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既然你没有犯错—既然没有犯错你为什么躲着我…

时间:2022-12-10 19:17: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作者付海洋,这本书详细的讲解了如何换位思考,高效沟通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方便大家在百忙之中快速获得书本核心内容节省时间查。如果感兴趣可以去仔细查看这本书。

Part 1 学着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要能接纳和包容别人

谁在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就应该这样?

所谓共情,即不以自己的主观思维看待事情,不能对别人全盘否定或抗拒,而是要学着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要能接纳和包容别人。当有些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时,不要抱怨和愤怒,而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那种想法?”“为什么事情不是这样的?”如此,我们将因立足于真实和客观,而变得更加理性和独立,进而避免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误会和偏差。

“我是为你好”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事实上,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往往很少说“我是为你好”这句话,他们会让你知道自己是完全自由的,是值得尊重的。他们不会对你指手画脚、强加干涉,而是肯花心思站在你的角度,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以你能够接受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善意提醒,并始终做你坚强的后盾。

真心为一个人好,从来不需逞口舌之快,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真心为一个人好,会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意愿。

真心为一个人好,需要多些耐心,多些理解,倾听对方的心声:他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让对方拥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权力,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而不是把“为你好”变成一种情感绑架。

只爱谈自己的人,没有谁愿意回应

在人际交往中,带着与对方沟通的初衷,不少人习惯滔滔不绝地表达,顺着自己的目的侃侃而谈,希望借此向别人介绍和表达自己,让别人认可和同意自己的观点。结果,往往却容易形成各说各话的尴尬情景,最终因为话不投机而终结交流,甚至会招致别人对自己的疏远、厌恶、抵触等。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斯博士说:“只谈论自己的人,所想的也只有自己。这是不可救药的无知者,他没有受过教育,不论他曾上过多好的学校。”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自我表达?这源自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下意识的心理活动,相比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人们显然更容易注意那些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信息。但是沟通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如果一方不考虑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更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说明你没有给予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你甚至会永远失去和对方沟通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甚至很多人沟通就是因为对方能够满足自身倾诉和表达自我的欲望。你是如此,别人也是如此。正是在这种双向的信息循环流动中,才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所以,适当控制自己的表达欲,试着多给对方一些话语权,让对方感到自己被尊重和被重视,才是有效的沟通手段。

因为他懂得给他人留有说话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还能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从而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每个人都能聊得舒舒服服,对方自然渴望下次继续沟通。

好的沟通,不就是给对方留下意犹未尽的回味吗?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虽然表面上看是被对方压过了风头,但实际上掌控权却并没有丧失,

并且能够在赢得对方认可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初衷,何乐而不为

要想别人听得懂,自己先要说得清

沟通是什么?是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准确接收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与他人沟通,首要要做到清晰地表达,语言使用一定要准确。如果只顾着滔滔不绝,却不考虑表达得是否准确到位、对方是否理解、是否会产生歧义等问题,那就属于无效沟通。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沟通的关键是效率,要简单、明确、高效、无误地交流信息。我们不能一味地指望别人秒懂自己说的话,或是猜懂自己的含糊其词,而是要学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表述时努力做到清晰准确,没有偏差和歧义,让人一听就懂。

说到底,沟通是双向的交流,而不是说话者单向地传播信息。话不是说出去就行了,还需要得到对方的确认,以及正确的反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沟通就是不断地翻译。你倾听他人说的,翻译成他人所想的;他倾听你说的,翻译成你想的。如此,才算真正实现了高效的对话。

这就需要从“快人快语”变为“说话

三思”,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表达比大脑慢上半拍,给大脑留下缓冲的余地。先在大脑过滤一遍想要表达的内容,对内容进行提炼和说明,删除无关紧要的话,使内容成为一个简单的关键要点,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待基本框架确定好再开口表达。

在制定部门发展计划,并需要向所有人宣布时,她都会事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分析自己为什么要说这番话,观点和重点是什么?而后,将自己的意思浓缩成最精炼的几句话,提前列一个讲话大纲。

懂得换位思考,就不会轻易插话抢话

相信,插话抢话的票数肯定是排在前面的。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插话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当时可能顾及双方的面子,默不作声或隐忍不发,但心里肯定不舒服。

很多时候,沟通失败,并不是因为你说错了什么,而是当别人谈话兴趣正浓时,你随便打断了别人的谈话,或者肆意抢过了对方的话题。习惯插话抢话的人,他们可能并不是故意为之,大多数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换言之,他们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说话办事只考虑自己。

培根曾说:“打断别人、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与人沟通时,我们都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想法,顾及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别人也有这样的期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不分场合插话抢话,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当对方失去说话的欲望后,就意味着沟通要终止了。

有些人之所以喜欢插话抢话,不会换位思考,主要原因是渴望被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一旦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就会驱使他们通过不断打断别人说话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重视,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们需要明白,沟通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你一句,我一句,你说完,我再说,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聆听,不打断,不抢话,即使期间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对方倾诉冗长,言辞无味,或者事出紧急必须补充,这时可以适时地打断。但毕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故而要找对时机,用礼貌的语气先示意对方:“不好意思,我可不可以打断一下?”“对不起,我可以插几句话吗?”“抱歉,请允

我补充一下。”……沟通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当你用礼貌的方式告知对方实情时,对方

讲话的热情不仅不会因此减少,还会觉得你很重视这次沟通,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伙伴。

用合适的节奏让沟通津津有味

以上这些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节奏主要包括说话时的发音与停顿,以及说话速度的快慢。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说话,很少注意过说话的节奏,结果影响了沟通的效果。

语速飞快的说话者,在言语上有进攻性,会让人感觉这个人很急躁、很强势,且沟通氛围很紧张,如此就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

说话速度太快,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泻而下,会给人紧张和焦虑的感觉;说起话来慢慢吞吞、没有高低起伏,则显得低调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在和他人沟通时,只有说话的速度适中,并且抑扬顿挫,犹如连绵起伏的群山,时高时低,才能引人入胜……”

原来说话的节奏和语调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即使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也可以完全影响到对方。

与人沟通时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语速,该快的时候就要加快,该慢的时候就要放慢,要做到快慢适中,急缓有致,与所说的内容、表达的感情、使用的修辞紧密联系。

这恰恰是引起沟通对象注意,并促使对方及时做出积极反应的恰当的“节奏”。

问题又来了:沟通的时候,我们感觉很不错的节奏,对方肯定就喜欢听吗?不见得!这就如同我们欣赏音乐一样,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节奏的音乐。沟通中的节奏包括了语速快慢、语调起伏、声音强弱,是口语中带有的规律性的变化,如此才能让沟通语言更加生动,甚至成为艺术。

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怎样选择不同的节奏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别人交流时多注意对方说话的节奏,从他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他的感觉,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说话节奏。也就是说,现成的“范本”放在那里,我们可以根据对方说话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节奏,与之“相配”。另外,我们也要依据话题的不同,调整语言的节奏。

快,一般用于表达激昂、紧张、震怒、兴奋等情感。在叙说幸福、紧张或者冒险的故事时,讲到高潮之处就要加快说话速度、提高音量。慢,一般用在表述安闲、平静、沮丧、悲哀等情感。主题严肃、感情压抑或者容易令人疑惑的部分,语速应当适当减速,留给听者一些理解、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以合适的音量进行表述。声音过小,对方听起来会很费劲;声音过高,又会给人没有素质的坏印象。一般以柔和的谈吐为宜,音量让人听清即可,明朗、平和、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在正式场合中,比如演讲、发言,声音可适当洪亮,展现强劲的力量。

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速度的节奏、语流顿挫的控制和变化能力,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当我们能根据谈话的对象、内容、场景等,有高低抑扬、快慢急缓、强弱轻重等多种变化,整个沟通过程就会变得具有节奏感,更易入耳入心,引人入胜,获得最佳效果。

Part 2 每个言行背后,都有一个积极动因

每一个言行背后,都有一个积极动因,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结。读懂沟通对象言行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就能读懂对方的内心世界,进而恰如其分地作出积极回应。由此,也便能在沟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控全局。

一见如故?都是谈出来的

如果你习惯以一段生硬而毫无特色的自我介绍开始,再客套地寒暄一番,坦白说,这样的沟通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在拘谨的谈话氛围中,人的心

理隔阂很大,顾虑太多,这就导致沟通只能流于表面。沟通得越不深刻,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就越强,心里始终对对方有一种防御和排斥感。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我们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化解对方的防御心理,从而带给对方一种安全感,让他感觉和我们的交流是安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并顺利地与之建立互信互利的关系。具体到方法,就是要努力营造一见如故的感觉。所谓一见如故,大致就是说,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而想要做到一见如故也并非难如登天。首先,把自己放在与别人相熟的位置上,开口第一句不是陌生人之间的寒暄,而是老朋友之间的“畅谈”。这样一来,不仅能打破初次见面的疏远感,还能让沟通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与人交谈之前首先要突破陌生的“关隘”,让不相识的人迅速熟悉起来,为双方搭建一个良好的谈话桥梁。做好这一铺垫,沟通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你在游说别人之前,一定要先解除对方对你的戒心。”

防御心理是阻碍融洽沟通的一座“城墙”,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很多时候都是情感之间的交流,以上话术看似十分随意,却也不会令人觉得牵强、不自在,可以迅速消除对方的拘谨感和防御心理,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一体感”。情感上的距离感消失了,交流也就没那么多阻碍了。

现实中的“一见如故”,大多是谈出来的。在和陌生人沟通之前,不妨先

认真观察对方,如对方的举止动作、职业身份、服饰等,将其作为“投石问路”的线索,继而引发更深入的交谈,使沟通顺畅地进行下来,甚至聊出熟悉感。

多说一些悦耳的话总是没错的

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很多人没有思考过:自己说出来的某一句话,特别是那些有负面暗示的话,于自己而言可能就是随口一说,于别人而言却可能意味深长,甚至会影响到对方一整天甚至是一段时间的心情。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确如此,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传递的介质,语言对人的感受和情绪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要想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就要对人多说一些好听、受用的话。在交谈之前多思考一下,找到对方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说出的话要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到温暖

许多人说:“我不是不愿意说好话,而是觉得那样太虚伪了,有什么说什么就好了。”也有人说:“我也想说所谓的‘良言’,但不知道该怎么说。”对于前一种说法,我们需要知道,沟通是需要换位思考的,既然每个人都希望听“良言”,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对方的长处,帮助对方去看到某一事件的正向意义,跟虚伪没有任何关系。而后一种说法,就是我们说的有心无力。对这样的情况,只要在说话之前多加考虑,想想自己可以怎样更好地表达,就不会惹人厌烦。语言从来都是有力量的,温暖的话语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千万不要小看

那些总是爱说温暖话语的人,这种人的内心通常都有大爱,会适当地将别人放在心上。也只有将别人放在心上,说出来的话才会温暖。良言暖心,助人又修心。日久天长,必然收获不一样福报。

好的关系就是“我愿意听你说”

沟通,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说,有说者,就得有听者。说者能否说好,听者能否听好,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效果。通常,一场有效的沟通,恰恰就是“说”与“听”之间的来往。生活中有些人只知表达自己,而不懂得倾听别人。比如,在聚会上,经常有人春风得意,只顾自己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压根不给别人说话的空隙,丝毫不顾及其他人感受。如此,不仅失去了基本的修养,而且听者也觉得烦躁,甚至认为他只是在自吹自擂,

