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微信蒙语头像名字、带名字的微信头像图片…

时间:2023-03-20 07:35:2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石县(M-O)遗址是从中国发现的龙山末期到夏季初期规模最大的城堡。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初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

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考古勘探确认了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调查发现,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成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

1976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戴应新第一次走进石峁,未及对遗址本身仔细调查,就在高家堡镇的废品收购站里见到了成筐的玉器。这些玉器绝大部分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雕双面人头像”是其中知名度较高的一件。这块高45厘米的玉雕,两面都刻着一只橄榄形的大眼睛,一侧的鹰钩鼻、微开着的嘴、脑后突出的一只耳和头顶的椭圆发髻,记录了当时人的长相和发饰。

玉雕人头像,陕西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

新石器玉雕人头像属双面平雕。顶有一凸起的发髻,鹰钩形鼻,口微张,脑后有凸出的耳(或发髻),颔下有颈,阴刻橄榄形大眼,颊钻一圆孔,可能供系佩用。玉呈青色,局部有褐色侵蚀、半透明。

原始社会时期的玉雕人头像在陕西省内属首次发现,类似的玉石雕像在全国史前遗址中却非鲜见,如山东滕县岗上村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玉雕人面像,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石质雕人面像,四川巫山大溪遗址64号墓双面石雕人面像,安徽含山长岗乡凌家滩1号墓玉人等。在石峁遗址中与玉雕人头像同时出土的还有玉器、陶器等。玉器中的玉刀与薛家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玉刀相似,玉戚与广汉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物相似,陶器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器物相似,因此属龙山文化晚期器物。

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石质雕人面像

据称玉人头像是原始光祖避邪、巫术中所用的面具,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的巫术信仰就已出现,他们的信仰是“万物有灵”,即一切事物皆有灵魂。从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人面具是宗教活动、祭礼仪式或避邪等用,带在身上或嵌入装饰品上,达到“运送”灵魂之目的。

“青铜跪坐人像”商代中期 高14.6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玉在古代被视为山之精髓的美石,光泽温润,晶莹美丽,是为瑞祥之意,“有超自然的能力”,以玉制成的面具对邪恶的东西更具有威慑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原始人由于对大自然了解不深,对各种自然现象错误理解,凭着幼稚的狭隘想像,用人工制造玉人面来征服自然、达到平安生存。

从玉人面的形象看,新石器玉雕人头像钩鼻大眼,与中原地区的人面不一样,可能是以西北地区民族为蓝本雕刻。从玉质材料来看,类似新疆和阗玉,又似甘肃酒泉与兰州的玉村,新疆和阗玉与甘肃所产的玉质相似,干肃距陕西和商都河南较新疆近,故以前所称商代已有新疆“软玉”,包括该工人头像的材料并不排除来自甘肃的可能。从工人头像的形象与玉质看,很可能是出自西域某少数民族工匠之手,若此人头玉料确为新疆和阎玉,其形象是西域人,则此器又是迄今所知中国内地与西域民族交往的最早“物证”。

石峁遗址玉雕人头像分析

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遗址的侧面人头像于1979年出土,乳白色玉料,局部有褐色侵蚀。高4.5厘米,造型扁平,头侧视,鼻子和口都在器物的边缘上,鹰钩形状的鼻子系圆雕而成;眼睛用凹线刻画出来。侧面有一橄榄形的轮廓,不知表示什么,其下有一圆孔。脑后部有一个凸起物,可能表示耳朵(或后髻)。头顶部有一椭圆形发髻,下巴和脖子连接处有一道阴线纹。

此玉雕人头像鹰钩形状的鼻子系圆雕而成,眼睛用凹线刻画出来;头顶部有一椭圆形发髻比较明显,脑袋后面有一橄榄形的轮廓,应该是耳朵(或后髻)。

头顶若只有一块发髻的形象,古代几乎很少,周边少数民族发型也难以找到;倘若把后面的橄榄形的轮廓也看做发髻(类似总角)的一部分,这种形象就非常常见了!

在我国古代,孩童的发型就有这种类型,比较贴切的是在年画中的儿童形象。

五子夺莲

总角之交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石峁遗址中出土的玉雕人头像发型更有可能是按照成年人头像雕刻的,而不是儿童。

在古代成年人中,类似儿童总角+盖头的发型在中原不会出现,因为古人成年后多有束发为髻的习俗,散发或者异类发型很难为人所接受,这种发型只会多见于周边少数民族之中。

古人不同年龄发型

北方游牧民族中,尤其契丹人的发型对后来金元之际的女真人、蒙古人的髡发式样,有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就连清代的满族男子的发式,也与契丹男子的髡发式样有着渊源关系。

除了上面几种,还有一种最为人知的发型,如下面两图:

看到这里,再对比石峁遗址中出土的玉雕人头像发型,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辫发

因为这根本就是后世草原文化流传甚广的辫发的一种!

