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最近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每每打开手机,疫情、女性安全问题、战争、地震、车祸、空难......
面对或持久或突发的各种负面新闻。
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陷入了莫名低落的情绪中。
很多时候打开手机想回个信息或查点什么,但不知觉间,注意力被那些消息吸引过去,一看就停不下来。
哪怕闭上眼睛,脑海里还是充斥焦虑和不安。像紧跟身旁的阴影,悄无声息就把人拽进一个情绪黑洞里。
很想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能做什么,进而变成了什么都不想做、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的疲惫状态,从心理不适发展为生理不适。
我这是怎么了?
打开朋友圈,或者随便刷下微博豆瓣就会发现:不止我一个有这种感觉。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那你可能会需要这篇文章。
今天咱不写影视综艺,也不聊明星八卦。
肉叔想认真地跟大家聊一聊:
#陷入负面情绪的我们,该怎么办?#
不知从何时起,“阴间新闻”这四个字开始反复出现。
网民习惯性地把各种消息定性为“今日份阴间新闻”,文字、图片、视频各种形式的“悲剧”轮番轰炸你的手机页面。
猝不及防,你便被卷入了滚动的负面信息流当中。
忍不住一次又一次代入新闻里的情境——如果是我,当时的痛苦该是怎样;如果是他们的家人,又要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击......
停!暂时收一收你的想象力。
互联网的“快”,已经快到我们来不及消化负面情绪。
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我们,正在超负荷运转。
如果我们的大脑里也住着《头脑特工队》那些情绪小人,那么现在的我们,脑子估计被忧忧占领了。
人皆有恻隐之心。
看到那些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遭受苦难,尽管素未谋面也能感同身受。大量目睹负面信息后感到难受,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这些信息对你的刺激程度,超出了你的情绪极限,出现生理反应甚至影响正常生活……那就该意识到出问题了。
你可能得了“替代性创伤”。
什么意思?
大众在社交网络等渠道了解到灾难性事件后,因强烈的代入感导致恐慌、难以入睡、做噩梦、情绪不稳定等。
简单来说,这些事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但也可能给你造成了身心创伤。
中青报采访过心理专家,引导大众对这种状况重视起来——如果持续性感到低落、烦躁、绝望,一直得不到及时调节疏解,就有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已经是大众很熟悉的一个心理名词了,指的是亲历灾难性事件的人留下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它的源起是直接的。
而相对隐匿的症状,就有替代性创伤。
我们总以为,创伤是你直接经历了什么才会出现,但其实它指的是——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研究创伤的心理专家Gabor
那么,淹没在阴间新闻里的我们,内心正在发生什么?
去年一部科幻剧《芸芸众生》,把这种状态呈现得细致入微。主角萨沙只喜欢意料之中的事,拒绝一切不确定性。
-你知道我喜欢意料之中的事,对吗?
-意料之中让你安心
一切按我们的预期发生,才让人心安。
反过来看,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个体对不可抗力的恐惧。
无论是面对反复的疫情,恶劣天气的多灾并发,还是那辆突然失控的飞机......
我们,都无能为力,无法阻挡这些可怖。
然而。
很多人忘记了,我们还有能做的事:
别在绝望和无力感中继续沉沦。
肉叔并不是让大家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是劝人放下同理心。
只是进一步想。
同理心是人类重要的能力,它让世界变得更好。
但,不要过度滥用同理心。
这种滥用,是指时长和频度。
《科技时报》有调查显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冲浪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3小时的社交网络时间,很长么?
对于“机不离手”的现代人来说,超过这个时长是常态。信息时代人均新闻成瘾,一刷手机根本停不下来。
NHK纪录片《走近抑郁症》里,心理援助志愿者内田提到,新冠疫情之后,很多人不自觉地被焦虑情绪吞噬。
如果任由自己长时间沉浸负面情绪中,会怎样?
第一种情况,可能是麻木。
比如突然想退网,不愿在面对任何外部信息,只想蜷缩回自己的世界。
说回《芸芸众生》里的萨沙,在经历一场传染病的灾难后,她不再踏出家门一步,一宅就是整整二十年。
她不愿再回归现实,一个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机器人劝她出门,她理直气壮地反驳:
为什么要出门,我不出门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啊。
实际呢?她在伤害自己。
这种逃避,导致她连时间的流逝都感觉不到了。
分不清当下是什么日子,也不记得上次做某件事是什么时候。
她的记忆是混沌的。
哪怕再认真地想,满脸痛苦,心里依然没有答案:可能是......星期四?
