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个性网好友印象】我好像有那个“联接恐惧症”

时间:2023-02-10 14:26: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这是一个趋势含量超过标准的时代。/图虫创意

如果你想整理头发,进理发店的话,头发上会烫成五颜六色的锡纸,脚上踩着明亮的皮革巴洛克皮鞋的托尼闪得睁不开眼睛。

发现了一家小咖啡馆,里面玩“拍子”的精致人群太多了,如果选择去旁边的连锁咖啡店,

购物的时候向左走会有男人来,向右走会有漂亮的女人来,自己踩草坪逃跑。

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为“赵寅恐惧症”患者行列的一员。

微博上有7个#联接恐惧症#相关话题,讨论人数达5万人。/百度截图

所谓的“潮人恐惧症”(又称“潮人恐惧症”),是指看到穿着时尚的光鲜亮丽的人就害怕,潜意识里想逃避,有点尴尬的尴尬,“并发症”是指害怕去高档时尚的地方。

继“社会恐惧”之后,“鸟类恐惧”一发明,就迅速引起共鸣,许多没有时尚基因的年轻人迅速主张,添加到了自己的哥哥标签上。

奶茶、网红店卡、购物、聚会。“潮汐恐惧”时时刻刻都在发作。

新年来临,社交活动密集。这个假期,你经历过大型“鸟类恐怖”袭击现场吗?

也许,

你也是时尚患者

所谓的“时尚达人”,就是穿着打扮走在时尚的前沿,对于某种风格,比如复古风、嘻哈风、ins风。表演得格外突出,走在路上格外引人注目的人。

对他们来说,每个街角都可以成为舞台。各商圈可以成为秀场。

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武江路、广州的东山区、西安的小寨、成都的春熙路和太古里、杭州的湖边步行街.都是“赵寅含量”超过标准的地带。

作为助理恐怖患者,你敢一个人参观什么地方吗?

以时尚浓度非常高的广州东山区为例。

从地铁站出来,看到越秀区图书馆、东山百货商店、街上挂着限时秒杀招牌的日用品超市,你会感受到广州浓浓的烟花。可能会发出“这就是老城”的感叹。

但是,如果一直走在东边活河口的灵魂地带——节前的西街,就可以说是“广州赵寅宇中心”。

走在蜿蜒的小巷里,左边是红砖德瓦、独门独院、一式二三楼和民国时期的小洋房。右边是灰墙水泥地板、门窗打开、凳子放在路上、有现代元素的创意咖啡馆。

在这种环境下,路上的行人并不简单。有穿着拖车裤、摆弄相机、长发迎风飘扬的文艺男青年。还有露出小蛮腰,精致化妆,耳朵或脸上挂着几枚钉子的个性女青年。

所以想自拍的你,看到周围自信姿势的助手,哆嗦着掏出手机,随意“咔嗒”一下,只好赶紧折起来。

本来想参观新开的创意集市,但隔着玻璃门,看到人们双手护胸和老板聊天的样子,再也不能硬着头皮进去了。

不敢正视潮人,更害怕潮湿的人亲眼看着。“对不起。我这么老土,肯定降低了这里的等级!”" "

同时,你也怀疑“收获”满肚子:

为什么他们戴瓜帽不舒服?

头发染得那么亮,不是每天都要化妆吗?

那些大众品牌的衣服都很贵吧?

他们怎么有时间经营这么多爱好?

最后,在品味、经济和自信“三联受挫”的情况下,黑社会患者只能赶紧叫出租车逃离现场。

事实上,鸟类恐惧症不是在特定环境下发作,鸟类恐惧带来的尴尬、羞耻和怀疑也不仅仅停留在偶然遇见助手的那几分钟。

豆瓣网友表示,在大学里没有办法和穿着衣服知道流行的同学们一起玩。“和我一样是‘原生态’的人在一起才会充满安全感。”

这样,追求流行、精益求精的人和习惯隐藏在“普通”、“普通”外壳中的人,似乎天生就隔着不可逾越的红色。

沟。

潮恐,

究竟是在“恐”什么?

ta那么潮,脾气一定很不好吧?

潮恐患者的第一个恐惧点,来自他们对“潮人”的固有印象——高傲、冷漠、脾气臭。

这种印象的形成并非毫无根据。

小编的同事“恺妹”是个阳光开朗、十分好相处的女孩——当她穿上黑色马甲时除外。

“我穿上自己最喜欢的黑色马甲上班时,就觉得自己超酷!”为了营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她还会专门减少笑容,摆出高冷的表情。

很多时候,人们的神态、动作、表情都会根据不同的穿搭而有所变化,这也是为了形成统一的风格。

另外,一些穿搭考究的人,还会对其风格背后的文化有一定认同感。

比如,“嘻哈风”穿搭的背后就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纽约的“嘻哈文化”,健康的嘻哈文化代表着独立思考、不附庸主流的精神。

这些文化展现出的个性,就会让部分人觉得不好接近,从而想要下意识地远离。

恐惧的背后,是自卑。

如前文提到,创意集市、文化展总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但潮恐患者却不敢走进去欣赏一番,这是因为他们视穿搭为文化圈层的入场券:对穿衣打扮没有品位的人,不配对其他事物有兴趣。

