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档流光字〕qq签名档流光闪图?
作者:李新荣
摘要: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庞大的数字下,是关于孩子教育和发展问题的深层探讨。该教什么?怎么教......一众问题已经摆在面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从中探究,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这是一个发生在诸多中国家庭的故事。
小贝是姐姐,比弟弟小刚大7岁。姐姐大学毕业的时候,弟弟才刚进高中。
对于这个姐姐,小刚又爱又恨。“不见就想,见面就打”,小刚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令他父亲诧异的并非如此,而是在姐弟俩的实际学习生活里,那些来自莫名关系产生的压力。
小贝似乎继承了父亲优秀的基因,从小到大都表现得十分优异,不需要父亲担心,就能把每一门课程都学好。
“以至于最后申请到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学校,我几乎在她身上没有花费什么精力”,父亲有些骄傲地说道。
骄傲的背后也有隐忧。姐姐与弟弟,这段天然的亲密关系经常被外界以孰强孰弱的视角进行审视,导致当事人不可自拔地陷入竞争陷阱。
“姐姐上那么好的大学,我要是上不了该怎么办?”弟弟经常这样给自己加压。
你的孩子快乐吗?
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吗?或者你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
在5月22日举办的2021新东方家庭教育春季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专家们围绕父母与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展开探讨,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心理健康和家长的养育焦虑等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2021新东方家庭教育春季高峰论坛)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或许,这样的现状与当下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升学”和“赢在起跑线”,对学习成绩过分看重不无关系,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孩子精神世界的富足。
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看来,中国孩子当中有两种没有压力,第一种是拥有高智商的天才学霸,他们天生爱学习,也享受通过学习参与竞争的过程,不用太花力气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考全班前几名。
还有一种孩子尽管成绩不拔尖,但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只死盯着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和受挫能力等内在精神品质。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我对所谓过度内卷的怀疑并不是说孩子干什么我们都不管。而是对于孩子来说不一定非要一条道跑到黑,我们要允许孩子探索自己的跑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表示,“对于家长来说,你要调整你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个做题机器,而是培养人格健全的,有自主成长能力的人。”
这并非新东方第一次关注家庭教育议题,早在2008年10月,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便在北京成立。据悉,该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高品质的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宣传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今天新东方搞的家庭教育,就是告诉家长们要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金战解释,“智慧型家长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提前勾画一个适合他的未来,有一句话叫‘渡河不如舟,犁地不如牛’。”
王金战补充道:“如果一个家庭被孩子的学习折磨得痛不欲生、鸡飞狗跳,一定不是学习本身的事情,学习本身很简单,但是为什么把家长折磨得死去活来,是学习之外出了问题。”
不可缺位的父母
“家长没有经过训练,无证上岗”,上海市儿童发展中心主任杨雄认为,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家长教育。
包括上述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方向需要教育,家长本身也需要接受教育。
俞敏洪在论坛中特别讲到了父母作为榜样对他的直接影响,并认为自己身上一些基础的品德能力便来自父母,比如善良和乐于助人。
据他介绍,母亲当时是农村妇女队队长,无论谁家有困难,父母都会欣然出手相助。
俞敏洪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年母亲都会拿出一半的米让他扛到村东头。原因则是那家生了五个孩子,粮食根本不够吃。俞敏洪进一步解释道,“为什么让你扛,就是想让你知道,一个村的人在一起必须互相帮助。”
好的家教不只是母亲一举一动的耳濡目染,而是父母双方的通力合作。
俞敏洪的父亲是架大梁的木工,方圆十八里谁家造房子一定要请他去架大梁,“我父亲有一个规矩,如果这家比较殷实富有,是要收工钱的。如果这个家庭比较困难,我父亲架完大梁,一碗酒喝完就走人。”
这种豪爽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在俞敏洪身上得到了印证。就像《中国合伙人》里面的情节,“大学四年扫地、打水,洗衣服,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了很多,帮助了很多同学。”
“我做了很多,但是我亏了吗?没有亏。”俞敏洪斩钉截铁地回答,因为等到大学毕业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做新东方需要有一帮志同道合者时,他的大学室友都愿意出来帮忙。
“理由很简单,俞敏洪是好人,是一个不会占别人便宜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成功经验里一定有这一条,“如果成功了,我们一定能共享成功,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大家一起失败。”
