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14日,韶山乡邵源村,在门外散步的毛雨格收到了一封北京信。
信是毛泽东写的,内容简单明了:邀请他去北京,说要跟他叙叙旧。
而且还让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国庆观礼。
毛宇居是谁,能享受如此殊荣?
他是一个普通的私塾教师。
他亦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为毛家做了很多事。
不过在私塾,他们关系一度很紧张,毛泽东受到过他的体罚。
体罚作诗,毛宇居大惊失色
毛宇居同样也是毛泽东的同族堂兄,年长毛泽东12岁。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爷爷是秀才,父亲也很有学问。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长大的毛宇居,也不是泛泛之辈。
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书法很棒,律诗也做得非常好。
因此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毛宇居都是当仁不让的主笔,负责写对联。
所以说毛宇居的才学远近闻名,被誉为“韶山一支笔”。
19岁那年,毛宇居开馆授课,一心想向把韶山子弟培养成才。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被父亲送到毛宇居的私塾,成为他的学生。
毛宇居很快发现,在所有的学生中,毛泽东最聪明。
上课回答问题,他总是最积极,而且总是回答正确。
作业他总是第一个完成,很少出差错。
毛宇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认定毛泽东是个人才,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可是毛泽东这个学生又让他很头疼——因为他顽皮爱动,不服管教。
每到课间,他都会带领几个学生到处乱跑。
冬天的时候,带着大家掏鸟蛋。
每到夏天,邻居的果子就会遭殃。
最让毛宇居哭笑不得的是,他每次摘到毛栗子,还敢给自己送上一份。
毛宇居不想放任,他想管管这个调皮鬼。
这样一来,师生关系就出现紧张。
毛泽东也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法,对他的教育理念不大接受。
毛宇居虽然不是封建士大夫,但是受儒学思想影响很深。
客观地说,他更希望学生能从四书五经一类的“经典”中获取知识。
可是毛泽东觉得“之乎者也”那些东西太刻板,他更喜欢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中学习知识。
毛宇居看到之后非常生气,多次劝说,毛泽东不以为然。
有一次,毛宇居布置作业后走出教室。
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毛泽东正在全神贯注看一本书。
他走近一看,是《水浒传》。
毛宇居火冒三丈,当即就批评了他,还把书给没收了。
之后,他余怒未消,把这个“叛逆”的学生又赶出教室。
让他站在刺骨的寒风中,要他以教室外的“天井”做一首诗,不然就休想进教室。
在毛宇居看来来,毛泽东肯定做不出来。
所以才故意为难他,让他“痛改前非”。
没想到毛泽东围着“天井”走了两圈,诗就信手拈来: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听到这样的即兴诗哑然失笑,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这首诗前4句是描述井的状态和环境。有动有静,互为铺垫,相得益彰。
后两句笔锋一转,切入正题,阐明一个哲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那意思似乎是为自己辩解,也像是劝说老师:
鱼儿在狭窄的空间生活,只喝井里的水是永远不会长大的。
只有走出小圈子,到外面的世界闯荡。
才能乘风破浪化为蛟龙、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四书五经要读,其它书籍也要看。
一个少年只能博览群书,也能满腹经纶。
读了毛泽东的诗,毛宇居暗暗称奇。
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个道理,长大后那还了得?
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逆转乾坤的大人物,毛宇居对他更加用心了。
苦口婆心,倔父亲收回成命
在毛宇居的私塾里,毛泽东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做人。
不过在学习10个月之后,他就不得跟老师依依惜别。
因为私塾只能启蒙,要想学习更多知识,只能到湘乡东山小学堂去求学。
但是当他满心欢喜把自己的心思告诉父亲的时候,却碰了一个大钉子。
因为父亲毛贻昌是农民,种了几十亩地,还做着小生意。
他觉得读书多了没有用,儿子能认得几个字,会记账算账,就达到了要求。
他的愿望是让毛泽东回乡给自己当帮手,把生意做好。
将来儿子就可以赚很多钱娶上媳妇,给自己生几个大胖孙子,就非常满足了。
毛宇居得知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心说这不是毁了孩子吗?
他晚饭都顾不上吃,直奔毛泽东家而去。
到了那里他苦口婆心地跟叔父毛贻昌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燥。
叔父却听不进去,还振振有词反驳。
他告诉叔父:
“我可以担保,石三伢子(毛泽东乳名)不是一个普通人。”
“他是经国治世的栋梁之材。将来必成大器!”
“不让他上学就是毁了他,你会追悔莫及的!”
但是毛贻昌是个倔脾气,他认定的事九头牛拉不回.
