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海的句子’老人与海描写大海的句子…
开发海洋主题系列课程,让学生们在天涯角、鹿会、亚龙湾等旅游胜地开展研究活动,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将三亚地理、习俗、饮食、美景等自然和社会资源融入课程。
——————————————————
教育家陈鹤琴说:“当地民情民俗以及自然景物的学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将具有海洋气息的风土人文、自然资源等融入学校教育,构筑多元立体的育人环境,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开发了海洋主题系列课程,促进多种学习的连接与生长,凸显海南学生的“特色印记”。
海洋主题课程依托丰富而独特的地理资源,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链接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问题,以问题引领探究性学习,从“为什么”开始,让目之所及、手之所触的世界成为学生新的研究场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会设计不同目标的项目和场景,比如:低年级的“走一走,玩一玩”,用脚步丈量大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年级的“说一说,做一做”,用智慧开启旅程,登上“鹿回头”峰顶俯瞰城市变迁,走进水稻公园亲历稻子的生长过程,深入槟榔谷感受黎族、苗族文化;高年级的“访一访,问一问”,用经历丰润人生,走进深海研究所探秘大海的更深处,寻访崖州古城体悟人文历史的厚重。
行天涯,知海角
“碧波浩渺,椰树摇曳,奇石林立,让我们相聚‘天之涯海之角’,吟诵诗词歌赋,领略家乡的山海美景。”天涯海角景区的岩石具有亿万年历史,研究这些岩石有利于学生深入研究海岛形成、岩石风化等科学知识,景区丰富的名人诗画资源更是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行天涯,知海角”课程融合科学、语文、信息、美术等学科,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了“脚步丈量天涯”“探索天涯名石”“聆听天涯诗会”等系列活动。
“我们小组已经步行到‘海判南天’石刻景点,从景区门口开始大约步行1500步”“我们走到‘南天一柱’石刻了,大约步行1800步”“我们已经到了‘天涯石’,总计步行2600步,原来天涯就在脚下”……学生5人一组用脚步“丈量天涯”,在规划的路线上行走,绘制小组特有的“步行天涯”路线图。
“‘天涯海角’石群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界处处可以找到岩石,岩石是组成地球表面坚硬外壳的主要成分。”在“探索天涯名石”活动中,学生分享关于岩石的各种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南天一柱”“海判南天”“天涯石”等著名石刻的历史,用彩色笔把石刻画在记录本上。最后,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的方式,对比各处岩石形状、颜色等方面的不同,了解石群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南天一柱立,相与共盘旋”“情满紫薇围一柱,南天海判刻苍穹”……面对景区收录的大量名人诗词,学生时而驻足欣赏,时而轻声吟诵,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感,举办了一场“相聚天涯诗会”。诗会引导学生诵读、交流、分享,把天涯海角的诗词文化带回家。
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课程实现了学校与自然、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等多方面的融合。学校整合地域性文化资源,精心组织课程内容,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情可发、有话可说”。
我和珊瑚有个约会
“我和珊瑚有个约会”课程聚焦海底的“热带雨林”——珊瑚,学校联合南海珊瑚研究所、海洋热带学院珊瑚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融合的学习场所。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珊瑚的家在哪里”“珊瑚吃些什么,我想喂喂它”“白珊瑚是生病了吗”……基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校打破学科壁垒,以五大板块展开学习——小小调查员、小小研讨家、小小探究员、小小指导家、小小汇报员。
学生走进红树林海区,欣赏形态各异、斑斓绚丽的活体珊瑚。“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爱好诗词的学生小凯念起韦应物的诗作《咏珊瑚》。学生小维则把珊瑚的美写在日记本上:“珊瑚的形状各式各样,有的像鹿角,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拐杖;颜色也绚丽多彩,就像一片彩色的小森林。”科研人员讲解珊瑚生长、繁殖、凋亡的过程,学生小贺一拍脑袋:“我得管眼前的珊瑚叫爷爷啊!”学生小萌一直惦记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请教珊瑚研究所的负责人了解海洋资源的多样性以及珊瑚礁与人类的关系等问题。学生小颖郑重地写道:“珊瑚一年长一厘米,破坏了就无法修复,我们看到的美是成千上万年才积蓄而成的,然而破坏它们只要一瞬间。”
