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种植的水稻获得丰收。

记者刘峥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31日讯(记者刘峥)“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下地干活,到中午都干不完,下午还得继续!”10月31日,在汉南区东荆街南丰大队的一片水稻基地,金黄的稻谷正陆续收割。基地旁的工作间里,几台机器正在轰隆运转,从碾米、精米碎米分离,到打包、封装等深加工机械一应俱全,工作间一角还放着一台无人机。基地负责人王迎一边指导着乡亲们操作设备,一边开心地说:“大家的观念开始慢慢转变了。”

王迎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去年8月购买无人机开展植保时,乡村们还都在看稀奇,认为机器的效率肯定不如人力。经过一年的观望,大家发现,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喷雾,一架无人机一天能对300亩稻田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不仅节约人力、财力,水肥施放效果反而比人工操作更好。尝到了甜头,乡亲们便不再观望了。近期,王迎提议购置全套大米加工设备,自主生产高品质大米,得到了大伙的一致支持。

从都市跃入“农门”,微信差异化营销让乡亲们刮目相看

古铜色的皮肤,浸透汗水的衬衫,沾满泥土的球鞋……在陌生人看来,王迎就是个务农多年的庄稼汉——成熟、稳重。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庄稼汉竟是个90后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的时间还不到两年。

2008年,17岁的王迎考入大学学习行政管理专业。2013年,像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他选择从事和所学专业接近的工作,进入了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从事产品管理,但工作单调,生活枯燥。不安分的王迎寻找着跳槽的机会。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却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2014年,刚从工厂离职的王迎,应聘到南昌一家广告公司从事销售工作,通过勤奋努力签订的每一笔交易,都能让他成就感爆棚,“帮人们挑出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然后成交,这是对一个销售员最好的肯定”。

王迎(左一)和乡亲们在水稻基地。记者刘峥 摄

业务能力提升了,乡愁也越来越浓。2016年,王迎回到武汉继续从事销售工作,休息时间可以回到汉南看望父母,顺便帮助家里做做农活。“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现在一些大队里,50岁已算‘青壮年’劳动力了。”看到家乡日渐冷清的现状,王迎萌生了返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致富的念头。

知易行难。虽然王迎做过农活,但是真要论种地的本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却远远不如常年务农的乡亲们。在东荆街南丰大队,王迎家里种着300亩水稻,这些水稻成为他拓展农业的基础。2018年初,王迎在自家收割的大米中精选了近15000斤,配上包装,在熟人圈销售。原来,经过市场调查他发现,市民普遍认为再生稻要比普通稻米口感更佳,营养更好。因此,他决定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把3000多斤再生稻挑出来,制成精米,再配上优质包装,以每斤5元的价格在微信上重点推介。再生稻口感出众,普通大米也物美价廉,微信朋友圈里大家口碑相传,王迎很快就将这批大米销售一空,销售额达3万余元。

从此,不仅王迎对返乡创业有了信心,家人和乡亲们也对他刮目相看。王迎觉得,带着乡亲创业的时机到了。2018年12月,王迎和同乡4位伙伴带领南丰大队、王家寨大队的部分农户一起,成立了武汉百年稻香生态专业合作社。

自掏腰包4万元购买无人机,示范种田新科技助力农户增收

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服务农民,致富农村……合作社的成立承载了王迎和社员们一个最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致富。5名牵头建社的伙伴,只有王迎是90后,最年轻。

合作社成立之初,在王迎的带领下,大伙儿制定了管理章程,决策、组织、管理财务等职能分工很快完善,但下到广阔的田间,王迎却犯了难,“大家认可我的能力,但对于怎么种田却各有想法”。

经过前期的摸索调研,王迎认识到,简单的种植水稻,产业增收后劲不足。要带着这么多相亲们致富,一要拓宽增收手段,二要控制生产成本,三要增加产品利润。仅凭埋头种地,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种植水稻,少不了要管水管肥、播洒农药。按照传统模式,这些工作都由人力完成,一个劳动力每天只能管理10多亩。由于人力难以精准控制剂量,一茬水稻往往得打3次药,逐渐上涨的人力成本每年都在挤压着稻农的利润空间,“而且乡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即便有钱,也经常人手欠缺”。如果良田管护不及时,难免会遭受病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王迎建议合作社成员一起购置1台无人机用于植保。1台无人机价格约为4万元,乡亲们不解:这种小小的机器还能比人做得好?出4万元可以请人管200多亩稻田,太不划算了!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王迎自掏腰包,出资4万余元购置了1台植保无人机,试验操作机器管护稻田,百年稻香合作社因此成为汉南首家使用无人机的合作社。

