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qq网名]qq英文网名男生…
按:还记得去年走红的乔碧萝殿下吗?这位女主播声音非常好听,在直播时,她会时不时唱唱歌,晒晒双马尾,吸引了不少粉丝,但多数时候她总是用一张图片挡住自己的脸。直到在一次与人连麦直播时发生“翻车事件”,她平时用来遮挡脸部的图片突然消失,面容露出,让不少粉丝大跌眼镜,花费10万元为她刷礼物的榜单第一位的男粉丝注销了账号。
虽然社交网络上掀起了一片对乔碧萝的讽刺之声,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在网络上有选择性地暴露自己的信息。今天,几乎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可以在网上结识到新的朋友。无论是乔碧萝殿下将自己打造成为人美声甜萝莉主播这样的特例,还是平时我们在网络上与未知的、无实体的网友进行交流,自我暴露,建立公共形象,都已经在有技巧性地管理自我呈现。同时,我们在线上自我呈现的能力——无论是真实的、幻想的还是营造的——也都会被交流平台和我们自己的策略性管理技巧限制。
人们在线上更容易撒谎吗?在网络上,人们如何呈现自己,如何构建个人和社会身份,又如何读取他人的身份线索?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选取了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南希·K. 拜厄姆在《交往在云端》一书中的部分段落,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自我呈现》
文 |[美]南希·K.拜厄姆 译 | 董晨宇 唐悦哲
仅凭借头像,就能决定关注谁
不同类型的网站和媒体为人们构建身份提供了不同线索。一些早期的纯文本网站会提供各种稀奇古怪的方法,例如,Farside MUD就是一个非常奇幻的环境,高级玩家可以通过购买“生殖器”,让他们的虚拟化身达到性成熟在基于图像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身份通常是通过服装、武器和技能水平来表现的。我的儿子们在童年时期经常玩一款叫作“江湖”(Runescape)的角色扮演游戏,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练就很高的技能,来积攒合适的衣服和武器,在游戏中建造拉风的住宅,以此来构建身份。在“第二人生”中,身份扮演的机会更是无穷无尽,只要你想得到,并能够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当然,并非所有的数字环境都如此富有创意,但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自我呈现的不同选择。在邮件列表和网页公告板中,我们的签名档、我们选择的网名,甚至我们的域名都是身份的重要体现。
网名可能是最重要的身份信号。大多数电子邮件服务商、留言板、博客和社交网站都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名字。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一定没有读过戈夫曼,否则他就不会说,拥有多重身份反映了诚信的缺失,还要在他的平台上采取实名制。有研究分析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4540名学生的Facebook个人简介,发现89%的用户名似乎是真实的,只有8%明显失实,还有3%疑似部分真实。然而,Facebook并不擅长识别名字真实与否。“如果遵循这条规则,”巴伦开玩笑说,“那么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安妮·博林(Anne Boleyn,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彭布罗克女侯爵。她原本为亨利八世王后凯瑟琳的侍从女官,但她与亨利八世在暗中偷情。为了与安妮结婚,亨利八世发动了宗教改革,永远地改变了英国的历史)和青蛙克米特(Kermit,20世纪70年代美国情景木偶剧《芝麻街》中的主角之一)都还活着。”Google的社交网站Google+刚开始要求实名制,就迅速遭到了人们的抗议,人们因为不能使用自己的昵称而感到愤愤不平,或是因为在公共环境中使用真名而缺乏安全感。这场被称为“昵称战争”(nymwars)的冲突最终还是让Google收敛了不少。与此同时,韩国的Cyworld允许人们在确认身份后使用网名,并且“该网站的搜索功能可以验证其他用户的姓名、出生日期和性别”。在Instagram、Tumblr或La等其他网站上,真实姓名也并不常见,用户所选择的名字可以释放出许多不同的社交信息。
相较于面对面交流,在文本媒体中,书面语言的使用更容易给别人留下印象。虽然外表漂亮的人更容易成为聚会上的焦点,不过在网上,往往是那些善于交流、见解深刻、诙谐幽默、懂得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人,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研究考察了堪萨斯州大学生Facebook个人主页中的幽默内容,发现幽默是通过谈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流行文化、自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瞬间来展现的。语言也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主要工具,在与陌生人相识并维持交往关系的过程中,自我呈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部分社交网站都会预先设定好一系列类别,帮助人们来建构身份。虽然这些类别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会为人口学信息留出位置,其中包括年龄、居住地和兴趣爱好。兰普、埃利森和斯坦菲尔德利用自动数据收集技术,分析了他们工作的大学中,所有可以看到的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他们发现,平均而言,用户资料的填写完成度为59%。格罗斯和阿奎斯蒂发现,在他们工作的大学中,98.5%的Facebook用户填写了完整的出生日期。兴趣爱好是用来鼓励人们通过流行文化等信息构建自己身份的。早期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提供了五种兴趣类别(一般兴趣、音乐、电影、电视和书籍),这种分类也被应用在MySpace、Facebook126和Orkut上。这种自我分类始于约会网站,它们假设品味相投的人更容易和睦相处,所以也更可能喜结良缘。在La上,我们发现,相互关注的好友间更可能在音乐品味上具有相似性,不过,这种相似性并不能预测关系的深度。品位列表也提供了一种区分自我、凸显个性的方式。刘考察了127477份MySpace的档案,发现“大体来看,MySpace用户更希望将自己与朋友们区别开来,而不是趋同于朋友们的品味”。不过,帕克斯却指出,Myspace的大多数用户都不怎么关注别人的个人资料,这提醒我们品味差异——至少在Facebook以外——可能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实践。
