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前往和抵达一个地方的过程,以及诗意的离开比较感兴趣。”

疫情来到人间已经整整两年,在春运之路都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回看旅行作家保罗·索鲁的这句浪漫的表达,只能让我们感到无比唏嘘。

病毒所带来的,不仅是稀少严苛的跨国航班、反反复复的核酸检测、在移动网络下焦虑刷新的健康码、随时随地封城隔离的惶恐感,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的影响——

我们开始关心口罩的数量,关心人群中人与人的间隔,关心每一座城市的出行政策,唯独不再关心远方。“说走就走”成为天方夜谭,旅行的风险被无限放大,无数的远方真的不再与我们有关。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停滞时刻,我们才会真正发现旅行之于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调剂。

△旅行的意义,等待人们的再次发现。/unsplash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并不会连同人们的脚步一起停止运转,一些建筑坍塌的时候,也有一些建筑落成,一些闻名遐迩的风光悄悄经历变化,一些小众的目的地在疫情期间突然出圈,动物迁徙,四季轮替,一切都在周而复始地进行。

太久没有出门了,就像酝酿着一个漫长的惊喜,等待疫情过去后,被所有热爱行走的人们逐一发现。

01

圣家族大教堂

穿越139年的旅程

139年是什么概念?

把历史的指针从当下向前拨动139年,中国的洋务运动正如火如荼,而在遥远的巴塞罗那,31岁的建筑家高迪接手一座教堂的建设工程。他应该不会想到,这座富有加泰罗尼亚特色的宏伟建筑的工期,不仅会贯穿他的一生,还会跨越三个世纪。

△修建了139年的圣家族大教堂,被调侃为“史上最强烂尾楼”。/unsplash

1926年,74岁的高迪去世时,教堂才完成不到四分之一,20世纪的动荡,又一度影响到教堂建设的进度,缓慢的捐款、突发的火灾、席卷全球的疫情,都拖慢了这座精美建筑的工期。按照最新的预计,教堂结构将在高迪逝世100周年,也即2026年完工,而内部装饰工程还要再延长四到六年。

但如此的拖延,并不妨碍圣家族大教堂的美丽惊艳世界100年——

△圣家族大教堂内部装潢。/unsplash

能够容纳上万名礼拜者的哥特式结构,外墙分为三个立面,分别指代耶稣的三个人生阶段。有人说,教堂内如巨树般的石柱和从高耸的窗口漏下的阳光,都寄托着高迪的自然情怀,也正因为此,圣家族大教堂在钢筋混凝土林立的世界,显得尤为特别。

一个月前,圣母玛利亚塔成为圣家族大教堂第一座落成的建筑,引来全世界的关注。2021年12月9日凌晨,在无数人的见证下,圣母塔塔尖的伯利恒之星点亮,在巴塞罗那的夜空增添了一点属于人类的光亮。

△圣母塔塔尖的伯利恒之星点亮。/Twitter

在历史长河中跋涉的建筑,仿佛昭示着人类的宿命:我们穷尽一切努力,只为在浩繁的宇宙增添一抹微小的星芒,任何坎坷都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疫情过后,这座世界上唯一未完工的世界遗产,会用一颗崭新的星星,迎接重新出发的我们。

△夜晚闪闪发亮的圣母塔塔尖。/Twitter

02

九寨沟:重现仙境

有人说,九寨沟的美不需要审美,山谷溪流,五彩的深潭,斑驳的树影,高原清凉的空气,任何一个游客置身其中,都不能不被这样的自然景观感染,哪怕“人间仙境”这样庸俗的比喻,放在它身上几十年,也无比贴切。

可仙境也会遭遇动荡,这片我们以为会一直美下去的山水,在自然灾害中同样显得十分脆弱。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多处景观受损:

△地震后一片狼藉的火花海。/图虫创意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头里,师徒四人走过的诺日朗瀑布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名字在藏语中有“宽广雄伟”的含义,作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一的诺日朗,在地震中部分岩体坍塌;回环曲折、一步一景的日则沟、树正沟、则查洼沟多处道路被垮塌和落石阻断;湛蓝如镜的火花海决口,犀牛海边的栈道全部损坏……

那一年的新闻报道里,人们估算着九寨沟修复的时间表,有乐观的景区工作人员说会是两三年,有专家严谨地分析4年左右,那时人们还不知道,3年后将要到来的疫情。

△冬天的九寨沟。/图虫创意

时间来到2021年9月底,国庆黄金周的前夕,九寨沟景区宣布全域恢复开放,当首批游客重新回到美丽的“仙境”时,一切仿佛不曾改变,但这些不变的背后,倾注了多少希冀、心血和汗水。

