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青天揽明月」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什么情感…
“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仰望星空时,宇宙成为了征途的方向。但无论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还是“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苍茫,都只停留在想象;不过有这样一群人,让灿烂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甚至,他们走得比梦还远。
从当年看着东方红卫星升空梦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讲台成就一代名师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线的“星河船长”;周建平的人生经历传奇又精彩,但他本人却谦逊而笃定,在《朗读者》的舞台上,他讲述了自己陪伴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旅程,但他的梦想始终未变:征途是浩瀚宇宙的周建平,只希望在星辰大海里走得更远。
从三尺讲台,走向航天一线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湘西望城山村的一位少年,抬头望天,夜空很亮,满天都是亮星星,他却执着地看着星空,寻找那颗泛红的卫星。周建平说,这是他和航天的结缘,当时他13岁。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举行,博士毕业仅两年的周建平作为学校代表与会。当时,俄罗斯和美国都已经发射空间站,多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也在探讨中,但其中没有中国的身影。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够飞天。
论证里争论很多,周建平也获益良多。“整个过程,体现了我们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回想起论证的过程,周建平感慨自己求是的航天精神就此打下,“航天事业这么多年,我们永远都是在提问题,讨论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当时的周建平,觉得论证只是一个短暂的工作,他还没有想到,自己未来会真正介入到载人航天事业中。
1999年,周建平调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个多月后就随试验队专列进场,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
接到邀请时,周建平心中虽有犹豫,但决定却做得很轻松:离开三尺讲台,北上,成为一名航天人。
《朗读者》舞台上,周建平说自己很少设计人生,每一件事情他都会专注努力去做,但人生选择并没太多设计;42岁的周建平,被称为是国防科大的年轻“老”教授,多年的历练让他桃李满天下,科研、生活、事业扎根长沙;但他却选择了北上。
周建平说自己并不清楚能干什么,也明白前面的挑战有多大,但儿时仰望星空的感动,却唤醒了他,“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让我来,我就来。”
重拾儿时梦想的周建平,勇敢却并不莽撞。从大学教授转型航天人,并没有花费周建平太久,神舟一号的发射,周建平边摸索边学习,任务做完,他已成为彻底的航天人。
他说,能够短时间转型,得益于自己多年的专注,在和不同领域的专家沟通学习时,周建平如饥似渴,他如同一块海绵,吸取各个专业的科学知识。很快,他便融入到航天体系中,进入到核心。
2006年,加入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7年后,周建平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神舟七号的发射。神舟七号承载多个实验项目,其中就包括航天员出舱行走。
他所见证的中国航天蓝图背后,是航天人对标准的坚持
人类在天空中的每一小步,都是航天技术重大进步的结晶。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载人航天都是充满风险的。压力重大、如履薄冰,每一次都在挑战不可能。但这些,却都是周建平所面对的日常。
周建平说,航天体系的复杂,主要在于,在飞行过程中,没有任何的纠错时间,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导致灾难。
1996年,法国阿丽亚娜火箭因为发动机接口长了半毫米而发射失败;
2003年,哥伦比亚号因为泡沫碎片脱落空中解体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
……
未知的风险,周建平和中国航天人们,用百倍的细心来对待。周建平说,中国航天至今都坚守着“绝不带问题上天”的原则,用尽一切办法提高可靠性。
神舟三号的经历,让周建平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的进场测试,整个系统没有问题,但只有一个外三五插头的点不导通,和冗余设计导通。尽管这在理论上,依然可以顺利飞行,但实验后,航天人们还是撤场,重新研发插头。因此神舟三号发射推迟了三个月,上面的插头和插通全部更换。
周建平说,当时还是有些人不太理解这份坚持;但周建平却觉得,质量标准的坚持远比空洞的口号有意义得多。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标准、坚持理念。
这份坚持,也被带入到神舟七号的发射中。周建平介绍说,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里很重要的技术,也是保证空间站水平的支撑。但在当时,航天员的舱外服,却让周建平犯了难。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走着自主创新、独立自主的道路;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步入世界领先地位,也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和精工行业的发展。但出舱航天服,中国缺乏相关经验。时间紧任务重,当时的神舟七号,已经预定了俄罗斯的舱外服出舱。
但周建平却带着队伍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下定决心,让中国人穿着中国人的舱外服,完成中国的首次出舱。
三年的时间,周建平召集了各行各业的专家来进行设计。舱外服很复杂,硬邦邦的密封铝合金结构里是充气的服装,有限的空间里还要保证生命、通信以及有效工作等多个机能,周建平说,设计的难度很大,但最终顺利完成。
按照工期,工艺成熟的俄罗斯需要花费两年来制造舱外服,但中国从零开始,花费三年就达成。周建平说,这份决心,完成了空间站出舱技术的重大突破。当翟志刚出舱时,穿着写有“飞天”二字的中国制造舱外服出舱时,在北京总控制室的周建平,平静的外表下早已是心潮澎湃。
迈向星辰大海,他用献给太空的朗读,拉开新的征途
“飞天”这个名字,是航天人们共同的希望。周建平介绍说,名字征集了很久,但这个名字出现后,大家都一致拥护。“飞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个梦想。我们的航天员穿着飞天出舱,不正是飞天梦圆吗?”
翟志刚的历史瞬间,并不是句点。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已经进入空间站时代。
其中,少不了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身影。
但对周建平而言,探索太空不只是科技的探索和好奇心的满足,更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空间站本身体系复杂,空间建设、运载能力、飞行器设计能力等诸多领域都极具挑战。而在国际空间站即将退休之际,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有现役空间站的国家。
在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背后,却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史: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空间站计划开启时,申请加入的中国,就被主导的美国所拒绝;
2011年,因为莫须有的“间谍事件”,美国甚至出台沃尔夫法案,限制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
……
在不被看好、困难重重下,中国航天人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短短28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
作为28年亲历者的周建平,也是感慨颇多。
在《朗读者》现场,周建平就特别分享了参加国际宇航年会时,欧洲记者和他之间的故事。在赞扬了中国取得的成绩后,欧洲记者很直白地表达了对中国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羡慕。“这条道路,使得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迈向星辰大海的中国航天人,却并不会停下脚步。
周建平介绍,接下来空间站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两年后将有望建成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巡天望远镜也将有望发射,与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实验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秉持着开放合作态度的中国,还将会和更多的国家不断探索宇宙。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行走,从单体飞行到组合稳定运行。28年里,中国航天的成绩,世界有目共睹。
三季里,《朗读者》也一直在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杨利伟、邓清明、王亚平……航天人在《朗读者》上分享飞天梦背后的苦辣酸甜,《朗读者》也在关注着航天事业发展的展翅高飞。
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朗读者》栏目组发起的“献给太空的朗读”活动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神州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考古学家、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等各界嘉宾倾情献声,以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朗读,献给“神十三”航天员乘组,希望可以陪伴他们度过183天的太空时光,这既是《朗读者》的初心所在,也蕴含着一份对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美好祝福。
正如周建平,在朗读卡尔·萨根《宇宙》时所说,“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的期盼。
来源:《朗读者第三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