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庙子坑

孙会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今晨起来,听到了庞龙深情演唱的,这首对家乡引以为豪的流行歌曲,不由得想到了我已离开三十多个春秋的老家--前范集。

前范集村隶属东阿县姚寨镇,是黄河北岸不到十公里的一个平原的小村庄。村中有八个姓氏,几百户人家,这里,平静祥和而又环境优美。我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方水土养育了我健康的成长。

每次回桑梓,多是从村东的路口北行回家。一进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路西侧,近九亩的池塘--庙子坑。

庙子坑历史久远,与村子同龄。水源来自母亲河--黄河。最深处约有4米左右,每年黄河防汛期间,池塘就注满了水,便于灌溉田地、妇女洗衣、浇灌树木……。

夏天一到,这里便成了男人的天地,尤真是我们这些顽皮少年们天然欢娱的乐园。

约上附近的小伙伴,穿着大裤衩,裸背光脚步行四五百米去庙子坑避暑、嬉戏。

到了坑边,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脱掉裤衩,随手一扔,就像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的跳下去,水的表层被太阳晒的热乎乎的,下面却凉爽舒适,我们在水里尽情的打闹、嬉戏,祛除暑热带来的烦躁。

一会儿分组打水仗,一会儿捉迷藏、抓"坏蛋"……,嘻笑打闹声传出好远,惊的捉鱼的麻鸭群不时的嘎嘎大叫。

玩累了、游够了也不肯消停,小孩子仿佛永远却不知道累为何物似的。我们又游到水坑东侧芦苇荡中捉翠鸟,一个个光腚猴子象鬼子进村一样,屏住呼吸、跷腿、捻脚、弯腰趟水小心翼翼的潜入芦苇荡。突然,不知是谁发现了一个翠鸟窝,兴奋的一呼,小伙伴便从四面迅速的围拢了上来,轻轻地拽弯苇子,查看鸟窝,热切希望有只小雏鸟在里边啊!可惜,只看到几根掉落的翠鸟羽毛,一个个感到无比的失望……。听到翠鸟就在附近悦耳的叫,可是就看不到它!哈哈,我们那有它敏捷、轻巧,而且,又会飞呢?

不知道是谁提醒了一句:可别碰上水蛇。这一句可比家长扯耳朵嘱咐管用,没人下命令,吓得小伙伴们立即撤出了芦苇荡。只消得一个夏天,我们就能从旱鸭子,变成了会狗刨的游泳小健将。

经过长期水泡、日晒,只伙伴们也都黑黝黝的壮实了。

麦后秋种时,就用庙子坑里的水浇地,要抽坑了。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两台柴油机不分昼夜地向庙子村前路边的长深沟里抽水,地里的禾苗得到充足的灌溉,丰收有了保障。等坑里的水抽到只有小腿深了,这时看吧,鱼儿缺氧了,纷纷蹦出水面呼吸,阳光照映下,一条条又大、又肥、又亮……

不用敲钟下令集合,各家各户争先恐后的提着水桶、大盆,还有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去抓鱼。

有的用长罩篱戳、有的用小网子兜、还有几人用网撒,大多数爷们是用手直接摸鱼。我爸爸就是摸鱼能手,你看他象插水稻似的,弯腰在浑水里左右前后的搜摸。不一会,双手掐住一条二斤左右的黄河鲤鱼托出水面,然后,拿在右手,用力一掷,抛在离他十米左右,站在岸边等候拾鱼的我的脚边。我兴奋极了,感忙用水桶盛了半桶水,双手抓住在岸上还乱蹦的鱼,放到桶里。蹲下身子还没看够,又听爸爸喊:接着。哇赛!又一条,哈哈哈……

庙子坑里鱼品种很多,有白鲢、草鱼、鲫鱼、泥鳅、鳝鱼……。最好吃的算是鮥䰲了,摸到它也最危险,它的鳍比刀子还锋利,若是一不小心摸上一条这样的鱼,对不起,那手上非"中彩"不可了……

大大小小、各色鲜鱼提回家,奶奶小心的清洗干净,用自己压水井里压上来的甘甜的地下水炖上一大锅,一家人围坐喝汤、吃肉,美美的胜似神仙!因抓获多,还送邻居一些呢!乡村近邻共享这份无污染、上天赐予的美味大餐!

一晃三十多年了,庙子坑也因修路缩小了不少。但是,这段美好记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候梦见,都不由自主地把自已笑醒。

孙会昌,男,现年52岁,原籍:聊城东阿县。现居:济南市平阴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等。

壹点号 尹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