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物语》是美国作家唐纳德•C•皮阿提于1935年写成的一本自然文学年历。他借助了传统历书的风格,于365天里思考并记录下身边一切与自然相关的事物。
九十多年来,《四季物语》给予一代代读者以审美和智识上的享受,引领读者重返自然,并思考自然万物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所谓“自然文学”,是一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19世纪以前,欧美文学中曾涌现出托马斯•莫尔、约翰•弥尔顿等自然文学大师,但这一时期的作者写作主题杂乱,且分布各地,并没有形成流派。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灾难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梭罗的《瓦尔登湖》、艾默生的《论自然》,以及奥尔多的《沙乡年鉴》等自然文学作品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美国自然文学流派得以形成。
自然文学一般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其特征之一是“土地伦理的形成”,即呼吁人们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强调自然与人地位平等,号召社会关爱土地、从荒野中寻求精神价值。
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尔兹华斯曾说,“我学会了如何看待自然,不再像没有头脑的年轻人一样。
我经常听到那平静而悲伤的人生音乐,它并不激越,也不豪放,但却具有纯化和征服灵魂的浩大力量”。
20世纪,自然文学迎来了更为壮阔的发展情景,世界各国涌现出不少探讨围绕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作家,他们往往掌握了很多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探讨的问题也更为细致深入。蕾切尔《寂静的春天》,爱德华《大漠孤行》以及唐纳德《四季物语》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在《四季物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和超前主义对作者的影响,如对自然中一草一木的崇尚与赞美、对精神的崇高追求与向往等。作者通过观察一年365天的自然变化,结合相应的人文历史,进行深入探讨。
本书分春花、夏蝉、秋叶、冬雪四个篇章,在作者眼中,每一项细微的景物背后都有大学问。例如,冬天再正常不过的雪花,向外可以探讨气压于雪花形成的作用;向内能够探索雪花的构造,对结晶体的讨论,进而延伸到机械论。机械论伟人海克尔相信,结晶体与有生命的细胞在各方面都可以比拟,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就这样自然而然产生了联结。
此外,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如在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生日那天,作者会聊起他,用不少篇幅叙述达尔文并不尽如人意的科研生活,并客观讨论当时自然科学领域赫胥黎、达尔文等人的观点之争。
近几年来,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森林》《每天都是小春日和》、号召人们降低消费欲望的《极简》《断舍离》等作品在国内大受欢迎,说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言、由来已久、蕴意深长的自然界。而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渴望的也是在匆忙中保持心中的那份宁静,是被物质生活侵扰许久之后,所有现代人的共同灵魂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