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朋友圈说说老公生日的朋友圈说说
资料来源:学习军团中国军号作者:记者李蕾通讯员浦泽洪谢成宇。
穿梭新西藏线,暴风雪一中山。
耸峙的雪山、荒凉的戈壁、令人窒息的高原反应……这一切对行走天路的军人来说都是考验;而一杯热茶、一盘饺子、一声问候,都足以抚慰“天路旅人”那一颗疲惫的心。奔走天路,温暖便是这般不期而遇。上世纪70年代,新疆军区某旅官兵进驻新藏线,在保障高原部队通信畅通的同时,敞开怀抱“开门迎客”,为沿途过往军人洗尽尘埃、送上温暖。在许多战友心中,一座座守候在群山之间的机务站就像天路上的“驿站”,是高原军人永远温暖的“家”。
天路遥远,边关有家。“无论多晚,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为你照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千里新藏线“第一站”——新疆军区某机务站,走近机务官兵和他们营造的这个“家”,聆听他们关于“坚守”的故事。
——编者
★温暖。
天路“驿站”,高原军人永远的“家”——
风雪征途,愿为你守候温暖四季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蒲杰鸿 谢成宇
★晚饭后,童伟强和军犬的闲适时光。
1
风雪天路,总有一个地方给你送来温暖
★天路上的“家”。
“风雪天路,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歇脚,给你送来温暖。”这是从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毕业,来到南疆军区某团任副连长的宋琢听过最有诗意的一句话。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常年行走高原的汽车兵。从副驾驶座位上望去,在窗外苍茫景致映衬下,老兵说话时眼中绽放的柔光,让宋琢难以忘记。
老兵还说,天路上的“驿站”是高原军人永远的“家”。
从叶城新藏线“零公里”出发,目的地是海拔4500多米的驻训地——宋琢第一次上高原驻训,眼前的新藏线仿佛延伸到天地交汇处。
正值端午节,车过阿卡孜达坂,宋琢心海泛起波澜。他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大连老家探亲,此刻只能默默望着远方,任凭那些温馨记忆一帧帧在脑海浮现。
每逢节日,团圆是出门在外军人心中不变的期盼。小时候过端午节,宋琢会跟父母一起回姥姥家,等待一家三口的总是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还有姥姥亲手包的红枣粽子。
如今置身遥远边关,那一缕粽香仍是宋琢心心念念家的味道。这一刻,他还不知道,在15公里外的一座营盘——南疆军区某机务站,驻守那里的战友正忙得热火朝天,为宋琢和战友的到来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
“这是高原军人踏上天路征程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吃得热乎。我们还包了粽子,吃上粽子就不想家啦。”一大早,炊事员、中士童伟强就带人在炊事间忙活,别看他们包的粽子品相没那么精致,透出的香甜滋味却是那样沁人心脾。
根据童伟强以往的经验,粽子、饺子、汤圆……每一种节日美食都能让往返天路的战友吃在嘴里、暖在心间。
童伟强记得,他的“高原第一餐”也是在这个机务站吃的。
那是一个初冬,舟车劳顿的他们被迎进大门,餐桌上腾起雾气,一股面香扑鼻而来;吃完香喷喷的面条,大家意犹未尽地端起碗把面汤一饮而尽……一股暖流从里到外蔓延开来,他觉得,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冒着热气。
翌年,童伟强成为机务站光缆维护专业骨干。参与铺设光缆,他带头跳冰河、爬冰川;拉钢绞线,他埋头走在最吃劲的排头……
2020年,新藏线某路段线路调整架设,已是班长的童伟强爬上12米高的线杆,突然一阵眩晕,从杆上跌落。要不是拴在腰上的一根安全绳,他可能就没命了。
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看到身边战友关切的神情,童伟强的热泪夺眶而出。
“人应该懂得感恩,一切磨砺都是生命的馈赠。”那次以后,童伟强更加珍惜守在高原的日子,他觉得守在这里,人生更有价值。他常对新兵说,生命贵在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2
每次看到战友满足的笑容,我们心里就更加满足
★擦拭太阳能电池组。
命运,仿佛与童伟强开了一个玩笑。那次受伤,他被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这意味着,他不得不告别那条守护多年的光缆线。
得到这个确切消息的夜晚,童伟强彻夜无眠。“一个技术兵不能巡线,我还能为站里做点啥?”想着以后的军旅路,他有自责、也有担忧。
指导员李成放心不下这位性格执拗的老兵,几次找童伟强谈心。他说,机务站专业多,你可以考虑转岗,学习一门新专业。
不经历阵痛,怎获得新生。指导员的鼓励仿若一剂良药,治愈了童伟强的“心病”。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那半年,童伟强做出了一个决定,继续留在机务站,保障往返天路的高原官兵。
当年底,司务长即将退伍离队。临走前,这位老兵敲开了童伟强的宿舍门:“我左思右想,司务长这个重担,还得交给你!”
