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看起来小罗老师比较偏爱超级系
昨晚,万代南梦宫宣布了“机战”系列新作的消息——PS4、NS平台上的《超级机器人大战T》和手游《超级机器人大战DD》。二者均会在明年正式发售(上线),并自带中文。
《超级机器人大战T》参战作品一览
《超级机器人大战T》与今年年初的《超级机器人大战X》一样,是全新独立的故事,标题中的“T”指的是“地球”(Terra),配合参战作品列表来看,不免让人猜测主线剧情大致会围绕着哪些作品、以怎样的顺序展开。
变化较大的应该是《超级机器人大战DD》这款手游,与玩家并不买账的前作《超级机器人大战X-Ω》相比,这一部总算是做成了正宗的战棋游戏。不过看过宣传片之后,人们议论得最多的可能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和角色,而是“《恶魔人》为什么能进机战”——虽然都是永井豪老爷子的作品,但也得就事论事对吧?不然咱们把《甜心战士》也弄进来,岂不是其乐融融……
我知道有不少看直播的朋友会失望,望穿秋水也等不到“OG”续作,只看到了满眼的玩具和手游,效果堪比前段时间暴雪嘉年华上那一句“你们都没有手机吗”。不过事实也只能如此,归根结底财团B还是那个卖胶的财团B,而一代情怀满满的玩家在吐槽一轮(或者n轮)之后,游戏发售时还是免不了要端起碗来说一句“真香”。
真·情怀的味道
从1991年发售的初代《超级机器人大战》开始,“机战”系列走过了27个年头。它最早是眼镜厂(Banpresto)与万代合作的“Compati Hero”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系列里,你可以看到各种机器人、各种奥特曼、各种假面骑士对打),随后因为人气高涨而独立,并一直发展至今。
Game Boy平台上的初代《超级机器人大战》
当然我并非想要从源头开始介绍“机战”系列的历史——它实在是很长、很复杂、很花篇幅,如果说我有哪一项爱好比“假面骑士”和“JOJO”更难推荐,那么“机战”一定名列榜首。
“机战”系列是一个自诞生之初就透露出浓浓情怀味的游戏——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巨大的、有财团B著作权支持的同人,因此许多你在动画中想象、脑补、开心、爆笑、痛苦、遗憾的种种情节都可以通过它来重现或者弥补:想看魔神Z、盖塔与高达联手战斗,轻松满足;A作品与B作品中由同一声优演绎的不同角色撞到一起会是什么反应,容易设计;喜欢的角色在原作中死了,那就写一条让他们活着的“if”故事线出来……
PSP版《超级机器人大战A》拥有民间汉化,国内玩过它的朋友应该不少
总而言之,“机战”的一切都建立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各大机器人动画名作上,参战作品的粉丝很容易成为它天然的拥趸。与此同时,它也能让玩家通过游戏的形式接触到此前没有看过的动画,并因此而喜欢上它们。
很多人不一定玩过“机战”系列的所有作品,即使玩过也未必能够全部通关,然而他们一定有着关于某一部作品独特的体验和记忆,有些与游戏的固定剧情相关,有些则是随机操作导致的巧合。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可能成为玩家之间互相交流的谈资,这些复杂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甚至足以构成一个比“机战”系列更大的世界。
我曾经由于英格拉姆教官叛变而咬牙切齿许久——谁让他是前期最好用的几个角色之一(而且还长得帅)呢?还会因为正树的路痴属性而对他好感度上升,当然塞巴斯塔的设计也是美不胜收;更会出于某些原因把同一部作品中阿姆罗与夏亚同框的所有台词截图,并且和其他玩“机战”系列的姑娘们一起,对论坛上为了机体战力高低而吵架的男性朋友们嗤之以鼻……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在别人眼中恐怕也显得十分中二,而那些在论坛上一起聊天、开脑洞乃至互喷的人们如今大多也不知去向。
让同一声优的不同角色演对手戏算是“机战”传统之一
“机战”大概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系统上“不思进取”又能得到玩家认同的游戏之一了。每一代新作大概都会收获“系统变化不大”“系统沿袭前作”的评语,而这完全无法成为它的黑点。参战作品、剧情、声优、画面才是人们判断一部“机战”是否成功的决定性标准。也是因为如此,像它一样靠情怀驱动的作品也很难避免与“机器人动画”共同式微的命运。
游戏出了一代又一代,面对着屏幕里越来越老的老面孔和越来越少的新面孔,“机战”的玩家群体似乎也有着越来越固定、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眼镜厂和万代南梦宫开始通过推出中文、韩文版,让玩家投票选择参战作品等措施寻找新的出路。
