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郑煤集团工人辞职报告、工人不写辞职报告就离职…

时间:2023-04-18 19:31:2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当年,我在郑州九中上读书时,有个同学叫小玉,不仅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同桌,而且还都住在同一个学生宿舍里,大家都知道我俩是无话不谈的闺蜜。

高中毕业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没能继续升学,便各奔了东西。我没下乡,在郑州参加了工作。而她呢,因为家就在郑州郊县新密农村,便回家当起了农民。

几十年来,我俩一直保持着联系。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里,由于年纪大了,她身体不太好,每年都会有一两次来郑州看病,用她的话说,她家乡新密是个小地方,哪有郑州大医院多、设施好、设备全、医生的水平高?何况有时需要现在的高精尖技术进行这检查那化验,不来郑州根本不行。

她说得确实在理。

据我所知,小玉家并不富裕,一家全靠种那几亩地生活,她又长年有病,来郑州一趟,不说看病要花一大笔钱,光从新密往返郑州的交通费、吃住等这费那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都是平时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她说。

想想,如果真有一点儿办法,谁愿意舍近求远呢?

我在郑州,家不远,就有一家颇负盛名的大医院,每天前来看病的人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这倒没什么,关键是一到晚上,不少外地患者为了省钱而舍不得去住旅社宾馆,常常踡缩在马路边、屋檐下。天热还好办,尤其是一到冬天,我常见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禁不住一阵同情和茫然……



好在小玉有我这样一个“同窗”好友。她每回来郑州看病,我都让她住在我的家里。虽然我家的住房并不宽裕,但对于举目无亲的她来郑州看病,总算有了个落脚之地。

随着时间地推移,我发现小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一一不,有好几年沒来郑州看病了。

怎么回事儿?

是病好了,还是……

有年春节,儿女都趁假期黄金周去外地旅游了,我一个人无所事事,决定去新密小玉家看看,一则给她拜个年;二则再问问她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这些年咋沒见她再来郑州看病了呢?

记得那次在新密,小玉全家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小玉还十分兴奋,甚至有点儿激动地告诉我:现在,他们新密人有病,尤其是所谓的大病或疑难杂症,再也不用去郑州了。他们新密市的中心区新华路上,就建立了一座新华医院。

“这医院可大了,不仅设施好、设备全、医护人员水平高,完全可以和郑州那些大医院相比;特别是他们医院在技术上向郑州大医院学习,在服务上向三星级宾馆看齐,在收费上为平民百姓考虑……还真是那么回事。”她沾沾自喜地说。

说实在的,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不说小医院,大医院比比皆是。作为一个郑州人,我早已司空见惯,没什么稀奇。所以小玉当时说得这些,我并沒有在意。不过,我倒记住了新密这座新华医院的名字!



日前,《河南文学》杂志组织省会一些作家去新密采风,因为与主编李一相识,可以说是“忘年交”的老朋友了,他打电话邀我参加。

我正在家赶写一篇文章,脱不开身,本来想婉言谢绝,一听说去的地点是新华医院,我突然想起新密那位老同学小玉告诉我过的新密新华医院那些事儿,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

“去!”一一我一口答应下来。

我想,我真应该去这家医院看看,这家医院为什么让我的同学小玉一下子放弃了十几年一有病就往郑州跑的习惯?这家医院,真得就像小玉说得那样,无论从设施、设备、技术素质和服务质量上都可以与郑州的一些大医院相比吗?要知道,新密可不具备郑州那特别优越的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啊!

当我兴致勃勃地随着采风团一群作家驱车来到位于新密市新华路上的新华医院时,那坐落在一片片花圃和绿树丛中的一座高耸云端大楼,巍巍壮观,首先就让我们赞叹不已。

陪同我们采风的该院党总支书记,也是该院创建人之一的陈延宾先生告诉我们,他们医院占地3万平方米,这座高达12层的综合大楼,整个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设置病床500张。



“500张?”哪怕在郑州这座人口密集的城市,这对于一个医院来说,也不算是个小数字。

更让我们认为了不起的是,新华医院不仅拥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应有尽有的30多个门诊科室,还有血管造影机、自体血液回输机、CE1.5T磁共振、西门子16排螺旋CT和DR、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冻切片机、腹腔镜、电子胃(肠)镜、远程心电、皮肤激光治疗仪等100多套这些高端医疗设备,以及百级层流手术室、lCU病房、智能化体验车等,即使在我们郑州市区,也不是哪家医院都有如此配备的。

陈延宾先生说,他们医院现有员工3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9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就有100多人。

哇!这种专业技术力量,让我们不能不叹为观止!

