四,评判的过程公开。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上,终审决赛环节全部实行公开答辩。答辩现场将在其他教室同步直播,参赛选手可以观看,每个选手的答辩都能被别人看到。

第五,对评委也有必要的监督。第十六届“挑战杯”新设立了评审监督委员会,起到对评审和工作人员监督的作用。

在预审工作开始前,评审监督委员会就在网上公布了秘书处邮箱。前期预审工作结束后,评审监督委员会秘书处收到了一些邮件,都进行了答复,有的邮件还转给了省级赛事组委会,请其形成处理意见报送秘书处。

最后,大赛还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项目作者到场之前就采集了照片,杜绝了请“外援”或“高参”到答辩现场当“替身”的可能。

政府的信用背书助推市场化转化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难度极大。“挑战杯”在这一痛点发力,帮助那些有前景的项目更早更好地实现转化。

“挑战杯”主办方邀请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现场布展,向社会展示研究成果,并邀请高校领导、参赛学生、企业等观摩交流,据悉,超过500家企业到场。此外,还组织了线上的展示。

对于很多参赛选手来说,众多政府机关和群团组织所提供的信用背书弥足珍贵,将极大节省成果转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赛事主办方还组织获奖学生参观高新区、中关村,与社会对接。

“回顾我的科研实践,无论何时,一颗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心,都是关键所在。”黄维院士说,“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该项大赛只要能继续坚持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心,就会焕发出更加闪亮的光彩。”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