感觉不到时间,就意味着感觉不到生命。
经历疫情后,萨沙看似退回一个安全的世界,代价却是剥离了正常生活。
也有人选择沉溺悲伤之中,生活看似在继续,实则一直停在原地。
《前程似锦的女孩》中,卡西的大学好友妮娜遭到性侵,视频在校内流传,后来维权无门而自杀。
从那以后,卡西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她无意识地把自己代入好友生前经历的痛苦里,戴着刻有“妮娜”名字的项链,就像妮娜的创伤也跟着寄居在她身上。
卡西开始每晚喝得烂醉,日复一日地,把自己活成了妮娜。
她的生活,停在了好友死去的那天。
还有人是陷入无垠的绝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在哪。
《樱桃的滋味》里,男主四处开车转悠,时不时搭载路人。
他想找到一个埋尸人——一个愿意在他自杀后,将他的尸体埋好的人。
直到电影结束,主人公都没有给出寻死的原因。
但观众能切实地感受到他眼里的无望,他找不到生活要继续下去的理由。
不要轻易放弃。
或许只是一团乌云,暂时遮住了你的眼睛。尝试找人倾诉一下,或许,别人能帮助你拨开乌云,再次找回生活的动力。
最近又到了春天,也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
低气压容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时好时坏的天气也容易让人的情绪起起伏伏。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里,有个患抑郁的女孩说自己两年来一直想去看医生,但父母不带她去,认为她根本没问题。
我在家里发疯了一样
就是摔东西,摔门
跟我父母发脾气
就威胁他们带我去看医生
因为他们之前没有带我去看
他们觉得(我)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我就觉得很崩溃
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情绪起伏,别轻易骂人矫情。
如果你感到被阴霾裹挟。
哪怕别人觉得你无病呻吟,请别放弃自救。
肉叔不是心理方面的专家。
今天这篇,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写的。
想跟你们倾诉我的感受,跟你们交流我的看法,跟你们分享我的建议。
猛然从低落情绪中醒悟的我,想给同样低落的你提个醒:
别害羞,别嫌麻烦,别不当回事。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情绪失控,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心理调节和疏解。
我帮大家收集了一些心理援助渠道和心理专家的建议。
最要紧的前提就两个字:主动。
可以尝试拨打全国心理援助热线。
别让自己长时间沉溺在悲伤无力的氛围中,控制自己每天刷新闻的频率和时间。
简单的自我心理评估。
常见的替代性创伤的症状有:回避社交,情绪波动大,食欲不振,入睡困难,做噩梦,恐惧看到某些负面新闻的图像信息等等。(来源:The PsychCentral)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或者留意下身边人是否出现以上情况,如果有的话及时自我调节,情况严重的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另外,NHK纪录片《走近抑郁症》的专家也列出9个诊断抑郁症的依据。这些症状出现5种以上,并且持续有两周,那该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1 抑郁情绪
2 兴趣或乐趣缺失
3 显著的体重变化
4 睡眠问题
5 焦虑或精神运动性阻滞
6 疲劳或无精打采
7 无用干或过度的负罪感
8 无法思考或集中注意力
9 自杀倾向
4. 继续你的生活。
你想想,真正导致你疲劳的,根本不是你担忧的那些事,而是担忧本身。
是吧?
作家安德鲁·所罗门,在ted演讲上谈到他的患抑郁症的经历时,说过一句话: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有时候,只是简单地回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负面状态就能随之渐渐消失。工作或者学习上的计划还是要努力完成,平时和朋友唠嗑吃饭都别落下。
别忘了,我们还有很多能做的。
除了被动观看这个世界,我们并非无能为力。
还是纪录片《如何对抗抑郁》,有个抑郁症患者分享了她的故事。
患病后的,她常常上社交软件分享她的绘画和心境。在那里,她收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在彼此诉说交流中,她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
她不是一个人,群体能互相给予对方精神支持。
肉叔也突然回想起,去年的河南暴雨,一名郑州市民地铁被困时,一开始和朋友说“有点怕”。
当车厢外水位都到脖子,氧气也快没了时,她开始和朋友告别、和世界告别。
朋友一连发了四个“没事的”安慰她。
聊天背景图那个活泼的姑娘,在那一刻有多无助、多绝望?
好在,在朋友的安慰和鼓励下,她没有放弃。
这个女孩最后获救了。
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有个能拉你一把的人,多珍贵。
我们有时是那个被拉一把的人,也希望大家能成为拉别人一把的人。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部剧里的小片段。
《疗愈心中的伤口》是NHK为纪念阪神地震25周年特别制作的剧集。
剧中,地震过去两年了,曾经历这场灾难的老人却从未走出创伤。
死亡的念头还时不时会出现。
有天发现家里的米吃完了,他看了眼空空的米盒,又看向了桌上的刀。
正想拿起刀的瞬间,有人敲门。
原来是邻居做了好吃的,来分些给他尝尝。
等邻居走了,他紧紧地抓着手里这小盒鱼干,自言自语了一句:
我还是去买米吧。
最后的最后。
感谢尽管总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但仍在关心它的你。
好好活着,它会变好的。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