与我们自身相关的图像,例如我们上传的头像和照片,也都是重要的身份线索。Facebook头像通常都是本人照片,但它会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在一项考察青少年网上聊天的研究中,凯佩扎克和赫林发现,女孩的头像更倾向于选择撩人的姿势、目光和服饰,而男孩头像的姿态则各种各样,而且与观看者的距离更远。我曾询问La的用户们,他们如何选择关注对象?很多人告诉我,往往仅凭借这个人的头像,他们就能做出决定。
因为自我呈现被媒体所提供的线索制约,所以人们操控线索的技术能力尤为重要。以一个网站为例,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将空白的页面变为有意义的东西,这样一来,语言能力、拼写知识就很重要,当然,代码和网页设计的辅助也不容小觑。有研究者对四个不同网站的1000份个人主页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很多人试图展示自己的技术能力。Facebook的标准化个人资料模板减少了这种需求(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不过尽管如此,人们仍然会通过设计主页来展现自己的技术能力,并以此作为一种身份建构的方式。举个例子,当Facebook推出主页背景图(profile header photo)时,一些人很快就想出了如何用一种艺术的方式,把他们的个人资料和背景图整合在一起。
在网上人们更容易说谎吗?
人们在网上害怕诚实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于是,借助匿名性和网站工具,他们就可以操纵自我呈现,也就是说,人们会撒谎。通常,当人们提到欺骗时,一般是指通过说假话试图让别人相信那些不真实的事情。但总体而言,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贫媒体会导致人们撒谎。在我长达三年的观察中,虽然人们在自我介绍时会进行一些边边角角的修饰,但只有一个人明显在撒谎,他坚称自己是某部虚构肥皂剧中菲比阿姨的侄子。使用网名的新用户经常被要求分享他们的真实姓名和一些关于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样老用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通过对聊天室用户的小规模深度访谈,研究者发现,受访者更会关注用户线上和线下形象的一致性,而非差异性。他们认为大部分人的自我披露是诚实的。
无论是匿名的还是可识别的,人们似乎都会在线上表现得更诚实。社交线索的减少让撒谎变得更加容易,不过,分隔的空间、错位的时差和稀疏的线索同样也消除了社交压力,让说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必要。在互联网中,我们不会被他人发现,还可以随时下线和更改网名,这意味着我们即便出错了,也不必承担什么后果。如果我们在网上互动的对象并不认识我们身边的朋友,而且我们用的还是假名,那么,我们在网上说的话就不会流传到现实生活中。匿名网站带来的安全感对诚实的自我呈现也许非常重要,然而对于那些恐惧社交、心理孤僻,或者身份遭受污名化的人来说,匿名性同样很重要。麦克纳和他的合作者们对20个新闻组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那些社交焦虑或者孤僻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在网上表达真实自我,这些人也更会在线上建立人际关系,还会将这种关系延伸到其他媒体和线下的见面中。托松对土耳其本科生的研究发现,学生们在互联网上表达“真实自我”的欲望越高,就越有可能通过Facebook建立新的关系。即便与那些现实中的熟人交流,当一个人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又不必立即面对对方时,也会更加诚实。有研究发现,相较于面对面的交流,美国人会在电子邮件中对自己的爱人更加坦诚。
认为人们在网上不会撒谎,就如同认为每个人在线下都会保持诚实一样,都是非常天真的想法。不过,除了那些被广泛报道的罕见案例之外,大部分网上的谎言都只是无关紧要的营造策略,而非恶意的虚伪。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是“选择性的、谨慎经营的,但并非是虚假的”。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当人们表现得太虚假时,会被其他人揪出来指责。在社交网站的个人资料和主页中,为了创造一个自认为有吸引力的公众形象,人们可能会声称自己喜欢那些实际上并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故意隐藏那些自己钟爱却有些令人尴尬的东西。在La上,当他们收听的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和自己想要展现的形象不一致时,用户通常都会隐藏自己的收听历史和正在收听的音乐。当他们不在电脑前时,还会循环播放那些很酷的艺术家的作品,假装欣赏他们实际上并不喜欢的音乐。