这样的合群能力在俞敏洪看来非常重要,并贯彻在自己对下一代的教育中,“你对别人好了以后,你身边就会有更多朋友,他们也会对你好。”
在这里,俞敏洪引用了弘一法师的一句话,“我对别人怎么样,是我的修行,别人对我怎么样是我的因果。”
(俞敏洪:父母要重视对孩子品德能力的培养)
同俞敏洪是老乡的钱文忠也有类似的感受。“在我们那里,过去娶媳妇先看什么?先看这个女孩的妈妈;嫁女儿先看什么,先看婆婆。”
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钱文忠认为,现在的妈妈在很多情况下成了老师的另一只手,是老师的衍生物、下班以后的老师。“盯着孩子做作业,还要签字,第二天起来赶紧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妈妈在育的过程中太重要了,让一个孩子从小受到母爱的熏陶,对这个世界充满温柔,形成良好的个人教养,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和喜欢的人,这个才是育的本质。”钱文忠说。
“不光是母亲教育,父亲也要参与家庭教育。”杨雄补充道:“这样孩子的心智会更健康,因为父亲和孩子讨论的是冒险、责任和勇敢。”
“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女的品行特别重要。” 俞敏洪说。
“是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
“你不能让西红柿结出苹果来,是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的封面上如此写道。该书作者王金战认为,沿着强项发展,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
“我研究超常教育,发现聪明孩子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活泼好动、调皮捣蛋,但很多老师会把他们当成问题孩子,加以打压和限制。也有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动,给他一个iPad、手机去看。”在王金战看来,这些方式都不可取。
“中国一句话,要想让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地里种满庄稼。”王金战表示,超常儿童之所以好动,是因为精力过剩,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找到兴趣点了,一旦投入其中,就没有精力瞎折腾,这样一个超常儿童就得到了很好的引导。”
(王金战认为,沿着强项发展,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
除了关注孩子的学科学习,也需要重视其个人品质的培养,尊重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多位嘉宾都提到了“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的人要面临失败,人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刻也必须面临失败和挫折。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在鼓励,在赞美声当中成长,就没有抗击的能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表示。
对此,杨雄也深以为然,“我大力主张家庭教育不要只抓功课,而要重点抓心理弹性的教育。要让孩子从小体会一些受挫的感觉,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就知道有很多事情是自己要去完成。”
王金战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一年,我的孩子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说遇到了很麻烦的事情,需要我帮他处理,如果不帮助他就退学回家。“面对孩子的求助,王金战并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心急如焚,“我劝他说,你已经是20多岁的人,心胸要稍微宽阔一些。”王金战还记得当时举的例子,把一块盐放到茶杯里就很咸,但是放到湖里,就可以忽略不计。他启发孩子,面对困难,要拥有湖一样的心胸。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一定是不断经历挫折,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不犯错误的孩子长不大。”王金战道出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心得。
有时,为了磨炼孩子的羽翼,父母甚至需要人为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难度关卡。
俞敏洪偶然发现天性安静的儿子身上有一个问题:不敢去跟任何人发生面对面的冲突,包括语言的冲突和肢体的冲突。
“我看他在打篮球,明明球在他的手里,看到别人冲过来抢球的时候,他就把球扔给别人,然后跑掉了。”
当时他的儿子12岁,身材瘦弱,个子也不算太高,还处于发育状态。俞敏洪提议让儿子去学习打篮球,但是得到了儿子和妻子的否决。“你不是一直讲让孩子自然成长,孩子就这样了,你就让他自然成长。”
俞敏洪则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孩子一生中两件事必须关注到:
第一,孩子身上有特长时,父母要鼓励发展特长和天赋。
第二,除了长处外,父母要看到他的短板。如果这个短板短了一点点,不影响他生命的正常发展,这个短板就可以不用管他,但是如果这个短板短到一桶水基本上要流光,家长就应该适当地帮助孩子补一下。
俞敏洪解释道,“我认为这是个挺短的短板,必须要把它补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让他打篮球。”
效果在长时间的培养中得以显现。经过学习,俞敏洪的儿子从一开始回避冲突,到慢慢融入队友,再到不会害怕跟人的冲突,而是敢迎难而上。
"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培养孩子敢于面对冲突,并且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俞敏洪一直坚信,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他常跟孩子说,不管他们考上什么大学,他在意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你进了大学是不是还在努力的学习,并且还在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二,你是不是对于生命本身保持这样的热情。”
这样的期待,俞敏洪也希望送给更多的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