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在教书育人,而且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养育着所有的学生。(莎士比亚)。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老师都是严肃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甚至不会在学生面前露出一丝笑容,因为老师总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严厉,才能震慑住调皮捣蛋的学生。

但当老师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老师也是和所有人一样的普通人,也有情绪,尤其是90后年轻老师更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今天让我们走进老师的朋友圈“一探究竟”。

不想上学?清醒点你是老师!

还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一定说过“妈,我不想上学了”这样的话,如果妈妈足够清醒,一定会询问原因,不清醒的妈妈就免不了“女子单打”教育孩子了。

而一位90后老师发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妈!我不想上学了!”却得到了现实的暴击,老师的妈妈直接评论“孩子,清醒点,你是老师!”

妈妈一句话将不想上班的老师带回到现实生活:你是老师,你去上班!不是上学,不能请假。老师火力全开的吐槽,却没抗住妈妈是“人间清醒”。

我永远是教材料力学的!

这位楼老师虽然是教材料力学的,但对于其他领域的事情还是能很快捕捉的,比如这条朋友圈,以冯绍峰赵丽颖的感情线为线索,充分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和教龄。

明明是为“材料力学”招生,却变成了一条娱乐八卦的朋友圈,原来老师也是行走的段子手。难怪有人说“有种搞笑是老师的朋友圈”。

老师:学问无处不在,包括朋友圈

老师的朋友圈也不全是无聊的消遣,还有一些正经的学问大pk,比如数学老师用“正弦函数”形容起伏的海浪。

语文老师则以“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来形容美好景观,英语老师则将不同时段的动作分成了不同时态。

果然学问无处不在,尤其是老师的朋友圈内,简直就是大型“文化交流”聚会,作为学渣的我不敢评论。

为什么老师在朋友圈里总是表现得很“沙雕”?

看了这么多老师的朋友圈,不少学生对平日里怒目圆睁的老师有了全新的看法,甚至觉得活在朋友圈里的老师有几分沙雕。

之所以觉得朋友圈里的老师有些“沙雕”是因为学生平日里习惯了老师一本正经的模样,加上对老师的刻板印象,很难想象老师也会如此活泼。

而事实上老师也是普通的人,也喜欢有趣的人和事,也会有心情烦躁需要吐槽的时候,但是平日里在学生面前不能幼稚得像个孩子,只能在朋友圈里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了。

老师表现得很年轻、活泼对教学工作有哪些好处?

从学生角度来看,更容易接受年轻、活泼的老师。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端,他们更容易被新鲜的人和有趣的事物吸引。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容易跟学生产生“代沟”。

年轻老师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尤其紧跟时代,把潮流和创意带进教学中,更容易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从学校角度看,年轻老师在体力和精神上要优于老教师们,有了年轻老师的存在,能为学生开展更多综合性的活动,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堂。

而且年轻老师有更多先进、有趣的想法,这些应用到工作中更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积极性。

亦师亦友的关系更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回归到现实生活,很多学生都怀有敬畏甚至恐惧的心理,但其实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才会对学生严厉万分,也是希望达到最好的效果。

但换个角度看,教书育人也只是老师们的工作之一,在岗位上就要有相应的态度和形象,当老师走下讲台,完全放下“老师”的包袱时,他们也一样是可爱的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老师管理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提高成绩的好机会。跟老师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灵魂工程师。

写在最后:

老师也有活泼可爱甚至沙雕的一面,当某一老师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的时候,反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老师工作起来愉快,学生的学习任务也会变得更容易。

【今日互动】

你的老师是怎样的?可以简单说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