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医患群微信名字〕医患微信群规则十条禁令

时间:2023-04-24 00:15:0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楚天都市报2月17日讯(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梦)“昨晚睡得蛮好,早上没拉,不烧,现在就是胃口不好。”“14床昨晚睡眠很好,体温正常,早上大小便正常,偶有1-2声咳嗽,无不适感觉。”早上7点开始,一个叫“肺六科医患沟通群”的微信群里的消息,开启了群主张雪荣一天的工作。张雪荣是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儿科主任,1月30日,张雪荣成为了肺六科隔离病房的负责人。为方便查看患者病情,方便家属与医护关怀患者情绪,张雪荣建立起微信群,群里40多名成员,有医护团队,有十几位新冠肺炎患者及他们的家属,张雪荣当起了这个群的“大家长”。

为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而建的群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场生命保卫战中,医护人员的风险和艰辛!经过14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我由重症转危为安,今天就要出院了。”2月14日,68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杨先生从湖北省中医院治愈出院,临出院前,他在肺六科医患沟通群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感谢肺六科医疗团队的真心、细心的照料,并为还在治疗中的病友加油、鼓劲。

杨先生今年68岁,2月1日,他因发烧和咳嗽入院,成为肺六科成立后的第一批患者,也成为微信群的最早使用者和受益者。

谈起建立微信群的初衷,张雪荣说,其实最开始就是为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而建的群。刚接手隔离病房时,张雪荣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全套防护穿戴好进病房,眼镜很容易被水汽糊住,无法查看患者的舌苔及其他情况。”张雪荣想到了自己建的儿科医患沟通群,群成员是接诊过的慢性病患儿家长,平时孩子有什么症状,家长可以随时咨询医生,非常实用。“应该在隔离病房也搞一个。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随时了解患者信息,患者也能随时找到医生。”张雪荣认为。

1月31日,肺六科成立的第二天,“肺六科医患沟通群”成立了,肺六科的全体医护人员都在群里,在院的患者及患者家属也陆续加入了群聊。

杨先生说,自己入院时症状较重,体温高达39度,舌苔黄厚腻。进群后,张雪荣主任在群里发布了一条通知,告诉患者应该怎么拍自己的舌苔,“患者自己拍的比我们带着护目镜看要更清楚。这样观察也便于我们调整针对个人的中医治疗方案”张雪荣表示。在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的治疗成效显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

只为一份有求必应的安全感

“请问88床的CT结果出来了吗?”“医生帮我开一盒赛治,忘从家里带了,谢谢”“医生我有点恶心,中午一吃饭就想吐”,微信群里,患者的咨询和请求不断,3分钟内就有医生在群里回复了。张雪荣表示,为节约防护物资,进入隔离病房的人有限。有些患者的需求没时间解决,在外面的医生就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回复。

“微信群可以让患者感觉到,医护时刻和他们在一起,可以给他们安全感。对他们信心的建立很重要。”也正是为了这份安全感,从科室成立的那天起,张雪荣就再没回过家。“24小时都在医院,这样科室有事我能及时去,对我的团队来说,也是一种安全感。”

心理疏导,耐心给患者以慰藉

张雪荣觉得微信群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信息。时刻鼓励病人,给他们心理疏导和康复建议,也是微信群的功能之一。张雪荣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特别注意对患者情绪和心理上的关心。

护士刘梦琪在护理的时发现,43床的黄奶奶很焦虑,吃不下饭,也不爱理人。她完成工作后,在医患群里和黄奶奶的家属沟通:“这两天护理通过和奶奶聊天,感觉奶奶顾虑很多,想办法跟奶奶逗笑了,家属还是要多鼓励一下奶奶。”如此细心的叮嘱让黄奶奶的家属十分感动:“非常感谢,也非常感动,你们辛苦、危险,我们会努力配合医护要求,也希望你们多多保重。”

“这可能跟我们是儿科出来的有关,”张雪荣笑道。平时面对是孩子,需要更多的温暖、柔和、耐心。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的患者,也没有丝毫改变。经过这些天的磨合适应,这个病房更像一个大的家庭,患者一天天好转,医护人员也更加团结。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好转都会让张雪荣和她的团队增长一分成就感,也添了一分责任感。“因为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好坏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敢放松和怠慢。”张雪荣说。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