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游戏名字』头文字D女演员名字?
你好,我是铁皮人小智。
作为深受日本动漫影响的一代人,我们童年看《灌篮高手》和《美少女战士》,学生时代看《死神》、《火影忍者》和《海贼王》,直到现在也会跟着关心下这个时代最为火爆的《进击的巨人》、《鬼灭之刃》,等等。不过有一部25年前的漫画,却始终在男孩们心目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没错,正是《头文字D》。
2015年,日本一家网站针对80后的漫画读者展开一项调查,票选出他们心目当中最想看到后续情节的少年漫,高票在榜的不乏《阿基拉》、《寄生兽》这种口碑与销量俱备的经典之作,但稳居第一遥遥领先的,还是《头文字D》。
在中国,除了承载着男孩们对于赛车的热爱,《头文字D》还有着另外的意义——没有任何一部动漫中的经典台词,能够比“我要买GTR”、“秋名山车神”、“藤原豆腐店自家用”这些梗来得更为普及与长久。上到四十岁大叔,下到初高中生,AE86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流行语只有三天寿命的时代,《头文字D》的梗简直长寿得犹如天山童姥。所以,我们为什么对于25年前的动漫《头文字D》如此津津乐道?
日本的赛车主题漫画其实有很多,比如曾拿来与《头文字D》相比较的《湾岸MIDNIGHT》,你如果经常打电玩的话就会在赛车游戏机看到这个名字;以及我们小时候所看的《高智能方程式赛车》,甚至包括《四驱兄弟》,也能算在这个范围当中。
但只有《头文字D》如此常青,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背后的文化支撑——JDM文化。《头文字D》是JDM文化的巅峰之作,也可以算是其最后的荣光。
JDM全称为Japanese domestic market,直译“日本国内市场”,而正确传达的意思应该是“日本改装车”。要讨论JDM的缘起,这话可就长了。
1980、90年代的日本,汽车法规的严苛使得车主们不得不淘汰旧车、购买新车来满足要求。当时的日本又正处于泡沫经济时期,汽车厂商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各路性能车,于是车主们发现买回家的都是些高性能的怪物,家有好车飙心自起,街头飙车也自然成为了日本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
后来日本交通部这个大聪明“灵机一动”,规定日本生产的汽车最大马力不可以超过280匹,并且官方把汽车的极速定在了180km/h。
但车主们就不乐意了:为什么车子本身的性能足够跑250,你却要将它束缚成180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偷偷进行改装,解除车子的封印。
与此同时,日本《Option》改装杂志,Best Motoring DVD以及漂移赛车等文化产品的输出,令日本本土汽车文化逐渐火爆起来,而日本汽车厂商也借此陆续在海外建厂,让日本当地生产的汽车变为稀缺品,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纯正“made in Japan”的汽车,JDM的雏形由此诞生。
为了追求JDM风格,疯狂的爱好者们会替换掉所有非原装规格的部件,去变得尽可能“日本原装化”,从发动机,轮圈,到转向灯、牌照框无一例外,你用的哪怕是专为JDM车型生产零部件的外国品牌,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头文字D》开始连载的1995年,正是JDM文化鼎盛之时。有人说“AE86除了壳子是86,剩下哪里都不是”,这话是有道理的。引擎是赛车用的250匹4AGE-U,车身、避震、轮毂都经过了专业级调校,按照漫画原著那个黑色的引擎盖也是为了减轻重量而更换为碳纤维材质的。
“这是赛车用的,非法的,你这疯子!”