毛宇居不辞辛劳,往毛泽东家跑了三趟,终于让毛贻昌改变了主意。
如果说毛泽东是千里马,毛宇居就是伯乐。
没有他的坚持,毛泽东求学之路就会更加艰辛。
群魔乱舞,毛宇居义无反顾
毛泽东外出上学后,很少回家,但每次回家都要去找自己的启蒙老师。
每次除了问候就是求教,还会谈到自己的理想。
毛宇居从这个学生身上,看到了他的志向,确信他走的路是对头的,对这个学生也更加赞赏。
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先是领导学生运动,然后到广州去投身革命。
1923年,毛泽东进入中共领导层,他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
这时候,革命开始进入低谷,毛泽东本人的工作生活也不大顺利。
1924年底,毛泽东患病久治不愈,不得不回乡养病。
因此他缺席了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并在中央局委员的选举中落选。
1926年5月,国民党又通过了《整理党务案》。
他们变本加厉排挤共产党人,毛泽东不再担任国民党代理中央宣传部长一职。
不久之后,毛泽东担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他的主要工作性质发生改变,从革命宣传转向农民运动。
1927年初,毛泽东再次回到湖南老家,希望能发动乡亲,开展农民运动。
当时虽然国共还没有公开决裂,但是蒋介石已经决定背叛革命,到处制造事端打压共产党,制造恐怖气氛。
当时全国形势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山雨欲来,暗流涌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乡亲们顾虑重重。
他们对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抱着观望和怀疑态度:
“石三伢子革命好是好,可是他会成功吗?”
“在外面如果好好的,怎么会回到老家?”
那时候没有多少乡亲有勇气,敢于跟毛泽东站在一起。
毛泽东对此也有所察觉,也有一点担心。
可是当毛泽东回乡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
46岁的毛宇居带着韶山百姓,迎着凛冽寒风,站在村头。
他们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敲锣打鼓,高举标语,欢迎自己。
德高望重的毛宇居,还在欢迎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毛君泽东,年少英雄,到处奔走,为国为民,今日到此,大家欢迎。
这段文字朴实无华,非常简洁。
但对毛泽东来说非常暖心,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毛泽东抛弃舍子,四海为家,不辞辛劳,不就是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
能得到乡亲们肯定,吃尽千辛万苦也值得!
时隔多年,毛泽东对这段往事都记忆犹新,还能一字不差地把这段欢迎词背下来。
虽然古人说但行好事,就不问前程。
但是谁在奋斗的时候,不希望别人理解,不希望有人鼓劲?
毛宇居就是那个独具慧眼,能给毛泽东以鼓励的人。
在毛泽东举步维艰的时候,这尤其难得。
因为太懂毛泽东,毛宇居这个乡村教书先生,才会将荣辱和生死置之度外,在关键时刻维护毛泽东和他的家人。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这时候毛泽东的处境更加危险,敌人也经常到韶山搜捕毛泽东。
他们找不到毛泽东,就为难他的亲属。
每当他们扑空的时候,就要拿毛泽东的亲属出气。
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侄子毛楚雄,他们都受到万般刁难,一时间人心惶惶。
每到这时候,毛宇居总是挺身而出,一次次掩护他们虎口脱险。
敌人每每抓不到人,恼羞成怒,声称要平毛泽东的祖坟。
在过去的人看来。祖坟不但象征着尊严,也关乎风水。
于是毛宇居又奋不顾身站了出来,他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你们没有祖先?
为什么要做得那么绝?
不怕有报应?
经过一次次较量,毛家祖坟终于得以保留。
慧眼识珠,建国后大哥献宝
毛宇居为毛泽东做的事还不止这些,最让毛泽东感激的是,他保存了自己给母亲的祭文。
1919年10月母亲文七妹病逝,毛泽东闻讯即刻从长沙赶回韶山,为母奔丧。
母亲去世让毛泽东悲痛万分,哭红双眼。
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可是自己少小离家常年在外。
不是四处求学,就是投身革命,为苍生立命。
不能让老人家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
这些年,他为母亲付出得太少,没有回报养育之恩,
虽说忠孝难以两全,但他依旧心怀愧疚。
母亲猝然离世,留下巨大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在家3天内,毛泽东满含热泪这样一篇《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两副挽联。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那段时间毛宇居作为毛氏家族的成员,一直忙里忙外帮着毛家处理后事。
当毛宇居看到这篇祭文的时候,被毛泽东的赤子之心感动!