就这样,在得到站领导支持后,童伟强“摇身一变”成了司务长。
岗位平凡、工作琐碎,但平凡不代表平淡,琐碎不代表简单,保障岗位也是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站里每件事都和战友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开始学习如何“精打细算”、当好连队的“大管家”。
一次,恰逢高原驻训部队下山返营,每天餐食保障任务成倍增加。披星戴月起床,从早忙到晚,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对童伟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每次看到战友满足的笑容,我们心里就更加满足。自己的付出能为翻山越岭的战友洗去一路风尘,这种付出就是幸福。”童伟强这样理解他的新岗位。
吃完午饭,已是下午3点多。第一次上高原的宋琢,被安排到房间休息。童伟强带上几个战士,拎着暖水瓶,挨个房间送热茶。
信号满格,宋琢给父母打通视频电话,报个平安。他想让家人知道,自己第一次在高原过节,“吃上战友亲手包的粽子,喝上战友准备的热茶!”
温暖在电波中传递,也汇入官兵心底。往返高原的官兵鲜少知道机务站战友姓甚名谁。他们更不会看到,战友们笑容背后,是他们不为人知的艰辛。
回到宿舍,下士蓝鸿杰从抽屉中拿出冻疮膏,交替涂在双手的冻疮伤口上。作为炊事班班长,双手每天都要和刺骨冰水“打交道”,因此也就有了整个冬天不能愈合的冻疮。战士们习惯将这些冻疮称之为:“蓝班长的勋章”。
其实守在这里的兵,人人都值得拥有一枚闪光的“勋章”。
为了保证制氧机正常运转,每到冬天,列兵刘旺弟都要和战友轮流守在发电机前,伴着电机轰鸣声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为了给战友准备早餐,中士储著江一年到头坚持提前2小时起床,伴着星光洗菜、迎着晨曦炒菜,他说,愿意一直守在“喀喇昆仑时间”,守候天路上的温暖。
有人问,机务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兵站,路过这里的高原军人为何把这里定义成一个家?“因为机务官兵把这里建成了家、守成了家,官兵路过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李成说。
3
吃了从未吃过的苦,却也追到了生命中的光
★蓝鸿杰在阳光大棚照看他栽种的花。
在机务站当兵,有人这样总结收获:吃了从未吃过的苦,却也追到了生命中的光。
上高原之前,蓝鸿杰已拿到了大专文凭。商海闯荡之后,他依旧放不下心中的梦想,决定从军报国。
圆梦之路,从不是一马平川。现实与梦想之间还差了一个海拔数值。
“没想到来了西陲边关,没想到上了昆仑高原,没想到来了机务站……”这个曾走南闯北的小伙子,一时间觉得前途黯淡无光。
去年冬季的一天,车队在机务站门口缓缓停下,新疆军区某团官兵一脸焦急地抬着“趴窝”的通信装备,向机务站官兵求援。
“你去试试吧!”在技术骨干、一级上士王涛的鼓励下,蓝鸿杰轻轻拧下螺丝,细细排查故障……最终通信装备成功运转,战友们的脸上挂满笑容。
目送车队重新出发,渐渐消失在天路尽头。这次“一显身手”,让蓝鸿杰紧闭的心房,投射进一丝亮光,也让他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他在心里默默说:“逐光而行,坚持下去。”
如今,这种坚持,感染和带动着更多人的坚持。而那束光,也成了一群人心中照亮夜空的璀璨星辰。
二级上士鹿武亮清晰地记得,来到机务站之初心头笼罩的阴霾。
坐了5个小时汽车,他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浑身散架——走下汽车的那一刻,他只想赶紧离开这个连氧气都吸不饱的地方。
来年退伍季,鹿武亮的“师傅”孙贤明,胸前戴上了大红花。站在老兵队伍中,孙贤明目光转来转去,最终聚焦到鹿武亮身上。临别时刻,他将一本随身记录16年的光缆维修手册,“托付”给一手带出来的“徒弟”鹿武亮。
鹿武亮脑海里不禁浮现起那年夏天跟随“师傅”孙贤明到高原维修光缆时的一幕,想起他们站在冰河中接续光缆,差点因突发泥石流永远留在高原上……
孙贤明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这本手册就是我的命,现在我把我的这条‘命’交在你手上。”
鹿武亮也紧紧握住“师傅”的手,他知道,没有啥比这份“嘱托”更朴实、更真挚!