再去一次九寨沟吧,“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03

瑞丽

一座被迫出圈的边境小城

从哈尔滨到广州,从杭州到西安,每当一地发生疫情,网友总会用“疫情后等我去”给当地人打气。

其实,如果说旅行是对城市伤痛的抚慰的话,那疫情后我们最应该去一次的,应该是边境瑞丽。

△瑞丽口岸。/图虫创意

在2021年之前,没有多少中国人能在地图上准确地指出这座小城市的具体位置。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县级市瑞丽,紧邻缅甸,在疫情之前是著名的玉石翡翠之城,坊间风传已久的“赌石”传说,很多都以瑞丽作为背景——一刀穷,一刀富,切开石材的一刻,财富乃至人生的答案都瞬间揭晓,在气候温暖潮湿的瑞丽,机遇与风险并存,这是属于边境城市的独特气质。

但一切都在疫情之后冻结,而且这种停滞已经整整持续了两年。

△与缅甸为界的瑞丽江。

作为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在疫情之前,瑞丽的出入境流量几乎占到云南全省的一半。但也正因为地处边境,瑞丽面临极大的防疫压力,在国内其他城市还在提防周期性的疫情时,瑞丽在抗疫之战中打满了全场。

还记得1997年那首风靡全国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啊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啊啰;密密的寨子紧相连,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

△横穿瑞丽坝子的瑞丽江。

疫情之后去瑞丽走一走,不仅能让我们重温七彩云南的风情,更是对这座坚强小城、对当地人实实在在的帮助。

04

镰仓

看了那么多“小镰仓”,总要看看真的

过去一年,“小镰仓”成了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笑柄之一:任何一片风景,只要能和人们想象中的“日本风情”沾上一点边,就会被无处不在的滤镜博主们挖掘,获封“小镰仓”的称号,一些景区似乎也安然接受了这样的攀附。

△威海小镰仓火炬八街。/图虫创意

结果就是,在短视频的助推之下,中国大地一下子冒出来数不清的“小镰仓”,以至于有媒体打出“全世界有62个镰仓景区,61个在中国”来调侃。

当然,普通人如果把网图当了真,亲身游览的结果可想而知——网红的嘴,骗人的鬼,有些当上一次就够了。更重要的是,无论这些“小镰仓”有几分像真“镰仓”,遍地开花的仿制品,不是像几年前的“罗马花园”一样,让中国人和外国人同时感到尴尬吗?

真正的镰仓,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这座海滨小城,位于东京都市圈的南面,紧邻横滨,面朝太平洋。

对于国内游客而言,镰仓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清新的城市风光和缓慢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电车、朝向海面的街道、等待在铁路道口边的行人,都像是复刻日漫里的场景,寄托了人们对于一种日式风情的想象。

与其看这么多假“李鬼”,不如在疫情之后,去看看真“李逵”究竟长什么样子。

△正版镰仓。/unsplash

05

巴黎圣母院

浴火后的世界地标

还记得巴黎圣母院火灾吗?

2019年4月的一个黄昏,矗立80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被火焰包围。这座负有盛名的世界建筑,总高度超过130米,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哥特式教堂。

△着火的巴黎圣母院。/Wiki

全世界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围观了令人痛心的大火:三分之二的屋顶架构被焚毁,近200岁的高塔在火中坍塌,残骸散落在教堂内。次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现场的演讲中宣言,“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两年之后,2021年3月,保护工作结束,修复工作正式启动。

△巴黎圣母院内部。/unsplash

今天就算跨过疫情阻隔的千山万水,来到这座巴黎地标建筑前,看到的仍是层层叠叠的脚手架。按照此前法国政府的承诺,巴黎圣母院将于巴黎奥运会,即2024年7月之前修整完成开放。

但据相关新闻报道,疫情一度拖慢了工程的进度,修复所需要的木材、石材、工匠都很缺乏,也有专家悲观地预言,彻底的修复也许要花上20年时间。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哥特式教堂。/pexles

疫情结束和巴黎圣母院恢复如初,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在这之前,我们只好重温雨果的那段描写,想象这座世界地标曾经的辉煌:

“圣母院钟楼的庞大阴影,渐渐从这个屋顶移到另一个屋顶,从这广袤的城市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城市四周,极目向城垣外远眺,只见云雾中隐约可以分辨出那一溜无际的平川和连绵起伏的山丘。万般喧闹声,在这座半醒半睡的城市上空飘荡消散。”

06

中老铁路

向东南亚深处进发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顺着横断山脉的脉络奔腾南下,贯穿滇西大地,从美丽的西双版纳跃出国门。在中南半岛,澜沧江的名字变成湄公河,滋养了老挝、泰国、柬埔寨三国。

△流经多国的澜沧江。/unsplash

2021年12月3日,循着澜沧江的流向,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当第一辆列车驶入西双版纳站的时候,当地人用歌舞呼应鸣笛。自此,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的车程也被缩短至10小时。

中老铁路施工历时11年,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国内游客坐上列车,应该能感受到熟悉的“国铁味”。为了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中老铁路建设了167座隧道和301座桥梁,线路建成后,老挝境内的铁路历程也从3.5公里跃升至400多公里。

