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的中国语言一直以善于表达丰富多样的复杂事物而闻名。

盼望社会各界正确使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视维护中华民族语言的纯洁为己任。

今天是2021年9月10日,也是第37个教师节。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世间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其实,早在昨天下午,就有好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地对我说了一句:焦老师,教师节快乐!

吓得我赶忙喊停:您怎么称呼我都行,但我可没权利享用“教师节快乐”这样的祝福,以及相关的福利待遇。因为我不负责教书育人,没那个资格。

让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老师”?

在《汉语词典》里,关于“老师”一词的解释为:具有业务知识、值得学习的人。

教师,即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是人类最早的职业之一。通常称之为老师,旧时称先生,俗称教书匠,现今又加了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尊称。

从广义上讲,能教给你东西的都可以称老师。而狭义上的老师,指的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教师节就是为他们设立的。

由此可见,“老师”一词是庄严神圣的,不可随便对什么人都可以冠以“老师”的称号。

从小,我们就对老师这个群体怀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

作为人生导师之一,老师无疑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不但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要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似乎成了“师傅”、“X总”之外的第三大称呼。

越来越多的场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言不惭地自称老师,或是滥称别人为“老师”。

在一些地方,就连拍戏的、跑保险的、卖化妆品的,也都统统被称之为“老师”,还有的竟然自称“我是X老师”。

或许是因为,老师这个称呼,没有性别、财富、职级上的硬性要求,几乎适合所有人。

称呼一声“老师”,就等于是给对方戴了一点文化的高帽子,对方通常也会含糊不清地答应着。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师这个称谓,也算是现代社交衍生出来的一个万能词吧。

不远不近,又亲又轻,没那么正式又不至于侵犯隐私,是一个很适宜的称呼用辞,经常挂在嘴边,倒也不犯什么错误。

然而,随着这一万能词的被极度滥用,老师就不再是一种尊重,而是成了一种极廉价的泛泛称呼。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我希望,老师这一用词不再“万能”,而是用之有度,且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