★鹿武亮在维修架线。
因为懂得,所以坚守。鹿武亮在机务站守了下来。他的妻子王莹原本就职于北京一家中医院,两人结婚后,这位军嫂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辞去工作,到边关陪伴丈夫。
2020年王莹怀孕了,不得不回到河北老家待产。夫妻俩的宝贝女儿出生时,鹿武亮还在高原执行任务。
电话中,王莹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初为人父的鹿武亮含泪给女儿起了一个深情的名字:“鹿念可”,意思是“思念最可爱的人”。
4
只要心中有方向,一切跋涉都有了坚持的意义
今年春节,某团副团长郭兴春带队抵达机务站。一下车,他就钻进营房前的杨树林,在树下驻足良久。
这片树林中的一棵,是郭兴春刚到机务站时栽种的“拴心树”。10余年岁月流转,这位老兵没想到,树扎了根,他的心再也离不开这片土地。
47年前那个冬天,机务站首任连长牛生福带兵进驻这里。那时,这里还是一片乱石滩。
建房、修路,大家在河床边平整土地。翌年5月,气温回暖,他们从30公里外的村庄剪下杨树枝,精心栽入土壤中。又过了一年,羸弱的小苗抽出鲜亮的嫩芽儿,大家高兴地连蹦带跳。
播下的是希望,扎根的是坚守,绿色从此在这里歇脚,也在这里扎根。更多变化如春风吹绿了这片高原,改变着机务站的模样。
2017年冬天,时任连长焦昆白天带着官兵切钢材、焊铁架,晚上用铅笔一笔一画地勾勒营门标识的图纸。寒铁握在手上,内心却火热如炬。15天后,一个醒目的机务站标识拔地而起。
再后来,机务站硬件设施越建越好:宽敞明亮的第五代营房、接入国家电网的长明电、蔬菜大棚让绿色常在、4G信号无限沟通……昔日荒凉的机务站,有了更多欢笑、更多故事、更多生机。
2018年秋季,机务站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几位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兵。布满现代化厨具的厨房里,老兵王鹤兵看见餐盘旁放置的一把用了几十年的黑铁饭勺,不禁感慨万千。
当年老兵们肩负光缆铺设任务:晚上挖坑栽杆,白天拉线挂缆……征服恶劣环境,克服身体不适,老兵们用顽强毅力在高原上架起一条信息大动脉。
老兵的精神血脉,如今在新时代机务兵身上流淌。今年3月,又一批新兵抵达机务站。欢迎仪式上,李成向新战友讲起老兵昔日的奋斗故事:一级上士易磊深夜冒雪抢修光缆,累倒在雪中;老兵邓先明克服人手紧缺困难,连续值班14天……
那天,新兵们听得热泪盈眶,李成也流着泪说:“记住出发时的初心,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这一路上再苦再险,只要心中有方向,一切跋涉都有了坚持的意义。”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