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藏世界

敦煌壁画中最具装饰美的图案画是我国古代图案画的集大成。

敦煌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装饰于建筑塑像与壁画,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立形态。

图案与壁画、塑像、建筑构成了整个石窟艺术整体。

北朝是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发期,整个艺术形态都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互映的艺术特色。

图案简练鲜明,纹样种类少,形象单纯,组合也不复杂,同一纹样反复连续即为边饰,几种边饰相联,中置一莲化即为藻井。

纹样主要有莲荷纹、忍冬纹、几何纹、云气纹、祥禽瑞兽纹等。

隋代是一个历经三百年动乱分裂后的大统一朝代,大统一带来了南北文化艺术的大汇集与发展,图案装饰进一步吸取中原汉传统文化艺术与新来的西亚风格艺术,绘制出崭新图案。

最具代表的是藻井图案,隋初绘制的第305窟方井套叠飞天莲花藻井,井内的莲花中心设了一个三兔纹样,三兔只有三只耳朵,却把三只兔子联成一个整体,使三兔相互尾追,旋动不己。

又如第380窟的方井套叠藻井,井内为一旋动的大色轮。

轮中坐一童子。色轮可视为变形莲花,有“莲花童子”义;

亦可视为法轮,有“法轮常转”义。

唐代是敦煌图案发展的成熟期,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致都超越了前代。

图案有藻井,边饰、圆光以及壁画装饰、器物纹饰、衣裙纹饰等。

唐二百余窟,窟窟图案各不尽同,纹样变化万千,使观者眼花缭乱。

单纹样就有桃形莲瓣纹、叶形莲瓣纹、石榴卷草纹,及其繁复的组合形式和不同的结构格式,如散点连续纹、波状连续纹、几何连续纹、叠鳞式连续纹、四方连续纹等。

五代时期中原战乱纷争,北宋时期与辽金战争不断。

敦煌曹氏地方政权孤处一隅,与中原往受到限制,敦煌石窟艺术也只是晚唐的延续,并形成一些地方特点。

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服饰和地毯纹饰,纹样以祥禽瑞兽纹、卷草纹米,间有回纹、白珠纹等。

曹氏是敦煌的最大统治者,他们家族建造的佛窟,其规模之大超越前人,窟内藻井装饰气势宏伟,并心莲花中或塑或绘,多是团龙、彩凤。

井外边饰多绘凤鸟卷草纹。

窟内供养人画像身高超人,女像衣裙亦画祥禽瑞兽花草纹。

足下地毯多为卷草纹或团花纹。

他们如此重视龙凤纹样,其目的是象征统治者政权的神圣尊严。

西夏于公元1036年占据敦煌后,继续在石倌内绘塑佛事,窟内图案装饰在藻井、窟顶团花最为突出。

藻井莲花中亦多浮塑龙纺,有团龙、双龙、五龙、丹凤四龙,可谓龙的图案世界。

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历经千年,在四百多个石窟里留下了难以计数、美不胜收的图案彩绘,但它们大多还在沉睡,愿它们随着敦煌艺术研究的深入和普及能够尽快进入各类艺术和实用产品设计师的视野,走出石窟,在人间生辉。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还有大量反映当时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古代建筑造型的画面。

从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林林总总世间万象尽在其中。

其中度量衡器和天文历算、农牧业技术、粮食加工及酿造、马镫挽具与牲畜饲养、游牧民族的生产活动、化学工艺的陶瓷砖瓦玻璃琉璃冶炼金属与器物、灯与香炉、彩绘颜料、百工技艺、医疗卫生、诊疗疾病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名符其实的具体画面,是对历史面貌的真实生动的还原。

大量的亭台、楼阁、寺塔、宫殿、城池、桥梁和现存的五座唐宋木结构檐,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实物形象图样和宝贵资料。

各种飞禽走兽动感十足,极具艺术感染力;

各类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资料。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不但反映出我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心历程,而且历久不衰,映照时尚。

428窟,那是北周时期最大的洞窟,在洞口北侧墙中的卢那佛和菩萨,不说他们那稚拙怪异又魅力十足的造型,不说那浓烈而深沉绮丽的色彩,单看服装,菩萨都穿着现如今正在风行的低腰露脐裤,而且是7分裤,并且扭动着现代舞的腰肢,飞天胯间挂着露脐锯齿裙,裙裾飘飘。

他们的表情不是外向表演式的微笑,而是现代青年自我享受式的陶醉,是自我激情的释放。

再想想大唐经变画中那跳胡旋舞跳的脚趾都舞动的疯狂,想想我们的古人,想想古代画师,他们曾经怎样自由奔放的生活过啊!

风情轮回,谁说时尚只在当下!

再看卢那佛的佛袍,上面马在舞蹈,鸟在张望,力士在拳击,僧人在静修,当代的服装大师们有如此的想像力和气魄吗?

敦煌壁画给人们的启迪还远远没有开始!

把现实世界人们美好的理想和生活以及客观世界的各种存在描绘到断崖洞窟里的泥墙上,决非易事,那是当时的工匠和艺术家的超凡智慧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当时人们沟通和交流孕育的果实,是那条荒沙涸海、雪山深谷、艰险遍布却以柔软飘逸的丝绸命名的商贸大道回报人们的礼物。

敦煌有幸,莫高有幸,她接纳了、收藏了、保存了这独有的古代辉煌,让我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能看到。

参考资料和图片来自全网

敬请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