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初心,牢记使命#刘如丽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2集09全文2536个字符,阅读需要7分钟
[所以明朝王任时,周围几乎都是奉承,党很少治疗朝鲜;林人的长度不强,也不短。任用人的事,其拙劣性不强。
此任人之大略也。】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三《晏子》。贤明的君主用人时,谄媚阿谀的人不会放在身边,结党营私的人不得治理政事;用人要发挥他的优点,不强求他的不足;任用他的专长,不强求他的短处。这就是用人的基本原则。
在《晏子》中记载,齐景公向晏子请教古代治理国家的人如何任用贤德之士时,晏子回答说:“这就像土地的类型有很多差别,适宜种植的作物也各不相同。如果各种土地不同,却只种同一种作物,还希望它都能够长得好,这是不可能的。同理,人的才能也是不一样的,让他们都去做同一件事,那就不可能都做得好、不可能都有所成就。如果对人才求全责备,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不能够完全胜任。如果贪求的心没有厌倦、没有止境,即使是天地自然,也有不能够满足的时候。”
接下来,晏子就说了上面这些话,“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所以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的时候,都会本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谄媚阿谀的人不放在身边,结党营私的人不得治理朝政。
《韩子》中也告诉我们,如果君主、领导者亲近君子,远离小人,事业就会昌达。相反,如果亲近小人,远离君子,事业就会衰败。那如何辨别身边的人是奸臣还是贤人?
《韩子》中说:“凡奸臣者,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奸臣小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凡是奸臣小人,都愿意顺着君主的心思去做,为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宠幸。因此君主认为好的事,他就一定跟着去赞叹;君主所憎恶的事,他就一定跟着去诋毁,这就是奸臣。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非常地短命,很大程度都是因为用人不当,都是因为皇帝任用了奸佞之臣所致。
譬如隋朝,三十多年就灭亡了,这和开国皇帝隋文帝有很大的关系。刚建国的时候,他还做得不错,但是后来就是因为喜欢听好听的话,任用了佞臣,结果愈走愈偏,到了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更是变本加厉,所以很快就败亡了。隋文帝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占卜,喜欢知道事情的吉凶祸福。
一个名叫萧吉的官员知道文帝的这种嗜好,就故意说,“占卜的天象说皇帝和皇后有圣德”,这句话谄媚巴结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他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皇上头上多长出来的这块肉,是很特殊的相貌,是真龙天子的面相。”他这样称赞皇帝、皇后,隋文帝当然很高兴,就赐给他五百段布匹。结果这样的奖励一颁布,下面就有人跟进,谄媚巴结的话愈来愈多。一有人赞叹他,他一高兴就给那个人封官赏赐。
比如还有一个臣子叫王劭,他也是称赞隋文帝相貌不凡,说皇上头上突出来的肉就像角一样,这不是一般人的相貌,隋文帝听着很高兴,就封他做了著作郎。王劭做了著作郎之后,就去搜集天下所谓吉祥的一些瑞相来歌颂隋文帝,说正因为隋文帝有圣德,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国家才出现了这么多吉祥的瑞相。隋文帝下令把它编成了一本书,还带头阅读,这本书叫《皇隋灵感志》,有三十卷,需要很多天才能看完。后来,谄媚巴结的人愈来愈多,隋文帝也就愈来愈自视清高、傲慢,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结果也就为隋朝很快灭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所以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不会把阿谀奉承的人放在身边,而且也不会任用结党营私的人治理朝政,因为结党营私的人会排除异己,真正德才兼备的人会因为他们的嫉妒之心而被弃不用。
这句话后面接着说到,“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要发挥他的优点,不强求他的不足;要任用他的专长,不强求他的短处。用人不能够求全责备。只要一个人在大的方面是好的,他的本质、主流价值观是不错的,就可以委以重任。
在《文子》中记载:“今人君之论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即失贤之道也”。现在的君主评论臣子的时候,不在意他大的功劳和贡献,而在他细小的行为上做文章,责备他小的不善、小的错误,这是失去贤士的原因。孔子的孙子子思在卫国的时候,他发现苟变是一个人才。有一天,子思就向卫侯推荐说:“苟变这个人可以担任统率五百辆战车的将领,不知主公是否了解他?”结果卫侯说:“我知道他可以担任将军,但苟变过去在担任官吏的时候,曾经偷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能够任用他。”
听到苟变只是偷过人家的两个鸡蛋,就被卫侯废弃不用之后,子思对卫侯说:“圣人在用人的时候,就像匠人选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杞树、梓树连抱那么粗,即使有几尺的朽烂,好的木匠也不会丢弃它。如今君王处在战事连绵的时代,选用作为爪牙的武士,却为两个鸡蛋就舍弃可以攻城略地的将军,这种事情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卫侯听了之后一再拜谢说:“我诚恳接受你的教诲。”
苟变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结果卫侯就废弃他可以带领五百辆兵车的军事才干不用,这是因小失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因为一个小错误,就把一个将才闲置不用,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所以,愈是高位的人愈要严格,但是这个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能够宽容属下的不足。为什么他是你的属下,他不是你的领导?如果他又有德行、又有才能,做事能力很强,那他应该是你的领导了。他之所以是你的属下,定然有很多不如你的地方,在德才上都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对属下要宽容,要恕其愚、恕其拘、恕其肆等等,就是要宽容属下的愚钝、拘泥、放肆等等。而且看到属下的不足,还要想着怎样尽到君亲师的责任,帮助他去改善提升,而不是一直盯着属下的缺点看。否则自己烦恼,也会让别人不愉快。
所以《文子》中说:“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从古至今,从历史上看,没有十全十美、德行无可挑剔的人,所以君子不求全责备于任何一个人。后面还做了两个比喻:“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瑕;明月之珠,不能无秽。然天下宝之者,不以小恶妨大美也。”夏禹所佩戴的璧玉,也不是没有瑕疵的;夜明珠也不是没有污点的。但是天下人仍然认为它们是宝贵的东西,不以小小的瑕疵而妨碍对它们大美的欣赏。
“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长,而欲求贤于天下,即难矣。”现在君主却只记着别人的短处,而忘记了他的长处,还想求得天下的贤才,这是难上加难的。即使是很珍贵的璧玉、夜明珠,都有瑕疵、斑点,更何况是人呢?如果对人求全责备,还想求得贤才,那就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