在一项针对网络关系发展的研究中,惠蒂和加文培训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对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进行访谈。他们收集到的60份访谈记录表明,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诚实问题。男人和女人之间也有不同的撒谎理由,女人通常是出于安全考虑,男人则不是。不过,被访者普遍认为,网络匿名性让他们能够更加诚实地吐露内心。惠蒂和加文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传统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例如信任、诚实和承诺,在网络上也同样重要。”
埃利森等人访谈了大型在线约会网站的用户。他们发现人们总体来说比较诚实,但许多人会夸大一些具有社交吸引力的品质,比如声称自己更瘦、更高,或者自己不会吸烟,还有一些人在网上放自己几年前的照片。托马和汉考克访谈了来自四个不同约会网站的80位用户,发现外表上不占优势的约会者更倾向上传自我美化的照片,在使用言语描述自己时,也往往会多撒一些谎。不过,在约会网站上创建个人资料的用户都明白,他们一方面必须保证信誉,但同时又要让自己看起来足够有吸引力,从而引起别人的兴趣。于是,他们就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有时候,当人们撒谎时,他们展现的是一种理想自我(ideal self),而不是虚构自我。正如一位博主在为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选择头像时所说的:
作为一个女孩,我在选择Facebook头像时,的确会挑选那些非常漂亮,甚至和我本人不太一样的照片。这很自恋,但你不能否认你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不会撒谎,有时候当我准备出门时,我会看看自己当晚的打扮是不是值得发个Facebook,在其他时候,我甚至会因为能拍出一张好看的Facebook照片而参加活动。总而言之,女生用Facebook照片来展示“哦我的天!我竟然这么辣!”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当人们在约会网站上撒谎时(比如说自己非常苗条或者不会吸烟),他们是真的相信自己在与对方见面时,可以成功减肥或戒烟。由于约会网站的设计针对的是未来而非当前的交往,所以约会者认为他们拥有一张“谎言许可证”,从初次在线上相遇到最终在线下约会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实现个人资料中所展示的自我。个人资料可能代表的是一种承诺,而不是对现状的精确描述。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自己是这个样子的,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看。埃利森等人把这一现象称为“雾化镜子”(foggy mirror)。人们也可能认识到自己有多重自我,并且辩称,所谓失实的陈述,不过是他们真实自我的另一个方面而已。除此之外,人们还可能因为听到了太多人讲网友见面是多么危险的事情,所以不得不通过谎言来保护自己,这就让情况更加复杂,惠蒂和加文发现,女性可能会因此谎报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像我儿子那样,使用假身份上网。长辈经常警告未成年人不要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或者其他任何可被识别的信息,这本质上也是在教他们撒谎。博伊德等人对美国10~14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他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在13岁之前便开始使用Facebook,那么其中2/3的账号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创建的。这些家长知道自己违反了他们眼中非常愚蠢的Facebook服务条款,但却不知道,自己同时也违反了美国联邦法律(Facebook限定注册用户的年龄不得小于13岁,这样做的原因,实际上是源于美国1998年出台的《儿童线上隐私保护法案》)。
我们除了会向他人“给予”(give)自己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的线索外,还会不经意地“流露”(give off)一些线索。我们的行为方式比消息内容本身更有信息量。在我写这段话的时候,我的Twitter新增了一个粉丝,他在自我介绍中说,他可以在90天内为我增加1.6万个Twitter粉丝,但他只有四个粉丝。即使我想获得尽可能多的粉丝,我也必须更多依靠流露的信息,而非给予的信息。在线索稀疏的情况下,流露的线索包含更多的信息量。因此,比如说,糟糕的拼写在早期面对面接触中无伤大雅,但在文本媒体中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身份标记。埃利森等人发现,在约会网站上伪装自我的人往往会流露出具有语言欺骗性的线索,比如更多的否认和更少的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s),但人们并不会使用这些线索来判断可信度。流露的线索对我们自己也是有效的:布兰德等人发现,那些头像照片更具魅力的约会者,会在自我描述中使用更为自信的文字,这种做法也能提升他们的吸引力。甚至那些没有看到照片的人,也会单纯被文字所感染。
我们如何构建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讨论个人身份的社交线索。我们还会在网上呈现自己的社会身份。每个人的身份都与其他人交织在一起。我们凭借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来构建呈现自我,无论是在社交网站中主动建立关系,还是被动接受关系,抑或是在网站、博客、签名档等地方使用友情链接,来显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与谁有联系。这些链接是我们进行自我呈现的一部分,这些链接的用户做了什么,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同样也会影响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一项对用户个人主页的分析中,温和卡茨发现,人们在建构自己的主页时,会使用自我描述、默认受众(implied audiences)、与其他人或其他组织的链接等方式,这让他们的身份信息包含了丰富的线下群体语境。
