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做事先做人的名言】《素书》:先莫先于修德,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德行合一

时间:2023-05-15 22:30:5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孔子说:“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可见,中华民族历来就讲究做人先修德的道理。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家庭背景多好,如果他不懂得做人,不修德,人品差,这样的人,他以后的事业肯定会受到影响。德行高尚的人往往拥有极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力量能使人心悦诚服。那么,做人如何才算是修德呢?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一个比鬼谷子还要神奇的人物)所作,全文1336字,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也有人说素书是天下谋略第一奇书,谋略秘籍。素书的第一授予者是张良,张良在得到素书后,运用其中的智慧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于是后人称读《素书》“可为帝王者师”,那么究竟有多神奇呢?

都说小谋谋事,中谋谋局,大谋谋人。这本书讲的正是经营人心,以人为本,素书通篇精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哲学指导性非常接地气,与其说是天书,不如说是生活中的一些大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也常需要自省的修为。素书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就是,它指出了世人应该避免的一些行事雷区,以及应对策略。今天,我们就开始逐一来学习素书的精髓,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深谋远虑。能学到一二,将终身受益!

经典语录五十:“先莫先于修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首先要做的是修德养性。

“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孔子之所以说“德”是水之源,是因为它外能成物,内能提升自己。修德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有些人会觉得,境界太高,普通人很难做到,只有圣贤之人才能做到,其实,再大的事情也是从小事开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修德不是做不做的到,而是肯不肯,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

有时候很小的一个善举,却能体现一个人的大德,感化人心。

诗人杨万里的夫人,在她古稀之年的时候,每年到了寒冷的冬天,她都会早早地起床,自己生火,烧水,然后煮上满满一大锅粥给仆人吃。每当清甜的粥香味随着热气飘散到院子里,仆人们闻到这熟悉的香味就会陆陆续续地起床来,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每个人接过杨夫人盛满的一大碗粥喝了起来。

她的儿子很是不解,母亲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要自己那么早起来熬粥,这种事吩咐仆人去做就好了,甚是心疼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劝她的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杨夫人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儿子:“仆人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肯定也牵挂着他们,如今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为我们家里干别的活,我早起熬碗热粥给他们喝,可以让他们心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就不会伤身体。”

夫人冷天熬粥给仆人吃,再小不过的一个善举,却能感化人心,从而实践了“修德”,不仅教育了儿子,提升了自身品德修养,还能使仆人们心悦诚服,更愿意为这样的主人做事。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汉朝时,有个名叫赵孝的人,他的弟弟叫赵礼,兄弟两非常友爱。有一年,村里闹饥荒,有一帮强盗占据了他们的村子,并把他的弟弟赵礼捉了去,说要吃了他。

赵孝一听,赶忙跑到强盗那里,恳求强盗说,他弟弟是一个弱小的病人,而且身体又瘦小,不好吃,他自己身体很胖,他情愿代替他的弟弟,给他们吃,只求他们放了他的弟弟。强盗还没开口说话,他的弟弟赵礼一样不肯答应,他对着强盗说,自己被他们捉住,那是他的命,跟哥哥没关系,求他们放过他的哥哥。说罢,兄弟两抱头大哭起来。

强盗被他们行为感动,终于把他们兄弟两个人都放走了,这件事后来传到皇帝那里,皇帝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俩都做了官。

《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最上等的是确立高尚的品德,其次才是建功立业,再次是著书立说。如果这些都能长久地流传下去,就是不朽了。这里说的“立德”就是指会做人,拥有好人品。

可见,好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是一个人的最宝贵财富,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比财富,能力更具威力,它能是所有的荣耀都无偏见地得到保障。

人生在世,不管你是用人还是替人做事,都要牢记“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拥有好人品,将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路。

《素书》可以解决人在社会中行走所遇到的几乎所有尺度问题。它能教你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