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4900字,大约需要7分钟

刘飞|曾任北京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全国教育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党总书记副院长。

教师,一份与健康人性同行的职业,人如果做不好,还讲什么民主、科学、德治、法治、和谐、生态?事是人做的,人性出现了问题,事怎么做都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们努力引导教师生活、事业平衡,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这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特别提出涵养教师的人性,把老师请下神坛,帮老师走出俗境。

一定要把教师请下神坛,不要用神的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师。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是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光环一圈套一圈。何为事业?《易经·系辞上传》中孔子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南怀瑾先生解读:“‘举’,就是你的动作,‘措之天下之民’,使社会能得到你的福利,受到你的恩惠,而得到一部分的安定……一个人,一辈子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社会都有贡献,这才算是事业。譬如大禹治水,他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的基础,功在万代,这叫事业。”我不敢说教师工作不是事业,但与孔子“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和南怀瑾推崇的大禹治水式的事业相比,确实还有距离;但我也不甘心把教师等同于一般的职业。当然,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尽心力、不留遗憾就好。教师是人不是神,把教师抬得这么高,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我们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付出、需要奉献,但是否真像春蚕、蜡烛那样,要吐尽最后一条丝,燃尽最后一滴油?我看未必。李商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丝”为双关语,与“思”谐音,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这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能流尽一样。这两句诗,我们能读出缠绵的执着与追求,读出无尽的悲伤与痛苦。李商隐若知后人把这两句诗作为对教师无私奉献的赞美,不知会有何感受。教师的工作没有那么凄苦,完全不必为业而抛家。退一步讲,即使我是一只春蚕,也要留一缕丝,为家人遮风挡寒;即使我是一支蜡烛,也要留下一段,照亮自己的小巢。

把教师抬得非常高,对教师发展未必有好处。

有一次参加研讨会,谈到教师幸福感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教师幸福感不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定位不准,我们没能把教师放在应该放的位置上。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用春蚕、蜡烛要求着我们的老师。

记得我1986年工作的时候,参加师德培训,当时给我们培训的是一个老教师,讲得非常生动。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为了给孩子上好课,这位老教师不忍心请假去照顾自己生病的孩子,就把孩子带到学校,但又怕孩子影响自己学生上课,就把他塞到讲台底下……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绝对不做这样的老师,如果我自己的孩子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一定跟领导沟通一下,一定带孩子去看病。没必要用这种标准要求我们的老师。

我说过一句话,“出满勤就是做贡献”,每天按时工作就是对教育的一种贡献。如果不延期退休,我们很多人在教育岗位要工作30至40年,能健康工作30年或40年,就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我们不提倡把这三四十年该做的集中到一二十年去做,然后身体垮了,倒在了心心念念的讲台上。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是对教育不负责任,国家培养一个出色的教师实属不易;站在孩子的角度,你能够一年当作两年干、两年当作四年干,可孩子不行,教育是有规律的,他们不能把六年的任务三年完成,十二年的任务六年完成。教育不能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不能够对老师提出超出他本身承受能力的要求。

每年教师节,孩子都会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教师,而书法作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年都能看到,而且不止一副。孩子的字写得非常好,我们喜欢,但看着看着,有时也会萌生一丝异样的感觉。

有一次,我把孩子的作品拍了下来,放到PPT上,并且做了一个动画,把这两句从中间分开,缓缓向两边移动,然后中间出现了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蜡烛不一会儿就燃尽消失了,然后出现一个人像……如果我们到最后那一天,真用这句话作为我们的悼词,不知是一种幸福,还是悲哀。我们这一辈子不是为做春蚕、为做蜡烛来的,尤其对当下90后、00后的教师,用这种师训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完美统一。走下神坛吧,高台站久了会“不胜寒”。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教师走出俗境。

什么是教育?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朝阳区原教工委书记吴金龙同志说得好:“教育就是重复啊重复,不在重复中升华,就在重复中消沉。”确实如此。刚刚登上讲台,往往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但人过中年,在这个领域做得久了,对教育教学永远是那么熟悉,好像永远是在重复,即使待遇逐年提高,但还是觉得工作非常没劲,偶有挑战,也只能让他们产生短时间的激情,他们很快又会回到过去,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个活力四射的自己,曾经的梦想可能早就抛于脑后……

一般职场上的问题,教师群体都会有。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社会快速发展对教师的高期待,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社会转型期家长需求的多元化……当然,来自教育内部的安全压力、课业压力、考试压力更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80%受访教师反映工作压力大。自身的高期望值或外部环境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对自身发展的迷茫,精力、能力达不到而产生的危机感,等等,都容易导致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

王蒙写过《人生三境》,文中写:“大多数人难于碰到特别的逆境和顺境,更多是一种俗境:工作不好不坏,专业过得去但不出色,客观环境一般化,身体、心情、收入、地位、处境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的日子过得平常、平淡、平凡、平静、平和”“这样的生活有着太多的重复,太少的新鲜感、浪漫和刺激”。王蒙还谈到:“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但若是俗的时间太长了,俗的环境太适应了,谁又能保证不出现这种可怕的结局呢?王蒙描写的状态,像极了教师的日常状态,教师习以为常而不自觉,就会像温水煮青蛙,到时想跳出来也难了。教师要走出俗境,教师一定不能是一个俗人,如果教师是一个俗人,这个社会是没有出息的。

如何带着我们的老师走出这种情境?