沟通是说与听的互动,一方愿意说,另一方愿意听,交谈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说”的人显然是主角,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试想一下:当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时,你是不是会有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进而对对方产生好感?人际交往中有一个“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所以,你希望被重视、被关注,别人也一样有这样的渴望和需求。

在沟通中,听比说更重要。“说”是阐述,是内心观点向外界的释放;“听”是收集,是综合他人思想的渠道。一说一听,是相互意见的交换。我们只有认真地倾听对方,才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才可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有了这样的奠基,在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地引起对方表达的兴致。事实上,听还是说的动力。当你愿意牺牲时间、拿出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对方压抑的深情、生活中的喜悦、工作上的困顿时,对方一定会心存感激,并萌生这样的感触:“他很尊重我的感受。”“他对我说的事很有兴趣,我还可以多说些。”“他能理解我,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

通常,人与人沟通,无非是渴望找到愿意听自己说话,且能听懂自己心声的人。沟通过程中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的核心和重点,要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对方表达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情绪的起伏变化,精准地接收对方所想要传达的信息,这种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是抚慰别人的最好方式。所以,真正的倾听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不仅要听对方说的内容,理解对方的观点,还要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表现出自己乐意倾听,且有兴趣与对方沟通。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微笑、点头、提问题等,及时与对方呼应。

越有悬念的话语,越让人好奇

沟通也是如此,话不能平淡地说,而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如果你总是平铺直叙,语言不加修饰,情节没有起伏,别人往往听到开头就立刻猜到结尾,这场沟通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别人也不会愿意浪费时间去听。要想让你的谈话内容吸引人,就需要在陈述时制造一些特定的细节、人物、场景等悬念。这样做真的有效吗?当然有。别忘了,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不熟悉的事物会特别关注。制造悬念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听者的好奇,吸引他们寻求谜底。只要对方追问“为什么”“后来呢”“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谈话就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沟通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成功吸引别人的注意,才有继续的可能。想要一开口就打动他人,并且保证谈话顺畅地进行下去,就必须出奇制胜——创造话题引发对方的好奇心,激发对方的兴趣,进而吸引着对方渐渐放下戒备心理,一步步地走向更深入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不厌其烦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结果说得越多越惹人厌烦。而沟通高手则会激发别人的好奇心,让对方像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孩子一样,颇有兴趣地探询:“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如何做到的?”并乐此不疲。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省力、更有效,无须多言。

当然,制造悬念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故弄玄虚,生硬牵强的“波折”只会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效果。设置悬念应该尽量做到巧妙安排和构思,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才能使别人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更好地激发别人倾听的兴趣并对你加以关注。

高效率的谈话,简明扼要有时效

话不在多,达意最灵,沟通的一大原则就是简明。语言表达上的“简明”,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语言力求简练,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重复的话;“明”,即“明晰”,就是要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含义,这样就足够了。

有效的沟通,是靠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来打动对方,且是讲究时效的。那些会沟通的人,不一定是说话很多的人,但一定是谈话时效很强的人。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让别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表述通常简明扼要,用精练的语言传达最关键的内容。

1.去次留主法只保留主要的内容,删除没有意义的语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找到关键的句子,以此作为表达的核心。2.化繁为简法善于把复杂的表述简明化,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尽量使用短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你的表达中没有重复、烦冗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就不会让人感觉啰唆。3.善于概括法

从表达上说,就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在阐述观点时,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努力做到用一句话将其进行概括,如此才算得上简明。

爱提问的人都很受欢迎

在沟通中,说是一种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问”,这是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引导话题最有效的策略。

我们所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各行各业的,而我们不可能所有行业都精通,所有知识都涉猎,此时硬着头皮“尬聊”势必影响沟通氛围。通过提问把话题抛给对方,让对方就其了解的内容去述说,一方面能够获知对方的许多信息,另一方面可借助这些信息随时修正交谈内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实现进一步的沟通。

这就告诉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别人,就要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想当然地揣测。

提问,就是在不引起对方反感的情况下,循循善诱地问出你想要的信息。

当然,提问并非随心所欲,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而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出有技巧性的、合理性的,以及让对方感兴趣的问题。

在提出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提的问题对方是否愿意回答?是否会引起对方的不适和尴尬?时刻要记住,问话的目的是引起双方的兴趣,让沟通顺畅地继续下去。如果你所提问的问题,对方答不上来或者不愿回答,场面将是多么尴尬。

Part 3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习惯带着主观倾向去观察和判断这个世界。对同一件事,各人有各人的判断,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当不同立场发生碰撞,争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立场不同。为此,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换位思考,不再用自己的立场剥夺他人的权益。

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度量衡”当成标杆,以此去判定事物以及他人的是非对错,习惯性地给别人的言行“贴标签”、下定义,甚至毫不留情地对他人提出指责和批判。

是不是别人真的错了呢?答案是,不一定。有些时候,当我们认为别人错了,事实上只是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我们的标准,而我们的标准并不是真理,自然也无法成为评判别人对错的依据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和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比如在意大利,我可以穿得特别随意地去买个热狗,可以在耳朵上打一排耳洞,也可以慵懒地躺在街上晒太阳……没人觉得我是另类,我感受到了尊重的意义。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热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特别是在“活法”这件事上,没有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味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只会招来对方的反感。没有谁愿意跟一个从来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心情、处境去思考问题的人,过多地解释自己的选择。

遇到难以理解的人和事时,我们不应该随意地评判,而要学会尽量设身处地去思考和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我们学会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并可以一分为二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时,往往就会获得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和结论。

不要带着主观偏见和个人感情去看人,不要用你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不要轻易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我们每个人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时刻在与周围的世界进行着联系

不认同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不喜欢的事物,不要随意批判。因为世上每一种客观事物,每个人的不同观点,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相互沟通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的立场中充分地表达自己,同时又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

偏见,是横在沟通中的一座山

偏见往往是一个人出于个人态度的主观臆断,而我们的认识能力有限,知识水平也有限,很难保证对事物的看法符合真实的情况。这种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异,就有可能导致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现象,让我们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眼前的人和事。

偏见的存在,会直接左右我们的言行。与任何人沟通,如果只凭主观臆断,很容易产生误会,或是产生防御甚至抵触心理。

既然偏见是来自于个人认知的局限性,那么要避免偏见的话,就需要我们扩充自己的认知,通过学习和阅读,以及与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交流讨论,不断改造内心的非理性观念。

想想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体谅一个人?当你了解了对方的现实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体会到对方的所思所想时,你会发现一切都容易理解了。想要告别偏见,秉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当你见识得够多,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行为时,你就很容易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作出相对理智的判断。

多为别人考虑,就是为自己考虑

在沟通中,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吗?还是不顾他人感受自说自话?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会理性地选择前者。然而,置身于现实的沟通情境中,却有不少人会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沟通时通常只考虑自己,说话简单直接,冷漠无趣。

只有当沟通双方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对话,沟通的语言才是有效的。切忌只考虑自己如何获得回报,而忽略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对方的情绪与感受。要尽可能多地做一些换位思考,顾及别人的难处和苦处,这种理解和体谅本身就是双方感受的连接。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才能够换来对方善意而友好的回应。

有人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都是自私的,总是爱自己比爱别人多一点。”坦白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私心,这是本性使然。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私心都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且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人考虑。

古语说得好:“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凡事不要太计较,心胸不要太狭窄,理解并体会对方的思想和感受,将自己和对方的位置对调,多一份相互理解,多一点通情达理。这样,既不让别人难做,也不让自己难堪,既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与不安,也能消融许多不满与仇怨,可谓皆大欢喜。

我们应该记住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忠告:“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轻易下结论,只会暴露浅薄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不要对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情轻易作出结论,而导致有失偏颇。要知道,过早妄下结论,往往可能错过最重要的信息。

沟通更是如此,当别人与你交谈时,最大的希望是让你了解他的意思。此时,倘若你没有弄明白原因就主观臆断,不问青红皂白就下结论,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自以为是的印象。这样的做法,势必无法做进一步沟通,还可能造成误会,产生隔阂,伤害感情。

生活中很多误会都是如此,因为缺乏一点点的耐心,因为只考虑自己的立场,所以错过了知悉对方真实想法的机会,也错过了最关键的“反转”,造成种种遗憾。

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当你准备对某件事情下结论时,不妨先换个思路多维度地去思考和分析一下:为何别人会这样思考问题?他的出发点源自什么?再反观自己,得出的言论是不是经过了客观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有没有套用自己一贯以来的成见?是不是尊重了事实?

这并不容易,但也并非无法做到。日后与人沟通时,刻意练习不轻易判断、不妄下结论、不凭主观想象,让事实说话,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麻烦、化解干戈,还可能迎来好运。

假如你是老板,会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将抱怨的精力和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言语,这就是让事业变好的转折。

在感情中,争论对错最是愚蠢

在感情中,沟通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却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很多时候,

最终导致关系破裂的,往往都是沟通过程中产生了争执和误解。

不知不觉中,很多人把感情当成了战场,当双方观点出现不同时,会像着了魔一样的坚持己见,非要驳倒对方,让其承认错误,以彰显自己的正确才肯罢休。静下来想想,即使你用强硬态度把对方压下去了又怎样呢?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根本不理解他(她)的感受的人,哪里会有喜悦之感?

在感情中,因为争论对错发生争吵,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在争吵中获胜也好,落败也罢,大家都是输家。

感情不是对错的辩论场,家也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要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在不触及原则底线的事情上,放下固执己见的对错争执。比起坚信“我对你错”,天翻地覆争一个输赢,出于爱的理解和包容最重要。

所有争吵,都是源自“我希望你能改变”,但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比起用自己的对错去控制对方,要求对方先做出改变,我们更应该学会的是与对方产生共情,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尽量从自身做出改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人的态度改变了,另一个人也会改变。至于谁最先改变,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让改变发生。

Part 4 所谓沟通,七分情绪,三分内容

沟通的真正意义是疏通、拉近彼此的关系,言谈只是一种途径,情绪才是核心成分,因为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受情绪的影响和驱动。与人沟通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对方说了什么,更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感受作为交流的重点,这样对方才会感到精神放松,更愿意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情绪失控是沟通的第一“杀手”

沟通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情绪的沟通。同样的一句话,为什么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归根结底,是情绪在作祟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70%是情绪,30%才是内容。如果情绪没有掌控好,再有用的道理,再有用的信息,也无法得到顺畅的传达。

诚然,每个人都有情绪,或是高兴、愉快,或是伤心、愤怒。发泄情绪本

身不是错,它是内在自我的一种平衡,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发泄情绪要讲究方式方法,放任情绪的宣泄,误伤到其他人,就会引发问题。很有可能,因为你随意乱发脾气,就把自己和他人都带入尴尬的境地。

喜怒无常的模式,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周围人永远都找不到她的情绪点。

人都有七情六欲,也会有各种情绪,情绪发生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如果总让情绪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丧失理性,迷乱心智,不但影响自身的形象,也难以跟团队里的人相处,协作解决问题。即使你很有能力,处理不好情绪的问题,也是事倍功半。

