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场酒吧

玩的就是心跳

我总是怀疑武汉人盼着过年,就是为了聚集一群人轮流打麻将!

除夕早晨,大人们整装待发,做完礼拜后直接坐在牌桌上,不吃夜宵,没有停下来。

再打开朋友圈,总有人在记录自己赢牌的高光时刻,也总有人喊着“三缺一,三缺一”在线寻人。

从外地赶回来的好友,一落地就赶忙发出邀请:“过年好,打麻将去啊!”

武汉人就这样在麻将桌上拥抱过年的七天乐,今年也不会例外。

武汉人爱打麻将这件事已经说烂了。

以前吃饭的时候看《经视故事会》,出现一幕打麻将的场景,我妈只是瞟了一眼就激动道:“咦额!清一色海底捞!胡了个金顶啊!”

若是这种快速看牌的技能还不能体现什么,那武汉人的麻将时长总能证明这一切了吧。

从白天搓到黑夜是常规操作,通宵打到第二天早上才能体现出“决战到天亮”的精神,听着麻将声睡,又听着麻将声醒,似乎是每个武汉人过年期间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武汉小伢的眼里,一桌子的麻将,就等于一桌子的积木,不仅可以堆房子,还可以堆出沙发、电视机等各种能想到的玩意。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些小伢们也逐渐开始接触麻将,每年的春节前后,就是他们出师的日子,这天之后,又有一批年轻人走入“麻坛”,成为在牌桌上杠上开花的“雀神”!

现如今,第一批零零后也开始念叨着“一杠我就开!”,在春节的牌场上用压岁钱赢我们的年终奖了!

“今晚去蹦迪吗?”

想用这句话约武汉的年轻人可能不是每次都管用。

“今晚打麻将吗?”

这句话,不管何时,不管何地,都是百试百灵。

只要凑齐四个人,找到一家麻将馆,快乐就已经在冲你招手了,尤其是当武汉的麻将馆也开始暗自较劲,打麻将不要太舒服!

我记忆里的麻将馆还停留在崇仁路茶叶市场那一带,一条窄巷里有六十多家小牌室,寸土寸金,不仅要猫着腰上楼,还要提着气挤出挤进。

要找环境好一点的,一般都是茶社,进去打了几圈,总感觉不对我们这些小年轻的味。

谁能想到,那天在江边准备找个咖啡店,竟被我发现一家画风别致的麻将研习社。

莫兰迪色调的装修风格,简约时尚的装饰,要不是看到门口的“麻雀”二字,怎么敢确认它的身份。

能打麻将、能出片,还能喝咖啡,一次性集齐这几大关键词,看了都要走不动道了,立马就想呼朋唤友进去打几个风。

还有藏在写字楼里的,不去不知道,这竟然还是家国潮风的时髦麻将馆。

不仅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设计,那间两层楼大包厢还能看电影,能玩能休息,带不会打麻将的朋友来,也不用怕他们闲得无聊。

打开手机翻了一下,这种“有味”的新麻将馆不在少数,要是晃晃室都像这样卷,还能有火不旺的时候吗?

都说武汉麻将难,主要是因为规矩很多:

先要“求开口”,再把手上的牌都凑成整句的,其中还要保证有一对“二五八”的将。

再看有没有“赖子”、有没有“杠章子”,是做“大胡”还是做“小胡”,最后再根据桌上的“番数”来结算。

一场牌下来,其中的变数很多,

即使是在最后关头,也有人能通过“变门子”,将原本的死局变活,当然也有人捏着一手“清一色见将胡”的好牌,最后被人杠上开花抢了先机。

其实玩到最后,武汉麻将打的就是一个精气神,玩的就是一个好心态。

喊着“小屁小屁,走向胜利的人”,不贪多,不嫌少,最后即使不赢,也不会输太多。

安安心心做“大胡”的人,韬光养晦不动声色,往往只靠一局就能扭转乾坤。

麻将桌上的武汉人都神神叨叨的,什么“神仙怕左手”、“上碰下有喜”,有时候还掏出个打火机摆桌上镇着。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一个乐观的好心态,还能为紧张的战局增添点快乐氛围。

小小牌局上的变数,就像人生的大起大落,豁达的武汉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刚,什么时候该变。

玩牌嘛,都是怡情的,可千万别较真!

///

我总是喜欢跟人讲我外婆非常酷,什么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都难不倒她。

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是因为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午,我帮她在电脑上下载了一个赖子山庄……

于是,在麻将精神的引导之下,学习的能力瞬间被激发,成为老年冲浪先锋。

武汉麻将就是有这种勾人的魔力,武汉人也就是有一种不服输、刚到底的精神。

外地朋友想深入了解武汉?

那就先坐上桌子,来一把红中赖子杠!

今年不多说了

都在麻将里了

· 武汉麻将黑话不完全记录 ·

晃晃室:麻将室、棋牌室

打晃晃:五个人(及以上)打麻将,轮流上场

杀家麻雀:跟家人、亲戚打麻将

皮子:赖子的前后两张就是赖子皮

下雨:碰或吃三句同样花色的牌,有做清一色的可能性

金顶:三家番数都达到最高

抢杠:一家碰了的牌拿第四张来杠,若正好需要这一张胡牌,可以直接胡

开口:第一次吃牌或碰牌

干兹:没开口就先杠

全求人:手上的牌吃/碰/杠完,只剩一张将牌

金包子:金顶+一个包三家的钱

杠上开花:杠牌之后胡了

海底捞:玩到只剩最后四张,各拿一张,比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