我提出六点建议:

第一,没有人该为你做———正视自己,学会负责。教师工作是创造性非常强的个体劳动,这个班、这门学科给你了,你就有责任把这个班、这门学科教好,出现了问题,不要总是上教导处、上校长室,该自己解决的一定要自己解决,该挺身而出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每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的干部,都要成为学校一堵挡风的墙。我常说,作为校长,我在学校可能就像一个摘桃的——更多享受光鲜时刻。但我深知,我是从哪棵树上摘的桃:这棵树上结的桃又大又鲜,那我们一定要好好培育它;那棵树一共也结不了几个桃了,而且又小而干瘪,怎么办?砍掉算了,做把桃木剑。

在一个团队中,校长不见得就一定比中层、比教师高明,但为什么在处理事情时往往能拿捏得更好一些?这缘于那些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干部、教师,每个人都尽职,每个人都担当,遇到难题,即使解决不了,也给后续争取了时间、丰富了信息,这是最大的价值。如果都躲在一边,校长也未见得能把事事解决好。

第二,身边不都是圣人,“三个多想”,悦纳他人。不要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用自己的高标准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一个校长,叫杜红军,他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下班时间到了,他会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到各个办公室转转,然后开车离开学校,半个小时后,转了一圈又开车回来继续工作。他说他不走,其他老师也不好意思走。老师四点半下班,干部五点钟、五点半争取下班,太晚回去不行。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完成。今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无须多干,但是也不能少干,否则“明日复明日”,早晚工作堆成山,出现大问题。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协作完成,我们怎么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呢?

我提倡“三个多想”:多想他人的优点,多想他人对自己的好处,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想他人优点——和高人为伍,当见贤思齐,勤勉不辍;多想他人对自己的好处——与利人者相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同理心,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这样我们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三,退步原来是向前——学会妥协,争取多赢。我很喜欢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读来清新自然,说理通透。插秧时候,是一步一步后退的,但实际上秧苗越插越多,如此,事业才能一步一步前进,问题才能一个一个解决。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有退必有进,有舍必有得。就像两只在冬天里互相取暖的刺猬,靠得太近了就会刺伤对方,靠得太远了又会感到寂寞和寒冷,你进一些,我退一点儿,退多了,我再进一点儿,你再退一些……总能找到合适的距离,既能获得温暖,又不至于扎到对方。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个人与学校,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能同时保证个人利益跟集体利益不受损害的平衡点。形成共识,有效推进工作,离不开相互妥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多赢。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均是如此。双方都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上下级之间,上级适度妥协;家校之间,学校适度妥协。这对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更为有益。

第四,抱怨不如去改变———看清事实、少说多做。在筹备学校建校60周年典礼过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育干部微信群里有这样一句提示,“大家去做,不要抱怨”。

不抱怨领导,你要相信,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一定有过人之处,他站得更高,他能够很快地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政策比你清楚,信息比你丰富,他看得多、听得多,他做出的判断可能更为适合,只是当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

不抱怨同事和下级,“三个多想”放在这里同样适用。

不要抱怨家人,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更不要抱怨当下的工作,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我不想干了”,只要你还不是真不愿意干或已经下决心彻底不干了。“我不想干了”这句话,对上,容易被看成一种挑衅;对下,容易让团队失去主心骨;对己,是一种消极暗示。于公于私、于人于己,这种说法都不足取。

第五,敬畏之心当长存———正道直行、内心宁静。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常怀忧党之心,爱党、兴党、护党、强党;常怀自律之心,讲大局讲服从,不生是非;常怀敬畏之心,不受、不污,慎独、慎微;常怀为民之心,想作为、善作为、敢作为;常怀责任之心,从严从细从实,要有担当;常怀规矩之心,讲大节拘小节,言行雅正。

第六,不在人群中迷失——方圆有度、行者无疆。有四个字,我们要特别关注,“烦、凡”“忙、茫”,一定要想办法远离它们。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就是烦恼,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那你到最后只能茫然,你只能平凡。要努力让自己静下来,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让我们的工作不再平凡,能够上一个台阶,甚至实现一种蜕变,实现一种升华。我们不能在重复中迷失,干大事很重要,干常事同样重要,把自己能干的大事干成常事,这才算本事。

我十分欣赏施乐公司CEO彼得·麦克科洛在1979年讲的一段话:“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睡醒的时候发现自己有的只是事业,可能挣了很多钱,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可能你已经弄垮了身体,疏远了亲人,没有时间娱乐。然后,你可能根本没有力气去做你想做的事……即使施乐今晚就此消失,股东会难过,员工会失业,但基本上这个世界并不会因此而不同。”

我想:一个学校要想和谐发展,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真真切切关心教师。不能仅限于关心其专业发展,教师的业余生活同样要关心。要引导教师追求家庭生活与事业发展的平衡。这才叫真正关心人。这种平衡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学校、学生。

我们自身要认识到“没有人该为你做,正视自己、学会负责;身边不都是圣人,‘三个多想’,悦纳他人;退步原来是向前,学会妥协、争取多赢;抱怨不如去改变,看清事实、少说多做;敬畏之心当长存,正道直行、内心宁静;不在人群中迷失,方圆有度、行者无疆”,并努力和同伴形成共识。


谨记:“工作是每天不得不做的事,而心情最重要”,如果我们能让每位教师时时处处事事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这“不得不做的事”定会放出光彩,即“把平凡的事做出色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