顺便一提,JDM文化在日本以外的最有名作品便是《速度与激情》的1-3部,而保罗·沃克则是JDM的忠实拥趸。电影里保罗搞回来那辆橙色的supra时对话是“oh,supra,2JZ,very nice”,足以证明当时日系性能车在老美眼中的影响力。
当然,时代变了。《头文字D》早已完结,《速度与激情》已经飞机大炮满街跑了,跑车俱乐部早就成了欧洲车的天下,我们也就只能从《头文字D》当中,追溯一下那个JDM时代的魅力。
抛去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核不谈,《头文字D》也仍然是一部质量相当优秀的赛车动漫。有专业的赛车知识,有少年的热血与爱情,有形象丰满的主配角群像,还有环环相扣的紧凑剧情。
只要你能忍受它古早而写实、与美感背道而驰的画风,就会发现它其实还蛮好看的。
TV动画版《头文字D》运用了当时刚刚兴起的3D模型技术,在漫画的基础之上将赛车3D化,视觉效果更加真实与震撼,但就是与2D人像一对比,人物显得更丑了呢(笑)
动画版更加经典的,还有其出色的配乐。《Rage Your Dream》、《Heartbeat》,尤其是《Deja vu》(也就是“逮虾户”),都是一响起便令人直起鸡皮疙瘩的旋律。
不过中国观众们更为熟悉的,并不是漫画或者动画版的《头文字D》,而是由刘伟强所导演,2005年上映,聚齐了周杰伦、陈冠希、余文乐等巨星的真人电影版。
客观地说,真人版《头文字D》并不是那种可以名垂青史的神作。
豆瓣上真人版《头文字D》有着7.6的评分,虽然已经很高了,但要知道几季动画版《头文字D》的评分都在9分以上。
日本网友对于真人版《头文字D》的评价也不是很好,油管上大部分的日本观众都有这样的意见:不尊重原著。
比如,文太成了废柴般的嗜酒大叔;启介(高桥凉介的弟弟)的戏份直接没了,启介的人设及故事线都变成了余文乐的中里毅;京一本来是除父亲外,拓海的又一成长导师,却一下子变成了反派角色;拓海的基友阿木成了店长的儿子,等等。
要将复杂的《头文字D》剧情浓缩在一个多小时里,既要表现出赛车的魅力,又要塑造典型人物性格与形象,还要营造剧情冲突,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部将原著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的魔改版《头文字D》。
不过这并不影响真人版《头文字D》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对于原著的魔改使得电影的情节极为紧凑毫无尿点,专业的技术团队与出色的镜头语言使得赛车场面极为紧张刺激,刘伟强导演精准的选角也使得这部电影看点大增——
作为周杰伦出演电影的处女秀,藤原拓海这个角色简直再适合他不过了:内向、羞怯、木讷、面瘫,却又是个天才。
有人说周杰伦在《头文字D》中的演技堪称生涯最佳之一,那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在演自己。
陈冠希则更是将高桥凉介的帅气与睿智演绎地淋漓尽致,以至于带起了一阵风潮:
这十五年里,总是有人抽红万宝路时要变换拿烟的姿势,以及把车停在罗森门口喝可乐。
在这才能看到25岁的帅哥,而不是在LA遇到一些很坏很坏的gansters的“赵本山”。
还有演技略显稚嫩的余文乐,表面上每天酗酒实际上很关心儿子的混蛋老爸黄秋生,打开拓海少男心扉的铃木杏,每个角色的演员选角都是恰到好处,不得不佩服刘伟强导演的眼光。
真人版《头文字D》经典到什么程度?电影里的台词,随便拿出去哪句,都算得上是人人倒背如流的“圣经”。
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续集也是极为关心,营销号们把《头文字D2》这个弥天大谎撒了十几年,周杰伦和余文乐在ins上晒出一张合照粉丝们就纷纷猜测:是不是要出第二部了!
虽然稍微理性分析一下就会知道真人版《头文字D》不可能出续集,就算有续作也不可能是原班人马了,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真人版《头文字D》之所以如此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有在这才能看到20多岁的周杰伦、陈冠希和余文乐同台。无论是演员,还是电影质量,作为华语漫改电影的巅峰之作,这15年里都没有再出现能与之匹敌的作品。
因为独一档,所以经典。
骚凹瑞,有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我现在才说:
《头文字D》的这个D,到底指的是什么?
在动漫版《头文字D》中,最为浅显地来看的话,这个D来源于Drifting,即漂移。
高桥凉介所组建的车队,也就是真人电影版之后的剧情,队名就叫做“Project D”。
Project D双子星:拓海的86和启介的FD
而在剧情中段,高桥凉介在给自己已故的红颜知己香织小姐扫墓时,透露了“D”的另一层意思:他想要找到像钻石(Diamond)一样的人才,而他所指的也就是男主角藤原拓海了。
直到最终话,“D”的第三层意思才表现出来,也是最终话的标题:Dream。整部动漫都是围绕着车手们的梦想,拓海从一个只会送豆腐的普通学生,成长为一代传奇车神,正是梦想绽放的过程。
最终话里,凉介眼中的86长出了翅膀
难怪十几二十几年都过去了,男孩们还是这么喜欢《头文字D》,因为它不仅包含了我们天性里对于赛车、速度的向往与追逐(Drifting),也表达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被发掘的希冀(Diamond),更承载着至死都是少年的我们关于青春、爱情、冠军的梦想(Dream)。
池谷&真子CP的遗憾让多少男人感同身受
就算藤原拓海成天喝奶茶不出专辑,高桥凉介逮谁跟谁salute借300块,中里毅早就成了张志明,AE86也成了GT86,只要关于Drifting和Diamond的Dream还在,我们永远——
都还能用第一人称,在漂移青春。
编辑、撰文/孙弈然
视觉、排版/16sister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