即便是陷入坏情绪,被沮丧、愤怒甚至绝望所笼罩时,他们也不会因情绪问题丧失理智,影响到自己的言行与决策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能控制好情绪的人,比常胜将军还伟大。”

沟通是互动的过程,而互动必然会受到双方气场、态度、情绪的影响。当你愤怒地与人交流时,别人感受到的是指责;而当你充满亲和力地与人沟通时,别人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欣赏。哪种方式更好,显而易见。

冷静下来后,分析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想自己说了什么,对方说了什么。而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想想他这么做的原因,想想这个事情对方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分析过后,就可能会理解对方的苦衷。接下来,再找机会跟对方沟通,之前的许多不理解,都可以变得释然。特别是,当你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说出对方的感受时,他也可能会有全新的反思。

任何关系都害怕:一个不说,一个不问

人与人之间,无论什么样的关系,都离不开沟通。你不说,我不问,彼此之间慢慢地就会产生隔阂,导致关系变冷。

放眼望去,关系中大大小小的隔阂,往往都来自彼此沟通的障碍或是情意不通。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进行沟通?因为如果没有沟通,人和人之间就会没有联

系,没有联系就没有感情,心和心之间就有了距离。如果一个不问,一个不说,连倾诉的欲望和倾听的欲望都没有,再投缘的人也会丧失交集,再深的感情也会逐渐丧失支点。

你不问,我不说;你不语,我无言。这是最具毁灭性的沟通方式,各种各样的问题,许许多多的误会,及时进行有效沟通,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是怀疑还是怨气,我来提问题,你来解疑惑。只有沟通,彼此的想法才能

相互传递;只有沟通,彼此之间才能达成谅解;只有沟通,误会才能及时得以解决。

在对方心里,你不问=你不想知道,你不说=你不想对我说。

如果你在意一个人,就要学着该说就说,才能给别人了解你的机会,把你的情绪表达得更加精准,才不容易让别人产生误会。如果你关心一个人,就要学着该问就问,才能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在经历什么,才能深入参与对方的人生。好关系就是,你始终在我心里,我总有话对你说。

好好说话是一种宝贵的“共情”

一言一语看似简单,其实暴露的却是一个人的心性与人品,这就是所谓的“言语即心声”。更准确地说,我们用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内涵,我们说出来的话,是什么内容,是哪种风格,直接反映着我们的心性与人品,而别人则会通过我们的话语来判定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话不仅仅是发出声音,更是输出自身思想的工具。

与人沟通时要目视对方,鼓励对方继续他的话题;适当地把话语权交给对方,表示你对对方的在乎和重视;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有效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但这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不可忽视,那就是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缝隙,往往是因为有些人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这就是一种不懂换位思考的自私

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你对外界什么态度和情绪,最终对方都会一一反馈给你。你不好好对人,怎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一嘴的嘲讽,怎能获得别人的笑脸相迎?一个不懂得好好说话的人,不但会给别人带来烦恼和怨恨,而且,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引来种种祸端。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曾说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什么是好好说话?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能顾忌对方的感受,无论你的情绪如何,在沟通中保持平心静气,态度诚恳。我们都知道,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和语气表达出来,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怎样表达更能让人接受,让人听着舒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事。

好好说话并不需要刻意斟酌每句话,而是当你与他人沟通时,多考虑一下别人的心情和感受,以换位的角度说给自己听,这样才能理解自身的言行对别人的影响。自己听了不舒服的话,就不要说给别人听,这是一种宝贵的共情。反复练习就能大大改善言

语不妥的问题,从而真正做出改变。

不论谈话对象是谁,说话之前高先生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番:“这样的话会不会伤害对方?”“自己是不是有资格说出这些话?”“到底该怎么说效果才最好?”……然后,再选择更舒服的方式与对方交流,如此既能巧妙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当众给人难堪,还常常让人心生愉悦。

面对情绪激动的人,高先生更是秉承这种作风,无论是传达信息,还是表露观点,他都会保持一种稳定、平和的情绪,话语平和亲切,不焦虑,不急躁,神情总是舒展平和,很少有不耐烦的时候。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常说的一句话:“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呢?”

你说的话,就是别人眼中的你。

一个懂得好好说话的人,深深知道把别人放在心上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说什么,他都会顾及对方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话里行间传递给别人的,也是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而说话人的人生路也会越走越宽。说到底,我们最在乎的其实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话题“热”,不如情绪“热”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情绪的表达不恰当。有些人说话时总是一个语调,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就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这样的人总会让沉闷的情绪充斥在周围的空气里。与这样的人沟通时,我们丝毫感受不到交流的乐趣,即使对方苦口婆心,我们也不太愿意倾听。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情绪,当你条理清晰且充满热情地表达时,你的听众也会感同身受。因为情绪是语言的温度,带着热情的话语表示你对这次见面、这次交谈和这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可以迅速感染对方的情绪,促使谈话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进而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试想,如果你和一个人沟通,不管说

到什么,对方都面无表情,毫无情感波动,你觉得这场谈话有意思吗?你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吗?而面对一个热情的人就不同了,充满热情的人说出的话语必定令人振奋。和这样的人谈话,你会不知不觉被同化,态度变得热情起来,行动变得积极起来。

当一个人在言语方面表现出热情时,他人往往会给予更高的评价。

一个人无论多么成熟和理性,但仍然是一种感性动物。与他人沟通,我们不能只做陈述事实的讲话者,而要第一时间调动“听众”的情绪。当以饱满的热情和真实的情绪去面对别人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话语更富人情味、更具感染力和可信度,这时候要打开对方的心扉就不再是什么难事。

对事不对人更有效

在沟通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带着一些“评判”,这样就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多半会“对人不对事”,继而偏离主题,甚至混淆是非。所谓“对人不对事”,就是把人作为关注焦点,把对对方的否定意见引申到人身、人格、个性等层面,把个人情感因素或者对这个人的刻板印象、总体评价牵扯进来。

在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人的一贯性、秉性往往会转换成自身做事的风格,而一个人做事的风格透露着他的价值观。反过来说,我们根据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往往可以反推回去,推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把对一个人单方面的认识推广到对此人的人格评判方面,往往容易遭到对方攻击。

沟通要专注于事情本身,只讨论这件事是否合理、是否可行,而不能针对制造出这件事的人做出评判。

与“对人不对事”相对应的,是“对事不对人”,即不针对人,强调以“事”为中心,针对事件、围绕事情本身解决问题,没有偏袒、针对、歧视、侮辱,换了其他人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说同样的话。

我们可以评判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工作态度、沟通技巧等,但千万不要上升到人身、人格、个性等层面,断定他们懒惰愚昧、一无是处等。

这就是对事不对人的核心:我们应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非行为的当事人。因为事情是客观存在的,而人往往具有主观色彩。针对人得出的结论往往由于带着个人情绪,很可能有失偏颇,也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而针对事情本身,由于跳出了情绪,分析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准确。

要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我们需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分清事实了解事实,基于事实得出结论,说服力更强,一般也不会激化对方情绪,这样就会减少反驳,进而提升沟通质量。

第二,说话要客观对事不对人的另一个关键是,说话要客观,不要用“你总是”“你从来都是”等绝对化的词语为自己的语言加力,也不要为了强调内容故意提高自己的嗓门,加力之后的语言不容易被重视,因为听的人觉得夸大事实了。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并辅以佐证,条理清晰,自然服人。

在伤口上撒盐是一种酷刑

与人沟通时,仅仅拥有好口才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你要像侦察兵一样察言观色,从对方的表情和神态看出其情绪的变化。只有准确掌握对方的情绪,我们才能判断对方是否对我们的谈话感兴趣,是深深被吸引,还是早已想要逃离?如果是前者,我们大可尽情地与之交谈,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就必须识时务地闭上嘴巴,否则即使你再能说会道,也无法达成良好的沟通效果。

这其实是一种人之常情,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倘若你此时正经历着不顺的事情,却偏偏有人在你面前大谈红运当头,你的心情如何?你是会发自内心地羡慕对方,还是恨不得让他闭嘴?相信,在平时你或许会礼貌地应和一下,可一旦处于失意阶段,这些得意的话听起来就非常刺耳了。这是因为,人在失意时情绪本来就低落,内心也比较敏感,比平日里更容易多心多疑。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秀自己的成绩和“优越感”时,就算对方是无心说的,这些话听来也是充满嘲讽和讥笑的,我们会误以为对方是在故意炫耀。带着这种负面的情绪沟通,结果只会是不欢而散。

沟通,必须注重换位思考,失意人前莫说得意之事。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不给别人添堵罢了。与人沟通时,聪明人很少提及自己取得的成就,夸耀自己如何优秀能干。尤其是在失意人的面前,他们会有意识地回避跟对方失意有关的话题,更不说刺激对方的事。这并不是圆滑,而是他们知道,考虑对方的处境和感受,这样说出来的话才能让人舒服,省去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时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遭遇,而有些人又善于“伪装”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时该如何选择话题呢?其实,即使一个人再善于隐藏,其表情和神态也能流露出其真实的情绪。

比如,当你谈到某一话题,对方的表情突然变得不自然或是凝重时,这就说明对方不喜欢这个话题,那么赶紧转移话题;当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不是皱眉就是左顾右盼,那么你就应该闭嘴,或是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因为这些动作显然是对你所说的话不感兴趣的表现。再比如,当对方的表情比较轻松自然,并且愿意用微笑、提问、倾听等积极态度回应你的问题时,说明对方的情绪比较愉悦,非常愿意和你谈话,并且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这时你就可以将谈话深入下去。

越抱怨越怨,越诉苦越苦

这种隐藏的“语言暴力”就是负面话语,生活中有些人说起话来总带着抱怨和不满的口气,好像世上没有几件能让自己称心如意的事。

一个人的内心一旦出现问题,直接结果就是衍生出情绪。情绪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给予它负面情绪,它也会给予你负面情绪。与人沟通中,如果你一直说负面情绪的话,不要指望对方一直对你笑脸相迎或是对你耐心劝慰,因为当对方的耐心用完后,等待你的将是对方的负面情绪。

回想一下,面对一个微笑的人你是什么反应?和这种人交流时你是什么感受?你的内心肯定是舒畅的,你会报以微笑,并且非常和善地和对方交流;而面对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一个总是牢骚不断的人,你又有什么反应?相信你的心情也会变得低落起来,甚至无端生出诸多愁绪。沟通中的负面情绪通常是令人焦虑的、紧张的、愤怒的、沮丧的、痛苦的……没人愿意看你愁眉苦脸的模样,没人喜欢听那些充满负能量的话。所以,与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细细斟酌将要说的话是否带有负面情绪,如果有,那么自觉地、及时地扭转不良情绪。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语言暴力”的问题呢?这里有一些小的实用技巧。将“你能力不差”改为“你能力很好”,前者虽然负负得正,意思也是好的,但听到的还是两个负面的字眼,而后者是个正面反馈,让人听了心情愉悦;将“你听懂了吗”改成“我说清了吗”,前者是一种质问,让人听着别扭,后者显得温柔体贴,替人着想;将“但是”改成“并且”,前者是一种转折和反驳,后者则是一种补充。同样是接话,这种互动会让双方都轻松自在;将“忙到分身乏术”改成“最近工作充实”,前者在外人听来是一种濒临失控的抱怨,多少有点被压迫、不情愿的感觉,而后者的状态是积极开心的;

