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张忠朋友圈过得不好。

朋友圈中发送最多的,

就是要贤惠妻子。

2019年 11月23日:

看婆婆媳妇多好,你能做到吗?

2019年6月15日:

看看这婆婆媳妇多好。

2018年10月28日,

媳妇给婆婆修脚,多好的媳妇啊。

……

简单的话语,

配着一位女士在给一位老婆婆专心修脚的照片。

照片里的人物分别是张忠义的爱人丁桂云和母亲韩云女。每看到他的朋友圈,丁桂云就嗔怪地说:“真讨厌,都是应该做的,你就要乱发。”

“老玩童”与“灰媳妇”

滨河新区一处民宅里,83岁的韩云女送该回家的儿子儿媳到门口。每个周六,儿子儿媳都要来一次,帮她洗衣做饭打扫,聊天打趣,这一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
“关门哇。”儿子说。
丁桂云走在后面, 见老人还站在门口,回手捧了捧婆婆的脸,说“老玩童,锁好门,当心晚上老汉汉来把你带走的。”
“你个灰媳妇。”老人佯装抬手打人,三个齐声大笑。
这样的场景,时时出现。
83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牙口也好,腿脚灵便,笑口常开。说起健康长寿秘方,老人说:“有个好媳妇,心情好,身体就好。”
丁桂云今年57岁了,企业退休后,还在打着一份打扫卫生的工。再累,两件事是雷打不动的:每晚和婆婆通话,每周和婆婆吃饭。
有时晚上事多,打电话晚了,婆婆就先打过去电话:“你咋还不给我打电话?我就先给你打了。”“我正要给你打呀,你手快就先打过来了。”两人开着玩笑,拉些家常,“你晚上吃甚了?”“你今天忙不忙?” 其实,每天重复的家常几无新意,但简单的家常却让电话两端的婆媳两人都睡得安稳。
婆婆说:“我遇上了个好媳妇。”媳妇说:“我遇上了好婆婆。”

为一个高低柜生气

现在婆媳都说:”我们处得像亲母女。“但当年,两人的关系却有点紧张。丁桂云说:“刚结婚那会儿,因为一个高低柜我也跟老人闹过意见。”
张忠义与丁桂云属于闪婚,认识一个月订婚,三个月后就结婚。婚前婆婆许诺的高低柜却没了踪影,丁桂云心里不畅快,跟婆婆生气,跟张忠义嘀咕。
后来,丁桂云的父亲责备了她:“她一个寡妇老人带大几个孩子多不容易,她要是有,肯定不吝惜给你。你好好过日子,我给我做,补偿你。” 父亲拿出了家里存下的木料,张忠义给打下手,翁婿两人合作做了一套高低柜。
父亲的话让丁桂云一下子想开了。“婆婆虽然没有给我高低柜,但平日里有点好吃好喝的都给我留着,有活儿也抢着干。成一家人,他的老人也是我的老人。我该好好孝敬才对。”
后来,工作调动,他们夫妻俩从石拐区来到了市区,几年后,条件好转后,他们把老人接到家里同住,一住就是十三四年。其间,婆媳再没红过脸。
2012年,婆婆在石拐矿区的老房子拆迁,政策补贴安置在滨河新区。他们让婆婆住进了新房。”我住的是九原区的土二楼,自己烧暖气,总是温度不高,婆婆有点受冷冻,冬天住新楼房,暖和。夏天再把她接回去,我的小院里有花有草,空气也好。”张忠义有一个残疾女儿,婆婆住新楼时,带走了女儿,老人说:“这是我的一个伴儿。”其实,丁桂云知道,这是婆婆在替他们分担。

相处之道:将心比心

婆婆说她把儿媳当亲闺女看:“我也当过媳妇,我受过的苦不让她受。”
韩云女是陕西府谷人,童养媳婚姻。“14岁就结婚了,其实一辈子没办过结婚证。当年,婆家给了十多个大洋,就把我领走了。”到婆家后,她负责给一大家子8口人做饭。“早上6点就起来做饭,个子矮,够不到锅,就踩个板凳,或者蹲在灶台上。”除了做饭,她还得拔草挖菜喂养两头猪、一头牛、十二只羊。从早忙到晚,到晚上,常常累得“囫囵身子就睡着了”。有时,也会睡过头。“误了做饭,我就惩罚自己一天不吃饭。”
后来,丈夫工作来到包头下矿,几年后,她领着两个孩子徒步七天走来包头,路上,饿死了一个儿子。
丈夫41岁那年矿上发生事故,丈夫舍命救出工友后自己被埋。34岁的韩云女自此成了寡妇,当时,三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6岁,生活虽苦,但她再未婚嫁。
婆婆的这些经历,每每让丁桂云感动与敬佩,“一个女人带大三个孩子,分别给娶聘,实在不容易。” 这份理解与感动,也让婆媳“处得像母女。”
说起相处之道,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说了一个词:“不取心。”
不取心,在当地话里就是“不见外,不计较”的意思。
四五年前,婆婆自己剪指甲困难了,就说:“你给我剪哇。”丁桂云当即就自然地把婆婆的脚放在怀里,认真地修剪起来。婆婆没觉得不好意思,“就感觉她是我的闺女。”丁桂云也没觉得有什么,“就觉得她就是我的妈妈。”
小家幸福,大家和谐。老人70岁起,张忠义兄妹几人开始轮流给过生日。过年,都不到外面吃饭,大家都在老人家里聚餐。每天,无论电话、视频还是进门,都有人与老人“叨唠叨唠”。
在这样的氛围中,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衣服洗涮得干干净净,就爱穿白袜子,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经常与102岁的老母亲视频通话,还计划过年再回老家看看。
对一个男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媳妇。看到媳妇和母亲处得情同母女,张忠义感到无法言说的满足与幸福。隔三岔五,夫妻俩爱在家喝顿小酒。张忠义总会由不住地表扬几句,每当这时,丁桂云会说:“其实,你做得也好。将心比心,我也不能差。”
丁桂云的父母病了几年,张忠义像儿子一样地精心伺候,“我的两个老人都是在我家走的。他都陪着。”丁桂云说,当年,自己的弟弟在石拐矿区没事做,也是他主动提出带到市区跟着我们,后来才有了弟弟现在的生活。
如今生活苦尽甘来,一家人经常坐一起陪老人回忆过去,也不避讳地说起当年的尴尬。
老人说:“当年娶媳妇咋也得花了三千五千。”
丁桂云撇嘴:“哪有?当年你就花了900块钱就把我骗来了。”
老人问:“别说以前了。你现在幸福不?”
丁桂云脸上笑开了花:“幸福!有你这样的老人,就幸福。”

(记者:刘蔚君;摄影: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