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赞美母亲的成语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梅是勤劳、善良、博爱的女性。主席在少年时期立志要走读书救国的道路,父亲却让他去当学徒,卖大米学做生意。妈妈恳求大义,让老师和亲朋好友一起继续学习毛泽东。无法想象如果在少年时代辍学,毛主席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景象。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
毛泽东父亲毛顺生
1918年夏天,毛泽东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毕业之后,当时赴法勤工俭学很是流行,对此毛泽东是非常支持的,但是毛泽东本人却留在了国内,除了要研究国内问题,家中的母亲病情严重,也是导致毛泽东不敢远游求学的重要原因。
1919年下半年,经过周世钊的推荐,毛泽东在长沙修业小学担任历史课教师,这时候主席的母亲已经由弟弟毛泽民送到医院治疗,毛主席一方面广泛结交教育界人士开展爱国运动,另一方面抽时间陪伴母亲,端汤送药尽儿子的一片孝敬之心。
毛泽东觉得母亲难得到省城长沙来一次,便邀请毛泽民,毛泽覃一起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是毛主席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由于当时医学条件落后,毛泽东的母亲病势严重,治疗效果并不好,不久之后弟弟毛泽民护送母亲回到韶山,1919年10月5日,毛主席母亲文七妹不幸病逝,享年53岁。
当时毛主席在长沙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利用《湘江评论》和《大公报》同军阀张敬尧做斗争。接到弟弟毛泽民寄过来的母亲病危的家信后,毛主席带上在修业小学读书的毛泽覃,不顾一切的星夜上路,直奔韶山。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们匆忙的赶到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毛泽民痛哭流涕的说:“母亲在临终时还在呼唤着大哥你的乳名“石三伢子”,毛泽东听了之后,心似刀绞,泪如泉涌。
想着母亲一生的操劳,以及对自己的万般慈爱,伤心欲绝的毛泽东在幽暗的灯光下,眼含热泪的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
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之后,毛泽东还写了两幅挽联,记述了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和他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挽联,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挽联,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办理完丧事之后,毛泽东回到长沙,饱含深情的给好友邹蕴真写信,高度赞扬了母亲的品德,信中讲道:“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的家母正是最后的这种人”。
1959年,毛泽东再次回到韶山时,在母亲的遗像前端详了很久不愿离去。第二天清晨,主席独自一人寻找到父母的坟墓,伫立良久,哀思致运,母亲的慈爱在主席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母亲的优秀品格影响了主席的一生。
文七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个大救星,她的儿子“石三伢子”缔造了让国人为之自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是皋城居士,你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欢迎朋友们转发分享,并来此评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