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pquot我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郑重向中国兄弟姐妹重申,巴基斯坦将永远与中国站在一起,成为中国最可靠的伙伴、单杠兄弟和可靠的朋友。

近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对中国说了如上动人的话,这是中巴建交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收获到的又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由此,也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和两位“巴铁”兄弟之间的两件极其微小的小事,尽管小得不值一提,却也可以证明我也为“巴铁”尽过一点绵薄之力,想来也是我值得写出来,从而小小傲娇一下的。

这两件小事,都是发生在我还在农大上学的时候。话说有一天晚上,当我从实验室出来,穿过天桥正要进入马路对面的家属区回家的时候(当时在家属区租的房子),恰好遇到一位外国人问路,向我说出一句生硬的“你好”来。我便停下脚步,也回他一句“你好!”正要问他有什么事时,见他把手中一张纸条展开来给我看。我便接了过来,一看之下,原来是附近一处叫做“农军宾馆”的收费收据。此时的他,也在试图和我继续说些什么,但明显能看得出他的汉语不好,一时说不出来想要表达的意思。看了这张宾馆的收据,我也就明白了他的大概意思,考虑到他的汉语不好,于是便主动用英语问他道:“You want to here?”说实话,我的英语笔试还可以,口语实在太烂,所以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语法了,就直接用陈述句式加上疑问声调来向他发问了。听了我的问话,他回答说:“yeah!”于是我便确认了他是一时找不到回宾馆的路了。此时我们所在的地点,距离“农军宾馆”差不多有接近一里的路程,尽管也可以给他指一个大致的方向,让他自己走,但因为沿途中有好几处岔路口,一来怕他找不准,二来因为我英语不好,一时也用英文描述不清,想着就带他往宾馆方向多少走近一些,看哪里适合进一步说明白,再折返回来回家吧。于是就对他说:“Follow me, I show you!”他回了我一句“yeah!”便跟着我向农大西面的梅园方向走去。路上,为了缓解尴尬,我便边走边主动问他:“Where are you from ?”他回答道:“Pakistan”。尽管当时我还没听过这个词,但仅从发音上,也基本就确认了他是巴基斯坦人了!而一听说他是“巴铁”兄弟,我便立刻放弃了中途折返回来的想法,决心把他送佛送到西了!

要在平时,尽管这一里路说远不远,但对于在实验室干了一天活的一身疲惫的我来说,也是说近不近的。若不是考虑到今天遇到的是“巴铁”兄弟,平时大概率是懒得再去无谓地多走路的。毕竟中巴之间的铁哥们的关系,也是深入我心的,并且这都夜里十点了,街上也没几个行人,而他连这么近的地方都找不到,想来也可能是第一次过来这边,就更不落忍把他中途丢下了。想来猜他可能是第一次来农大的留学生,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学校还没给他安顿好住处,他这才临时入住这家宾馆吧。听了他的话,我重复了一遍“Pakistan”,然后说,“We are friend !”他也很高兴地说:“yeah!”之后,他便来了兴致,用英语向我说着什么,但因为我的听力也比较差劲,他说的话也比较长,我便没有听懂,只能礼貌性地和他“嗯!”了一下。此后一路上便都是听他和我说话,我也只能继续一路“嗯!嗯!”地回应于他,并悄悄加快脚步,想来气氛是多么尴尬啊!好在路不太远,很快就把他送到了宾馆门口。而直到进入了宾馆大堂,才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他也认出了是这家宾馆来。此时前台恰好有两位女服务员在,我便过去问道:“这位先生是在你们这儿入住的吧,他找不到回宾馆的路了。”服务员回答说是的,而后还对我的帮助表示感谢。此时这位“巴铁”兄弟转过身来,也一边伸出手来,一边说了句“Thank you !”见此情景,我也伸手与他握了手,并回了句“My pleasure !”而后和他挥手告别,继而重新走进昏暗的街灯,一路折返回家睡觉。