从这个角度说,我还是挺希望明年的两部新“机战”在自带中文的前提下能够吸引更多国内新粉丝的加入和老粉丝的补票——哪怕他们会在社交平台上和我战上十回合也可以。
很多人觉得《Cowboy Bebop》进“机战”也挺奇怪的,但斯派克是我男神,不服可以来战
JAM Project与KTV
许多朋友应该都知道“JAM Project”的名字。这个成立于2000年的歌唱组合风格热血,涉猎范围不仅限于动画,而是包括了动画、游戏、影视等多个方面,演唱会更是从日本开到了全世界。
就我而言,尽管JAM Project组合和各个成员都为许多动画演唱过主题曲,然而身边大多数人对于他们的印象都与机器人动画、游戏密不可分,“机战”系列的多首主题曲更是至今仍然保留在播放器中的收藏。即将推出的手游《机战DD》主题曲同样由他们担纲,相信《机战T》也是十拿九稳。
说JAM Project是综合素质最高的动画主题曲演唱组合,甚至可以不用加上“之一”
《SKILL》是《第2次超级机器人大战α》的主题曲
围绕着“机战”与JAM Project,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故事。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北京的朋友或许听说过“西郊宾馆”的名字,这个宾馆内部有一家名为“SOUND K”的KTV,这家KTV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Joysound系统(现在你也可以在NS上使用这个系统),拥有数量巨大的日文歌曲库,其中就包括了同样数量巨大的动画、游戏主题曲。当然与之相应的是数量极少的英文和中文歌曲,但那已经无关紧要——会去那儿的人肯定不会是因为英文歌和中文歌。
北京西郊宾馆,以前每到周末,这里都会聚集起宅男宅女(图片来自网络)
说SOUND K的顾客,100%是宅男宅女可能夸张,但宅男宅女所占比例之高肯定也是其他KTV无法相比的。在它生意火爆的那些周末,假如你蹲在各个包厢外面,可以从门缝漏出来的声音里推断出包厢中的一群人迄今为止(至少是最近)的看片口味。唯一尴尬的一点可能就是,粉丝群体的口味与他们想要唱的歌曲很可能背道而驰:姑娘们对女性向作品主题曲尚可驾驭,热血作品也可以喊上一番;宅男们捏起嗓子唱“轻音”一系的少女歌曲就略显违和,但彼此知根知底,倒也乐在其中。
很长一段时间里,闲暇时间玩“机战”,周末去SOUND K唱上几首机器人动画和“机战”主题曲就成了我和朋友们的常规安排。JAM Project的名曲联唱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影山浩宣的《真盖塔VS新盖塔》、福山芳树的《超时空要塞7》到远藤正明的《勇者王GAOGAIGAR》,再到“机战”主题曲《SKILL》《GONG》《钢之救世主》等等,一套吼下来的体力消耗堪比健身房跑步一小时,爽快之余不乏减肥功效,一举两得。
后来,随着SOUND K停止营业,这样的经历也就变成了回忆。
余话
我在上一小节里聊到了一些KTV的故事,而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上周末,我的朋友带着我去了一家位于工体附近的KTV(这里就不说名字了,以免有广告之嫌)。由于“宅歌”较多,加上更新较快,这里成为继SOUND K之后另一个能让ACG爱好者们一展歌喉——其实也就是过过瘾——的地方。
从“用户体验”来说,这家KTV甚至比SOUND K更好一些。后者采用的是Joysound系统,虽然歌曲很全,但搭配的画面大部分是相当古老的3D动画,水平大概在“我有一个学动画3年的朋友”上下浮动。前者则“贴心”地附上了原本动画或游戏中的场景——就算我并不了解KTV行业内部的版权问题,也知道这么做肯定有问题——但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其中不少动画或游戏画面并不是简单粗暴的OP、ED循环播放,而是包含了重要剧情内容的剪辑,有些还剪得非常好!读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想要迫不及待地找我问这家KTV的名字(我不会说的),但我也想提醒大家一点:假如你不是一个人,而是和一群朋友一起去的话,那么很多你没看过、没玩过的动画和游戏很可能在一首歌的时间里被完全剧透光。
由于很久没有唱过KTV,起初并不了解这一点的我懵懂地点了一首《Weight of the World》。当前奏响起时,一个还没通关《尼尔:机械纪元》的朋友便惨叫一声落荒而逃,她的反应让我一度十分疑惑,但唱着唱着,这种疑惑渐渐转化成了想要吐槽的冲动——整首歌的画面完全就是从E结局里剪出来的嘛,这可让没玩过的人怎么办……
我不知道这家KTV的视频画面到底是如何做到精准剧透的——相信他们并没有在地下室里关着100个视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