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客的自白(随笔)

——未曾示众的博文

文/刘培华

该文为旧时博客盛行时写于自己博客“鸣丁书屋”的博文,一直未“示众”。近期,整理书稿发现,不忍弃置,现梳理成篇,与大家共飨。

博客创设已近三十年了,但时至今日,不论是我对博客还是博客对我,彼此还真的都有些许陌生了。现如今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百花齐放的公众平台、软件,微信、抖音、快手、视屏,早已基本取代了博客、QQ,且亦不局限于电脑,全部为手机版软件,快捷、方便、简单,功能强大,无所不能。我亦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即使如此,我对博客仍情有独钟,长期“潜水”,时有“冒泡”走进博客“游览”一番。

我是做企业管理工作的,很愧疚的是当年博客兴起时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十分欠缺,一直滞留在点鼠标玩游戏、看新闻、写文章的水平上。当时,年长我两岁的发小、同学王学理给我发了一条手机短信,告知我他以“笑迎夕阳”的网名建立了博客,并嘱我抽暇阅览其日志。而此时我正逢企业破产为谋职而奔波,失业在家待业多日,既然如此,时间的裕如就自不待言了,于是我就一一拜读了学理的博客文章,同时还由此进入网站读到他博友们大量的好“东西”。不进不知道,一进方明了,这里别有洞天!逐渐地,我在这里有了相见恨晚,有了流连忘返,有了恋恋不舍,有了情投意合。我留言告知“笑迎夕阳”我的感受,他劝我也建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正如我意。我从事文字工作大半辈子,即使不码文了也应该有个精神家园,博客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之家吗?学理是个热心人,我们既是发小、同学,又是感情默契的朋友知己。他帮着我申请了博客,并不厌其烦地在电话里指导我如何操作,其现实精神如同他的既往工作为人一样,令我很是感动。当我蹒跚着刚刚步入我的博客的时候,豁然入目的是“笑迎夕阳”对我寄予厚望的“悄悄话”,使我顿生温暖之意。他说:我网名中有“夕阳”二字主要是基于年龄的考虑,绝非颓废,有“笑迎”可资为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时年,我虽未近“黄昏”,凭我的素质和能力,我也不敢奢望“壮心不已”,因出身乡村,钟爱家乡,故,取网名“乡隐居士”,沿用至今,已资写作笔名。

我很高兴地走到博客里去,更深切地期望在那里与大家愉快相处、共同学习。还记得第一次发在博客的留言:“初来乍到,尚请关照。博客小雏,不避见笑。作此自白,冀希调教!窃以为,博客应该是思想者的意志拓荒地,是创新者的精神试验田,当然也是不平者的情感宣泄场。在这里无须矫饰和装扮,自己理性的翅膀可以自由而尽情地舒展和拍张,同时惠及他人和社会也应是博客者永恒的信念追求。正因如此,我在那里学到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启示,结识了更多更好的朋友”。之后,多有博文上传,文友相互交流学习,不亦乐乎。

也正是当年的博客,成就了我如今的文学创作之爱好和理想,一发而不可收,借助日新月异发展的互联网文学公众平台和文学报刊,向着自己的“梦想”笔耕不辍,努力进取!

当时,将该篇博文定名《走进微博的自白》,为记之,不加修改为佳。

乡隐居士

辛丑仲秋写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笔名:乡隐居士,57年生,山东利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利津商业史话》编委,《中国乡村》杂志散文编辑,曾任企业报刊总编8年;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壹点号 乡隐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