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10日电:锻造胜田英才的导师——期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平志伟
新华社记者王一涛、高睿
一排铁皮书柜,棕色的桌子,木头椅子,表面磨白的单人沙发。在这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平志伟,几十年、一天一样,紧紧贴着培养新军事人才的要求,关注军事理论研究的前沿,开展教学研究。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平志伟正在审查资料(2021年11月22日照片)。新华社发(共犯)
多次荣获国家及军队级教育成果一等奖、全军军事科学优异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全军准备标兵个人、全军优秀教师。
“为战争教育人是本职工作,必须竭尽全力做好。”具有多学科背景、海外留学经验、部队代理经历的平地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现代战争迫切需要联合作战人才。为了加快素质和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平地位带领团队大胆创新,不断填补领域空白。
——提出了多种作战理论的新学说,及时以最新成果完善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紧贴未来战场。
探索——作战指挥教育的新模式,突出任职教育的特点,推进教学改革,将“在校知识”转化为“强联技术”。
——创立联合作战的新学科专业,不断拓展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培养作战指挥人才打下专业理论基础。
.
春风不可见,绿意盎然,满园都是。在2018年全军优秀教师评价中,平志伟和前学生、陆军步兵学院副教授小冠峰同时上榜。在大学的科研奖评价中,他也经常和学生同时上榜。另外,许多学生已登上旅主管职务,担任剧场师国级领导职务,进入战斗指挥官行列。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平志伟(中)教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2021年11月22日照片)。新华社发(共犯)
随着战场育英载,平地委科研攻关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20世纪90年代,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刚刚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平志伟围绕信息技术发展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展开了前瞻性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的观点。
进入本世纪后,他带领教授团队提出了陆军“精确战斗”的新概念,形成教材投入教育,学员带着部队为训练改革带来军队。
2004年担任教研室主任的他将联合战斗概念引入教室,带领团队开展了联合战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2012年,“联合战术学”被确立为军事学二级学科。2014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学术著作《联合战术学》,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善的联合战术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止."凭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深厚的学术成果,平志伟在34岁破格成为副教授,36岁再次破格成为教授,成为大学时最年轻的博士导师。
2017年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改组后,平地位面临着从陆军合同战术到战区联合作战指挥的学科专业转换。
“恶补军兵种知识,上战场成为‘学生’。”.从军种到联合,从战术到战役,从战法到战区指挥控制,他克服了学术难题,领导了新的学科建设,实现了各种“跨界”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担任副教授多年的李诗强记忆犹新。
教书是战争,研究是战争。今天,平志伟每年作为专家参加军委、战区组织的重大训练任务,参与指导战区、军种的相关法规建设。他的大量科研成果已成为部队战斗力,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平志伟对研究组的发展一直有着沉重的使命感。“奸人桥”“团结合作”——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私德公约引人注目。他总是这么说。“能拿出过硬的研究团队是义务。我不怕吃苦。”
有一位讲师从地方调到部队院校,学科专业广泛,转换过程困难。从思维转换、理论培养、教案编纂、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平地位不烦,一直用手耐心指导,现在这位教师已经成长为教学骨干。
在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他长期选拔中青年教师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完善人才结构。在新教员走上讲台之前,他将逐一为他们润色稿子。
在他的领导下,教研室分别设置了一次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年轻的白干们崭露头角,登上了重要职位。
走向战争,平志伟的脚步一刻也不停止。(参加采访:延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