△中老铁路站台。/unsplash

目前因为疫情,跨国客运暂未开通,但已经有很多游客去境内云南段打卡。疫情过后,从昆明至万象的火车之旅将畅通无阻,届时,对更多普通中国人而言,体验过亲身穿越东南亚丛林的旅程,万象也将不再是只存在于地理课本上的陌生城市。

07

乞力马扎罗的雪

为了海明威,去打卡吧

还记得海明威那篇著名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怎样描述这座神奇的非洲大陆第一高峰吗?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

△乞力马扎罗。/unsplash

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最为世人所知的奇观,就是“赤道积雪”,但因为全球气温升高,这一奇景将在未来消失的预言也由来已久。在不同的预估里,冰雪消融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山顶的冰川正在以可见的速度消退,过去的一个世纪,覆盖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根据去年底联合国气候机构发布的报告,位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作为非洲三大热带冰原之一,将消失在2040年代。这不仅是旅行者的遗憾,还将使非洲贫困人口面临更多干旱、洪水等极端气候灾害。

△雪景消失前,每个人都要去感受乞力马扎罗的魅力。/unsplash

所以,在雪景消失前,去一趟乞力马扎罗吧,而为了尽可能长久地保留这片风景,为了生活在山脚下的人们,动身前的每天,都请对脚下的地球更珍视一点。

08

塞尔维亚

刚刚被发现的宝藏之地

疫情前,身边了解塞尔维亚的中国人屈指可数;两年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巴尔干国家的名字。

△冬日的塞尔维亚。/unsplash

疫情初期与中国的紧密合作,让不少人对这个遥远国度充满好感。如果带着这份好感前往塞尔维亚,也多半不会失望。

地处欧亚交会的十字路口,塞尔维亚拥有大量文化历史遗迹,中部的森林与草场,能让人感受到静谧的欧洲田园风情,南部遍布河谷、山脉和湖泊,还有温泉点缀其间。

相比于西欧、北欧的欧式风情,塞尔维亚的风景还有一个重要优势——便宜,按照目前的汇率,1人民币可以兑换16塞尔维亚第纳尔。

△如今的塞尔维亚。/ 图虫创意

在塞尔维亚的首都,有着多种风格迥异的建筑:从19世纪落成的奥匈帝国风格,到20世纪初的英法风情,再到后来的俄式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首都保留了大片历史街区,足以让各国游客在其间流连忘返。著名的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高耸着绿色的穹顶,是当地的地标建筑。

△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unsplash

这座美丽的首都,包含着中国人的一些历史记忆,足以化解我们对于远方的塞尔维亚的一些陌生感——它的名字,叫做贝尔格莱德。

09

南极:抚慰最后一片净土

万万没想到,连南极都有疫情了?

据媒体1月1日的报道,比利时南极“伊丽莎白公主极地站”出现聚集性疫情,25名工作人员中的16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为了防疫,中国驻南极科考队也禁止科考站之间相互“串门”。

此前,南极洲曾被称为全球疫情中的“最后一片净土”,直到2020年12月,智利一处军事基地发现了至少36例确诊病例,南极成为最后一个“失守”的大洲。

△南极皑皑的雪山。/unsplash

疫情前,去南极一度取代攀登珠峰,成为最中产的旅行路线——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昂贵。

阿根廷南端的小镇乌斯怀亚,有“世界尽头”之称,这里与南极大陆隔着德雷克海峡遥遥相望,尽管尚有800公里距离,却已经是距离南极最近的出发地。从乌斯怀亚乘船起航,两天时间就能抵达南极。

△“世界尽头”阿根廷南端的小镇乌斯怀亚。/unsplash

广袤的南极大陆有数不清的观光点,不同的线路费用各有差异,根据常见的估算,常规线路的价格在每人10万元上下,而抵达南极点的旅行,费用甚至能突破50万元。单单是从中国出发前往阿根廷,动辄数万元的机票和近30小时的航程,就足以劝退大多数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恰恰是这些高门槛,保护了南极这片净土。

10

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别忘了,它们也是地球的主人

在人类被疫情折磨得焦头烂额的两年里,那些生活在野外的动植物,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煎熬呢?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告诉我们,它们不仅没受什么影响,反而可能因为人类活动受到限制,过得更好了。在2021年4月16日,《地球改变之年》首播,在镜头记录下,自然界呈现出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完全不同的气氛,没有紧张焦虑,反而生机盎然。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截图。/bilibili

水豚出没于长久沉寂的水域,鸟鸣重新响起在水泥森林,静谧的海滩、无人的景区、空旷的山林,当人类退场后,动植物重新回到这些空间。

人类社会按下暂停键,但大自然却因此变得更加繁盛,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一丝惭愧和尴尬,也不能不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截图。/bilibili

当疫情远去,我们重新与自然万物比邻而居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以更加温柔的姿态回到它们身边呢?正如纪录片结尾的旁白所说:

“我们会再次起航,但如果我们要在未来繁荣发展,当下就是关键时刻,来寻找与地球所有生物共享我们这个星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