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兄弟网名“qq兄弟网名2人好听有默契?

时间:2022-12-12 20:41:5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大白兔奶糖

这几天看了余华老师的长篇小说《兄弟》,有一个情节片段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李光头和宋钢非常馋“大白兔奶糖”。

李光头第一次是继父宋凡平和母亲李兰结婚的时候吃到的大白兔奶糖,这些大白兔奶糖是宋凡平在上海的姐姐寄来的新婚贺礼。

宋凡平和李兰两个大人各自吃一颗,给了两个儿子,继子李光头和亲儿子宋钢各五颗,从此以后,李光头和宋钢经常在梦里吃到。

宋凡平不幸去世后,宋钢被送回了乡下和爷爷生活了十年,这期间宋钢经常回到刘镇来探望李光头,宋钢把李兰给他的大白兔奶糖最后都给了李光头,每次给五颗,估计大部分宋钢自己都没吃。

宋钢第一次探望完准备返回乡下的爷爷家,在南门分岔路口迷路,又原路返回李光头家,折腾了一天,已经非常饿了,最后自己也没舍得吃那五颗大白兔奶糖。

——整本小说里有关“大白兔奶糖”的片断并不少,印象非常深刻。

虽然小编个人出生地80后,按照说,离这本小说中所描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隔得并不遥远,但是说实话,我读这本小说完全无法想像融入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很不可思议,感觉很压的。

如果非要说有点什么共同的连接点、共同经历的话,那么就是“奶糖”了,所以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勾起了我对童年、对父亲的回忆。

《365夜故事》

在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我童年时代,家里仍然是很拮据的,我的童年,大概到12岁以前,基本没有一样像样的玩具,所有的童年故事书加在一起不超过十本。

这其中好几次,好几本,都是我当时死缠烂打、苦苦央求,赖在书店不肯走的情况下下父亲才同意买的。

其实定价最高不超过五块钱,印象最深的是两本黑色封面上下册的《365夜故事》,这两本故事书陪伴了我很多年。

这种情况当然就更不用说零食了,作为一个80后,在我十岁之前,吃“糖”虽然远没有小说里面描述得这样夸张,但仍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属于奢侈品。

那个时候能吃到糖仍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如果家里有客人来,能抓出一把糖果和瓜子招待,或者出去探望病人,买一包糖,提几瓶水果罐头,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小时候在湖北乡下的农村,没有“超市”这种说法,都是叫“小卖部”,糖大人们一律统称“水果糖”,大人去买油盐酱醋都会随便给孩子买一把“水果糖”,大多数时候是赊账。

我记得小时候吃过很多糖,各种各样的糖,还有一段时间收集过糖纸,但我记不住具体的品牌。因为我那个时候,市场上能买到的糖果品牌已经很多了,因此,我现在不确定自己童年有没有吃过“大白兔奶糖”,但我估计可能性是很大的。

记忆里奶糖是软的,白色的,剥开糖纸里面还有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不用撕,直接放到嘴里,其口感非常软滑,非常甜,奶香浓郁。

现在回想起来,我脑海印象里有三种糖让我十分难忘,一种糖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有一个优势,就是很硬,嚼不动,而且不容易融化,像一块石头,含这样一块糖在嘴里,至少一两个小时嘴里都是甜的。

桔子糖

还有一种是桔子糖,那是某一年的某一天,母亲带我到外地去,在一个小卖部顺便给我卖的,一块糖纸扎成桔子形,里面是一瓣一瓣模仿成桔子外观的糖。

上面还撒了白糖,吃起来有点桔子味,最里面还有一个硬纸圈,作用是为了把一瓣一瓣的糖撑开,围成桔子形。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糖确实好吃,但是这段回忆之所以能留在我脑海里确实因为那段经历,因为那个地方我是第一次去,对周围环境感到特别好奇,所以印象比较深。

后来我非常想故地重游,但是由于后来多次搬家,问母亲,她也不记得那个地名了,以后再吃桔子糖也吃不出当时那个味道了。

第三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橄榄糖,它那个味道真的很特别,很难用文字形容表达出来,和我以前吃过的糖的味道都不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我估计这种味道是来自糖里面的橄榄成份,但是不敢肯定,因为我至少也没有吃过橄榄,更遗憾的是在网上也摸索不到和当时记忆一致的图片了。

像小说里那样,大人把糖藏起来,偷偷地抓给孩子的经历我也有,我第一次发现已经是在九零年代以后,那时我已经十岁出头了,我是一次无意中在穿衣柜中找衣服发现的,里面有一包糖。

自从我发现后,父母就不再隐瞒我了,也不限制我吃糖了,因为那个时候糖对我的吸引力已经少了很多了,也有节制了。但这并不是好事,因为在1996年,我父亲就因糖尿病去世了,整整50岁,那年我十四岁。

本图为引用的网图

关于父亲我有两个难忘的记忆,大概是八九岁的那两年,每年春节父亲都会买很多烟花陪我放,在外人和母亲看来都是有点浪费钱,但是父亲却不以为意,那两年放了很多烟花,有一点就在地上自动旋转喷火的,还有个头比较粗的烟花,放置在地上点燃,绽放出火树银花的。

当时,我怎么也料不到,短短几年后父亲就会彻底地离开我,也明白了那两年父亲为什么会放那么多烟花,因为那是我一生放烟花的定数,在那两年全放完了,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我就再没放过烟花,顶多大年三十晚上吃饭的时候,放一串鞭炮了。

第二个有关童年,有关父亲特别深刻的记忆是在“某一年”我的生日。小时候我过日子是没什么讲究的,每次过生日,父亲能买两袋零食,或者买点肉改善下伙食,骑自行车带我上镇上街逛逛,转一圈,那就算过了,就算不错了。

有一年的生日,父亲显得特别郑重,眼神还流露着无奈、窘迫、歉意的表情。他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的童年基本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家里给童话故事书加在一起也不超过十本。我想了一下,说想要一副跳棋,当时小朋友们都在玩。

本图为引用的网图

后来,父亲就真的给我买了一副跳棋,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基本相当于文盲的父亲拿起钢笔在跳棋的盒子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一段祝我生日快乐的话。

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样的表情,也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他唯独对我那一次生日如此重视。很久很久,等我真正长大懂事以后,我才明白当时那是我十岁的生日,按照我们本地的风俗是要请客办酒席的,家里穷,没有办,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时的心态。

讲完这本小说,对比李光头、宋钢和自己的童年,共同经历过的一种苦难就是“贫穷”,但是所幸我没有经历过那样十年的苦难岁月。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在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的方向发展,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后人永远不会再经历类似的苦难。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