另外可以对比一下类似的青铜文物——侧面人形面具(头发完整,发型为后垂编为一团,与石峁遗址中出土的玉雕人头像发型有很大不同),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

侧面人形面具

应国,以鹰为图腾,应和“鹰”古为通假字;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来古应国的子民迁至今河南平顶山地区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应叔被封为应侯,因封地属应国故地,国名仍为应国。而石峁遗址中同样也有“鹰陶”图腾出现,或许二者之间有什么关联也说不一定!

古代草原民族的辫发历史

古时,秦汉时期以及之后的历代中原王朝,都是以绾髻束发为标准,视“披发左衽”为夷狄的主要特征。(《论语》:“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也”,刘宝楠注曰:“谓山戎匈奴系编发,编,古读辫,被发、编发古可通指辫发。)

绾髻束发

而辫发的历史则颇为古老,从历史记载和遗物遗迹等可知,历史上曾辫发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等。历史上记载北方民族的发式有椎发、索发、被发、披发、编发、辫发。称谓虽多,但除椎发外,其余都是辫发的不同称谓。后来由于出土文物的证实,匈奴的椎发,也是辫发。椎发并不像有些壁画那样在头顶中央留一撮发,系成朝天的椎形。椎发也是辫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所说“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史记·朝鲜列传》“卫满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史记·西南夷列传》:“此皆魋髻,有邑聚”,这里的“魋结”或“魋髻”,想必亦是辫发一类。

髡发成为契丹人发型的典型特征,更主要是因为其他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过程中,发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契丹在其活跃于中国历史当中的千余年间,这一习惯一直未曾改变。通过上文所述,我们现在知道,契丹人的髡发是全民族的。其中男人和儿童髡发的样式最多,其中的一种只在额头上方留一小撮头发,其余全部剃掉,俗称为“木梳背儿”式的儿童发式,直到现在我们仍可见到。

《走进辽河文明》,里面描述的考古实证契丹妇女的髡发样式:剃去前额至耳鬓沿边部分头发,其他未经剪剃的长发,在头顶用绳带结扎在一起,另外在左侧分出一小绺长发,编成发辫,绕前额再盘回头顶,压在头顶的束发上,与束发扎在一起,耳后及脑后的长发向身后下披。有史学家称,契丹男女老幼追求轻便利落的发式特征,与中原地区较为守旧的发式相比,更具有灵活多变性,体现出契丹民族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有人依此推测认为,远古牧人乘马驰逐,披散的头发容易遮挡视线,故而将其剃去或结辫,以便马上行止。那么,再将契丹妇女不亚于男子的征战故事结合起来看,髡发样式展现的正是一个干练务实的马上民族形象。

元时蒙古族发式,自宋元时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有相类似之处,皆被发。官则“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所说的“椎髻”,即剃去其顶成三搭头,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为之练垂式,或曰练椎或椎髻,蒙语为“失必勒格尔”。也有独拖一辫者。在元代剃匠书《净发须知》引《大元新话》中,记载当时的蒙古人发式有大开门、一字门额、花钵焦、大圆额、小圆额等多种名目。孟珙《蒙鞑备录》云:“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囱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郑所南著《心史·大义略叙》云:“鞑主剃三搭,辫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浪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

椎髻发型

上图椎髻发型与石峁遗址中出土的玉雕人头像发型更为相似!

玉雕人头像

中原内地的汉族存留辫发之事,则是金代以来的事。金太宗自天会二年(1129)开始,对其统治区之内的汉族,颁布了胡服、髡发的命令:“是年六月行下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这一命令决非一纸空文,事实上确有因违背发式或因穿汉服而被处死的人。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在议论女真人与汉人的拜仪时,司空完颜囊主张:“今诸人衽发皆从本朝之制,宜从本朝拜”。

辽金元三个朝代,流行游牧民族特有的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剃除,只留下两鬓角和这前额头少量的头发拧在一起辫成小辫,看起来很萌的样子。清朝的髡发留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在清朝初期的时候他们的辫子很丑,细而段,看起来有点像老鼠的尾巴,中后期才是粗长的辫子。

参考资料

《契丹人的发型》2017年6月9日,民族史

《元代蒙古人的发式 — 辫发》作者:蒙古圈

《走进辽河文明》

《净发须知》

《蒙鞑备录》孟珙

《心史·大义略叙》郑所南著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