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非主流女生伤感日志】书店评价|幽默书店:幸福是每个人的需要。

时间:2023-02-28 04:29:3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汤文森

"幸福是每个人的钢丝。"幽默书店的入门政厅上演了5 ~ 6幕的斯隆改宗名。迎面而来,空间和心理距离很近。幽默和幽默文化在古今中外的这条道路上为大师和流派演绎,在遥远的历史中形成复杂的渊源和社会功能,但无论如何,取悦人是第一要义。

幽默书店入门厅

季秋的一天中午,第一次来到幽默书店。书店夏天开门,像所有新店一样亮出了亮点。但是,与网上书店的热度和尸感不同,4-5个月的时间飞行度,幽默书店的采访报道不断,实质性内容越来越丰富,收集书籍引人发笑,在书友读者的关注下更加热闹。可以看出路很远,马力很强,目标在很远的地方,路还很长。

幽默书店

书店的外观装修都以明快的深绿色为基调,从门脸到海报、工服、绿色式、细书架之间的装饰物、便签纸,都是同一种绿色,是一种生机音的飞跃。由此,幽默是生命中提炼的品质,是笑是骂,约翰约翰是谦虚,孤独是狂欢的人,是经常出生的情感。

翻阅公众号,最近的活动是10月下旬李信老师说“如何幽默地表达”,并介绍了《幽默感》本书。我没有参加,但从推特上讲师拿着这本书的照片和预设的教学大纲可以推测出活动场景。走在店内,活动区放在门口幕布后面,可以隐约看到台下的格局。笔者卸下可移动的小书柜后,场地满得可以容纳20人左右。不仅可以开展这么小的课程,还可以开展相声、脱口秀、话剧等,对于大多数活动类型来说,硬件确实是足够的。比如相声,这个旧茶馆风格的一边和一圈人最合适。如果谈一百多人的大场面,出售演唱会级票价,就能摆脱旧天桥民间艺术的本意。幽默的直观传达和传播也要有空间规律。

幽默书店的内部空间

活动不止一次,还有常设。店员介绍的陈晓英老师(中国戏剧美学学科创办人,《喜剧世界》杂志创办人)相关出版物专题展、设置单独专著、展销包括专著、翻译、编著、期刊,甚至是家里的藏书。从所谓图书展览真的书展思维来看,其陈列自然是一种“展览”。另外,《全宇宙主镜漫画展》主题更有趣,与陈晓英专题展相比,更喜欢成人文史,这是幼儿时间低,在同室的同时,其他展览主题结合得很好,很照顾各组读者。

幽默书店的陈晓英喜剧美学著作展

正门对角线方向是相对独立的房间,设置为漫画书的专门房间,四面墙上挂着漫画作品,中间一面桌子专门展示漫画书,还有小椅子,蕴含着阅览功能。这部漫画大多数是国漫,中间有欧美作品,几乎看不到日系。我认为,日益在中国影响力大已经是不可动摇的,但要想“混乱反正”,必须先纠正。参差不齐的多态主要依赖于“非主流”的“不同”,而不是主流的“相同”。当代的实体书店天生具有一定的媒体功能,而媒体必须具有有价值的倾向,需要具体的表现。幽默书店用这种陈列来表现,其隐含的价值取向默默地体现出来。内容稀有,格调温暖,充满敬意,所以我珍惜这种表达。

幽默书店的书架陈列

书店位于朝阳门外吉祥利108号,是居民社区低像,夹在工体、乳糖-一团两个商口之间的僻静地方,从区位来看,是社区店的位置,其环境、自身气质天生不同于商口、景区书店。据悉,这家店铺以前是美容师,再追溯一下,是新华书店的中小型店铺,产业是新华书店的。因此,改变店铺招聘,面貌焕然一新,但实际上回到了本院。除了以图书为主外,幽默一词为代表的一派文化也是重要的初衷。像店里到处都是河景一样,100多坪的店里陈列着4种。夏京的原始功能给人以滑稽、憨厚、直接的笑容,但历史沉淀、进化,成为某种文化态度的象征。

