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阳光、内心崩溃,说的是你吗

后厂青年(houchangqingnian)原创

撰文|魏婕

视觉|艾云帆


最近大火的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让无数打工人破防,其中金靖饰演的胡晶晶让很多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表面活泼开朗,脸上永远带着笑意,但内心已经被各种压力压得不堪一击,甚至新衣服被弄脏都会成为情绪崩溃的导火索。

电视剧中,胡晶晶在生日当天从天桥上纵身一跃,三个好朋友带着错愕和心痛,一点点地回溯胡晶晶隐藏在阳光外表下的真实人生。


不知道为什么,人就是会一瞬间失去快乐的能力。看起来觉得不会和抑郁症之间有任何联系的人,也会突然有一天,陷入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感觉生活变得索然无味,怀疑自己没有什么价值,陷入难以控制的悲伤和抑郁,不能自拔。


从本周开始,后厂青年联合果麦文化推出「周末荐书」特别栏目,抚平职场人一周的疲惫,做年轻人的心灵充电桩。


第一期,队长想给大家推荐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者、资深心理咨询师。在英国,它是一本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书。人们通过这本书接触到了心理学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术语,迈出了自我认识的第一步,获得了进一步行动的力量。


职场要求你做不带情绪、无情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人,周末,我们只想让你多爱自己一点,别再忽视自己的情绪,直面自己的悲伤和痛苦,然后找到与生活和解的力量。




或许你也有一个像胡晶晶这样的朋友:ta像开心果一样,总能活跃气氛,对朋友两肋插刀、有求必应。


然而,你不会想到,在ta阳光的外表下,内心充满了难以排遣的痛苦。没有人知道,为了维持这样的笑容,他们耗尽了多少力气。


当他们的抑郁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你才会发觉:啊,怎么会?Ta一点都不像会抑郁的人啊!


比如日本演员三浦春马,笑起来干净又阳光,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被发现在家中的衣柜自缢身亡,结束了30岁的生命。其实,三浦春马在去世的2年前就开始酗酒,在平时使用的笔记本上,他早就写下了“好想死”。


图源/脉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中国现有抑郁症患者达9000万,人数还在快速增长中。


心理学家安德鲁·所罗门说过,“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抑郁的人常常难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嘴上说着 I'm fine,其实内心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图源/脉脉


在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蛤蟆先生身上,能看到抑郁症的标准症状——


热情时尚、爱玩爱闹的他,突然开始经常失眠,懒得打扮,成天窝在自家的沙发上,就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渐渐失去了力气,生活像黑白相片般惨淡。




蛤蟆先生第一次去做心理咨询时,咨询师问他:“今天你感觉怎么样?”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挺好的,谢谢你。”在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教他这样回答,但这样的回复其实不代表任何真实的想法。


咨询师继续问道,“我再问一次,你现在真实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蛤蟆先生开始感觉到不自在,他问:“你说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意思?”


和蛤蟆先生一样,很多职场人已经习惯了用得体的回答伪装自己,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情绪。职场成功学管这项技能叫“情绪管理”,管这种“表里不一”的隐忍叫“职业范儿”。


但实际上,这种对于情绪的“刻意忽视”会在某一天反噬你。可能在某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你一步步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像一只皮球慢慢泄了气。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帮助蛤蟆先生打破了他关于自我的种种假象——


当蛤蟆习惯性地说“我很好”的时候,咨询师追问蛤蟆的真实感受,直到蛤蟆承认“我抑郁了”,疗愈才真正开始。因为这意味着他不再逃避对自我的认知,不再无视自己的情绪。


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错待他、让他不快乐的时候,咨询师为他点破了最大的谎言: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


咨询师对他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看清这一点,才能逃脱我们给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无期徒刑。


认识自我的过程是痛苦的,在咨询过程中,蛤蟆好多次都差点崩溃,他说:“讨论了这么久,结果就是,我发现自己大半辈子都很愚蠢?”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哪怕再痛苦,他也不愿意就此停下来。




在职场万花筒脉脉上面,每天都有人记录自己的心情。浏览他们的发言发现,职场人快乐的来源是相似的,不快乐的理由多种多样。


有人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厂,却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惶惶不可终日;有人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好的工作待遇,但就是高兴不起来;有人因为无法融入团队,心态越来越差......


图源/脉脉


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亲临心理咨询的现场,旁观一个抑郁的人如何找回快乐和希望。


旁观了蛤蟆先生10次心理咨询过程的队长,为大家提炼出了找回快乐的关键词:


a. 与自己的情绪做联结


从一开始的否认、掩饰,到情绪爆发、哭着对咨询师说出对自我的质疑,蛤蟆先生迈出了自我治愈的第一步:正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


否认情绪,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残缺。


b.回溯并梳理过往的人生,找到不快乐的根源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大致相似:在童年时期学习和建立与人相处的“模式”,又在青春期尝试“选择”并不断探索自己。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每个人都是带着过往的收获和缺憾在成长。


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和经历的情感体验会塑造后来的自己,自己在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也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通过这个领悟,咨询师教会蛤蟆:每个人的人生虽然看起来不同,但是当你知道其成因及规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


你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探索缺失的部分,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


c.摆脱过往经历的束缚,重获心灵自由


很多人只是披着成年人外衣、内心脆弱迷茫的孩子——内心存在着一个无助的、渴求爱的“儿童自我状态”,还存在着一个严厉批评自己、让自己始终得不到肯定的“父母自我状态”。


只有打破童年情绪的围困,用理性的方式面对当下,活出“成人自我状态”,才算是真正长大成人。


原生家庭的缺憾、父母无意的伤害、童年不愉快的经历的确会影响你的人生,你可以一路责怪环境、父母或是别人,但你也可以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这本书的最后,蛤蟆在和煦的夜风中骑车飞驰在乡间的路上,一路大声唱着歌。此时此刻的他,是一只战胜了悲伤,或者说战胜了自己的蛤蟆,也是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一个努力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人的成长注定是一场战斗,走出童年的“阴影”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读完这本书的你,重获直面人生的勇气,掌握快乐生活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