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天,有人喊春茶像油一样贵。但是今年一提起这句话就皱眉头。
现在的油价,买油不但不要钱,还倒贴你37.63美元。买茶不要钱,还倒贴你钱?快醒醒!买茶送钱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不但不可能,还想方设法忽悠你买茶。
茶叶不怕买家秀,就怕百万千万还不够
普洱茶春茶,一年30%的产量,撑起了60%的收入,每年春茶,都很火爆。所以,春茶期间,你的朋友圈,一定有晒转账记录的人。
晒个仓库发货的照片,晒个单,卖茶的人都会。但晒得太过分,就容易露馅了。
每天都有转账记录,金额还不小,动不动每天几十万,上百万,足够PK上市公司。
给想买茶的你传递一个信息:我的茶叶销量很好,大家都信任,质量有保障,大家都买了,你怎么还不来买。
现在,整个普洱茶市场都是供过于求,产能严重饱和,对于茶商来说,茶难卖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共识。
乍看朋友圈动辄几十万的转账记录,真让人羡慕,多想虚心向这些卖茶高手学习。
但得到的答复通常是:我卖茶嘛,靠的是良心,我们家有茶山,一手货源,以真心换真心,慢慢积累,才有了现在。
找度娘问了问,普洱茶行业虽然有上千家企业,但资产过十亿的,屈指可数。而朋友圈,一个平平无奇的茶老板,自己单干,或者带两三个人,还不是李佳琦式的带货大佬,竟然创造了堪比上市公司的收益。
这当然有猫腻!
朋友圈作秀,一颗为了让人买茶的良苦用心,不是现实的客户交易,而是手动伪造出来的。是不是突然想起了PS,这货操作起来太麻烦,有专门制造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的聊天软件。
跟客户聊天的语言自己想,头像昵称自己设,转账金额随便填,跟“客户”聊天,全靠自己编,把从众心理跟卖茶结合得淋漓尽致。这是不是很有趣?
看了对方转账记录买了茶,非要扛着40米长的大刀,跟卖家在冰岛之巅来一场决战,倒是大可不必。只要喜欢茶叶本身,价格自己也能接受,一笑而过就行了。
伪造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可以一笑而过,更神奇的操作,怕就笑不出来了。
抱着茶树拍个照,今年的古树要不要
昨天喝茶的时候,有个朋友说:他把朋友圈那个喜欢抱着百年古树拍照的美女拉黑了。
看她的朋友圈,那绝对是站在普洱茶顶端的江湖人士,半个月前,还在勐海老班章村看着没发芽的茶王树感叹:为保护古树茶,今年不收老班章古树了。
随后,一个销魂的站姿,远远凝望着老班章茶王树,给人一种:明天春茶,班章树下,不见不散的感觉。
一个星期后,这位美女跑到冰岛老寨,朋友圈变成了视频,踩着冰岛老寨茶园的阶梯,一步一步往上走,路过赵老板家的冰岛茶王树,脚步略显优雅,虔诚地望了一眼。
本想抱着拍一张,无奈有栅栏,而且那棵树名气太大,早被人预定了。继续往前走,几十米之外,抓住传说中的冰岛茶后旁边的一棵古树,站在地板上,双腿斜跨,拈花指法,手夹一个鲜叶,说:这棵300年古树,今年被我们包了。视频定格于那一秒。
三天之后,美女的朋友圈出现传说中的冰岛古树,还是单株,条索那个黑,令人望茶兴叹,美女配文:为保护古树茶,我们家承包的单株,只做了2公斤古树,50克起卖。
吃瓜群众手动点赞,剁手下单,某人花了2000块钱买了100克,想尝尝传说中的冰岛老寨古树单株,看着一条来自勐库的快递信息,这位朋友满怀期待地坐等古树茶上门。
虔诚地泡一壶,结果扎心了。传说中的冰糖甜、兰花香呢?说好的毫无涩感、水路细腻呢?说好的汤感饱满呢?怎么四泡之后就没味道了。
这位朋友马上找美女理论,谁知得到的回复是:我这个茶就是冰岛古树啊!是你不会泡吧!大哥!