因此,除了社区书店的地理位置维度标签外,内容层面幽默的书店是主题。

书店。与主题书店相对应的,是综合书店,比如常见的新华书店,全品类图书都有供应,并不体现某些领域的特别关注专精,书店活动也默认不会在内容上进行定向深挖。主题书店则意味着在装潢、选品、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围绕,尤其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向心和聚焦。比方说,一般性的零售需求,如购买常见书、畅销书,在综合书店得到满足的概率更大,因为非主题书在主题书店可能是被筛掉的;而某个领域的专业书、冷门书、早期版本书,则一般难以在综合性书店见到,但在主题书店、独立书店则有可能找到,如《笑林广记》《世说新语》以及诸般滑稽列传自不在话下。此外,同样具备图书零售功能的非实体的线上购书平台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在此不论。

幽默书店的全宇宙驻京漫画展

在读者大众普遍文化需求不高、不存在强烈主题关注的过往时代,综合书店以“全”占尽优势,能做到“新”则无敌,无疑更受群众欢迎,市场适应性也更强。近年以来,文化需求已然经过几轮升级,大众对于高质量、精细化的文化内容有着日趋显著的吁求,这也投射到了实体书店业,各种主题书店、独立书店应运而生,而且特色分野也渐渐鲜明,乃至成为立身之本。因此,主题书店受益于主题,也服务于主题。书店载体与文化内容之间的“形式-内容”互融互促过程,要靠具体的经营实践来完成,这同时也即是以优质空间和特色内容来服务读者的过程。

每一种文化或是亚文化,但凡具备一定社会人群基础,都会有其凝结形式,形成实体结晶,或网站或杂志或场所,所涉线上线下虚拟实体,不一而足。我所长期留意的,是各式各样的主题书店,在各个文化内容领域所起到的引领作用。譬如,杭州南宋书房之标榜宋朝,北京小众书坊连出版带书店致力诗歌,码字人的戏剧诗歌电影三块主题已如同店名注脚,上海思南书局诗歌店与戏剧店的鲜明招牌,各自给足了相关话题爱好者以实体空间和精神寄托。如果一种文化,没有相应的主题书店为之张目代言,未免是一种遗憾。幽默书店就是这样一种形势下的主题书店,哪怕在主题书店中也算是拓荒者,以幽默为名、为幽默代言的第一家。它所能做的,远不止围绕幽默二字陈列相关出版物和文创品,而是以挖掘和弘扬幽默文化为己任,文化为体、店面为用,零售、展陈、短剧、文创、发布、课程、策展等等三头六臂样样俱全,而且还在不断拓展和探索。

书店中的阅读空间

众所熟知以幽默笔调著称的作家,如老舍、汪曾祺、王朔等,店里早已鳞栉摆开,长销不衰。作家以外,能为幽默这一非热门文化主题代言的名家不多,陈孝英先生是佼佼者,另有以侯宝林先生为代表的相声界前辈,马德华(《西游记》中猪八戒扮演者)为代表的电视剧(逗乐角色)演员,卓别林为代表的喜剧演员,作为图书作者、对象和幽默诠释者的他们,自不会被幽默书店漏过,相关图书也早在架上,封面朝外,势如当面谈笑,“笑”果不一般。

当然,更能为幽默代言的,还是启航老师。他是这个首家以幽默为主题的实体书店主理人,是这个领域的拓荒者和实践家。他为书店和书店上级公司奔忙,午饭也未及吃上,匆匆赶来,一面介绍书店,一面介绍自己。启航大哥是七零后,先后做过音乐、电视、出版并且皆有相当成就,带着丰厚阅历、甩掉过往冠冕,而今投身书店一线工作,在从业者当中应属少见。私下了解一番,据《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一书的作者简介,启航老师2014年时既已担任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对于书店上游的出版业是全懂行的。一个多小时海聊下来,十足感到启航老师谦虚、敬业、热忱,关于图书行业和实体书店的基础相当扎实,许多想法还很前沿。他不只每日写书店日记发布,更为店内图书亲笔写下了无数张说明性的小纸条,穿插在书架之间。

书店主理人启航手写的图书介绍

关于《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我也在豆瓣留了一段短评:因书店结识启航大哥,从书中追溯老歌往事,从CD中听到书声书情。作为音乐人的启航名为岂珩,是中国本土摇滚乐和民谣乐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在专职音乐人生涯尾声推出专辑《未来的光明》,又在深耕出版业多年后出版此书。专辑封面是嫩绿,生命的颜色,亦沿用到此书。这本小册收录18首原创歌曲,以创作一首歌曲来诠释一本书,可说在书评形式上开创了新境界。……这种体裁本身的先锋实验性,以及书词曲歌的浑然一致,就在动人之余,注定有极高的标本价值。