无论何时何地,同样的话语,同样的意思,正面的说法比负面的说法,更能营造一种和谐的对话氛围,使彼此之间增进了解,消除隔阂,达成共识。

Part 5 唯独有趣,能打败所有的平淡无奇

关于沟通,除了词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趣味。幽默的人有讲不完的笑话和趣事,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活跃气氛,化解尴尬,消除矛盾,更能建立一种互有好感、彼此信赖的情感。当然,这里有一个必要前提,即掌握沟通对象的心理诉求,读懂他人的心理,将幽默的话说得恰到好处。

无趣的尬聊是一种折磨

对陌生的人,很多人会有一种抵触心理,在沟通过程中常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不知如何搭讪和打开局面。很多时候由于拘谨,导致说话方式过于生硬,给人留下不苟言笑的第一印象,甚至出现四目相对、局促无言的尴尬局面,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这,就是俗称的“尬聊”。

想要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异常艰难。然而,有些人在陌生人面前却可以谈笑风生,而且一开口就能逗人开心,使沟通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轻松攻破对方的心理防备,从而为良好的沟通打好基础。

生人之间的交往是从零开始的,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沟通技巧,而幽默正是打开局面、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幽默为何具有这样的魔力?因为笑是人体对危险解除的生理反应

与一个人初次交流时,通常最初几秒形成的印象是最强烈的,而且影响深远。因此,开场的几秒是我们尽情展现自我的关键时刻,而依据“人际关系吸引理论”,人们潜意识中会喜欢和自己拥有相似态度或价值的人。因此,两个人若能为同一件事开怀大笑,就是增进关系的关键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贵在心灵上的交流,而幽默就是让彼此产生心灵共鸣的好方法,毕竟幽默的语言富有风趣,能给人以亲切友善之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要幽默不要尬聊,并非不顾他人感受,硬要和人说话,而是要时刻考察对方对你的反应,并做出积极的应对。如果对方态度积极,就可以一直聊下去。若是对方一直回答冷淡、爱搭不理,则要适时打住。要知道,你有搭讪的自由,别人也有接受或者拒绝的自由,这是一个自由的双向选择。如果避免尬聊还需要一个注解的话,那就是——把舒服让给别人,把尴尬留给自己。

幽默的人为什么就是“万人迷”

这正是幽默的意义所在,幽默是一种提升他人与自己相处时愉悦程度的能力。我们都喜欢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也都喜欢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朋友,在沟通中幽默的语言如同“润滑剂”,可有效降低人际间的摩擦系数,化解冲突和矛盾,然后通过营造欢声笑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幽默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个人一旦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思维就能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也能进行丰富的联想,很容易说出机智幽默的语言。用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即使暂时处于穷困、失意等逆境,也可淡化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

当代社会处处存在压力,如果一个人能对以前的不快记忆或者当前的痛苦事件,以幽默处理,让自身的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周围的环境必然也会变得轻松愉快,因此幽默的人招人喜欢是显而易见的事。

同时,以幽默的态度面对一切,也是不断提升自我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精神“贿赂”。因为在我们的大脑皮层有

一个“快乐中枢”,一旦接收到幽默语言的刺激,“快乐中枢”便会进入兴奋状态,改善体内循环,提高免疫力,进而改善精神状态,消减生理疲劳等。

幽默虽然与人内在的秉性有关,但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比如,对事物持乐观态度,对人对事豁达大度,给人们提供某种关怀、情感和温暖,用微笑来化解紧张的情绪和气氛,让人们认识到你幽默可亲的一面,如此便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影响更多的人

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沟通中难免出现分歧和矛盾。此时,有些人要么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要么避免正面交锋顾左右而言他。这些做法看似明智,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许多人习惯板起面孔严肃地说教,提意见、摆事实、讲道理,然而一针见血的真心话,却往往不被别人领会,即使对方领会了可能也会故意装糊涂。因为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你越不让他那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如此势必影响到沟通效果。我们要明白,任何沟通归根结底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清楚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必要,但同时也要善于用轻松的方式解决严肃的问题。

也就是说,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妨撇开严肃的态度,采取风趣幽默的语言方式。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具有易为人所接受的感化作用。如此,接下来的沟通就能顺利进行下去,最终实现双方感情的通畅及观点的一致。

幽默的语言能避免正面的冲突,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当对某件事情有不同观点时,如果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这并不能显示你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你能把幽默融入表达之中,机智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等,使对方感到被尊重、被理解,给人一种友好的感觉,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积极配合你,这才说明你的沟通力高人一筹。

拿自己“开涮”,别样的“搞笑”幽默

这种情况下,拿自己“开涮”是最保险的方法。拿自己“开涮”说白了就是一种自嘲,即自己嘲讽自己。自嘲的形式无非就是以下两种:一是嘲笑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一是嘲笑自己的失误。也就是说,不遮掩自己的丑处、羞处、蠢事等,而是运用夸张、开玩笑的方式巧妙地说出来。

有些人担心自嘲会有损自身形象,其实大可不必。相反,这样的人还相当受欢迎。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出丑效应”,意指表现平庸的人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没有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往往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瑕不掩瑜,反而更使人觉得他具有和别人一样会犯错的缺点,大大增加了亲切感,更加惹人喜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每个人都有戒备心理,在沟通中会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时刻提防着被别人伤害,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但也会阻碍沟通的深入进行。适当地展现自己的不足,等于对别人卸下防御,去掉伪装。你越是真实透明,与你交心的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人人都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嘲讽。拿自己“开涮”需要将矛头指向自己,直面自己的缺点,坦承自己的不足,一个人如果没有豁达、乐观、超脱的心态和胸怀是做不到的,所以自嘲又被认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幽默手法,是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沟通艺术。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会被人嘲笑,如外貌的缺陷、自身的缺点、言行的失误等,此时此刻内心肯定会不好受或者怒火燃烧。这时,如果一味地辩解或发怒,只会引来更大更深的嘲笑,相反,当你对影响自身形象的种种不足之处大胆巧妙地加以自嘲,反而能自找台阶保住面子。

归根结底,弱点之所以是弱点,往往是因为我们太把它当一回事。如果我们自己能豁达地谈笑自若,自然没有人能拿我们不在乎的东西伤害我们。

正如泰戈尔在《园丁集》里所说:“我把我的痛苦说得轻松、可笑,因为怕你会这样做。我粗暴对待我的痛苦,这样你便不会发现我的弱点。”

让尴尬在笑声中画上“休止符”

尴尬场面的出现,往往就是刹那间的事。可能是别人一时失言而得罪了你,也可能是你言语不当激怒了别人。此时如果不能积极地做出应对,恐怕会让场面变得更加尴尬,甚至有损自身面子和尊严。如果彼此生硬地反驳,又可能撕破了脸,甚至引发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谁都害怕深陷窘境,越严酷的客观情境越需要我们做出超常的发挥,力挽狂澜。要做到这一点恰恰需要冷静,需要智慧,使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的、活跃的状态,寻找一切可以突破的因素,产生机智而又幽默的趣言妙语,进而让当事人走出困境,让气氛重归和谐。

幽默的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难题化解于无形,有效降低人们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堪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并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说话之道,更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智慧、与人为善的素养。

沟通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即使出现冲突和争执,只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智慧,把话语变得诙谐有趣一些,往往就可以让对方笑着“熄火”,使自己不失态,使对方不失面。

用幽默化解自己的尴尬,可以感染别人、让别人为你的睿智倾倒;用幽默化解别人的尴尬,能让别人感激你、佩服你,让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不要等着看笑话,快速帮助领导从僵局和尴尬中走出来,职场之路才会更为顺畅;朋友聚会中,遇到喝多的朋友胡言乱语,不要火上浇油,灵活应变地打圆场,让大家从紧张的气氛中走出来,化尴尬为自然;与家人相处的时候,遇到家庭成员负气放狠话时,要用善意和理解的心境为他巧妙解释,家和才能万事兴。

人心都是相互的,感情都是共通的。你若考虑我的处境,那么,我定会把你放心上,这是人际场合的重要法则。当你善于运用幽默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尴尬、打破僵局,打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必将提升自身人缘魅力,获得更多的赏识和信任,令每一场沟通都以和气收场。

当然,这不是毫无节制地讲笑话,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从一种善意的、理解的角度,找出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然后向好的方面联想,或者做出有利于局势好转的理解,进而一步步将局面朝有利方向引导。

幽默是一剂良药,既治病又不苦口

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难以做出理性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矛盾冲突中容易失去理智,做出过激行为的原因所在。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情绪糟糕时别人一触碰就“点火”,有些人表现在语言上,有些人表现在表情上,有些人表现在肢体上。无论哪一种,都不利于沟通的进行。批评更是如此,批评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否定性。当别人犯了错正在气头上时,如果我们说些令人不悦或者难以接受的话,不仅无法起到正面的教育意义,还极易造成对方心理上的排斥感,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甚至比不作为更糟糕。无论以后如何弥补,这种心理上的伤害永远存在。也许你信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认定批评犹如“良药”,是为他人着想。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即使出现错误,也希望得到同情和理解。因此,大多数人犯错之后第一反应都是狡辩和解释,很少有人能自觉及时地自我批评和反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人人都会犯错,那么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就需要斟酌自己的语言。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从来不会用情绪去沟通,而是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将“难听”的话“包装”后再说出口。这时,幽默就会变得很好用,它是一剂“良药”,既能治病又不苦口。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评,正是由于担心有损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而幽默的批评大多为间接性的,能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也能让人获得情感上的滋润,使批评本身所具有的敌对性得到消解,从而引起对方对批评内容的注意、认可及接受。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果你总是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那这个错误就会成为一根荆棘深深扎在你们之间;但如果你给予别人充分的谅解,并用幽默的方式委婉提出意见,那么这个错误很可能就会渐渐消失。

良药何必苦口,通过一定的智慧在苦涩的药外面包上一层糖衣皮,哪怕这药再苦,也不会让人觉得难以下咽。忠言之所以称为忠言,就是对听者有利的语言,那何必要逆耳?使语言变得精妙,让人听起来舒服,即使是批评的话也会让人心生欢喜。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没有谁是为了树敌而与人沟通的,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特别对表示批评的话仔细进行揣摩,本着维护感情的目的去说,给别人留足面子,才能让人对你的批评心服口服且心存感激

行走职场,幽默是你最好的功夫

幽默的话语可以打动同事的心,打造办公室内的好人缘,同样也可以帮助你赢得领导的好感和信任。不要认为领导是领导,员工仅仅是员工,两者之间的壁垒坚不可摧。要知道,领导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就自然决定领导和你我一样,也喜欢有幽默感的人。

每个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接受推销的,只是我们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只会接受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形式。面对合作的客户,你要清楚客户的需求,也要明白幽默具备获得他人好感,并打消他人戒备和抵触心理的本事。