于是他毫不犹豫,把诗稿和灵联手稿都悄悄保存了起来。
他深信当时默默无闻的毛泽东,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正是由于他的有心,让这些祭文和挽联得以流传于世,成为瑰宝。而且在兵荒马乱中妥善保存37年,该是多么难能可贵。
所以当他在解放后献出毛泽东祭母文手迹的时候,毛泽东对他的感激可以想象。
毛宇居为毛家付出太多,毛泽东毫不掩饰对他的尊敬。
毛泽东在1951年9月请他进京,后来又让他参加了国庆观礼。
毛泽东对自己的这位兄长毕恭毕敬,甚至在公开场合都叫他“大哥”。
1959年6月26日,66岁的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
当时毛泽东已经是66岁高龄,一路鞍马劳顿,不用说需要好好休息。
可是他立足未稳,就对身边的人说:“把我大哥接来”。
他说的大哥不是别人,正是毛宇居。
78岁的毛宇居身体欠佳,正在静养。
可是他听到主席回来了,立刻打起精神前去招待所。
多年前,毛泽东从韶山走出去的时候,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而那时的毛宇居,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乡村老师。
多年以后,老哥俩在韶山重逢,已经换了人间。
昔日那个调皮的学生,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领袖。
想起这些毛宇居感慨万千,觉得非常欣慰。
他认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是应该的,不足挂齿的。
所以从来都没有对谁提过那些事,也没有提出要到北京去。
直到51年这次毛泽东亲自写信请他,他才欣然前来。
在北京,他参加了国庆观礼,心情无比激动。
更让他感动的是,主席专门叫人给他买鞋、买衣服,让他焕然一新。
主席日理万机,还抽空亲自陪他看电影。
尽管受到盛情款待,可是老爷子在北京没玩多久,就回到了韶山老家。
因为他知道,毛泽东实在太忙了,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太多,不忍心给他添乱。
虽然主席非常尊敬他,但是他村里,从来不说自己跟毛泽东的关系,更不会找他为自己办私事。
可是就这样一个低调的老爷子,一年之后却主动进京找毛泽东“开后门”。
主动进京,找主席去走后门
一年后,也就是1952年,71岁的毛宇居又到北京来了。
这次不是主席邀请的,是老爷子主动来的。
这次来不是游玩,而是找主席“走后门”。
自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毛泽东收到很多家书。
家书的内容大同小异,不是让解决生活困难,就是想找工作。
对于生活困难的,毛泽东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稿费寄给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对于找工作的,都是让他们凭本事自己找工作。
哪怕是妻子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以及自己的表兄文运昌都毫不例外。
主席知道,裙带关系这个口子是万万不能随便开的,不然就乱套了。
但是毛泽东对自己的这位大哥,还是放心的,他很懂道理,从不给自己添乱。
毛泽东还委托毛宇居当自己的“挡箭牌”,利用他的威望劝说乡亲们不要向主席提这方面的要求。
对此老爷子非常配合,他帮主席处理了很多这类事。
他不厌其烦告诉乡亲们,不要去北京找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因为老爷子有威望,说话有分量,所以他的话,乡亲们总是能听得进去。
总之,老爷子那段时间,为毛泽东分了忧。
可如今,老爷子却主动跑到北京来求毛主席办事,莫非老糊涂了?
其实我们误会老爷子了。
老爷子到北京找主席,确实是想开后门。
可是,老爷子这次进京不是为了自己的事,而是为了家乡的教育。
湖南人文历史厚重,才子辈出。
但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韶山的教育环境一直不太好。
年迈的毛宇居虽然早就赋闲在家,但依旧心系家乡教育事业。
当时原韶山乡第一学校要改名,校领导想来想去,就想让主席给题个名。
如果能有主席题词,肯定有积极意义,会鼓励更多农家子弟走进学堂。
于是校长熊泽民就提笔给毛泽东写信,却收到了这样一封回信:
主席工作很忙,不能为你校题词。
这可怎么办?他知道主席忙,但又不肯放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他想到了德高望重的毛宇居老爷子。
他觉得老人家出面,一定会马到成功。
听说这个事后,毛宇居觉得一定是主席不知道此事,知道了,他一定不会拒绝。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去北京一趟,面见毛主席。
为家乡教育做贡献的事,不是私事,主席会大力支持。
于是年过七旬的老爷子,这才主动地进京,找主席“开后门”。
毛泽东听说老爷子来了,自然热情地接待。
因为他知道,老爷子来肯定不会是办私事。
当老爷子说明来意之后,毛泽东欣然表示同意。
还抱怨说,“我的这些秘书啊,太官僚了,就是怕麻烦我!”
原来主席每天为国事操劳,身边的工作人员实在不忍心增加他的工作量。
所以老家的来信,主席确实没看到。
于是就在当天,学校取名的事就敲定了。
当时毛宇居觉得应该叫“韶山小学”,可是毛泽东觉得不妥。
他高瞻远瞩,觉得叫“韶山学校”更好。
这样的话,韶山教育事业发展了,兴办中学、大学之后,就不用改名了。
毛宇居听了连连称是,心说主席考虑太周到了,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这天毛泽东一共给学校写了两幅题词,一张草书,一张正楷。
老爷子了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将它们收好,带回了老家。
如今这所学校,正如主席当年设想的那样,成了一所有小学、初中也有高中的名校。
1964年,83岁的毛宇居老人心脏停止了跳动。
临终前,他让家人将自己枕边的一个木盒打开。
那里面有一瓶陈年老酒,是毛主席5年前回韶山时送他的,他一直舍不得喝。
现在他要畅饮一杯,带着回忆离开。
那次毛主席不但送给他一瓶酒,还跟他共进晚餐,向他敬酒。
毛泽东站起来给老爷子敬酒时,老爷子赶忙起身推辞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泽东则诚恳地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在主席眼里,毛宇居永远担得起“敬老尊贤”的这个“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