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长居东海一岛,世人常谓一岛就是一家,故以岛主相称。偶来简书江湖,以文会友,结识妙人数几。某日灵感乍现,想写写江湖故事。 此文所写便是给我灵感之人,故以其开篇,共领江湖风采。


1

丁与卯,我在齐帆齐老师写作成长营第3期、第4期的同学,优秀学员,签约作者。他的文章阅读量都很高,评价也很高。

有文友说他文采斐然,有文友称他能给自己很多启发,这大概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对于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一般不会过于关注,关注他的人已经很多,也不缺我这一个。

理论上来讲,我们之间不会有什么交集,但人生处处有意外。某个早上,我打开简书,发现自己的一篇旧文被收进了一个专题《你写好文,我有初心——消零派050号》。

打开一看,才知道这个专题是丁与卯建立的。原来,丁与卯每月都能抽中1次1万加成卡,那个时候已有4.6万权重(如今持钻总权重24万),之所以加入消零派,为简友消除0评0赞文章,他有自己的考虑。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篇《行走简书江湖,投靠“消零派”门下,050号侠客为您服务!》说自己从小看金庸武侠剧长大,心中一直有个武侠梦,看到“消零派”横空出现时,瞬间沦陷,觉得这是一展抱负的大好时机,拳拳之心跃然纸上。虽然我很想问一句,你是想做杨过还是萧峰,但那一刻,我挺感动,并且想到一句话"这个世界并非没有善良,而是隐藏在偏僻角落里”。

于是,我对丁与卯的关注多了起来。他的个人简介是这样的,“捉刀代笔码字员,胡思乱想吐真言,咬文嚼字十多年”。真不好意思,我一开始看成了代码员,敲代码与写文章的巨大反差,突然就觉得有趣了,关注度更是迅速提高。

在我关注的人里,丁与卯算是更文很早,8点之前已经发布新文章,有时4点多就写好了。除了蒋坤元老师,我目前还没发现第三个这个点更文的,虽然他说设置了定时器,但我就是无法相信这是一个85后年轻人做出来的事。

我虽不才,但天生脑回路神奇,人家读好文,我开始在文章里寻找丁与卯到底多大的蛛丝马迹。一开始,我看到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2008年考研,可我更疑惑了。好在后来他在《游历1:九省通衢武汉印象,湖北省会3个可去之地》里解答了我的疑惑。

“直到2012年国庆节前夕,赶上了“国庆和中秋牵手”双节合一,25岁的我从外地返乡,才首次零距离接触武汉。”

其实,后来我在“丁与卯”这三个字里知道了奥秘,但在文章里找答案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顺便也知道丁与卯自称大海,他老婆叫小梅。

丁与卯文章个人特色鲜明,标题就非常吸引人,立意高,格局大。但是,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他的文章,太铿锵有力了,常常在那里高呼“我相信‘相信’的力量”,这就有那么一点点鸡汤味,而且每一篇风格都有点相似,就有点审美疲劳。

出于对文字创作者的尊重,我还是很认真地读他的文章。丁与卯读书不少,去过的地方也不少,可能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偶尔还写几篇恩爱小文,撒波“狗粮”,叫人“羡慕嫉妒恨”。

那时我和丁与卯还没有什么交流,最多在他的文章下面发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毕竟时机未到。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没有想到,时机到来的那天竟然是大雨滂沱。

公元2021年6月2日下午3点18分,我发现丁与卯还没更文,因其曾被锁文,就私信问其是否被锁文。

他回复,“今日文思枯竭”。

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就是没有灵感。写作中文思枯竭是常有的事,我就常常文思枯竭,于是回了一句写写文思枯竭时的感想吧。

没过多久,丁与卯写了一篇传说中400多字的水文《你有不想写文的4个“绝症”吗?我坚持日更有3个“小九九”》。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在丁与卯差点断更那天是我给他提供新的的灵感。即使他后面又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千字文,想必定是不忘我雪中送碳之恩。

那天起,我跟丁与卯有了交流。我发现丁与卯还是挺少年心性的,特别喜欢用“哭笑不得”的表情,跟他写文铿锵有力的风格不太一样。第3期做同学时,我觉得他是个严肃的人,毕竟“丁与卯”这个网名有点高大上,交流之后发现很好相处,他又比我年长几岁,就自作主张喊他一声“海哥”。