幽默是加蜜,不是撒盐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幽默,一定要根据对象、环境以及刹那间的气氛而定。倘若为了营造气氛而刻意制造幽默,不分场合,不管对象,不管内容,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们常说“适可而止”,幽默并不是想说就说,而要进行用心的推敲,要有所节制,把握好分寸,尽可能避免说出令人尴尬或厌恶的话。如果拿无知当有趣,毫无底线地娱乐,就会让别人有一种被嘲笑、被捉弄的感觉,生活中谁都有一些不愿为人知的事情,也难免会有不足和缺陷。如果你揪着对方的隐私和缺陷不放,并且将它作为取笑对象的话,对方就会将你的玩笑当作捉弄而对你怀恨在心。

谈话中展现幽默是感情相互交流传递的过程,追求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应以愉悦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些真正具有幽默品质的人,动机是善意的、友好的,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富有慈悲心、同情心和包容心,懂得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话语也会是温暖的、仁慈的、敦厚的。

幽默是一种高级的谈话艺术,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懂得在合适的场合将幽默发挥得恰如其分,这是成功施展幽默的窍门。道理显而易见,幽默是说给别人听的,自然别人愿意接受才行。我们只有分清场合,注意对象,才会找到合适的幽默话题;只有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沟通。

俗话说“不要当着和尚骂秃儿,癞子面前不谈灯光”,与人一起闲聊调侃时,哪怕彼此感情再好,也不要将对方的缺陷、不足、生活污点等短处当作笑料一一抖出。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揭人之短都会伤害他人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合作的破裂,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幽默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文化素养等进行区别。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开玩笑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对方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何种程度,你开的玩笑对方是否能接受,判断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好是坏,进而拿捏好分寸。

一般来说,与上级、名人、长者、陌生人、女性,尤其是妙龄少女、性格忧郁或孤僻的人,是不宜随便开玩笑的。就算想开玩笑,也要在尊重他人的情况下。

要做到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还必须对场合加以选择。某些特定的场合是不适合幽默的,如严肃的会议、庄重的活动等。

幽默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品位,禁止谈及那些格调低下、内容消极的话题,而应以风趣高雅、内容健康的话题、轻松愉快的形式和情绪去交流,使情趣与哲理达到和谐统一,让人开怀的同时还能受到一定的启迪和思考,使彼此的交往更有益于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

Part 6 没有人会被说服,除非他愿意

从本质上说,说服就是改变别人原有的信念、态度、立场和行为,这自始至终都包含着心理上的抗衡。你可以凭借自己的雄辩把对方辩驳得哑口无言,也可以通过了解对方的心路历程和交流环节的心理变化,采取策略性的引导。只是,前者口服心不服,后者往往则是心悦诚服。

说教无用,因为没人喜欢被改变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有三种没用的教育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讲道理。

为什么讲道理会没用呢?这需要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讲道理。从心智层面来讲,讲道理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语影响他人,以改变他人的观点、看法等,它本质上暗含的意思是对对方的一种否定。所以,无论你的道理有多么高明,不管你的语气有多么客气,这都是对他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指责。

比如,当你提出自己的一个工作想法时,有人张口就罗列出各种道理。此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即使你表面不会有什么异样表现,但是心情肯定不好,甚至会产生抗拒的念头。因为对方的一番言辞直接否定了你的立场与观点,你会本能地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从而引发沮丧、反感、抵触等情绪。

我对,意味着别人错——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有道理的时候,才会理直气壮地对人讲道理,这就导致了种种矛盾和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立场,也都有自己固有的认知,你的道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也有可能源自对别人的不理解。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考虑别人的立场和感受,却希望通过讲道理改变别人,这个行为创造出一个无意识的指责情境,对方当然接受不了,结果可想而知。

看过《非暴力沟通》的人应该都知道,沟通中的要素是感受需求。沟通不是改变对方的看法,而是感受对方真正的需求。

说教仅仅是单方面的灌输和压制,负面情绪通常都是因为强行说教而引起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对方真正的需求,则是一种情感上的平等互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依据,有自身固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因此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相较于别人提供的现成“答案”,人们反而更喜欢通过自己的途径去思考!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其本质都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上。当需求被满足了,我们通常感到满足、兴奋、愉悦等。当需求未被满足,我们就会感到沮丧、愤怒、焦虑等。

当你和他人意见不同时,不要总想着如何说服对方,不妨先关注对方的感受,发现对方的需求。少讲道理,多给予爱,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

即使有时真的有必要讲道理,也一定要在双方情绪冷静、心平气和的时候,并学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沟通,这样你的语言才能剥掉指责的意味,充满对对方的理解和接纳。当对方的心理需求得到足够的满足,感受到安全、平等,反过来自然就会用豁达和积极的心态接纳你。

“假设性原则”真的很实用

一般来说,说服包括有意识接收和潜意识接收两种方式。

大多数说服都是有意识层面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可以预知的情形。

然而,在说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形——当一件事情没有进行或者正在进行时,结果是好是坏无法确定。这时,我们就需要利用潜意识说服,这就是“假设性原则”的妙用。

所谓“假设性原则”,即针对某一问题提出某种假设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用一个尚未出现的假设方案,验证后果的好或坏,合理或者不合理,让对方站到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进而跳出固有的视角,不再坚持原有的立场。这一方法多用于不确定的提议、预测,或者有待证明的结论。

沟通高手骨子里都是逻辑大师

在沟通过程中,一方要想说服另一方,就要找出对方的逻辑,可以补充对方的观点,也可以印证对方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引导对方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这个“山外”就是跳出自己的逻辑圈,多站在对方的逻辑圈思考,想想对方言语背后存在的逻辑,进而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说服。

温柔的诱导比施压更有效

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并非每个人都和你脾气相投,性格相合,也并非每个人都和你有相同的想法,做出如你所愿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说服别人达成自己的目的,你就需要创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气氛,让对方乐意谈,谈得有兴趣,谈得有情绪,谈得很投入。

因为沟通中的氛围直接影响被说服者的情绪和兴趣,因而也就直接影响说服效果。沟通气氛是双方共同维持的,只要有一方破坏气氛,甚至将气氛闹僵,那么对方会竖起防备心理,接下来的沟通势必困难重重。

说服别人的时候,即使面对的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也不能把他们当作对手或敌人,而应该讲究和风细雨,温柔的诱导,也就是有次序地、耐心地引导对方思考,这会让对方感到足够安全,也会让对方能够主动与你分享感受,最后心悦诚服地点头称赞。

当然不是,人是不能被说服的,人都是要自己领悟的。在循循善诱中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放松对你的警惕,才可能在心理上慢慢认同你所说的话。

人终究是一种本能动物,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因为害怕自己遭受某种不确定的损失,我们内心往往会本能地给自己砌上一道墙。人与人之间能够

达成某种一致,通常是由彼此的信赖感所决定的,而信赖感的产生就是逐步推开这座“心墙”的过程,循循善诱所演绎的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谓循循善诱,在这里“循”有依照,遵守的意思;“善”就是擅长、善于的意思;“诱”有引诱、劝导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依照次序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他人。这一沟通技巧看似简单,却不能马虎大意,因为只要有一环失算对方就会立即警觉,再想重新开始诱导又将是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谈话之前我们需要深思熟虑一番,第一句该怎样说?对方一般会怎么回答?接下来又会怎样问?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才能做到丝丝入扣,走进对方心灵深处。

先找到共同点,再解决冲突点

在沟通过程中,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就得先证明别人的意见是错误的,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但这种做法往往只会激起对方更强烈的反驳,试想当你说出自己的一个想法时,朋友一开口就是“你的想法不对。”“你怎么会这样想?”“我不认同。”……听到诸如此类否定的评价,你是什么心情?肯定不会愉快,沟通气氛也会变得尴尬冰冷。即使对方说得再有理,你也没有办法接受。相反,当你说出自己的某种想法时,朋友没有第一时间否定你,而是认同。

并肯定你的想法,“这种想法有合理性。”“你说的不无道理。”……然后,他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候,你的心情还会那么糟糕吗?是否会对他的想法有所考虑?肯定的,多数人会接受对方所说的内容,并且欣然接受。两种不同的说服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源自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吸引增减原则”,即人们会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同时讨厌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如果有人的意见与自己的一致,我们很容易会对对方产生信任感。对此,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否定’的反应,就是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碍。当一个人说‘不’的时候,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会叫嚣着,让他坚持到底。即使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并非正确的;然而,他必须服从自己的自尊!既然已经说出口,那就必须坚持下去。因此,在谈话之初,记得一定要先让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这是至关重要的。”说服是通过谈话使双方达成一致,并且形成一个切切实实的结果。当和别人持有不同观点时,先认同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将话题引导到使对方愉悦的方向,减少和消除破坏性的冲突。等到对方的态度不再抵触之后,再巧妙地用“但是”“不过”这样的转折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共商和谐。

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沟通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说服的最终目的。如果你期望的不是与对方针锋相对,而是希望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那么在张嘴之前就要懂得给予对方一定的肯定,在第一时间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把对方拉入你的“阵营”,从心理上攻克对方。在接下来的谈话过程中,你可以创造合适的时机,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你所陈述的是完全不同的意见,想必有了“先入为主”的好印象之后,对方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反而可能会认真考虑,甚至接受你的意见,最终达到双方之间的一种共识,这个结果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只有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心理的渗透始于说的开始,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倘若自身的认知不够全面,也没有深入地了解掌握,很难从理论上让别人百分百信服,而且自身体系很可能被对方攻破。

其实,说服一个人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只需要两个步骤即可。第一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将可能涉及的观点和内容烂熟于心并坚信不疑

第二步,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对方的内心,知晓对方的所思所想,进而提出能让对方接受的观点或建议。

当你决定说服某人时,必须有系统的论证体系。先假设自己就是对方,然后将想要对方赞同的理由摆出来,一、二、三、四,说给自己听,然后

设想对方是否同意这些观点。假如你被自己说服了,那就大胆地开口;假如连自己都不能说服,那么趁早不要自讨没趣,或者重新整理思路。

所谓说服,永远先是自我沟通,这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假设你是对方,你会有怎样的行为,内心深处又是怎么想的?然后试着用相关内容说服自己。为此,你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列表,来确认此次沟通的定位。1.这次沟通我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2.我自身以及观点或建议的优劣势是什么?3.对方渴望在这次沟通中我能帮到对方什么?4.如果我是对方,会接受自己的意见吗?

5.如果我是对方,可能提出哪些异议?如何处理?