每年的茶山行,都有人辗转各地,专门拍照,拍照本是没有错的,但抱着古树茶拍了照,自己又不收茶。做了几十块一斤的台地茶,还要说成是古树,并且还抛出“证据”,跟古树茶的合影。
这种行为,骗人也就算了,还成了普洱茶行业的负担,赤裸裸的加重古树茶的山头信任危机啊!
大师弟子满山走,感恩师傅有木有
这几年,茶行业的大师已经不受欢迎了,但大师的弟子却越来越多。
如果你喜欢茶,加了一些卖茶的人,就会发现,朋友圈总有那么一位或几位大师,以及大师的弟子,至于这些大师,是国家认可的,还是自封的,请看着朋友圈的茶叶细品。
今年疫情影响,去茶山的人少了很多,但这不影响“大师”和弟子们的表演。
大师,素衣道袍,不食人间烟火的装扮,最好再剃个头,看上去颇有一副世外高人模样,其弟子,十有八九是20出头的小姐姐。
大师上山,鲜叶自然不会亲自采,技术含量低的摊晾,大师也无暇顾及。
但大师一定会炒茶,大师的弟子一定会拍个视频,发在朋友圈:某某大师(父),曾修行于某某寺院。少林寺名声太大了,昆明的昙华寺似乎知名度不够,找个省外稍有名气寺院,摆上大师与年老的宗教人士的合照。
随后,大师亲自炒茶,弟子在朋友圈呐喊:师父亲自炒的茶,今年只有半斤,先到先得,手慢无……
只是,把“大师炒茶”的视频点开一看,额。。。怎么有种大师在用茶叶练铁砂掌的既视感!!!
卖茶这件事,本来是合理合法的,没人卖茶,省外的老茶鬼想喝杯普洱茶都没办法,不远万里来到茶山,成本也太大了。
普通人卖茶是,以真换真,陪着茶客一遍一遍试茶。但大师及弟子卖茶,高高在上,站在稀缺、甚至信仰的高度,收割一帮信徒,然后,信徒们乞求大师卖点茶。大师喝茶水平不怎样,但脾气一定很大,不买,或者令大师稍有不快,就得靠边站。
至于大师的茶叶质量,君不见,那是201x年的春天,某大师做了五百公斤曼松古树!
这两年,卖茶的大师多了,大师这称呼,也越来越不受待见。现在,大家都反感大师,却都喜欢匠人这称呼。
进入茶行业,需要领路人,一直能怀一颗感恩的心,难能可贵。但是,如果打着感恩的旗号,站在高高的茶山上,年纪轻轻的中年茶叶大师,和为“大师”摇旗呐喊的弟子一唱一和,以俯视众生的态度忽悠人买茶,想想兢兢业业做了一辈子茶的老匠人,摸摸自己的良心,还能不能愉快喝茶了。
写在最后:
茶行业,从茶园到茶杯,有很多套路。在茶山,能对你的鲜叶动手脚。买茶的时候,从来不会少一出好戏。喝茶的时候,更是精彩一幕接一幕,号称认识大师的,觉得自己的人生与茶完美匹配,不懂茶就不配喝茶的。
整个茶行业,精彩至极,也十分有趣。对这些套路,有的该较真,有的可以一笑而过。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茶的一颗真心。
制茶,是秉承一颗匠人的心,做好每一锅茶,给消费者更好的味觉享受;卖茶,是为了做好中间的传播者,不欺不骗,少耍点套路,多用点真心;
喝茶,是因为茶比水更有味道,因为茶是最健康的饮料,更是因为自己喜欢茶。喝茶,要随性、舒服,只图个生活的自在。
如此,便好!
来源:网茶会习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