一张张资料搜集卡、一幅幅思维导图、一份份宣传海报、一个个珊瑚白化治疗方案……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体验、思考、发现,进而解决真实问题。作为一名海南岛的小公民,学生还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海洋环境变化导致珊瑚礁面临消失的境况,纷纷表示愿意承担保护珊瑚礁的责任和义务。
镜头里的三亚落日
学校将唯美的三亚落日开发为课程资源,融“绘画之意、诗歌之美、信息之灵、写作之思”于一体,为学生创造与海洋亲密接触的学习机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三亚湾拍摄落日,通过相机记录三亚落日的迷人神韵,感受海洋与落日的美妙意境。
最兴奋的莫过于分享落日美照的时光,学生在课堂上拍手欢呼,还发起了一场关于落日的科学探讨活动。“夕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太阳落山时天空会变成红色”“太阳形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一连串的科学问题让学生又开始了合作探究。
在以“镜头里的三亚落日”为主题的美文创作活动中,学生用眼、用心感受三亚落日,一行行精美的文字跃然纸上。“《那一抹霞》写得最美”“我最喜欢《西边那一抹红》”“这篇《海上落日》的语句令人如痴如醉”,学生轻轻地翻阅着刚出炉的作品集,一边欣赏、一边讨论。
赏落日、拍落日、知落日、写落日、评落日、展落日,历经两个月的学习体验,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最美摄影师”“最美小作家”“最美朗读者”“最美组合奖”等奖项的评选也变得更加真实有效,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学校倡导课程聚焦核心素养,以一个学科为主线,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和拓展。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研读学生、研读教材,将可以链接、拓展的教学内容进行主题统整,融合海洋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合作调查、信息搜集、信息处理、表达交流、展示评价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教室走向自然。
有趣的沙创
看海听涛、踏浪堆沙,细软的沙滩散发着太阳的气息。一掬细沙、一双充满想象力的妙手,就可以魔术般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感受细沙从指间流过的乐趣,体验形式各样的沙雕创作喜悦。
学校开设“有趣的沙创”课程,学生在三亚湾沙滩体验自己的生活世界,参与创意沙滩、创意沙画等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原创想法转化为实体作品。在“沙创”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先要进行前期资料搜集,比如“沙子的特性”“海滩的特点”“我想用沙子创作的作品”等,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汇总。通过前期准备,学生对沙子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初步感知沙子的特点和沙滩的魅力。
美术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超轻土制作沙雕作品模型,放飞自己的想象:蔚蓝的海面上卷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一条条柔绿的海草随波翻舞,一条条可爱的鱼儿摆动着鱼尾融入海洋的柔波中……可是,教师却给兴致勃勃的学生泼了一头冷水:“我们做沙雕的主要材料是沙子和海水,不能使用其他添加材料,那么沙雕与黏土创作的方法一样吗?”
学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沙子是没有黏性的,那么海草就没法直立起来,许多构思也无法实现。”于是,教师开始从堆沙、修整大致形状、自上而下局部修整等方面讲解沙雕创作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重新修改设计稿。为了完成沙创作品,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来到三亚湾,有的提水、有的堆沙,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堆出沙雕雏形,然后理顺线条、完善整体、雕刻细节——美丽的“海洋世界”逐渐成形。最后,学生还要现场介绍作品的名称和创作故事,给沙雕创作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沙创”课程引导学生从“走近”海洋到“走进”海洋,在丰富的活动中锻炼学习、动手、审美、思考等能力。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学生与同伴、教师、家长、专业人士共同构建 “共生共学”的学习共同体。
学生眼中的海洋,简单而又博大、熟悉而又奇妙,他们在椰风海韵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天地变成广阔的课堂。
(作者单位系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16日第6版
作者:林 蓝 吕 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