有态度的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与人沟通时,我们大都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当双方情绪激动地唇枪舌剑时,如果一方先沉默下来,不管对方怎么冲击和叫嚣,沉默的人保持不言不语,那么对方的气势就会逐渐消减下来,甚至开始变得气急败坏、坐立不安,从而败下阵来。而实际上,这就是沉默的“犀利”之处。

当然,这里的沉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言不发,而是尽量避免就对方提出的引导性的、不利的问题发表意见。比如,对方提出一个建议,不必及时给予回答,保持着沉默,或是转移话题。再比如,假装不理解对方提出的技术性问题;假装听不明白对方。

对于某些问题的阐述和分析等面对能说会道、态度强硬的对手,昆皓知道针锋相对地硬碰硬是行不通的,一开始不管自己提出怎样的意见都会被对方反驳,而且容易激怒对方的情绪。所以,他采用沉默的方式应对,这一技巧使得对方的强势顿时失去用武之地,并且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最终做出适当的让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旦你保持了沉默,对方就会根据话语的进展和现场的气氛来分析你沉默的原因:是在思考建议的可行性,还是完全不赞同这个建议?同时,你的沉默会让对方感到焦急和不自在,开始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打破僵局。这样一来,对方在心理上就处于了劣势。

我选择了沉默,既不表态也不辩解。谁爱说就说,我该做什么做什么。要知道那些说闲话的人就想看你气急败坏,你越是情绪平静,他们越觉得无聊,没多久他们的关注点就不在我身上了。当我通过工作表现证实自身能力之后,没有人再攻击和指责我,而是对我充满了敬佩和尊重。

说服不是不停地说,不是谁说得最多,谁就能占据优势,就能说服对方。说服也不是谁喊得响,谁能够压过对方的气势,谁就是胜利者。面对谣言也好,质疑也好,刁难也好,一个人越是滔滔不绝地辩解,越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愤怒,恐怕还会被人们误解为狡辩,如此自然也不可能说服别人!

很多时候,说服别人需要适时的沉默。说到底,说服本质上是一场心理博弈,谁先亮底牌谁就占劣势。有态度的沉默不是软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鲜明的态度,一种无言的抗争,在你还未开口之前,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你的言论,如此达成共识的概率会大增。当然,沉默应该适度适时,万万不能滥用。否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甚至还会彻底激怒对方,毕竟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

循序渐进方可如愿以偿

说服的实质是对被说服者的一种否定,是为了改变对方的思想、观点、行为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而一个人的思维惯性和既成偏见相当顽固,尤其是双方的目标存有较大差距,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只会遭到强烈抵触。

此时,不妨采用循序渐进的技巧,有节奏地深入进行阐述。这基于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更多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即实现自己的说服目标。

这个实验启示我们,当希望说服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时,切记不要开始就提过大过高的要求,应先提出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然后逐步向其提出你的要求和期望,并一步一步不断缩小差距,对方就能相对容易接受,即使这是一项重大的、不合意的要求。

“登门槛”之所以产生效应,源自一种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回想一下,大多数情况下,你是不是也不愿意接受他人较高较难的要求?原因就在于,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付诸行动,而实现它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不一定成功;相反,接受一些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举手之劳便能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博得别人的好感,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同时,我们的大脑活动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逐渐习以为常,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一种持续的过程。

诸多的事实证明,循序渐进方可如愿以偿,这一方法尤其适合于那些十分固执的对象。有些人,不管你多么苦口婆心劝告,他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有价值的。这时候,采用这种以迂为直的渐进式策略,可以步步深入地引导对方。无论是说服别人,还是商业谈判,都可借此实现预期目的。

渐进性说服基本上有两个环节:第一,你要设身处地地谈问题,要把别人的事情当作对彼此有利的事情加以

对待;第二,在促使对方行动的时候,最好是让对方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主意,他才会心甘情愿做出改变。

当然,在运用“登门槛效应”时应该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合情合理,千万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恶意利用他人。

Part 7 情感共鸣是沟通的加速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常常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这听上去有些玄妙莫测,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知道该什么时候说、对哪种人说、用什么方式说、如何打动人心等。换言之,就是你的语言的背后,有没有满足人性的情感需求。

“我也是”——同病相怜最交心

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有一些偏好,比如更喜欢和熟人打交道,更喜欢与自己相处和谐的人,这些偏好在沟通中也会有所表现,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会引出一种彼此喜欢、相互吸引的情绪或态度,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相似效应”。这里的相似包括个性、态度、信念、爱好、经历等多个方面,这是双方感情共通的地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相同的人,更适合做朋友。相信,这是很多人信奉的一个理念。所谓的三观相同浓缩到生活中,就是聊得来,有共鸣,有契合点。

在人际沟通中,若想获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你可以适当地利用心理学上的“相似效应”,寻求与对方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令对方产生一种知音的感觉,接下来的沟通就会顺畅许多。

这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

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几乎和所有人都能聊得来,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口才厉害,或是处事圆滑,而是他们深谙“相似效应”的妙用。

在“相似效应”的影响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而是在沟通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清楚与自己对话的人的身份。这里的身份包括职业地位、性格、交谈的喜好、文化修养等方面,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理解问题,去组织语言,灵活应对各种角色。比如,与朋友说话真诚自如、与上司说话敬重有加、与下属说话亲切自然。比如,与年轻人交流时,适当采用一些富有激情甚至是煽动性的语言;与中年人交流,应讲明利害,供其斟酌;与老年人交流,应以商量的口吻,以表尊重。

比如,对方性格直爽,便可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内向,则要“慢工出细活”。

在沟通过程中,如果你能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依据对方身份有选择性地“输出”语言,那么往往就能轻松突破对方的警惕意识,无形中满足对方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进而,快速与人建立初步关系,达到深谈目的。

两个人越相似,越容易互相吸引。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寻找归属感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因为相似,我们靠近。我们更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予什么。也正是因为自我的完全释放,我们拥有了归属,这种熟悉和安全的感受使得我们更喜欢自己,也更能畅所欲言。

动情的言语最能拨动人的心弦

心理学上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有内隐闭锁的一面,同时又有希望获得他人理解和信任的通达开放的一面。然而,这种开放是定向的,即向自己已经基本了解、可以信赖的人开放,对不了解的人则有所戒备

你的谈话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自然无法吸引别人并引起共鸣。沟通是通过语言,实现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达到思想一致,情感通畅。没有感情,沟通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对方都感觉不到你的热情,那么又怎么愿意和你交谈呢?又怎么能够敞开心扉呢?在重要的场合,当我们希望通过语言吸引别人时,却发现原来自己的话并没有人愿意听,谈话气氛疏远沉闷,到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在沟通中,语气一定不能冷冰冰。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也不可冷漠,否则就阻断了继续沟通的路。尤其当你准备与别人进行深入交谈时,更要带着感情去交谈。人心是最神秘莫测的世界,却是可以被语言所打动的。只有饱含情意的语言,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甚至感动别人,达到沟通目的。

我认为在任何时间、地点,和任何人沟通,始终起作用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诚。

语言的作用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达成共识的最高境界就是打动人心。情感是交流思想的秘方,是决定问题的诀窍。真情至,理便通。

沟通中的语言是带有感情的,有时明明同样的一段话,为什么有些人能演绎得千姿百态,令人情绪高涨,有人则只是念台词一样,让人索然无味?区别就在于感情成分的多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你的面部表情、你的说话声音等处处暴露着你内心的态度:是真诚和关心,还是虚伪和排斥。

在沟通过程中,当你从感情上下功夫,多讲动之以情的话,往往会给别人一种感觉——我愿意向你敞开自己的内心!这会让对方有一种被信任感,进而情不自禁地放下对你的猜疑和戒备。很多刑事案件当中,警察在面对犯罪分子时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触动对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进而唤醒良知。

一句“我理解”,就是最好的安慰

这源于我们不懂得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如何安慰,更准确地说是我们的安慰方式出了错。表面上,我们是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关怀与担忧,迫切希望帮助对方调整情绪,但有时我们给予的却不是对方需要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安慰别人时提建议,是堵住别人嘴最好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与决定。找别人倾诉的时候,我们往往寻求的不是一个多么明智的答案,除了内容信息层面上的表达,我们更需要情绪情感层面的接纳、认同和理解,一个宣泄和释放的途径。

心情郁闷的时候,相比一个说教者,人们其实更需要一个倾听者。

这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安慰,因为它们不是判断性的或控制性的,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对方遇到的问题,理解别人此刻的情绪、需要、意图等,这会让倾诉者感到一种被倾听、被重视、被认可,并意识到自己处于一个安全、友好、有爱的倾诉环境当中,进而使情绪得以充分释放。

很多时候,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点,就不会在安慰他人时大聊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拥有共情力的人心里装的全是对别人的理解,可以全神贯注倾听、理解对方的内心;可以放下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比什么安慰都重要。

真正懂得安慰的人是有力量的,他们会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境况,用对方最需要的方式进行安慰,这种理解与支持带给对方的是新的重生机会,也是自我心智蜕变与成熟的过程。

赞美的话是蜜糖,最能捕获人心

精神世界也是一样,也需要能量的供给,以此来维持精神生命存活下去。精神世界需要什么能量以保持活力呢?肯定和认同。

所有语言中,最让人舒畅的是赞美,如同阳光之于世间万物。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赞美的话语呢?因为精神世界最需要的,也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和承认。而带有赞美意义的话语,正是我们对他人某种行为给予的肯定和奖赏,这输送的是一种正面的信息,包括尊重、理解与认同等,如此势必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理感受。

这些人未必能言善辩,但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他们一定都很会表扬和赞美别人,让人听了心情愉悦,就算再内向、再腼腆的人也会在心里沾沾自喜。

当你对一个人表达赞美,或者传递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这是心理学上的“期待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进而发掘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在言行等方面达到所预期的要求说服或改变他人,这正是沟通的目的。沟通不提倡速成,但赞美是最好的捷径,可以一句话顶十句。

因此,赞美一定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要知道,我们赞美别人就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只有选择对方的“特别之处”,非同一般的“闪光点”,或不为人知或不易被察觉的优点,描述出具体的行为,这样的赞美才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夸到点子上,让对方喜上眉梢,并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赞美的话是蜜糖,最能打动人心,这是一种最低成本、最高回报的沟通法宝。赞美的话语不在多,而在夸到点子上。只要用心观察,你总会发现别人与众不同的细微之处。而巧妙独特的赞美之声,就像甘甜的蜜水一样流进对方心里,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窗,让气氛更加融洽和谐。

与当面赞美别人相比,巧妙地换一个方式,借助第三方的口来表达自己的赞美,这种间接赞美往往要比直接赞美更具神奇效果。这是因为当面赞美难免有恭维、讨好的嫌疑,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第三方的话比较公正、客观,更能显示出赞美的真诚。

可是如果你在上司不在场时,或是与同事、客户闲聊时,真诚地赞美上司,夸奖他的才华或是能力,那么效果就会不一样。当然,最主要的是赞美要适时适量,否则过犹不及。

钓鱼下对饵:你知道他要什么吗?