幽默书店门口的“新华书店”标志

尽管门口挂着新华的标签,但在新华书店中,幽默书店有着不一样的面貌,不只是内容上的强主题性,更在于形式上的无边界探索。据启航老师的介绍,并我自己猜想,此店应是新华书店体系的一个创新试点,起步很高,探索的是新模式,单店营收完全不是终点。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近年本不好过的实体书店屡受冲击,连国企新华也不好过。幽默书店肩负探路使命,算是国有书店体制中前沿先驱,可谓是北京新华书店系的曙光。

书店的上级公司名为新华文化,跟北京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平级并列,共同的更上一级则是北京发行集团。以启航老师之高位,亲自来做主理,可见这家店亦被集团寄予厚望。幽默书店的开张,我觉得算典型的“体制内创业”。任何事业走上正轨,形成规律,都会比较心态轻松。因此我想,“成功”者是很多的,而伟大者就很少。伟大的心,一辈子不会安于现状,永远在探索新境界,不停变道、超越,因而也永远不会轻松。纵观启航老师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位不停变道者。他的每次变道,都是在前一条路走通以后。走通了,为同侪铺好路,又去拓荒走出一条新路。

幽默书店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书店日记,由主理人启航躬耕于公众号“幽默书店”,迄今持续更新,无一周中断。在我印象里,坚持写日记的书店,前有北京的彼岸书店、布衣古书局、阿果拉、参差书店,邯郸的人间食粮书店,等等。其中彼岸书店的早期日记已经出版收录于《北京书店印象》(严彬/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其原汁原味的纪实,将书店开业之初的种种探索和复杂心路还原纸上,颇为动人,乃得严彬老师慧眼识珠。“书店日记”在国外亦早有,肖恩·白塞尔的《书店日记》(理想国·广西师大社,2019)和《书店四季:书店日记2》(理想国·北京日报社,2021)在中国很受欢迎,再如吉竹伸介的《有呀有呀书店》(中信出版社,2018)、佩特拉·哈特利布的《我的奇妙书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等,书店人所主观记录的真实书店故事,其中真切与琐碎,既让辛劳的书店人大感共鸣,又满足了读者“外人”,形成一种独特的纽带。这心迹与文化的纽带,在幽默书店也屡屡一笔荡开,联结了每一位关心书店的朋友。当书店日记写成故事形式,就摆脱了琐碎,可以成为文化轶事,书店也可以如剧场、茶馆、编辑部一般,成为一个文化场景,如张恨水的早期作品《春明外史》就是以其文化媒体人的职业与生活见闻为素材,书写了老北京的文化世界,这也是张氏等身小说作品中独具幽默感的一部。

书店内的文创产品

幽默不只是一种文化,幽默甚至可以是一项健康指标。主动开玩笑的人,听得懂他人玩笑的人,遇到幽默能够会心一笑的人,相比愁眉苦脸和动辄哀怒者,自然是身心状态更好的。如果书店能助人放松,更有益于培养“幽默”这件心境,将此作为宗旨之一,则其社会价值又不止于文化层面了。

幽默本身就有感染性,对之加以传播,其实是顺水推舟的事——上善若水的水。做事虽辛苦,此心却松快。这是我从幽默书店的团队每个人身上直观感受到的气质,他们在书店日记中也都有亮相。在幽默书店系列微喜剧中,店员亲身本色出演,书店实景拍摄,而且剧本“改编自本店真事”。看完后,我摘了耳机在办公室里捂嘴颤抖,点开主演的微信头像,又乐一回。都说书店店员是万能的,可我也是头回见识到,可以万能到这份儿上。可见,潜能无穷不是逼出来的,而是乐在其中冒出来的。瞧吧这味儿,写到此处已被感染。

幽默书店的哈哈镜

幽默书店往东不到400米,工体南路上的法国文化中心有一配套书店,名为旅人蕉书店,自然是法国文化为主题的,书店与图书馆并置。吉祥里社区之南,跨过朝外大街和丰联广场,则有悠唐国际B座的鸿芷书房,是北京最好的公益图书馆/咖啡馆。横跨东二环的银河SOHO之内,则有善缘书舍和海狸图书馆。顺便录此几家附近的书店,以供实体书店同好备参待访。书店既为实体,空间的联动就成为一种先天属性,无法割裂与“附近”的联系,甚而成为优势。如日本东京的神保町一条街,已成书业传奇。乐观地说,北京任何一个街区都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育,都不能排除成为下一个神保町书肆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刘威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