和个人身份一样,不同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线索,帮他们构建共享性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在不同平台上,用户是否会构建种族身份,以及如何去构建种族身份,都会有很大差异。伯恩在对BlackPlanet.com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直到2005年,供用户挑选的种族身份只包括黑人、亚裔、拉丁裔、印第安人和白人。和中村一样,伯恩也认为这种“强迫使用者接受主流种族观念”的做法,极大地压缩了跨文化多样性或种族内身份(intraracial identities)的空间。其他像MySpace、La或Facebook等社交网站,则没有提供这样的种族分类。同样,Twitter官方也没有为用户提供任何建构种族身份的方式,不过,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使用标签和语言风格做到这一点。
和种族一样,国籍也是一种敏感的身份类别。不同国家在互联网中被呈现的程度差别巨大,其中英语国家出现的概率和他们的人口比例很不相称。社交媒体平台为不同文化架起一座桥,不过人们很可能会通过明示自己的国籍,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米勒和斯莱特对特立尼达人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访谈研究,受访的特立尼达人经常会对其他国家的网友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己的国家十分惊讶。作为一种应对方式,他们在线上呈现自己的身份时,便会试图代表特立尼达,这表现了一种民族主义自我(nationalistic selves)。他们会在自己的主页中贴上特立尼达的官方链接,还会在网络交往中复制特立尼达口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中的规范。同样,坦桑尼亚学生也会使用坦桑尼亚主题的Facebook头像,尤其是那些在国外留学的坦桑尼亚人。
网站文化与国籍身份息息相关,但不同平台是否会强调国籍,以及如何强调国籍,则有很大差异。曾有一段时间,如果用户从下拉菜单中选择了自己的国籍,那么La就会在用户主页上显示这一信息。这种设置让一些苏格兰人感到困扰,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并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公民,而是苏格兰公民,菜单中却没有苏格兰这个选项。谷歌旗下的社交媒体Orkut应该是最突出的例子,它于2004年在美国推出,人们只有在现有用户的邀请下才能加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巴西用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通常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巴西人天生喜欢社交而且性格外向,不过这一解释显然是不充分的。Orkut的用户开始用国籍来构建他们的身份,这就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语言战争,比如,说葡萄牙语的用户会入侵一些英语的讨论组,试图把这些讨论组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种族、国籍以及其他社会身份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流露出来,例如个人资料中的品味选择,或是一个人展示出的兴趣爱好。我们的词汇选择可能会暴露国籍或年龄,例如,当有人在Twitter上使用“bollocks”(胡说)这样的词语时,我们就知道他来自英国。品味和兴趣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塑造的,其中包括收入、阶级、教育、年龄,以及居住地的环境。数字身份线索“在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中,是社会地位的信号”。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简称SIDE模型)试图解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在线用户会更喜欢表现出他们的个人身份或社会身份。该理论认为,这类倾向会受到可供性,例如匿名性、与社会语境的互动和自我的社会理解(soc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的影响。在一系列的实验中,李、斯皮尔斯与他们的合作者对网络群体中用户的互相联系程度进行控制,他们通过给参与者提供不等量的信息,在匿名性、个性化和社会身份唤起方面对被试者加以区分。研究发现,当人们能够使用个性化的线索时,参与者就更可能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不过,在匿名状态下,参与者更有可能持有刻板印象,也更愿意遵守团体规范,换句话讲,就是更愿意体验更多的“我们”而不是“我”。这种刻板印象还会延伸到自我认知和行为中。举个例子,相比个性化的社会线索,堪萨斯州大学运动队(绰号松鸦鹰)的粉丝在网络论坛中更多展示的是“松鸦鹰”这一群体身份。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可能用脏话攻击他们的对手密苏里大学运动队(绰号老虎),以及那些“老虎”的拥趸们。不过,如果这两拨人加入的是一个强调个性化身份的群体,或者是一个强调中西部大学生集体社会身份的群体,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使用“松鸦鹰”或“老虎”来呈现自己,这两拨人因此也可能会融洽相处。
书摘部分整理自《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一书第五章,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较原文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