这说明了什么?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在干什么,任何时候,你内心深处最关注的都与自己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把自己放在首位或者很重要的位置。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你是这种心态,那么你的沟通对象也是这种心态。如果非要让对方按自己的意图办事,必然会产生摩擦和分歧。

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积极反馈,最失败的状况莫过于:你说什么,对方都不感兴趣。

在沟通中,只有“有效果”和“没有效果”之分,你说的再对,可是对方丝毫没有兴趣,拒绝接收你想表达的信息。交谈原本应该是两个人的事,一旦双向的沟通变成了单向的说,那么沟通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关心你的沟通对象是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这是确保沟通效果最核心的“秘密”。一个人的沟通力好不好,不仅由口才所决定,还要看他是否关心沟通对象的目的。

若想钓到鱼你就必须得站在鱼儿的立场上去思考它们喜欢吃什么,选对鱼饵才有可能钓到鱼。没人会拒绝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如此对方自然会对你的话语感兴趣,给予你好感和信任。

如果我的成功有秘诀的话,就是表现出对客户利益的关心,甚至做到比客户更关心他的利益。每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去交谈,我总能博得客户的好感,令客户不知不觉卸下心防。然后我再真心相谈,开出诚心的条件后,一桩生意就做成了。

沟通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在过程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要让对方从中感到满足和满意,维系一种良好的交谈气氛,这才是沟通的难点。别只顾着表达自己的目的,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过吗?在销售之前先想想客户最需要什么,在管理员工之前先想想员工最在意什么,和另一半沟通之前先想想他们的想法……在沟通过程中,以沟通对象的目的作为切入点,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方身上,你就会发现,给他人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信任,良好的沟通关系就可以如愿建立起来

懂就好了,未必要说破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与人沟通时要把真实的话如实说出来,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开口之前要顾及他人的尊严与感受。如果只管自己说得痛快,不管对方是否乐意听,惹来他人反感不说,还容易遭到记恨。一旦对方产生这种情绪,任何沟通都将无法继续。

这种被人“拆台”的感觉好受吗?即使是实话实说,恐怕也没人会喜欢。而且,这种沟通方式与诚实并无关系,而是有人希望通过揭穿别人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优势性、权威性,这是一个人的表现欲。然而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都希望获得他人认同,“拆台”无疑是生戳他人的软肋。

一个懂得共情的人,说话时会仔细斟酌,理解别人的感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看穿不拆穿,看破不说破。这不是一种虚伪,而是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

只要不涉及他看重的事情,只要不挑战他的原则,他就会积极地附和常言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当我们察觉了一个谎言,指责往往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深度理解对方为何说谎。

没有人喜欢当众被人拂面子,况且大多时候,那个“内幕”或“谎言”,既不伤天也不害理,只不过是别人的一点伪装,为的是自我打气、自我安慰或者自我保护,好在人前维护自己的形象,甚至美化自己的形象。我们要想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要懂得不揭穿别人的道理。

Part 8 我们生而不同,求同存异才舒服

“不同”是隔阂和矛盾的发源地,一旦用蔑视代替交流,或者用拒绝代替包容,就会引发沟通不畅。虽然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但同时也存在共同的连接点,那些最擅长沟通的人,通常都善于挖掘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点,通过共识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进而谋求合作共赢。

沟而不通,往往是因为互不知音

然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原生家庭、文化积累、成长背景、人生经历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法,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更多的是区别、矛盾、分歧,可见沟通中的同频只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现实的。

与不同频的人沟通,很多时候注定会因观点难以相同、沟通太费精力而导致不欢而散。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这是否意味着,不同的人之间难以找到合适的话题,难以敞开心扉深入了解?当然不是,如果想实现沟通顺畅,达到沟通目的,我们就不能回避人与人之间固有的差异、矛盾、分歧,而是要把这些转化为沟通动力,努力发现对方话语中的合理性,尊重和接纳对方的观点

无论与谁沟通,无论沟通什么,我们都应该弄清楚对方的需求,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只要从对方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投其所好,我们轻轻松松就能做到同频沟通,营造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

所谓投其所好,简而言之就是了解对方的需求与心理,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罗斯福为何如此深受爱戴?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总能让与他接近的每一个人如沐春风。

罗斯福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极为简单,接待每一位来访者之前,罗斯福会在前一天晚上,了解对方的职业身份、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便交谈时能找到共同话题。投其所好,是赢得人心的秘诀,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道理很简单,与人沟通交流时,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东西。当发现对方与自己有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话题时,我们会对对方产生好感和信赖感。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也会一见如故。

在开口之前先仔细地观察,寻找彼此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点,然后把这些共同点作为交谈的切入点。

这不是鼓励大家做见风使舵的人,而是让你通过沟通的同频共振,促进达成双方的共识。

我们强调共情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人达成共识。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怎么会这么容易,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达成统一意见,何况是茫茫人海中两个毫无关系的人。注意,我们所说的共识其实是在某一方面能够谈得来,或者在某些地方有着相似点罢了。

换言之,人与人之间就算生活背景、职业特点、个性喜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只要你们身上存在一二分相似之处,自然也能营造出“知音”的好感度。

是那句话,所谓“共识”其实都是谈出来的。与人沟通时,你要记住这样的事实:在各种争议当中,无论有多大的分歧、有多么尖锐的冲突,只要你找出和对方产生共鸣的地方,就能营造出一种情投意合的好感度,找到成功沟通的“金钥匙”。当然,这只是沟通的初级阶段,随着交往的深入,连接点会越来越多,我们必须逐层挖掘、步步深入,才能让沟通越来越圆满。

寻求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折中方案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代表的也只是自己的思维。在沟通过程中,出现异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可以说,只要有沟通几乎必有异议存在。当听到“异议”这个词时,不要急着以失败定论这场沟通。因为很多时候,当沟通对象嘴里说出“不”的时候,他们并不一定经过了充分的思考。他们或许只是怀疑,或许习惯于拒绝别人,但不管怎样,“不”是他们惯性的条件反射。如果我们轻易地下结论,那么异议将会变成事实。所以,出现异议时我们应该牢记:即使想法再不同的两个人,也有互补互助的地方。这时,不妨寻求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折中方案,给异议一个商量和调整的余地。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相信谁都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有回旋的余地,在“不同”中创造“同”,这也正是我们沟通的初衷。而所谓“折衷”,就是调和太过与不及,使其适当合理。这源自我们内心的公平意识,如果双方给予的同样多,那我们就认为是公平的。

在沟通过程中,不要被表面的“异议”蒙蔽,要知道对方愿意坐在一起交谈就意味着彼此之间存在合作的基础和可能。我们也永远不要忘记沟通是一种交流方式,找到对方需求背后的动因,并充分利用这一动因机智应对,将沟通拉入到正常的轨道中来,才能顺利达成自己的目的。虽然适当的“折衷”有助于达成共识,但在运用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几个方面。折中不意味着从正中间分开,“一刀切”是最简单的折中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太过潦草且缺乏诚意,通常不会管用。

折中的幅度不能太大,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利润让掉。人性都是贪婪的,一旦你这样做,对方就会不停地提出要求。你可以分几次逐步折中,即使你只做出了很小的让步,只要时机得当,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不要主动提出折中方案,最好鼓励或引导对方提供折中方案,让对方获得成就感。折中的理由要充分,讲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出自诚意才这样做。

谈资可以多样,但情感必须一致

如果我们只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融入不了多元性的交流,内心渐渐地会趋于封闭,对他人及外界产生防备心理,甚至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外在表现为自卑、沮丧、焦虑、孤僻,等等。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以自己为圆心展开的圆,生命的意义是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而这正是沟通的意义所在。即使与某些人没有共同语言,即使在某些方面不擅长,我们也没有必要拒绝沟通,因为任何一种沟通都包含着两方面的信息,即语言和情感,而且情感是重中之重。

我们日常中所做的一切都充斥着情感因素,沟通的质量受到双方的沟通意愿、状态、情感与技巧的影响。一旦在情感上实现了顺畅交流,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沟通就能成功。

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共鸣”又称“情绪共鸣”,是指我们在与自己一致的外在思想情感或其他刺激影响下而产生情况相同、内容一致的心理活动。

沟通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对方。请注意,这个倾听不仅要聚精会神地看着对方,还要在口头上给予及时的回应,或者用点头、诚恳地注视等方式来回应,或者可以针对对方话语中的内容提问,来表现出你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即使你们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对方也会对你打开心门。

多肯定对方的情绪,并跟着对方的情绪而发生变化。对方讲到紧张的地方,你随之而紧张;对方讲到快乐的地方,你也随之而快乐。

情感认同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但说到底,这是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又立足于当前情景的,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的积极反应。

在这种情感共鸣的气氛中,参与者们会感到被认同、被尊重,大脑加速分泌多巴胺,对这次沟通印象深刻,并且回味无穷

沟通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

道理听上去很简单,但不少人经常犯以下三个错误:第一,沟通前不明确自己的目的,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别人往往更难以明白,自然也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第二,只顾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忽视对方的心理感受及反应,啰哩啰唆说了一大堆,对方不感兴趣或不解其意;第三,聊得特别好,自以为对方已经了解和接受了自己的想法,沟通后未确认目的是否达成,结果对方曲解了本意。

在沟通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一方不能一味依赖另一方的理解,因为你的感觉和需求往往并不能够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带着某种明确的目的性来沟通。

一个朴实的建议是:沟通之前,你可以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下本次沟通的目的,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会接受哪种沟通方式?话语是否清楚明白?对方真的会理解你吗?每次沟通结束后,采用一种征询的方式确认下沟通目的是否达成,比如“你觉得这样做可以吗?”等。

为什么我们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需要沟通,往往就是因为彼此观点不一致。而沟通的目的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中找到契合点。这里没有捷径,只有当我们不把中心放在自己身上,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针对性地做出合理回复。

沟通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听、说,而是通过双方的合作解决问题,始终牢记自身的沟通目的,同时以共赢为目标,为对方考虑,才能真正实现沟通。

请保持一点“不知道”的余地

无论男女老少,或贫穷,或富有,每个人都有虚荣心,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这种心理表现在沟通上就是希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比如聪慧的、博学的、能干的,而不愿意显露自己笨拙的、无知的、无能的一面。

但是切忌在虚荣心的支配下不懂装懂。比如,一些人对别人的话题不了解,不擅长,或者和对方不在一个频道上,跟不上对方的节奏,却不肯承认,没话找话说,强行聊下去,结果说得越多,漏洞越多。

换位思考一下,你把一个人当成爱好相同的朋友,甚至知音,对方却只想着利用你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愤怒,悲伤,沮丧……那么,在面对这个人时,别说深入交谈,恐怕一见到对方你的心情就会立马变差。

无论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还是更好地迎合对方,说到底不懂装懂都是一种自欺欺人。因为只要你一开口,大家就已心知肚明。

与人沟通交流时,最重要的是态度诚恳,话语真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这种自我暴露更能显示出你的真诚,是赢得好感、拉近距离的有效方式。

与人沟通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或不了解、不确定的问题,不要着急,你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刚入门的新手,把谈论话题变成学习话题。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想法,当你向对方虚心请教时,虽然无法让对方立刻产生满意的共鸣,但他可以从谈话中获得倾诉的欲望,那么话题自然就会延续下去。

Part 9 共情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共情将“我”变成“你”,甚至变成“我们”,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的连接,使心与心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在不少人眼里,这是一种高深莫测的艺术,一般人很难获得并驾驭。其实,共情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是我们感受他人的心理世界,彼此交换了思维的结果。

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自我”——我们本能地以自身角度认识世界,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分析和理解他人的言行。

这是沟通中的一大障碍,倘若我们任由这种自我思维运作,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感受,总认为自己的思考是合理的,而不体谅别人说话时的心境,是无法做到换位思考的

她只是在自私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却不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需要,很明显这就来自过度的自我主义。时间久了,势必容易招人厌烦。

习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事情;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处理事情时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遇到问题时,总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而在别人;不接受任何批评,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际交往中讲究“互惠互利”原则,这个“利”不仅是指物质方面,还包括情感方面的接纳、尊重、理解等。人与人之间能够融洽相处,真正地实现有效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彼此懂得为对方