而潮恐,就代表着一些想要跻身“潮人圈”,想要得到圈内人尊重和认可,却因自身条件而无法实现的恐惧。

说起潮流,很多人会想到“名牌”“奢侈品”等关键词。/ 图虫创意

这些条件中,有自己设定的框架,也有客观存在的影响。

比如经济和品位。

不可否认,时尚是抽象的,但“堆砌”时尚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而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不匹配,就会造成落差和恐惧。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过一个“新穷人”的概念,这一类人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穷人,而是没有足够的钱、不能随心所欲购买必需品的消费者。

这样看来,除了部分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高质量人类,我们大部分人都还在“新穷人”的行列里晃荡。

但看着满街一抓一大把的潮人,你就会明白物质虽然对一个人的“潮流含量”有影响,但并不直接挂钩。

另一点就是品位。

与时尚相比,品位更加虚无缥缈,它到底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没人讲得清。

只知道在充斥着外貌焦虑和消费主义的分享平台上,看美妆博主的视频学眼影晕染技巧,关注穿搭博主学搭配和颜色分配,以及了解时下风头正盛的潮牌。

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也十分单一:

同学聚会时的打扮受到夸赞和认可,并且能向他人输出一波时尚见解时,感觉就像登上了潮人榜单Top1;

但如果被同事质疑元素过时或者这类风格并不适合自己时,好心态又立马会被打回原形。

潮恐患者是真的“恐潮”吗?恐怕他们是过于“慕潮”,以至于在自卑和犹疑中徘徊不前。

想“脱恐”?

用魔法打败魔法

“脱恐”第一步——把潮人拉下神坛。

对于上海人来说,“潮”是要排在“低调”“奢华”“有内涵”等一系列形容词之后的。

当潮人穿着吊裆裤、破洞衣走在CBD时,街拍摄影师的镜头或许并不会对准他,而是追着旁边那个穿着丝绒套装的奶奶跑:“阿姨,侬好优雅!”

在广州就更好说了,只要穿着睡衣、短袖、大短裤和拖鞋,不管在哪里,都能制造一种“这里才是我的地盘”的感觉,比潮人气场强多了。

“脱恐”第二步——向大爷大妈看齐。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恐潮患者大多是年轻人。但是对于父辈或爷爷辈的人们来说,潮人就是鄙视链最底端的生物。

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我爸妈催婚都不会安排这些‘花瓶’给我。”

“脱恐”第三步——用丰盈的内心打败外表的赘饰。

知乎网友“十一可”在发表自己对潮恐的见解时表示,她的朋友们好像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担忧。

“面对穿着打扮前卫的人,她们会夸赞会羡慕,但是从来不会不自信和怀疑自己。因为她们会欣赏艺术,会旅行,会烹饪,会有计划地享受生活。”

朋友小莉曾经拜倒在自己的潮人男友脚下,但随着长时间近距离的相处,她却开始疑惑:这个家里没有一本书,电影只看动作片,参展只会拍拍拍的男孩为什么会让我自卑。

多少人身上的潮流可以与其内涵挂钩?/ 电影《告白》

英文中有一个词与潮恐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 “fashion anxiety”(时尚焦虑),而导致这一点的则是 “fashion bullying”(时尚霸凌)。

在学生时代,我们或许都遇到过或者见到过某种“时尚霸凌”。

比如,当同学们以一件E·land格子衬衫、一双AJ来显示自己的合群时,那些不喜欢或者买不起的同学心里就被埋下了一颗潮恐的种子。

美国早年间有档时尚节目《What Not to Wear》(千万别穿这个),主持人斯泰西和克林顿每周都会“伏击”一位时尚受害者,贬低她的外表,口头上和字幕上都在嘲弄她的衣橱。

后来,这档节目被人诟病为“时尚霸权”。

之前芒果TV的节目《你怎么这么好看》也有嘉宾冲进素人家,对其生活作出评价,还频频表现出一脸嫌弃的表情。比如当海归女博士明确表示对化妆没有兴趣、不喜欢消费主义之后,依然按照嘉宾自己的喜好强行改造。

后来,这档节目也被人民网批评“缺乏尊重”。

美是时尚的基础,但当所谓“时髦”的人开始定义美,隔绝了其他人时,就是一种“时尚霸凌”。

人不可貌相,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依靠人身上的商品给他们下定义。

时尚可以塑造人,却不能定义人。/ 电影《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商圈、美景不是潮人的专属,小众文化的学习也不需要潮流服饰的加持,稳定而强大的内核才是真正的“潮酷”。

如果理发店的Tony说你染深发色不够潮,如果朋友问你为什么还没有一件克莱因蓝的衣服……就直白告诉他们:This is not my style!

下次穿越“潮人堆”,就昂首挺胸地走过去吧。“脱恐”后的你一定闪闪发光!

参考文章:

[1]“潮人恐惧症”上热搜,网友被戳中:看到小众咖啡馆都不敢进去……|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2]一份“潮人恐惧症”患者自救指南 | 知乎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