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开忠

年岁月如流。

一晃 50 年过去了,想起我当业余通讯员的生活,真是酸甜苦辣,感慨万千。

1969 年,我参军后就给报纸业余写稿。在连队当修理工,工作忙,有时屁股一天沾不上板凳。但是我觉得,无论怎样忙,写稿的时间总是有的。电视、电影几乎和我“绝交”了,大多数星期天和节假日都用在了写作上。早上刷牙,一边拿牙刷,一边想问题,牙刷送到嘴里忽然发现忘了挤牙膏;上街买东西,边走边想连队的好人好事,到了商店柜台前,竟然记不起要买什么东西;有的晚上,连队统一熄灯以后,战友们都已入睡,我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爬格子”;有时夜里,我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写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直到东方发白……

写作的品种门类众多,体裁繁杂,我像练习打枪一样,首先寻找最容易的一个目标。开始,我的目标就是消息。因为我对报纸上的文章有一种神秘感,总觉得那是了不起的人写出来的。消息不长,尤其军队报纸上的那些消息,都像“豆腐块”似的,很短小。我当时想,能在军内报纸上“碰” 着一篇“豆腐块”,也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这个看法错了。消息虽短,却并不那么好写。因为它短,就需要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过硬的事迹材料、高超的概括手法和生动简洁的笔调。对这些,我全然不知。一支步枪,7 斤多重,举起来射击,我常常打中 10 环。而一支钢笔,一两重都不到,握起来写稿却是那样艰难,半年中写了 30 多篇稿件,“1 环” 都没有“打中”。

失败,使我感到灰心。连队指导员拍着肩膀对我说:“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干什么事情光有热情不行,还要找找窍门。你几种武器的射击成绩不都是优秀吗?打枪找到窍门能打好,写稿也是这样,只要找到窍门也是能够写好的。”

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啊,我之所以打枪打得好,首先是我了解枪,知道各种枪的构造、原理、性能和射击方法是什么。学写消息同学习打枪的道理一样,不仅要认识消息,而且还要懂得各种消息的“构造”“原理”和“性能”,并知道它们的基本写作方法才行。可这些,我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啊!当时,我们部队驻地在北京周口店。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一个星期日,我天没亮就请假到 100 里外的《铁道兵》报社,向一位给我写过两封退稿信的编辑请教。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对我提出的关于消息的各种问题,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对他所讲的,我像小学生第一次听老师讲课那样,感到十分新奇,一条一条地认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求师之后,便是实践。我的基础太差,就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在崎岖的山路上艰地爬行,碰壁,绕过去,再碰壁,再绕过去……

真没想到,一年以后,几百个日日夜夜过去,我终于能够 “站立”起来了,竟然在《解放军报》《铁道兵》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刊播了五六篇文章与报道。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责任编辑:梦醒

编发: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