考虑,互相尊重和理解。正如罗素所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程度上,是因为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需要指明的是,“自我”思维并非完全的自私自利或者道德败坏,而是无法从宏观的、外在的、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来绕开自我中心。第一,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我们难免掺入个人感情成分,更愿意接受自己所认可的观点,而排斥和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若想克服“自我中心”思维,就要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言行,客观而公正,既不否定自己的优势所在,也不讳言自己的缺陷之处,才能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第二,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对于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总持一种绝对正确的态度,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观点难免会有不足和错误之处。由于每个人各自的身份、地位、经历、思维等不同,得出的看法和结论自然有所不同。如果你能考虑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那么认知和见解必然会更加全面。

能够克服自我中心思维,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而否定对方,那么他们的交流显然不会以争执而告终。

自我审查,有意识地进行理性思考,会有效阻止自我中心的胡思乱想。哪怕只是无关紧要的一小步,也能让理性思维战胜自我中心倾向。

一个人要么被自我中心思维控制,要么被理性思维控制。愿我们都能走出狭隘的自我认知,可以在不委屈自己,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好好谈谈心说说话

多点商量,少点武断

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一些人很容易将工作性质中、工作习惯中的命令语气带入进来

注意,用命令的口吻对他人讲话,是语言暴力的表现之一。命令式的表达带有一定的攻击性质,很可能会激发对方的反抗心理,令对方下意识地进行自我防卫,最直接的就是拒绝与你沟通。毕竟,人人都渴望被尊重,没有人喜欢被强迫接受命令或遵照他人的命令行事。

试问,倘若你总是被人命令,你的内心会是什么感受?肯定不好受,即使表面不反对,内心也不服气。所以,发号施令般的沟通方式看起来高高在上,却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从听到命令的那刻起,我们内心就充满了抵触和反感,有了这样的负面情绪,再谈什么都是枉然。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别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侵略性,也是任何人潜意识中都会有的渴望。你有这样的渴望,相应的别人同样也有,没有谁甘愿居于人下。所以,无论你的身份、角色、职位是什么,都不该用命令的语气,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

如此领导还怎么做领导?其实,任何沟通都是双向的交流,包括情感、态度、思想和观念的交流。沟通只有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才能顺畅地进行下去。这不只是日常交流,在职场中也不例外。

指令还是需要下达的,只是需要稍微改变说话的语气和口吻,把“你必须……”“你要……”改变为“我觉得你或许可以这样”“我只是建议你”……两者的目的都一样,即想要对方听取你的建议,或是说服对方做某件事情。但由于说话的语气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前者生硬的命令式交流难免会让人心中产生抵触的情绪,即使这个人是你的下属;而后者的交流方式则让人感到舒服,对方更愿意听取你的建议。

从谷芹的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想象,这位领导者是个非常懂得尊重人的成熟领袖,在平时的交流中会把命令的语气改成建议的口吻,在下属面前讲究以德服人,而不是权势压人。在这样一位领导身边工作,确实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难怪这位领导能够得到谷芹发自内心的赞誉。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地位有高低之分,财富有多少之别,但人格与人性上,彼此是平等的。试着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别人平等的台阶上,把命令变成建议,用商量的语气与人交流,不仅能展现自己的素养,也可以给对方一种受尊重感,进而促使对方愿意和我们交流,乐于与我们合作。

这正如一个名人所说:“用建议来替代指使,可以令人信服;用请求替代指使,可以令人高兴地执行;用商量替代指使,会有人主动请缨;用提议替代指使,对方会用行动证明你是对的。”沟通说白了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能力,当你懂得尊重别人,你敬人一尺,别人自会敬你一丈。

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

在人际沟通中,能否洞悉他人的想法,抓住对方的心理,直接决定沟通效果。

如何做到?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语言。确实,语言是沟通最基本也最常用的“工具”,但很多时候语言又是最不可靠的因素,因为在某些时刻,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思想,如果当事人再有意加以伪装的话,在交流中就容易出现曲解人意的现象,甚至被对方有意误导。在我们周围,不乏一些表里不一并且擅长伪装的人,他们或许是出于对外界的提防,或许是出于礼貌的应付,往往习惯戴着“面具”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时候,我们在沟通中不能只听表面,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而要透过种种表象摸清对方的所思所想,这就需要参考非语言信号。所谓非语言交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非语言行为或身体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与语言信息一样,也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不同的是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移动、姿势,甚至语调、音色及个人声音的音量等。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沟通中的语言交流只占到35%,而剩下的65%都是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交流信号。有些情况下,非语言行为甚至达到100%。语言信号是明显的,清晰可见的,这种信息我们一般都能察觉;而非语言信号则是隐藏起来的,是不容易被我们发现的交流信息。这听上去有些令人无从下手,然而不要忘记,人的动作与表情是一种本能,即使我们特意想要“表演”,在说话的过程中也总会下意识地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是人的天性,除非经过专业而严苛的训练,否则都是无法掩饰的,也就是说——非语言信号要比语言信号诚实得多。

换言之,在沟通中我们只要敏锐地加以观察,捕捉并识别对方的表情动作等,就能让对方在沟通中“实话实说”。

沟通不是一件想说就说的简单事情,而是一门需要观察人心的学问。在沟通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对方随时改变的表情、变化的五官、手势肢体等动作方式,掌握对方内心的性格、情绪及想法,再根据这些信息选择适合的沟通内容及方式,这样沟通才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实效。

一场高品质的沟通,必然是从精确的观察开始的。但是不要明目张胆地去做这些事情,也不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别人看,这样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你要尽量做到不引人注意。只要平时多加练习,多留心总结,你的观察技能一定可以日益精湛。

一旦练就出察言观色的本领,它就会成为你的一种本能,引导你敏锐地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作出准确的判断。

真正搞懂对方在说什么

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只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关系的艺术。为了既定的沟通目的,为了保持自身良好的风度,不少人总是以不轻易暴露底牌为宜,能明着说的话都要去拐弯抹角,不能明着说的话更是“山路十八弯”的绕圈。那些看似平静的言辞之中,往往也隐藏着“刺儿”。

这时候,如果我们只顾回应表面的内容信息,却意识不到语言背后隐藏的真正信息,就会引发彼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沟通过程中的关键是,你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吗?你能明白对方说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吗?别人说的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吗?是否隐藏着更想表达的意思?

你和他人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对方内心的“侦破”过程。

对方刚才明明和颜悦色,可一转眼就变成了黑脸,对你爱理不理。究其缘由,就在于我们没能适时听出对方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不清楚对方真正的所思所想,没有给出及时准确的回应,这就导致了沟通的失败。

有句老话叫“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意思就是说一句话的含义能分辨出很多种,听别人说的话要注意话的含义,仔细分辨说话人的目的、动机。那么如何掌握语言的“内情”呢?这不仅需要我们耐心地、细心地倾听对方讲话,还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理解力,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时候,一些领导也不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说透说破,而是会选择试探性地询问,有时候也可能会巧妙地暗示。这时,如果下属能准确地、及时地领悟领导话语中暗含的信息,并能快速做出相应对策,说出对方爱听的话语,做出对方希望做的事情,必然能增加彼此的默契度,更好地开展工

多说“我们”少说“我”

我们之所以强调共情,就是为了与人交好。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让对方感觉到我们与他是同一阵营的,因此话语里要尽量多说“我们”少说“我”。“我们”和“我”,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仔细想想,“我”表明说话者关注的是自身,是站在自身立场看待问题的。而“我们”表明说话者关注双方,是站在双方共有的立场看待问题的。很显然,后者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感受到彼此是“共同体”。

这虽然只是一则幽默段子,却清楚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我们”这个词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说到底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当利用“我们”,让对方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你是自己人”的心理。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即使对方不会绝对信任你,也会情不自禁地愿意亲近你和认可你。

沟通时多采用开放式问题

在沟通过程中,共情的重点是了解你的沟通对象,然而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是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花心思花时间去细细研究。但是,有些场合是无法做长时间的了解研究,有没有有效的捷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呢?当然有。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在短时间内掌握自己想要的内容。 比如常见的面试环节,在没有深入了解求职者的情况下,面试官仅仅通过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等,并做出专业的评价?主要就是通过提问。虽然每家公司面试的问题不太一样,但提问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一番精心选择和设计。

有没有有效的捷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呢?当然有。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在短时间内掌握自己想要的内容

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不提供具体答案,不规定回答范围。

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倾诉欲望,开放式的问题不能仅仅以“是”或“不是”等几个简单的词作答,可以给对方以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回答时他势必会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如此就可以制造出良好的谈话氛围,使对方在聊天中能畅所欲言,进而有助于建立深度关系。

导致话题终结的错误沟通模式,往往就因为有人总是提问“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反,封闭式问题让对方的回答只能二选一,是或者否,然后进入无聊的死循环。

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呢?最常用的模式是——5W1H。5W1H即what(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什么地方)、who(谁)、why(为什么)以及how(如何)。其中,5W1H可以鼓励讲话的一方,把简短抽象的意思,用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带“什么”的提问往往能获得更多事实和资料;带“为什么”的提问则可引出一些对原因的探讨;带“如何”的提问往往涉及某一件事的过程和次序。

学习创建共赢思维

在这里,“利”强调的是从沟通对象的角度出发,想法满足对方的利益需求。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我们不妨重回沟通的原点。我们为什么需要互相沟通?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当事人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与纠葛。沟通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协调和解决冲突,让当事人都能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你输我赢和我赢你输,这都不是理想的沟通模式,因为如果只是一方赢了,另外一方的情感必然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导致沟通不畅。

在著作《走向共识》中,哈佛法学院教授罗杰·费舍和威廉·尤利曾建议我们,在谈判中应该坚持“原则”而不是“立场”。在他认为,原则性谈判的关键是要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找出能够让双方都从中获利的方法,而不是违背双方认同的原则或标准。

其实,这正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动机——互惠互利,互惠互利听上去有些功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在交往中更愿意谈及感情,而忌讳功利。然而,任何沟通都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而人际交往的延续或不断加深的必要条件就是:双方的利益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且在付出与回馈中循环。

利益交换的基础就是共情,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对方关切的内容,无论对方的说法多么荒谬,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关注的焦点从“为什么”转移到“怎么办”,将重心从单纯的情绪发泄转移到积极的解决问题上面,如此才能让接下来的沟通更具建设性,也更富成效。

获得利益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只顾自身的立场和利益,也不能一味地向对方妥协,而要寻求一个让双方都能获益的解决方案。

既然共情是以共赢为基础的,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妨主动做出妥协或牺牲。在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中,不管妥协还是牺牲都是必然的。因为当两个人的距离足够接近时,难免出现各种分歧和利益不协调,通过一方对另一方适当让步,调整彼此之间的需求,才有利于关系的维持。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两个不同的阵营,在某些共同利益的驱使下都有可能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在沟通中,如果你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利害得失,使对方认为你是为他着想,而且这些想法能够给他带来诸多利益,此时对方自然就会听从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任何的沟通过程中,一定存在某种互利共赢的可能。因为所有事物都具备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彼此互相影响。这既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只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够理清头绪,越过种种问题的“并集”,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交集”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