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这个春节会让全中国人民如此焦急。

也没有谁会想到,最初的一点点讯息,会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蔓延。好像是一道封印,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宅男宅女。

一天又一天,我们看着电视新闻和网络上的海量消息泪目,但是日子总要过的。坚强乐观的国民们在疫情期间认真地对待自己出不了门的生活。有人不出被窝,有人隔空对歌,有人研究吃喝,各种不甘寂寞。

那我该做点什么好呢?作为一枚日常重度阅读爱好者,这样的时光岂能浪费?幸好过年前在图书馆抱回了一大堆,加上手上KINDLE里还有一些存货,几个月的精神食粮的妥妥的够吃了。转眼一个多月都过去了,归总了一下,在家这段时间读过的书还挺杂的。不如分分类把他们写出来,以书会友,岂不美哉。

阅读,是精神世界的至高享受


第一期想跟大家谈谈这段时间读过的美学类的入门书籍。笔者热爱摄影,深深明白审美情趣对这项爱好的影响有多大。不理解何为美,不了解美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如何能把照片拍的美美的呢?然而美学类别的书籍一般生涩难懂,加上美学说源头总是跟哲学理不清楚,所以可想而知看不到两行就走神,看不完一页就头晕脑胀的情况真是层出不穷。这些书真是得花时间一点点“啃”的。

不过今天咱们要谈的基本上书,都是属于美学和美学史的经典入门作品。既不失为经典,又难得的通俗,几乎可以看做是美学入门的启蒙必读之作。

《谈美》——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是我这几本书中最先读的一本。一是因为这本书最薄,拿在手里轻轻的,这让我心里就先有了一份从容,我着实担心自己被那些大部头吓破了胆;二是因为先生的这部著作大名在外,是谈及美学绝对要不开的一本书。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大师,是中国第一个向普罗大众介绍西方经典美学的泰斗,也正是朱先生,靠自己深厚的艺术修养为我国现代美学系统的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本书以“我们对待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开篇,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什么是美,美有几种不同的形态和内涵。读过之后我才明白,我们应该如何用独立的态度和眼光去观察和感受不同的美,用我们自身的直觉去体会美带给我们的感受。就像古松一文中所谈的一样,庭院中生长的一棵古松,不同的人对待这个对象,会有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然而并不是每一种都是以美学欣赏为目的的。

对于一个木匠来说,这课松树品相质地如何,能够做成一张桌子或是一把椅子?这是一种实用性的角度。对于一个植物学家来说,他也许会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分析,这棵古松属于什么科什么属,年龄几何等等。这两种立场有个共同点,就是把古松这个对象跟自己的行业和知识系统连接起来,把他当成一块脚踏板,跳到对自己有利或者感兴趣的其他事物上去。

然而美学家所站的角度和立场与以上两者全然不同。他是把这课古松完全放在自我之外,从一个跟自身没有直接利益联结的位置去欣赏,这是一种种绝对客观的,只为美学欣赏而存在的立场。当我们以这样一种美学的状态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的一草一木在我们世界中都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境界,也只有把自己从自己不同的生活中完全孤立出来之后,才能做到以第三人称的旁观角度去看每一个人的生活,并从中得到美学的体验和感受。

以上所谈,寥寥几句,只是我自己读后的一点点肤浅的感受。但想到如果这样的介绍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不算玷污了的原作吧。

《美学讲稿》——易中天

易中天教授的这本《美学讲稿》是这几本里头看完之后最想尽快二刷的作品。大多数果然知道易中天这个名字相信都是从百家讲坛的讲三国开始的,包括我自己。殊不知易中天教授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在武大讲授美学。而这本书,也就是易中天教授的课堂实录,包括课堂上的一颦一笑都完整记录,读起来各位轻松而活泼。相较于其他美学大家的作品,因其成书较晚,反而显得更加全面,颇有一种集大成的总结之势。

正本书中一大部分都在讲述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家各派对于美学认识中的理论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在讲授西方先哲们的美学思想和精髓的时候,作者确是使用自己的实例,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例子来分析。虽然在个别的问题上有些例子稍显牵强,但实际上这个尺度的拿捏是非常困难的。

美学,或者说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美,审美和艺术。对美的认识和定义,以及审美的方法,书中详尽地进行了介绍。从柏拉图对美定的基调,到毕达哥拉斯对美的规律性描述,一直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是对美的研究。谈到审美说,从康德的启示,谈到审美心理学中的直觉,移情,逻辑,功利和道德问题,一直谈到格式塔在心理学方面对美学的解释以及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而最后艺术的研究中从黑格尔严密的逻辑体系一直谈到对于一般艺术学中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和形式说的种种解读。

可见,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大部头,所有的这些内容在终章得到了升华。让我对美以及对于审美都有一个了模模糊糊的认识。“作为过程,情感的对象化就是艺术,即美的创造;作为结果,对象化了的情感就是美,即艺术品。艺术是给情感的内容以对象化的形式,美是一对象化形式体现着的内容。因此,美就是凝固了的艺术,艺术则是展开着的美。”

《美的历程》——李泽厚

《美的历程》这本大书是中国美学类的经典作品,是李泽厚先生的代表作,凝聚了先生的多年心血。为什么称之为“大书”呢?是因为这样一本著作之中,不但包含美学的历史,还包含哲学,文化,艺术和文学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这样的著作,尤其是美学类的著作,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恐怕也并不过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区区十几万字,把这些问题说的清晰明了。再配上精美的插图,让人倍感亲切。

《美的历程》这本著作最主要的内容是作者将中国从远古一路奔腾,历经各朝各代直至清末近代的各种各样的“美”的描绘。远古图腾的舞动,殷周青铜器的狞历,先秦的理论基础和儒家思想,楚汉时期的浪漫壮阔一直到唐朝的青春辉煌,宋元的精神意境和明清的各种文艺思潮。不同的美学形式和表现,都被作者用美妙的语言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极致的美学体验。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和准确。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位水墨大师,寥寥几笔,被描述的对象跃然纸上。我印象最深刻章的是对殷周青铜器和汉朝说唱俑的描述,一个狞历,读之感受到肃杀;一个朴拙,观之惹人喜爱。

这样的高分大作,恕我愚钝,再多的文字也难以描绘。不如请诸位自己细细品读,一定会获得于我更高的美学体验和阅读感受。


今天的三本美学著作,都是年前从图书馆借阅的。苦之不能勾勾画画,下次一定自己买一套放在家中细细品读,慢慢琢磨,届时再与各位看官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