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的去中国化是出了名的。一言以蔽之:
___不是中国的,而是韩国的。
之所以用“___”,而不是直接言明,实在是因为可填的太多了。
比如端午节不是中国的,是韩国的;汉服不是中国的,只有韩服;书法不是中国的,而是韩国的书道;中国结不是中国的,是韩国的。
韩国面对中国文化,如临大敌。但事事去中国化的韩国,却又规定韩国人要取中国名儿——每个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都得写了汉字名。
每个韩国人的身份证,即住民登录证,韩语是주민등록증,都在韩语名字后面备注上汉字名,直至现在。
为啥一面恨不得霸占中国文化,一面又在凸出中国文化?难道真把汉字当成韩国的了?入戏太深?
其实啊,韩国之所以将汉字标注在居民身份证上,折射出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悖论和文化尴尬。
先说历史悖论——抹不去的中国附属国历史。
历史是无法翻盘的,也没办法发明。韩国对其中国附属国的历史,至多只能回避,而不能改变。
作为中国藩属国,韩国书写了上千年汉字。地名、人名、书籍文献、祖先牌位,上面全写的汉字。
把这些格式化,无异于自掘祖坟。于是,只得扒出历史的边角料,占为己有,从而证明在历史上与中国的“平等”。
窃取文化自不必说。这种阿Q精神,带给了韩国在文化上的精神胜利。
说回身份证上的汉字。
众所周知,韩语是拼音文字。同一个发音,却可以对应不同的文字,不备注汉字,容易造成混淆。加之,给孩子取汉语名,已成为韩国民间的一种传统。
这是回避不掉的历史悖论,韩国避不开,索性“耍流氓”——这种耍流氓的方式,便是随便从汉语字库里选个对应的汉字,以示对汉语名的毫不在乎。
再说文化尴尬——改不掉的中国文化遗产。
节日、服饰和物质文化,韩国抢走,还能自我麻痹的理直气壮。
但文字这个东西,抢也心虚。文字是文化的核心,如果硬要说汉字是韩国的,韩国就得改写汉字,那岂不是穿帮了?
但猴精的韩国人,还是发明了应对文化尴尬的方法——口语上的彻底去中国化。
韩语是拼音文字,许多汉语输入词改写成韩语后,基本是直接套用发音。
比如孔子、老子、庄子、仁义、道德、忠、孝等,全部是按照汉字发音,引入韩语。
韩国人自然不愿意直面这一文化真相,因此他们严格纠正中国人,要按照韩语发音读韩国的“中国词汇”。最为代表的,便是把汉城改成首尔。
再比如,韩国地铁会同时用韩、英、中、日4种语言报站,每当用中文报站名时,则出现诡异现象:汉字地名非得用不带声调的韩式发音,比如“下一站是江南站”,用中文非要说成:“下一站是‘Gangnam’站。”
对中国地名和人名也非得韩语读法,“北京”不读“Běijīng”而读“Bukkyoeng”,“四川”不念“Sìchuān”而念“Sacheon”。
真是脱了裤子放屁!此地无银啊。
这种文化心理被称为原音主义。韩国文教部《外来语标记法》甚至规定,所有外来语标记原则上要以外来语本来的发音为准。
由此可见,韩国人的中国名儿,不是不想删,实在删不掉。
尽管删不掉,也费尽心思,要去抹去自身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印记,以至于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