听说,陈延宾先生原先是我们郑州国有大型企业一一郑煤集团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师、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本来,他完全可以端着“铁饭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但是,他为什么放着这些又有名又有利的工作不干,毅然决然地来了个辞职,另起炉灶另开张,在新密办起了这座医院呢?



陈延宾先生说,因为他出身于郑煤世家,从小就是在郑煤集团所在地一一新密这片以农业为主的土地上长大的。他对这些偏乡僻岭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不仅耳闻目睹,同时也有深切的体会……

他说起这些,我何尝沒有同感呢?

我想起我那位就在新密当农民的老同学小玉。过去,为了看病,有个小毛小病还好说,如果是些大病和疑难杂症,比如需要找个名医,或者需要大型医疗仪器检查、化验、拍片,就只能去郑州大医院才能解决问题。且不说来回要坐几十公里的车,光到郑州,人生地不熟的那难处就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我才放弃了在郑煤集团医院工作的优越条件,决定利用我的一技之长,建立起了这家具有现代水平的医院。一句话,为当地居民群众服务,特别是为当地农民服务,是我和我当初那帮同事最主要的动机和目地!”陈延宾说。

这时,我又想起我的老同学小玉曾给我说过的话:自从他们这里有了新华医院以后,该院良好的设施、齐全的设备、高超的技术、优质服务,使她再也不必舍近求远地去郑州看病了,在家门就可以像在郑州一样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怎样的依赖,沒有深刻的体会是不会说出这番真诚的话来的。

由此可见,对于生活在新密的父老乡亲来说,新华医院的建成,无疑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的心愿。

俗话说,医者仁心。仅从这一点儿说,陈延宾先生为新密居民群众,特别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真是做了一件值得彪彰千秋的大好事、大善事!因为人吃五谷杂粮,谁敢保证平时不会有个大病小病呢?

医院,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

从陈延宾先生那里,我了解到了这家医院是2003年才建成的。在党和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大力支持下,由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外科门诊部,很快发展壮大,从外科门诊到一级医院再到二级医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可谓实现了“三级跳”。



虽然作为民营医院,不仅成为新密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郑州市(郑煤集团)医保,省内、跨省医保,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华人寿保险等定点医疗单位,还是郑州市医疗救急中心120急救站,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三甲)医联体成员和北京煤炭总医院技术协作单位、新密市卫计委任命的新密市个创伤外科急救中心。尤其是他们的外科手术、心脑血管、姚宁B超、中老年病、糖尿病、前列腺炎、妇科等特色科室,声名远播,在治疗方面幅射了周边大部分地区;重症医学科还被列为郑州市重点培育专科。

沒有一定的实力, 是很难取得这些令人刮目的成果的。

难怪在新密的街头巷尾以及田间地头现在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一

有病不要乱投医,

就到新华医院去!

无疑是新密居民群众对新华医院的真诚评价,也可以说这就是新华医院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从新华医院采风回来以后,我收获颇多、感慨万分,不由自主地给我那位长年被这病那病困扰的老同学小玉打了个电话,颇有点儿洋洋自得地告诉她:以后有病再去你们那里的新华医院,不妨先给我打个招呼,他们的一把手一一陈延宾书记我认识!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

谁知电话那头,小玉哈哈大笑起来,说:你的心意我领了。在这个医院看病,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会一视同仁,尽管一百个放心。用我们农民的话说,童叟无欺,公平买卖!根本不需要开什么“走后门”、拉什么关系……

一席话,说得我倒尴尬起来,有点儿不好意思。

想想,我真是多此一举。

新密居民群众对新华医院的这种信任,恐怕是任何医院都千金难买的!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