经过首批早稻管护的经验,王迎算了一笔账:使用无人机植保以后,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面积达到近300亩,农药施放量也减少了三分之一。从犁地到收割,以前每亩地的成本高达1200元,现在只需1000元。“等到技术更加成熟,减肥、减药的‘两减’手段还将为我们节省更多成本和开支。”

“种植特优稻米,养殖鳜鱼,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样的土地,收入更高。”2019年,百年稻香合作社受到前来开展“三农”服务的武汉市农科院专家的关注。在专家的帮助下,王迎引进了“粒香八五”“晶香占”等优特稻米品种,开辟鱼塘150亩养殖鳜鱼。

高产出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为了把鱼儿养好、把新品种水稻种好,王迎不放过每次和专家的交流机会,他主动参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农业技术高研班”等课程,学习新理念,扩充农业知识。

目前,合作社水稻和鳜鱼种养殖均发展良好,预计将实现肥、药两减达20%,每亩水稻增产100斤、增收260元,合作社预计年营业额达200万元。

“初步目标实现了,但持续发展阻力仍然不小。”下一步,合作社还将为他们生产的稻米、鳜鱼建设标准化仓库,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申请商标,打造品牌,进一步开拓产品附加值,让大伙实现持续增收。

追踪报道

“餐桌上的蔬菜水果、粮油大米,背后有这些人的辛勤付出”

“长江新农”吹响“新农民”集结号

湖北省内报名者和推荐者已达上百名

自10月10日“长江新农”征集令发布以来,反响热烈。截至31日,收到的湖北省内的报名者和被推荐者已达上百名。

这些被推荐者和报名者,有土生土长的武汉伢,也有外地在武汉或者湖北省内从事农业开发的新农民;有从其他领域转战农业的企业家,也有留学归来热爱乡野的80后……热爱农业,拥有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户增收,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对此,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将筛选其中的典型,一一进行走访核实,采写他们扎根农村的真实故事。

如,恩施州宣恩县80后廖俊华,从美国农学院毕业后,心系家乡茶园,毅然回到家乡打造“富硒贡茶”,在他看来,在异国他乡做个中产,远远比不上在家乡做个新型茶农,“让恩施好茶走向世界”是他的志向;毕业后做了好些年电器销售的徐斌,因为对家乡蔬菜种植业的热爱,不惑之年回到江夏转战大棚蔬菜种植,致力种苗研发、践行生态种植,立志“要让市民吃到安全放心的新鲜蔬菜”……越来越多高素养、懂科学、会管理的“新农民”扎根农村,身体力行地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长江新农”一经推出,也收获不少网友和业内点赞。

“明明可以做个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因为对农业的热爱,一心付出不求回报,这份情怀很动人。”看完“长江新农”首篇报道,网友吴丽留言表示“很感动”。

“扎根农业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但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正是这样一批新型农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写的故事,让我们知道,餐桌上的蔬菜水果、粮油大米,背后有这些人的辛勤付出。”网友张华萍留言说。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正是一群思想创新的‘领头雁’,‘长江新农’讲述现代新型农民的故事,为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农业开发的年轻人打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带动乡村发展,意义重大。”市农业局新农处处长张群表示。

长江日报乡村振兴传播中心正陆续推出《长江新农》人物专栏,寻找并报道这群正在武汉乃至湖北省内一线农村打拼的新生力量,讲述新农民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真实故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如果您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新农民”,欢迎自荐。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新农民”,欢迎把这位“最靓的仔”推荐给我们!

联系我们:请关注“武汉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回复“长江新农+自我介绍+联系方式”,或者发送相关信息到邮箱:1374505117@qq.com,还可直接拨打电话,期待一起加入到乡村振兴大家庭!(记者胡毅)

【编辑: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