2

海哥长期置顶的一篇文章叫做《笔耕不辍16年,首部作品〈白日做梦〉结集出版,兼谈如何实现文学梦!》,在这篇文章里海哥讲述了自己与文字结缘的故事。

“我从小害怕写作文,对文字从来没有来电的感觉,最终的结果是:高考作文跑题了!曾经以为,我的人生就此完蛋了。 谁知道阴差阳错,我被院校提前批录取了,更没想到如今整天与文字为伍。”

并且举了两个例子,戒烟和负重徒步40公里,说自己是个狠人,喜欢挑战,越是自己不擅长的就越要挑战,就是因为这股狠劲和文字死磕到底,才有今日的丁与卯。

看到这里,是否被海哥的高度自律所感动,觉得他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的确,我每次读他文章,看见“打卡挑战第X天,日更挑战第X天,原创千字文第X篇"就会有一种羞愧感,我随性又懒,日更挑战千字文至今没有成功,又想到海哥的目标是读万里书,跑万里路,觉得一个以跑步为乐趣,又有携笔从戎经历的人肯定是意志超群。

于是,向海哥请教如何坚持,海哥回复,"比如跑步,我有科学计划,一般跑1休2,每周2到3次。也有随性的时候,比如日更随心情,写不动了,不想写了,就不写了。”

海哥评价自己既自律又随性,是个矛盾的存在,还常常劝解我,不想写就不写,休息同样重要。听到这里,我觉得向海哥取经,可能取来得就是一本无字经书。坚持的终极奥秘,还需要自己去悟。况且我后来也看了戒烟宝典,感觉这里面爱情的力量不可小视。在我看来,梅姐更富有传奇色彩。

不可否认,海哥还是以自律为主,日日更文千字,常有佳作上榜,现在也是简书签约作者。早起写作,还要工作及其他,其中体验,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海哥的坚持与毅力值得敬佩,但人毕竟是一个多面的存在。海哥实现文学梦的道路上,除了坚持,相信“相信”的力量,还有一点任性。

6月5日,海哥写文公告简村,说自己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6月5日,我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简书钻增持到10万,同步升级为银牌会员!按照简书规则,我目前持钻总权重大约13.2万(包含银牌会员自带24000点加成卡,每日首页、转盘、日更挑战等任务加成卡至少8000点),持钻奖励为9.3%。

用个别资深简友的话来说,这可能是这个权重下的最佳配置,持钻奖励刚好能够抵消银牌年度会员所需费用,原话是‘相当于白当一年银牌会员’。 为什么如此配置资产?也是有事实依据的。考虑到大多数简书初级文友如我一样,还没有推广会员加成,所以我先抛开推广大使资格不讲。单纯从持钻、会员2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看上去真是有理有据,逻辑紧密,但当我看到海哥算得那笔帐,完成此项升级,需要花6600多人民币,不禁头上冒出三条冷汗。

其实,简书里有很多人看好简书钻和简书贝,投资持有的。我个人觉得这就好像买股票,都是因为看好才会投资,至于结果是像之前的大连阿姨躺着都能净赚495万,还是像中石油股票郁闷倒让你怀疑人生,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你答案。

我后来与海哥说起此事,海哥就简单的一句,不想耗费自己对文字的热情,所花点就花点吧。

也许,追梦路上,也要像他一样有种“挥斥方遒”的任性?这毕竟是他选择的路,我也不好说什么,且静观其变,看他如何一路植物大战僵尸。

3

前文说到我与海哥是在齐帆齐老师的写作训练营相识。海哥从第2期开始开始跟随齐老师至今,目前是年度班学员。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财富,为知识付费无可厚非。但每个人所求不同,报班学习目的也不同。我常常猜想海哥为何报班?为变现?为情怀?还是为其他?

海哥曾撰文《写不动无法坚持?试试报班学习成长!兼谈齐帆齐写作班期中小结》,通过三个大点讲述自己在报班学习后的收获。因为我也报班学习,对其感悟也颇为认同,但仅仅如此,好像觉得缺了些什么。

海哥在与我的交流中总是提及“热情”一词。热情两字,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芸芸众生,有几人能自我清晰,遵循热情,大部分人都在生存时间里苦苦挣扎。

我曾读王潇的《五种时间》,大姐提到要主动逾越生存时间,就要像运动员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教练、榜样、指导者。