这也就短短十来分钟的一幕,如今却还记得,只不过不是觉得帮“巴铁”兄弟办了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有意记住,主要还是一来这是第一次亲身接触到“巴铁”兄弟,二来也是第一次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实战性对话。尽管以前在英语课上也和外教有过交流,但也算不得数,毕竟学生比较多,可以滥竽充数,并且也有时间思考要说什么,提前打个腹稿或写个提词纸条什么的。如今一到实战的场合,这口语和听力的弱点就彻底暴露无疑了,想来也真是尴尬至极,也不知那位“巴铁”兄弟随后到底想和我说些什么。而在此之后也便再也没有遇到过他,更不知他现在人在哪里。也不知他如今还记不记得那个曾把他送回宾馆的我,我想,只要他能从我身上,加深一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友好印象,并有助于传播和巩固这份友好就行,相逢何必曾相识,海角天涯两自知!

这第二件小事,也是发生在我在农大上学期间,只不过这次只是从样貌上猜测他也是一位“巴铁”兄弟,而不能确切认定罢了。话说有一天,我正在家属区门口的药店买药,恰好有一位外国人也来买药,而售货员看不懂他出示的纸条上的英文,就求助于我帮忙看看。于是拿起他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的是“Beriberi”的单词,而我也根本不认识这个词,一时犯了难,只好也抱歉地和售货员实话实说。这是因为尽管当时自己也有手机了,但还没到能上网的阶段,因此一时也没处去查那个词是什么意思。恰在此时,那个外国人许是见我也不认识这个词,就拿出了一本英汉字典,并找出那个单词来给我看。一看之下,才恍然大悟是脚气的意思,便告知售货员给他拿治疗脚气的药。于是售货员拿出两三种治疗脚气的外用喷剂供他选择,一边说着各自的价格,我便逐一给他翻译了价格。之后,他选定了一种,问我如何使用,我便问了问售货员,又看了看说明书,而后告诉他说:“Wash your feet, then shishi”。说到“shishi”时,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喷药的动作。我本来是想告诉他让他先把脚洗净,然后用这个喷剂喷他的脚,但“喷”这个词就在嘴边,也反应出可能是叫“spray”,但因为不常用,有些吃不准,就只好用喷水时发出的汉语发音“咝咝”的卷舌音来拟声处理一下。好在他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说了句“spray”,我马上也就确认了“喷”就是“spray”,就重复说:“yeah,spray !”之后,那位兄弟就高兴地交了钱买了药,并和我也表示了感谢。

尽管从这全程的对话中,无法确认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但从样貌上推断,他可能是巴基斯坦或者印度人。而当时听说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有留学政策,农大作为政策的落实方,也接收了一批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因此,从这两点上判断,他大概率也是一位“巴铁”兄弟,所以也便对此事印象深刻。并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这次的英语表现,尽管还是有瑕疵,造句也还是比较笨拙,但整体上好于“农军宾馆”那次,毕竟没有听不懂的大段对话发生,最终也圆满帮他解决了问题。

想来这中巴之间的友谊,不止发生在两国官方之间,也不止发生在旅居巴基斯坦的华人与当地人之间,同时也发生在旅居中国的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之间。尽管我先后对两位“巴铁”兄弟微乎其微的帮助,在中巴友谊的大海里也只是沧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但我自己也多少有一点点小小的傲娇!我想,在正义的道路上,在友善的天平上,无论多么微小的一丝前进,无论多么纤细的一粒重量,都是对大方向的一份巩固,都是对大平衡的一份校正。也或许这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友善,就可以在彼此的心中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并进一步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也非常愿意,将自己更多的友善,和更真的微笑,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普天下一切向往正义的、爱好和平的和愿意平等相待的国家和人们,让我们一起结成兄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天大树,浇灌我们的点点滴滴!愿这棵参天的大树上,结满数不尽的,一颗颗都叫做“铁”的果实,尽管听起来硬,但尝起来一定很甜,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