“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有优秀的教练。教练是熟知你所在行业的法门的那个人。好教练会了解本质和规律,也曾经在这个领域取得过成功,他亲自比过赛,赢过、输过,深谙取胜的关键。”

再看海哥写齐老师。

“她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是齐帆齐写作班最丰厚的资源。”

“同为80后,我仿佛是跟着邻家大姐,学做人,学写作,学傲视苦难,学完善自我。”

如果用运动员形容海哥,那齐帆齐老师就是他为自己找到的优秀的教练。他在老师身上不断发掘优秀的特质,完善计划,刻意练习。

这里敲下重点,计划非常重要。逐梦之路,死磕到底的决心是必要条件,适合自己的计划是最强辅助。

这也是我很欣赏海哥的一个地方,我常常想一出是一出,而海哥一直走在自己选择的轨道上,微小积累、持续改变,像运动员一样进行艰苦卓绝、夜以继日的训练。

4

海哥从2020年4月底在简书写作至今,已写下32.7万字,他的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六类:故事、旧事、游记、读书笔记、个人感悟,还有一些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

我个人读得最多的就是海哥写的故事。他参加“百年奋斗路,书写新风采”征文比赛写的文章《阿力色日:彝乡“顽童”变“兵王”》是当日上榜作品,在写作营的点评课上,也受到老师好评。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阿力色日的传奇故事,就是对这句话另一种层面上的最佳解读,连我这个常常“躺平”的人看了这个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斗志昂扬。

除了这篇之外,有几篇虽然没有上榜,但也非常耐读。就如这篇《故事:孙连长抗洪生死录》,我就读了好几遍。

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当时我还是个幼稚儿童,而且家住小岛,不曾见过洪水。可电视新闻里的画面还是让我震惊,是我第一次直视灾害,也是第一次对军人肃然起敬。

时隔多年,已经很少想起这场灾害,但读到海哥此文,回忆涌上心头,熟悉的旋律也在心中响起“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还有一篇《含苞夭折》,私以为也算一颗“沧海遗珠”。文中,项遇和芬少年相识,少年对少女情愫暗生,并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告白,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马失前蹄。

这是个爱情故事,但又不仅仅是爱情故事。

李欣频老师说“喜欢花的人会去采花,爱花的人会去浇水。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愿意维持对方的本貌,保持对方的自由,会以爱默默地浇水滋养,不会断对方的根,夭折对方的独立,或是企图改变对方。”

好的爱情并非感受爱情本身,而是通过爱情成为自己。据本人说,故事初稿写于十多年前,着实让人惊艳。可惜就像海哥自己所说,白云苍狗,已经是回不去的青春年少,回不去的细腻情怀。

除了故事文,海哥的读书笔记也写得不错。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海哥这个哈姆雷特还是很有自己的风格。

他读《肖复兴散文》,会举例介绍作家立意的高深之处,如阳光的三种用法,花边饺的小心机,也会讲讲自己从作家文中获得的信息,更有结合生活的体会。比如,他写“肖复兴如同烹饪大师,将普通文字排列组合,加入生活体悟和情感作料,呈现给读者一道道丰盛美味的菜肴,总能咀嚼出独特的味道”。

他读《人生海海》,并非简单介绍故事,而是通过书中金句和自己生活经历解读背后故事:我们生来传奇,没有谁能逃脱命运“调戏”,一生总有低谷,潮落有潮起。命运是人生的编剧,人性是永恒的素材,最后归于黄粱一梦不再醒来。

至于其他,总体来说海哥文风偏硬。我曾模仿海哥风格,但没多久就放弃,要让一片“飘过冬天的叶子”成为“丁与卯”,这属于技术性难题。如有好奇者,可以关注一读。

其实,一个人的文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海哥常在文中自称中年人,这一点为我所不喜,因为这顺带把我也说成了中年人,所以我经常让海哥清晰自己还是个年轻人,而海哥总是婉转拒绝。

可细想来,从18岁年少离家,“北漂”16年,卫国16年,常年居无定所,历经诸多挫折,其中滋味,三北浪客,又有几人懂?

我写海哥,初也是因为觉得他存在反差的有趣性,但了解越多,越觉得他不易,步入社会江湖,走过十余载沧桑,还能保持少年赤子之心,也许这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吧。

宇宙浩瀚,我们渺小如微尘,但再小的躯体也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喜有悲。人之一世,到底该如何度过,我毕竟经历尚浅,不好说什么,惟愿历遍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头条号@丁与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